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庆市城市立体绿化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能  王萍 《绿色科技》2013,(12):55-57
在对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及作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城市重庆发展立体绿化的必要性,并指出了重庆城市立体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坡地植物调查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地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各种植物来保护具有一定落差坡面的绿化形式,包括大自然中的土坡、城市道路两旁的坡地、堤岸、桥梁护坡和公园中的人工造景的各种坡面等。由于这些绿化地具有一定的落差(或坡度),比平面的绿地更容易因雨水冲刷或侵蚀而造成土层的崩落,所以坡面绿化也就较平面绿化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对乌鲁木齐市开发区二期坡地的植物配置调查,从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对几种形式的坡地植被选  相似文献   

3.
贾俊 《山西林业》2013,(2):15-16
介绍了晋中市城区北部山地综合整治生态绿化工程的规划内容、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北山绿化建设实践经验,对于同类型的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海珠儿童公园立体绿化的景观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主打"生态性""自然性"招牌,号称"广州最生态自然的儿童公园"的广州海珠儿童公园,以园中立体绿化的景观营造为切入点,探讨公园四种立体绿化类型:塑石假山式立体绿化、柔性屋顶绿化、简式屋顶绿化、辅助构架式立体绿化。这些不同的立体绿化形式在公园中的运用对广州城市化景观的建设、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鄂西山区是湖北省先期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主要区域,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提出了陡坡退耕地生态林治理、中山坡地水保林治理、坡耕地栽植生物埂治理、坡耕地林草间作治理、低山丘陵河谷生态林治理5种适合鄂西山地生态建设的典型生态治理模式。同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技术方案及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美化生态景观、改善气候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屋顶绿化是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州区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号召,在全区积极推动屋顶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冠果以"千花一果"著称。利用微圃、径流播种、种子传播性状、他感作用、生态对策等概念分析,认为文冠果属于崖壁散生树种,其生态适应的关键在于种子颗粒大以便利用径流定居崖壁环境,"千花一果"则与其崖壁散生习性相适应,属于K生态对策;其斜下浅疏根系、根蘖、植株矮小、根系他感互抑等特性是其成年植株适应崖壁环境的生态机制。进而指出,文冠果是崖壁陡坡、沟头等破碎地形优良的水土保持先锋树种;要规模化发展文冠果经济林,必须注重品种选育,建园宜采用大行距或大隔坡方式种植,并加强林园的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望月山庄建设者在南京长江北岸浦口区桥林镇绿化治理开发荒岗旱坡地的实践。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服务城市,服务农村,绿化为基,建设城市郊区森林,培育高效森林资源”的治理思路,因地制宜,建成了地带性生态苗林。通过林水结合,林渔、林苗、林菜、林果、林禽复合开发模式示范,将昔日的荒岗坡地建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城郊森林生态旅游新景点、农林复合模式观光园、优新绿化苗木培育示范园,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新农村绿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9.
2014年省林业厅不断激发广大林业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共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一等奖的项目是北方丘陵山地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关键技术,主要完成单位为河北农业大学。该项目提出并实践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概念,创建了阳陡坡、阴陡坡、贫瘠缓坡和肥沃缓坡树种配置的高效利用模式,构建了丘陵山地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晋中市村庄绿化建设的实地调研,将村庄绿化分为生态绿化型、生态经济型及生态园林型三大类,分析了村庄道路、庭院、公共场所及环村林带绿化的规划方式,介绍了林业生态村庄的建设应遵循适地适树、树种多样性、经济合理性原则,最后提出以生态村为单元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公路劣质地植被恢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南方公路两侧坡陡、土壤干旱瘠薄、立地条件差、造林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以固坡防蚀,控制泥沙径流为主要目的,兼顾绿化景观层次的植被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及其可持续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态型边坡防护改变了过去单一工程防护的缺陷,愈来愈引起各行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介绍了目前使用的边坡生态防护类型、主要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应用现状,针对边坡绿化防护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提出了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可持续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动防护网的喷混植生技术将植生条工艺和主动防护网工艺引入到传统的喷混植生技术中,由内向外形成“镀锌铁丝网+植生条+主动防护网”的支撑加固组件,能够提高生长基材的稳定性以及与岩石的粘附性,达到快速、持久的复绿效果。扦插类芦的复绿方法具有植物生长快速、适应力强、边坡复绿效果好等优点,将扦插类芦以及藤本植物点栽的施工工艺与基于主动防护网的喷混植生技术相结合使用在高陡岩质边坡的绿化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与推广价值。深圳深云车辆段边坡绿化项目应用此项施工方法,获得良好的复绿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山地进行丛状造林,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山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迅速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陡坡丛状造林效果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陡坡丛状造林以3株一丛或5株一丛为宜,在不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初植密度以4 400株.hm-2为宜;立地条件较差,坡度较陡,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林地,以6 600株.hm-2为宜;丛状造林保存率能达到70%以上,蓄积量比对照区提高38%~50%。  相似文献   

15.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澄江县抚仙湖近面山区域的生态景观设计与绿化规划方案:①对可视域区域原有的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重建和生态修复;②对坡度25°以上旱地实施退耕还林,对坡度25°以下的山地进行生态优化和抚育;③对石灰山山地选用乡土树种抚育现状植被;④结合道路与景观的距离,对环湖公路、澄江至帽天山公路、澄江至阳宗公路和环湖岸绿化进行植物种类的优化配置;⑤对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矿山迹地开展生态修复、造林和植被抚育等。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区域生态旅游价值的提升和水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论藤本植物的造景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丽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150-153
不能自由直立,通过主茎缠绕或攀缘它物来升高自己的植物,总称为藤本或攀缘植物。它占地极少而增加绿化面积,创造和美化生态环境,改善环境卫生并能创造经济效益。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有墙面绿化、构架绿化、立交桥绿化、地面绿化、护坡绿化、屋面绿化、山石绿化、盆栽观赏等,是进行空间绿化、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昆明市官渡区城乡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官渡区城乡水环境园林绿化与生态保护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滨河带状公园绿地、河流防护林、乡镇沟渠绿化、滇池流域园林绿化与生态保护以及水土流失区园林绿化与生态保护建设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当前立体绿化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中得到了蓬勃发展,促进了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新型的配套产品又推动了立体绿化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华南地区立体绿化基质产品、蓄水种植容器、植被毯、绿墙、生态植被砖等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情况展开综述,旨在为今后能更有效地推广立体绿化集成技术及相关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谢潇  孙秀山 《绿色科技》2020,(4):192-194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等工程活动的急剧增加,大规模的裸露边坡开始出现,对边坡土体的结构和原有植被产生了破坏,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生态环境破坏等不良影响。边坡的生态防护不仅可以加固边坡土体,还能起到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边坡生态防护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从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2个方面阐述了其防护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护坡技术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的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为干扰下造成的山体不稳定边坡,归纳总结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根据边坡的不同类型提出合理的生态修复模式。旨在为山体绿化、不稳定边坡的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