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工采挖和自然坡度对冬虫夏草数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挖强度 S1 (2 人/hm2 )、S2 (4 人/hm2 )和 S3 (6 人/hm2 )和产区自然坡度(G1,7°;G2,17°;G3,25°)下冬虫夏草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采挖强度和产区坡度对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量的影响。【结果】采挖强度和坡度与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5);采挖强度和幼虫数量相关度高(r 2 =-0. 45,r 2 =-0. 58),坡度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相关度高(r 2 =-0. 74,r 2 =-0. 78),采挖强度和坡度互作对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影响不显著(P>0. 05)。不同采挖强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S1>S2>S3( P<0. 05);不同坡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G1>G2> G3( P<0. 05);且在各个采挖强度下,随坡度的增加,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降低趋势 (P<0. 05)。 此外 ,冬虫夏草采挖数量显著地受蝙蝠蛾幼虫数量的影响且呈正相关(P<0. 05)。 【结论】 S1采挖强度、G1小坡度适合幼虫数量的增长和冬虫夏草的采挖数量,且不影响翌年冬虫夏草的产量。然而,采挖活动有可能对草地的土壤、幼虫喜食性牧草、冬虫夏草真菌孢子的弹射等产生综合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影响蝠蛾寄主幼虫的存活状态,冬虫夏草菌孢子的弹射量也会影响冬虫夏草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决甘南州桑科草原高寒草地阔叶类杂类草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草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阔叶类草抑制剂(0、0. 9、1. 5、2. 1 kg/hm2 )和不同氮素添加水平(0、75、150、 225 kg/hm2 )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其对甘南高寒草地优势禾草垂穗披碱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洒抑制剂后垂穗披碱草营养品质显著高于对照(P<0. 05),且在较高喷施浓度(2. l kg/hm2 )时,垂穗披碱草粗蛋白(CP)、钙(Ca)、磷(P)和粗脂肪(EE)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2. 18%、9. 23%、9. 52% 和 8. 66%,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灰分(Ash)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3. 31%、14. 21%,酸性洗涤纤维(ADF)在 1. 5 kg/hm2 浓度时较对照显著降低 35. 83%;施氮处理下垂穗披碱草品质显著高于对照(P <0. 05),且在较高施氮水平(225 kg/hm2 )时 ,其 CP、Ca、P 和 EE 含量较高 ,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27. 94%、35. 09%、14. 29% 和 11. 79%,而 NDF 和 ADF 含量显著降低 ,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6. 45%、 12. 55%,对 Ash 含量影响不显著;抑制剂和氮素添加存在显著交互关系,在 2. 1 kg/hm2 浓度抑制剂和 225 kg/hm2 施氮水平下,垂穗披碱草 CP、Ca、P 和 EE 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合,NDF 和 Ash 含量低于其他处理组合。【结论】研究结果对高寒草地提质增效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半干旱区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根芽数量规律和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平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生物炭覆盖量[0×104( 土垄)、3×104( 单倍生物炭垄)和 6×104 kg/hm2( 双倍生物炭垄)]和不同垄宽(30、45 和 60 cm)对紫花苜蓿农田土壤水分、温度、紫花苜蓿根芽、分枝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处理为平作(FP)、垄宽 30、45、60 cm 的土垄(MCS30、MCS45、MCS60)、垄宽 30/45/60 cm 的单倍生物炭垄(SMSBA30、SMSBA45、SMSBA60)、垄宽 30、45、60 cm 双倍生物炭垄(DMSBA30、DMSBA45、DMSBA60)。【结果】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提高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和沟中土壤贮水量,增加紫花苜蓿根芽数(茎枝芽+根颈芽)、分枝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垄宽的增加,土壤贮水量、紫花苜蓿根芽数和分枝数随之增加,紫花苜蓿实际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之降低 。 紫花苜蓿茎枝芽数量是根颈芽数量的 2. 2~2. 9 倍 。 与平作相比 , MCS30、MCS45、MCS60、SMSBA30、SMSBA45、SMSBA60、DMSBA30、DMSBA45和 DMSBA60的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 20. 7、30. 8、41. 7、8. 7、23. 0、35. 7、6. 2、12. 0 和 11. 0 mm,根芽数分别增加了-0. 4、0. 4、 2. 0、1. 2、0. 7、4. 1、0. 4、3. 0 和 4. 6 个/株,分枝数分别增加 8、28、50、48、84、109、45、91 和 71 个/m2 ,总干草产量分别增加 3. 34%、-0. 52%、-0. 70%、26. 81%、17. 11%、3. 00%、18. 28%、5. 79% 和 -11. 0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 -1. 76、-0. 04、2. 67、5. 77、4. 26、2. 99、4. 66、1. 62、 0. 10 kg/(hm2 ·mm)。【结论】垄宽 30 cm 的单倍生物炭垄具有较高紫花苜蓿根芽数量、紫花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半干旱区种植紫花苜蓿的适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监测草地资源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对青海省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为草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作为研究指标,利用 2010-2018 年青海省 8 月 NDVI、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 2015-2017 年实测地上生物量数据, 反演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趋势,分析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获得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1)近 9 a 青海省平均 FVC 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 05),平均地上生物量呈增长趋势;2)近 9 a 青海省 16. 90% 区域的 FVC 呈极显著降低(P<0. 01),15. 42% 区域显著降低(P<0. 05);极显著好转(P<0. 01)面积占 0. 94%,显著好转(P<0. 05)面积占 1. 43%;3)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在近 9 a均呈起伏上升趋势,年际间呈负协同现象;4) FVC 与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呈弱显著相关区域占 20% 左右(P<0. 1);5)指数模型 y=496. 21e2. 4497x 为青海省地上生物量反演的最优模型 (R2 =0. 42,P<0. 01)。6)地上生物量减少趋势最大为 276. 71 kg/hm2 ,增加趋势最大为 544. 68 kg/hm2 , 占比为 69. 18%、30. 82%。【结论】青海省草地资源在逐步恢复,且其变化与人类活动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水肥耦合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 Penman-Monteith 方法,以日为步长计算紫花苜蓿实际需水量(ETc),基于 ETc 设置 4 个灌溉水平:60ET(60%ETc),80ET(80%ETc),100ET(100%ETc),120ET(120%ETc),研究不同灌溉量及施肥量对紫花苜蓿株高、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水肥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第 1、2 茬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 80ET,显著高于其他灌水处理; 在 120ET 灌水条件下,根冠比达到最大值,与 80ET 灌水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相同施肥量不同灌水量下 ,第 2 茬和第 3 茬株高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 ,苜蓿第 3 茬株高最大 ,最大值出现在 900 kg/hm2 施肥处理,与 450 kg/hm2 施肥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肥料农学效率的最大值出现在 80ET 灌水和 450 kg/hm2 施肥水平下,显著高于相同灌水处理下的 900 kg/hm2 施肥处理,肥料偏生产力的最大值出现在 80ET 灌水和 225 kg/hm2 施肥水平下,显著高于相同灌水处理下的其他施肥处理。除 900 kg/hm2 施肥处理外,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苹果果实采后品质变化规律,筛选出品质优良的苹果品种。【方法】以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9项品质指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破裂力、破裂位移、破裂功、屈服力、屈服功、屈服位移、果肉硬度、果肉做功、L*、a*、b*值、c*值、h*),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瑞香红’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国光’苹果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华红’果实的呼吸强度最高;‘瑞阳’和‘华月’乙烯释放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穿刺参数测定中,‘国光’苹果的破裂位移、破裂功和果肉做功最大;‘瑞香红’苹果的破裂力、屈服力、屈服功和果肉硬度最大,‘华庆’屈服位移最大。在色差数据中,‘国光’苹果的L*值最大,‘瑞香红’苹果的a*值最大,‘瑞雪’苹果的b*c*h*值最大。不同苹果品种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其中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破裂力、破裂功、屈服力、屈服功、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乙烯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屈服功与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硬度与果肉做功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与b*值、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a*值与b*值、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b*值与c*值、ho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根据综合得分,可知排名前5位的苹果为‘国光’、‘乔纳金’、‘金冠’、‘瑞雪’、‘华月’,表明在同一采摘年份中,以上5个苹果品种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施肥水平显著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P<0.01),施肥水平、混播比例及二者交互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牧草粗蛋白含量及产量(P<0.05)。土壤全氮、牧草粗蛋白含量与施氮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两种混播比例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与N施用量一致;N施用量300 kg/hm2的牧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0.2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N施用量200~250 kg/hm2在试验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春季均获得最佳产量;豆禾1∶2混播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优于2∶2混播,其中N施用量150kg/hm2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 Pb2+、Zn2+污染地区最适宜的修复草坪草品种。【方法】采用盆栽的方法,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为研究对象,以河沙为栽培基质,测定各处理的光合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设置不加重金属(CK)、Pb2+ 胁迫(500、1 000、1 500、2 000 mg/L)、Zn2+胁迫(500、800、1 100、1 400 mg/L)处理。测定不同重金属浓度胁迫下的草坪草的光合特征及其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结果】研究表明:随着 Pb2+ 、Zn2+浓度的增加,3 种草坪草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 CO2浓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是出现峰值的浓度梯度各异;当 Pb2+ 胁迫浓度为 500 mg/L 时,对高羊茅和黑麦草叶片光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当 Pb2+ 胁迫为 1 000 mg/L 时,对草地早熟禾叶片光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当 Zn2+胁迫为 800 mg/L 时对黑麦草和高羊茅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当 Zn2+ 胁迫为 500 mg/L 时,对草地早熟禾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促进作用。【结论】综合分析 3 种草坪草的光合特征和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富集能力表明,高羊茅和黑麦草适用于低于 1 000 mg/L 的 Pb2+、Zn2+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以常山胡柚盛果期树为试材,以只施常规复合肥为对照,进行菜籽饼与复合肥配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常山胡柚生长、产量、品质及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施1kg复合肥的基础上各增施2.5kg、5kg和7.5kg菜籽饼肥,可以促进枝梢生长发育,增加有叶花枝比例,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增进树体的抗冻性。菜籽饼肥在冬肥中施用比在春肥中施用效果更好。菜籽饼肥的施用量越多的处理其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抗冻性的效果越明显。从年均纯收益比较,每株增施菜籽饼5kg的处理好于增施菜籽饼7.5kg和2.5kg的处理。因此推荐在肥力较低的常山胡柚园春肥施0.5kg复合肥(N:P2O5:K2O=15:13:17)、夏肥施0.5kg复合肥(N:P2O5:K2O=15:13:17)、冬肥施5kg菜籽饼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氮制度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中燕麦的吸收情况以及对土壤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N0(不施氮)、N1(基肥20%+分蘖期追肥20%+开花期追肥60%)、N2(基肥20%+分蘖期追肥30%+开花期追肥50%)和N3(基肥20%+分蘖期追肥40%+开花期追肥40%)4个施氮制度;3种种植模式(燕麦/豌豆间作、燕麦单作和豌豆单作),研究施氮制度对间作燕麦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施氮制度和间作对燕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影响显著。间作燕麦籽粒产量在N2处理下最大,较N3增产22.48%。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间作燕麦的吸氮量较单作燕麦分别提高了26.5%、15.8%、7.3%和17.1%;间作燕麦在N2处理下吸氮量最大,为71.2 kg/hm2,较N0增加了49.9%。在0~20 cm土层间作燕麦的土壤全氮含量在N0、N1、N2和N3处理下分别较单作提高12.9%、11.2%、15.4%和6.9%;间作燕麦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铵态氮均高于单作燕麦。【结论】在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钾肥施用对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苇状羊茅适宜的钾肥用量和钾营养诊断指标。【方法】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苇状羊茅地上部生长、生理和钾素养分吸收对不同钾肥用量(K2O 分别为0、18、36、54 g/m2)的响应。【结果】 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苇状羊茅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钾肥用量36 g/m2时达最大值;出苗后50~137 d 和0~50 d 植株株高增量和干物质累积速率较大。施用钾肥36 g/m2 有利于促进植株地上部钾的吸收,提高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钾肥用量提高了苇状羊茅栽培体系的钾素损失风险。适宜苇状羊茅生长的钾肥用量范围为K2O 7. 0~49. 9 g/m2,获得80% 最大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地上部钾临界浓度为10. 8 g/kg。【结论】 钾肥施用对苇状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显著,钾肥用量7. 0 g/m2 和地上部钾浓度10. 8 g/kg可分别作为苇状养护管理的钾肥用量推荐和植株钾营养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雌激素(estrogen,E2)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前列腺素E2合成酶(PGES)和前列腺素F合成酶(PGF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E2对奶牛输卵管生殖生理的调节作用,本试验采用了体外培养荷斯坦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技术,分不同时间(0、2、4、8、16、24和48 h)和不同浓度(10-12、10-11、10-10、10-9 mol/L)添加雌激素E2(以不加雌激素作空白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PGES和PGFS 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E2或同一浓度不同刺激时间的E2均能增加PGES的表达,但4 h浓度为10-10 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PGFS在24 h添加浓度为10-12 mol/L E2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E2对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说明雌激素E2对前列腺素酶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生物炭施加垄沟集雨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和紫花苜蓿生长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模式为施加生物炭和不施加,副区耕作措施为打结垄、开敞垄和平作,探究不同生物炭施加模式和不同垄沟集雨耕作措施的影响效应。【结果】施加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总贮水量和空间水分含量,促进紫花苜蓿生长、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打结垄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促进紫花苜蓿生长,提高产量。与不施加生物炭相比较,施加生物炭的 0~2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 平均土壤含水量、干草产量、株高、分枝数、根颈粗、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增加 39. 38 mm、15. 46%、95 kg/hm2 、25. 19%、5. 80%、29. 24%、9. 3%、12. 3% 和 3. 4%。与平作相比,打结垄的 0~200 cm 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平均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平均株高、分枝数和根颈粗、平均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增加 69. 09 mm、332 kg/hm2 、24. 0%、21. 0%、 14. 2%、17. 7%、7. 7% 和 4. 0%;开敞垄的分别增加 26. 16 mm、267 kg/hm2 、16. 8%、10. 2%、10. 1%、 14. 2%、7. 3% 和 3. 4%。【结论】生物炭施加坡地打结垄沟集雨模式是雨养农业区紫花苜蓿种植的有效模式,也是雨养农业可持续种植饲草作物的推荐模式,该模式为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栽培饲草作物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不同水平的施肥量对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鲜草产量有一定的差异,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20kg/hm~2、尿素(含N46%)90kg/hm~2时,青引1号产量为15600.00 kg/hm~2,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50 kg/hm~2、尿素(含N46%)120 kg/hm~2时,白燕7号、青引2号、青引1号产量分别为:13866.65、14000.00、14133.55 kg/hm~2,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80 kg/hm~2、尿素(含N46%)150 kg/hm~2时,加燕2号、白燕7号产量分别为:18000.00、16133.35 kg/hm~2,高于其它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陇西半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文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在4个播期(5月6日、5月16日、5月26日、6月5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互作对燕麦的干草产量、种子产量和饲草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P?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的种植潜力和社会经济效益。【方法】分别在 2015-2017、 2018-2020 年栽培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和对照热研 4 号王草,比较他们在不同试验区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并分析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饲喂肉猪的效果。【结果】在福建省 5 个试验点多年测产中,只有福清海口和福州平潭的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年均鲜草产量(145 600 和 92 850 kg/hm2 )均显著高于对照 (129 600 和 85 750 kg/hm2 );而在全国 5 省 3 年区试比较中,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在福建建阳、广西南宁、广东广州、海南儋州和云南元谋 5 个试验区的年均干草产量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其干草产量、营养品质、性状稳定性等综合评价较好;利用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饲喂肉猪,0. 5 kg/(头·d)草浆饲喂肉猪效果最佳,可以提高肉猪的氨基酸总量,降低料肉比,每头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30~70 元。【结论】 闽牧 6 号杂交狼尾草的生产性能及稳定性较好,适宜区域广泛,草浆饲喂肉猪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甘德高县寒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其最佳播期,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4个播期(2020年5月23日、5月30日、6月6日、6月13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5月30日播种的梦龙干草产量最高,为20022 kg/hm2,莫妮卡次之,为19835 kg/hm2,5月30日播种的陇燕3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5.57%.随着播期推迟,7个燕麦品种分蘖数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茎基直径逐渐减小.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在甘德县高寒地区,5月23日种植的青海444综合表现最优,其次是5月30日种植的青引2号.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干草产量高、干草产量低、粗蛋白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4大类.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陇西半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文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在4个播期(5月6日、5月16日、5月26日、6月5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互作对燕麦的干草产量、种子产量和饲草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P < 0.01)。28个处理相比较,5月26日种植的‘梦龙’干草产量最高,为13 550.80 kg·hm?2;6月5日种植的‘莫妮卡’种子产量最高,为2 147.31 kg·hm?2;5月26日种植的‘青燕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94%。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5月6日种植的‘陇燕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5月26日种植的‘梦龙’。通过系统聚类将28个处理根据干草产量、种子产量、饲草粗蛋白含量聚为四大类。综上,在陇西半干旱山区选择适宜的播期种植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梨双臂顺行式树形为对照,对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改进型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早期树冠与产量形成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梨双臂顺行式树形相比,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树形主干增粗较慢、主枝增长较快,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中、小型3类结果枝组数量峰值分别出现于定植后第5年、第3年、第3年,均提早1年以上;定植当年至定植后第5年形成花芽数量更多,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植后第2至第6年单位面积累计产量分别增加3009.93kg/666.7m22830.18kg/666.7m2,累计纯收益分别增加23429.44元/666.7m2与21991.44元/666.7m2,加快树冠形成与缩短进入盛产周期和回收建园成本时间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