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系杂交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控制日益严重的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危害,分别对不同杂交组合按新分级标准系统调查田间病情,并进行多种田间小区药剂试验和综防示范,探讨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组合的抗性密切相关,稻曲病的田间发生用逻辑斯蒂曲线模型拟合,防治稻曲病的药剂以瘟曲克星的防效最好,防治适期足水稻孕穗未期至破口期。对感病绘经剂防治药两次比施药一次效果好;以推广抗病 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行可行,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病源菌含有色毒素,会降低稻米品质,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介绍了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危害症状,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品种抗性等方面分析了其发病规律,总结了选用抗病品种、消灭初侵染源、合理施肥、科学管水、适期药剂防治等稻曲病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常熟地区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常熟地区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针对该病发生特点,提出了压缩种植高感品种,优化施肥技术,选用高效药种,狠抓适期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已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稻曲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稻曲病用药防治适期为孕穗末期,用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82.61%。一般大田防治稻曲病选用的对口农药有烯唑醇、络氨铜、井冈霉素、施稻灵等,防治后稻谷增产4.66%-7.1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六合区2008年杂交中籼稻稻曲病大发生原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稻曲病是水稻穗期的重要病害。六合区2008年杂交中籼稻稻曲病大发生,主要原因是由气候、品种和防治三大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防治上须普及防治技术,坚持适期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6.
稻曲病的发生与品种、施肥、水稻破口期的天气以及防治适期等因素有关;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是推广抗(耐)病品种、降低氮肥用量、控制穗肥用量以及改进药剂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汪宏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3):173-173,175
不同药剂及施药期防治稻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稻曲病防治最佳药剂为爱苗,最佳用量为225mL/hm2,防治适期为破口前7d左右。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稻曲病发生危害愈来愈严重,已由先前的间发性次要病害上升为常发性主要病害。经田间试验研究发现,稻曲病的发生危害与品种的抗性、破口抽穗期的雨日和雨量及肥水管理密切相关。防治稻曲病的药剂以43%好力克SL的效果较好,防治适期是水稻破口前5 d左右,对感病组合或穗期遇上阴雨天气施药2次比1次效果要好。采取推广抗性品种、避免病田留种、加强肥水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2007-2009年对稻曲病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及药剂防治技术进行了连续3 a的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组合)和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间5d以上降水天气,是引起稻曲病大发生的2个关键因子。防治稻曲病的有效药剂有30%爱苗EC,12.5%烯唑醇WP和43%好力克SC,施药适期是水稻分蘖末期、破口前3~7d、始穗期3个时期。  相似文献   

10.
6种药剂防治稻曲病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稻曲病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选择6种药剂进行稻曲病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稻瘟灵乳油和25%咪鲜胺乳油对稻曲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85.18%和83.51%。防治适期为水稻破口抽穗前3~5d。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曲病防治适期及策略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侵染所引起的水稻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感病品种的扩大,水稻破口扬花期多雨,致使稻曲病日趋严重.2001年,温州单季晚稻稻曲病发生面积占栽培面积的70%,一般田块病株率为5%,个别严重田块达50%.稻曲病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更重要的是造成稻米品质降低,同时病穗的千粒重下降,秕粒率增加,单穗重下降[1].稻曲病制约着稻米的优质化进程,稻曲病无公害防治方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稻曲病的最佳防治适期,作者于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进行了稻曲病防效试验,探讨最佳防治适期及用药策略.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以来,水稻稻曲病在长江中下游稻区普遍发生,到90年代后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可感染籼、粳、糯稻,杂交晚稻发病尤为严重.受稻曲病为害的水稻除减产10~30%外,还会引起粒重下降、秕谷增加,影响稻米品质.为筛选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的药剂,1999年我们引进3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农药新品种,以25%多菌灵可湿粉为对照药剂,于水稻破口期前后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3.
稻曲病侵染时期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近年稻曲病危害加重的情况,通过调查和试验明确了水稻破口前7 d,即剑叶叶枕距为零值(剑叶叶枕与倒2叶叶枕相平)时是稻曲病的主要侵染时期,同时此时也是稻曲病的防治适期.通过试验筛选出使百克、禾丰灵等对稻曲病预防效果较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灌南县水稻稻曲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减轻水稻稻曲病的危害,本文通过稻曲病菌孢子定量监测、稻曲病防治适期调查统计、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及稻曲病对水稻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到一整套适合灌南县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技术,可以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爱苗防治晚稻稻曲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稻曲病成为晚稻主要病害的原因,除防治适期难掌握外,缺乏防治效果好的药剂,也是重要原因.本试验以晚稻为试验载体,研究爱苗药剂防治稻曲病效果及对晚稻的增产作用,为爱苗药剂在浙江省水稻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91年9月,在昆明稻区首次发现稻曲病菌核,对其形态描述,田间分布进行报道,调查认为,散落田间的菌核,与粘附种表,残留土中的厚垣孢子都可能成为稻曲病菌核的初次侵染来源之一.近年来,稻曲病在云南省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各地虽积极开展防治,但对与其防治有关的侵染循环研究不多,尤对稻曲病菌核缺少观察,笔者于1991年在昆明稻区,就菌核的形态及田间分布进行了调查,以期为稻曲病防治研究提供点滴资料.  相似文献   

17.
稻曲病侵染时期及防治药剂筛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 ,稻曲病的主要侵染时期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前后 ,此期为生产上预防稻曲病的关键时期。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纹曲灵 45 0 0ml/hm2 +助剂和井冈霉素粉剂 112 5g/hm2 处理的病穗防效均在 5 0 %以上 ;久安 90 0g/hm2 、稻曲清 90 0g/hm2 处理的病穗防效分别为 12 .5 %、16.2 5 % ,病指防效分别为 18.18%、3 6.3 6%。目前防治稻曲病没有特效药剂 ,故应抓住适期 ,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期防治水稻稻曲病药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稻甬优538进行稻曲病防治药剂和防治适期的试验。结果表明,75% 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防治水稻稻曲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防治时间对防治效果至关重要,杂交稻最佳防治时期为破口前1~3 d。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稻曲病已上升为云南省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面积已达数百万亩,引起相当程度损失,并造成污染.目前各地对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甚少,已有防治办法,防效一般不稳不高,且缺乏指导药剂防治的测报办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汉中稻区使用"16%井·酮·三环唑WP"防治稻曲病防效不佳、适期不准以及药量过大等问题,对主栽品种"华盛3号"进行防治适期和用药次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井·酮·三环唑WP"防治稻曲病,最佳防治适期是水稻破口前5~7 d,重发区和水稻抽穗期阴雨较多时,应在破口至始穗期再防治第2次,可较好控制病情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