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插秧配套低本高效育秧技术研究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内水稻机械化栽植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 3种,机械抛秧是过渡性措施,机械直播是区域性措施,而机械插秧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机插秧的四要素是:人、机、苗、田,目前推广机插秧技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配套机插秧苗的工厂化育秧成本高,广大农户难以自觉接受。因此,研究适合国情的低本高效水稻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对于推广机插秧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苏农垦 2000年引进 89台韩国东洋插秧机,机插面积 1 300公顷,进行了多种育秧技术专题试验,掌握了许多量化指标,已初步形…  相似文献   

2.
农机农艺结合助推水稻育插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常年种植水稻面积约75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左右,稻谷总产量500万吨以上,占粮食总产量的45%以上。目前,重庆市水稻种植基本上靠人工栽插,生产手段落后,作业条件艰苦,作业效率低下。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需求日益迫切。重庆市各级农机部门在多次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市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差异,确定了全市水稻机械育插秧的指导思想、技术线路、育秧方法、服务模式和适用机型,制定了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方案,在全市36个区县的110个乡镇示范推广育插秧面积达到933hm^2。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科学化应用,改变了广大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作业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对桐城市部分地区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实践证明,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解放了繁重的人工插秧,可以提高插秧育秧质量和栽培产量。  相似文献   

4.
水稻毯式育秧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突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技术核心是毯式育秧和机械插秧。此项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大田粗放育秧不科学,不能形成壮苗。二是人工插秧不规范.达不到合理浅栽、定苗定穴的技术要求。三是育秧插秧时浪费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四是浪费大量的良种、农药肥料和水资源。五是传统水稻生产效益难以提高。本重点对机械插秧和传统人工插秧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早晚两季机插配套育秧技术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日本、韩国等国冢的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100%机械化插秧;我国的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水稻生产机械插秧。机插秧苗,国外一般采用工厂化培育,我国大都采用硬盘育秧。而对于以双季稻种植和杂交稻品种为主的湖南稻区来说,育秧成了推广机械插秧的拦路虎。为了加快屈原区水稻栽插机械的推广步伐,我们以育秧为突破口。两年来摸索了一套适应本区早晚两季杂交稻品种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从而使机插秧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浅析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机械直播 水稻机械直播没有育秧、插秧过程,容易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但要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耿言刚 《南方农机》2024,(7):79-81+101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生产质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优化生产效率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育秧和插秧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稻作农业的稳定发展,但在土地利用率、作业效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强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基于此,文章对水稻规格化育秧及机械插秧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阐述了育秧、插秧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旨在通过探究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保证水稻健康茁壮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从而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从八十年代先后从日本引进了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水稻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水稻抛摆秧技术,并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创造性发展。科技进步使水稻单产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调动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条件。水稻种植机械化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突破,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如机械整地、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机械脱谷、机械烘干等,为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水稻生产的插秧作业,从弯腰曲背的手工插秧时代开始,发展为使用人力插秧机、手扶式插秧机,再进而发展到使用乘座式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抛秧栽培技术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稻生产一项重大改革。它是用机械将根部带有土块的秧苗抛向田块,秧苗的根部落入经整地后田块土泥中。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或人工插秧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比传统方式省工、省种、省力和提高产量。机械抛秧比人工抛秧提高工效8~10倍;比机械插秧提高4~6倍;比人工插秧提高20多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亦称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是在引进、消化、吸收、改进日本的这项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又提高了一步,是农机、农艺相结合,规范化、系列化的综合增产措施。采用了种子、施肥、植保、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等多学科的现代科学技术。育出的壮秧与插秧机相配套,这样才能保证插秧质量,实现水稻高产稳产。是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之一。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日本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水稻栽植机械化,这个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尽管我国四大产稻区水稻生产技术各有特点,特别是机械化栽植的切入点会有所差异.但替代人工插秧的机械化种植方向是一致的。经过多年来人们不懈的研究与探索,机械插秧已被多数稻区确认为主流技术。发展机械插秧就有必要了解先进国家插秧机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日本插秧机发展的现状和趋向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机耕、排灌、植保、收割、运输等环节都已基本解决,而水稻栽插机械化还只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浙江省双季稻地区工厂化育秧配套机械插秧技术虽已经得到应用,但机插率很低。晚稻机械插秧由于受天气、农艺、机械适用性等限制,尚未找到良好的解决途径,特别是杂交晚稻的机插更是一片空白。实现机械插秧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机具的技术性能和所配套的秧苗规格。目前插秧机技术性能已经非常成熟,但需配套工厂化育秧。目前使用的工厂化育秧作业流水线所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流水线固定设备…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大势所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一谈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的认识。一、水稻机械化产生的效益明显1.经济效益(1)育秧节省秧田,育苗用秧田与大田比例达1:90,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度节约育秧耕地,增加农民收入;(2)机械插秧节省成本,机械栽插比人工手插平均节省成本100元/亩,提高工效近20倍;(3)增产增收,每亩增产32.6 kg,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化集中育秧优势与效益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兰市是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一个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水稻插秧机械1300台,收获机械610台,各种育秧播种机械等1200台,水稻插、收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了25.8%和28.5%,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25和26个百分点。舒兰市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接受并示范推广日本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技术。随着日本机械设备的  相似文献   

15.
整地质量与插秧机性能的发挥和插秧质量息息相关,为提高插秧质量,整地的每个作业环节都必须实行标准化作业,根据插秧的农艺要求和插秧机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整地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用于水稻机械插秧的小棚隔膜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于水稻机械插秧的小棚隔膜育苗技术的研究韩伟,韩玉福,阎鹏(黑龙江省鸡西市农机推广站)(哈尔滨农业机械厂)1问题的提出插秧技术作为北方高寒地区解决水稻生育期短、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措施被广泛推广应用之后,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又将这一技术推向机械化科学栽培...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生产机械化插秧技术,采用软盘、双膜育秧(我县为三膜一网木格育秧)和机械栽插,能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户收入,推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村机电》2009,(3):41-41
4月22日上午,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在诸暨市检查春耕生产,考察了诸暨市的水稻机插情况。先后到江藻镇汪王村、直埠镇霞浦村机插现场考察了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本土育秧和流水线客土育秧等不同方法育秧秧苗长势,详细了解水稻机插技术推广情况。当了解到无盘简易规格化育秧技术不但适合水稻机械插秧,而且省工节本效果显著后,茅临生副省长指出:实践出真知,要积极探索适合机插的不同育秧方式,降低育秧成本,加快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完善,水稻机插面积迅速扩大。机械插秧替代人工插秧,较好地解决了种粮大户因劳动力不足而延误季节的问题。为进一步节省水稻机插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庆元县2008年在该县竹口镇的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水稻机插秧硬地育秧试验示范,利用室内水泥场地代替传统的田间育秧,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标准壮秧。从生产实践看,水稻机插硬地育秧技术符合水稻生产向省力简化、节本增效发展的要求,适合工厂化大规模大面积育秧。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基质育秧技术是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取土难的有效良方。2013年,嘉兴市完成水稻机械插秧面积2.02万hm2,需育种硬盘700万只,消耗床土约4万t,相当于2.7万m3,取土、破土、筛土费工费力,基质取代本土育秧是下一步推广水稻机插秧的趋势。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不同育秧基质培育的水稻秧苗各项素质及最终产量,以筛选出适宜嘉兴市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