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病死猪是疫病发生的得要传染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养殖业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自2013年"黄浦江上游死猪漂浮"事件及2014年江西高安"病死猪屠宰加工事件"的发生以来,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暴露出我国病死猪处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农业部层面高度重视,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全力保障病死猪无害化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动物疫病的不断增加,对其防控面对较大难度,从而导致生猪病死现象的不断发生。如果对这些病死猪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会引发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笔者阐述了完善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病死猪处理成为困扰畜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随意丢弃病死猪或进行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对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关口,只有彻底杜绝病死猪流入市场,才能保障群众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4.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是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动物疫病传播和减少疫病危害的关键措施。为进一步促进会泽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笔者就该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现状、措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防止生猪疫病传播、保障食品安全、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文中通过对罗源县近几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病死动物的处理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工作是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和必然选择.通过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养殖业保险联动,把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在为养殖户谋得实惠的同时,有效的解决了病死猪收集和无害化处理难题,杜绝了病死猪乱抛乱弃、非法流入市场的现象,防范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3,(19):10
为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经国务院同意,选择在部分省份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一、工作目标通过在部分大中城市、养殖密集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及重点水域周边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探索经验,总结完善,逐步推广,尽快在全国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防止随意丢弃病死猪污染环境,防止病死猪流向餐桌引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防止病死猪传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多起病死猪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社会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广泛关注,事件的发生也提高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病死害动物对社会的危害严重,它不仅可导致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  相似文献   

9.
2016年,云南省蒙自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动物产地检疫数量大幅下降、检疫电子出证工作未完全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当、动物标识与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严重倒退等问题,建议加大动物检疫申报制度的宣传力度,强化检疫电子出证管理,高度重视动物标识与疫病的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完善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丽 《动物保健》2005,(5):41-43
对染疫动物及染疫物品的处理是彻底根除疫源、防止留下疫病隐患和造成疫病扩散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涉及动物生产,加工,防疫卫生、疫病诊断控制各个环节生物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无害化处理操作技术指导,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存在对动物疫病的无害化处理不规范的做法,不仅留下了疫源处理不彻底的隐患,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甚至对人的卫生安全造成了危害。因而,  相似文献   

1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将导致疫病传播、环境卫生污染,危及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并可能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截止目前:黑龙江省共有16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作者根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管职能,研究分析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的监管工作,起草拟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2.
病死畜禽一般都带有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不经过无害化处理或处理不当容易传播动物疫病引发产业风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公共卫生安全,若被非法加工流入餐桌后更是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养殖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环节,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基层动物疫病防疫实际,提出了采取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动物焚烧厂建设、堵住病死畜禽流通渠道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1]163号),文件中的补助对象是“全国所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病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无害化处理是指病死猪(不包括强制扑杀的猪),每头给予80元的补助。”诚然,这是一件好事,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议采用病死猪集中处理模式与规模场自行处理模式相结合。2012年,陕西省实施了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工作,笔者具体负责铜川市该项工作,经过了认真的调研,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一、问题分析1.处理病死猪成本偏高。按照国家要求,应该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对大多数养殖场来说,处理病死猪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金钱,导致养殖户在动物病死后不愿意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和主动做无害化处理,甚至逃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管,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随意扔掉,有人甚至将其偷偷卖掉,给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在生猪稳产保供的大环境下,各地区的动物饲养量逐年增加。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对于动物疫病防控,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动物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存在处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随意乱抛现象时有发生,近期就有媒体报道,内蒙古黄河大堤出现大量病死猪现象。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及保处联动系统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前,病死猪因受非洲猪瘟的影响,防控非洲猪瘟以及如何对感染非洲猪瘟的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病死猪的危害着手,探讨非洲猪瘟形势下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方式,目的在于为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无害化处理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畜产品质量、环境、公共卫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出台系列意见和财政措施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广西因地制宜,按照"政府引导,养户为主,财政补助"的原则,采取高温-生物降解、高温化制-生态循环处理等,积极探索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与集中监管和分散处理与属地监管的模式,有效推进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但受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及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影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仍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宣传与执法,强化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建设能全面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规模不断扩大,病死猪及其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一系列病死猪事件发生后,反映了基层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本文从基层监管角度出发,就基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杏媛  高英 《中国猪业》2018,13(8):61-62
病死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是减少疫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掩埋、焚毁病死畜禽尸体的方法在生物安全、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存在弊端。化制法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相对成本低、操作方便、处理时间短、处理安全彻底,是一种能够实现病死动物变废为宝的处理技术。本文对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的技术进行介绍,并以河北省唐山市2个无害化处理厂为例对化制法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养猪场(户)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是有效防控猪病的关键,也是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峨山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实际对无害化处理措施作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