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介绍了葡萄牙森林资源的概况,并以Celbi公司桉树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成功经营为例,着重介绍如下内容:(1)林业基地营林措施和森林质量;(2)实行订单林业;(3)林业研发中心的研究计划、研究重点和研究成果及应用;(4)林业苗圃育苗设施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森林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降低受灾损失和为林业改革、发展及林业产业提供保险保障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对四川省森林保险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了四川省森林保险发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1)创新保险模式,健全保险机制;(2)优化保险政策,增补保险新品种;(3)科学设计保险产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森林立法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法是国家林业发展根本大法,关系到一个国家林业发展的命运。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的森林立法的简要介绍,并与我国森林法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我国现行森林法与国际森林立法之间的差异,希望对我国现行森林法的修订有一定的启示,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0月28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揭牌仪式,这是我国林业教育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培养森林公安和森林消防人才、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提议将1985年定为国际森林年的国家。政府拨给农林部“森林年”活动专款约合人民币300万元。还成立了国内名誉委员会。主要活动项目有:(1)宣传有关保护森林的政策;(2)发行纪念邮票;(3)设立宣传厨窗;(4)张贴宣传画;(5)为林业博览会设置资料室;(6)拍摄科教影片;(7)雕刻象征森林遭受破坏的雕像;(8)制作儿童智力玩具;(9)编制广播节目;(1O)向林业工作者发行特种刊物;(11)开展有总理参加的纪念植树活动。  相似文献   

6.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自然资源的宝库,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是一切林业和生态问题的核心。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产业之一,发展林业产业是满足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进林业和生态建设,协调林业发展格局的根本性措施。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通过对木材生产、林产化工、林机制造等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积极鼓励经济林、竹产业、森林旅游、花卉产业、森林食品和药材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林业累计向国家提供木材50多亿立方米,林业产业的总产值2001年达到了4090.48亿元,为国…  相似文献   

7.
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是林业工作的两大目标。长期以来,尤其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搞林业确有单纯追求直接经济效益的倾向,而对于林业(森林)的生态效益(间接效益)则往往有所忽视;当林业的生态作用被强化时,又出现了另一种苗头,以所谓"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将林业列为社会公益性为主的产业,强调国家投资、社会供养,对林业自身如何发展经济则有所忽视。之所以产生这样两种倾向就在于对林业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成功进行植树造林、迅速实现国土绿化的国家,韩国实现森林生态修复的良好经验和森林管理政策获得世界瞩目。文中对于法律层面的韩国森林立法进行分析,并比较中韩两国森林立法异同。韩国森林立法已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基本法+单行法”体系,即以《森林基本法》为基本法、以《森林资源法》等19件专门法律为主干。中韩两国森林立法既体现出差异性,又存在共性。两国森林立法在体系化建设、政府职责、森林功能的规定、森林类别的界定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不同,而在法律渊源、立法价值取向、林地管制和林木采伐制度、林业规划和经营方案制定等方面则体现出共性。韩国森林立法体系建设对完善我国森林立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我国未来的森林立法应加强体系化建设,特别是针对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领域要增加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9.
对森林旅游的认识和定位 一、森林旅游是以森林、生态体系为依托的重要产业,其显著特点是与生态体系密不可分。森林旅游作为林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林业产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个特殊产业。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林业产业中投入产出率高而对生态的保护最好、损害最小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林业分类经营的形势国家林业局经过长达十年的艰苦努力 ,现在在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问题上已有重大突破 ,这就是国家已同意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什么时候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到位了 ,什么时候就可以使用。今年国家已决定拿出二十个亿的资金 ,对国家公益林实行补偿 ,从明年开始逐步递增到七、八十亿元。林业分类经营是根据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和森林主体功能的不同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对森林实行分类区划、分类管理、分类经营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 ,对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日本林业产业结构及80年代主要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借鉴的几点意见:确定统一发挥森林经济效益和防护效益的战略目标,扩大森林资源,加强林道建设,积极开展木材加工,增加林特产品产值;并建议把造纸工业划归林业部门领导,实行林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及山西省人民生活对林业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我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制定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兼顾农民致富和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2)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2050年前森林发展到666.7万hm^2,覆盖率达42%以上,建成生态公益林占70%的相对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3)以两山、三河、四路、七条线、六盆地为重点布局的林业发展;4)战略措施是,搞好林业重点工程,深化国营林场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多方集资,多形式地发展林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论述了日本国有林的发展阶段及其经营管理的5个特点和经验:(1)确定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战略指导思想;(2)健全法制,依法治林;(3)建立一套科学的森林计划体系;(4)有一个稳定的林业管理体制;(5)采取扶持政策。最后,对日本国有林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乡村林业变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20世纪中国乡村林种与树种变迁及其发展热点,探讨了各时期发展乡村林业的异同措施和变迁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立体林业的理论要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立体林业经营的根本特点在于实现林区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生产经营体系的最佳设计。而在此之前必须全面、细致地了解林区的社会、经济、生产、自然结构以及资源状况,并对拟引入的经营项目进行可行性实验。  相似文献   

16.
瑞士不是一个自然资源富饶的国家,因此从来就十分重视森林的利用;19世纪森林立法就不单纯突出保护森林,同样地也强调恢复森林,保证木材、烧柴的供给;1993年新实施的森林法明确承认,防止灾害、提供游憩和生产木材是森林3个同等重点的机能;不少仁颗人士批评旅游业对林业的寄生性,要求发展共生互荣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具有重大而持久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坚持"生态优先"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加大林业的科技开发和应用力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建立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国家加强对林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并对林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广泛深入地开展林业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韩国林业及中韩林业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政策与法规、发展与成果、林产工业等方面介绍了韩国林业的发展状况及同我国林业的对比情况.作为一个邻国,韩国林业的发展同我国相比在许多方面有雷同之处.从韩国林业发展的经验中也可以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方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我国林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19.
Small-scale forestry builds upon interactions among local stakeholders. Forest management entails multiple social situations such as consultations or cooperative engagements between owners and forest professionals. Successful social endeavours rest on positive social capital as operationalised via trust. Based on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orest owners, managers and other forestry stakeholders,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trust influence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a local context of Southern Swedish forestry. Most strikingly, the analysis reveals large differences in owners' trust towards two major actors: the Swedish Forest Agency (SFA) and the forest owner association (FOA) Södra. Permanence of personnel, a client-based approach, and personal features of SFA's local forest officer lead to strong local anchoring and high trust towards SFA. Södra proved to be a trustful partner in the aftermath of calamities; however its industrial priorities seem to erode owners' trust.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s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catalysing role of bonding social capital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ocal forest management situations. Our results are useful for forestry organisations and policy-makers willing to comprehend the local context and implement best practices in small-scale forestry.  相似文献   

20.
加强森林培育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于鹤  林进 《林业科学》2006,42(4):106-111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既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战略基地.然而,50多年的开发建设,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林区森林资源利用过度,林区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的不利局面.对东北国有林区进行实地调查,得出结论:该地区中、幼龄林资源雄厚,潜力很大.东北老森工基地的振兴,包含生态功能增强和林业产业振兴,将对东北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也是长久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森林培育,强化科学经营,是振兴的基础;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体制创新,是振兴的前提;构建新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振兴的关键;强化政策扶持,是振兴的保障.建议:抓紧推进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将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落实各项措施;编制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的总体规划,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振兴老森工基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监管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