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温养鳖在我国方兴未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控温养鳖模式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首先是采用采光性好、造价低的双层塑料大棚取代原有封闭性暗温室,养殖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而近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无沙养殖,因其排污方便、水质易保持、劳动强度轻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困扰温室养殖多年的技术难题,又将成为取代有沙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无沙养殖目前尚有许多技术性问题没有很好地得以解决,有此养殖场,伤病现象增多,效果不理想。笔者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一种沙网结合的控温养鳖新模式,并经过了阶段性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  相似文献   

2.
Ⅰ、Ⅱ号治鳖灵在鳖病防治中的应用甲鱼人工养殖近年来在江苏发展迅猛,尤其是控温养鳖,在扬州布达2.85平方米,其中塑棚控温养殖近6000平方米,生产单位多数采用集约化养殖方式,其特点是放养密度高,水质变化快,生态环源极易恶化,发病机率愈来愈高,加上养殖...  相似文献   

3.
李恕  丁杰 《水产养殖》1997,(1):12-13
1控温养鳖塑料大棚的种类与结构目前控温养鳖的塑料大拥有两种结构。一是斜坡式温室,南墙高1米左右,北塘高2米,脊高2.5~3米,为增加温室保温性能,前后墙应砌成空心墙,砖与砖之间用砂浆砌密实,空心部分填炉渣、锯末等保温材料,形成不透气的空心保温层。骨架可用竹木或钢架结构。塑料大棚顶采用双层无滴耐老化薄膜,以增加透光量,又解决了薄膜滴水问题。两层薄膜之间距为5~10厘米,中间填充保温材料如发泡硬塑料板材料等,以增加保温性能,为保证温室有足够阳光,采用间隙条状布置保温材料。另一种塑料大棚温室为拱国型结构,跨度…  相似文献   

4.
近一个月来,大部分稚鳖已进入温室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控温养殖中的一些问题1.越冬养殖期间的问题由于甲鱼全价配合饲料所具有的优越性,许多原来用鲜活饲料的甲鱼生产场转用配合饲料,选用什么样的配合饲料,选用什么生产厂家的配合饲料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2.养殖环境不好控制由于控温养殖水温较高,因此,水质变化非常迅速,换水2~3天后水就变黑、发臭,不彻底换水不会有质的改变,彻底换水对甲鱼有较大的惊扰,会影响甲鱼生长,而且换水后底砂还是黑色,2~3天水就不会变黑。3.由于温室养殖多用地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华鳖控温养殖大面积推广和普及,成鳖售价逐年下跌,加上养殖过程中暴发性流行病害的增多,养殖效益有不断下降甚至亏损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养殖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鳖控温养殖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已成为广大养鳖户和水产工作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笔者就多年控温养鳖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选择优质稚鳖优良的稚鳖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基础。选购稚鳖时做到四看:一看稚鳖规格,要挑选同批中规格较大且整齐,裙边硬挺,体质健壮的稚鳖,其抢食凶,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6.
室外养殖:气候状况如一月份,甲鱼养殖主要工作内容仍是抓好亲鳖池管理和稚鳖的越冬育种饲养。随着稚鳖个体逐渐增大,要定时抽测体重,增加饲料投喂量.对越冬池的水温、水质要做好保温、排污两件事。 温室养殖:在甲鱼室内控温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水质调控。 2月,由于风雪和严寒的日子较多,所以检查和修补塑料棚的工作不能忽视。 在11月分级投放的稚鳖体重增加4倍左右,并出现体重差别。由于体重增加,池水的负载量加大,水色难以保持绿色,往往由黑色变为灰色或粉红色并发出恶臭,需进行一次分养。更换池水,清池底污物。二月份…  相似文献   

7.
在鳖的控温养殖过程中,鳖池水质的好坏是鳖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控温养鳖放养密度较大(一般在20只/m2左右),在鳖的生长过程中,鳖池水质容易恶化,而将鳖池PH值控制在适当范围是保持良好水质的关键。一般PH值应控制在7ap的范围内(临界值是6-9,最好是7.5-8.5(有些资料认为7.2-8.2),在此PH值范围,细菌、真菌等不能大量生存繁殖,又有利于藻类及浮游生物的生长,此环境是鳖生长的最佳环境。但在鳖的生长过程中,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环境是困难的。由于放养密度大,鳖吃的越来越多,而排泄出来的也越来越多,且排泄物…  相似文献   

8.
控温养鳖有两大类型:一是全封闭工厂化养殖,加温设施主要为有压锅炉,并配空压机,优点是厂房保温性能好,但缺少自然光透入,且投资较大。另一种是塑料薄膜大棚控温养鳖,加温用有压或无压锅炉,优点是养殖棚内自然光充足,投资少。通过实践,采用双层塑料薄膜大棚控温养鳖较为理想,温差变幅不大,在养鳖允许范围之内。由于透光性好,并有辅助增温与保温效果,能在1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养成商品蟹,而且鳖病明显减少。自稚鳖至幼鳖培育,幼鳖至成鳖饲养,其成活率均在95%左右。 试验点设在江都市中外合资龙都特种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塑料薄膜大棚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9.
章剑 《内陆水产》1999,24(5):12-12,4
科技创新使养鳖产量不断增加,成本不断降低,为市场提供更多价廉味美的健康鳖,消费层次进一步扩大,养鳖业市场更具潜力。1养鳖业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控温养鳖与常温养鳖共同发展,满足了市场多层次消费者对鳖的量和质的不同需求。按质论价,1999年春节期间食用配...  相似文献   

10.
鳗池两头控温养鳖,是将鳗池进行适当改造,利用自然或人工热源,在越冬前后期控温催长,中期使其自然冬眠,有效缩短养殖周期的二种快速养鳖模式。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封闭式温室冬季控温养殖相比,它具有投资省的优点,而且同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控温养鳖技术:合理设计温室结构,将温室水温稳定在30±15℃,调控室内气温和鳖池水质,进行科学投饵和消毒防病。8月下旬放养稚鳖,翌年6月上旬,平均个体200g以上,最大可达750g。在这种控温条件下,14个月可养成500g/只的商品鳖,比常温条件下缩短养成期2年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成鳖养殖是养殖生产的最终环节,也是养鳖产业中占水面最大、最关键的一环。目前国内外成鳖养殖方式很多,发展很快。尽管养殖对象都是鳖,因方式不同,其放养及管理也有所差异,各地应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现就我国目前开展的几种养殖方式介绍如下。 1.控温养鳖 控温养鳖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先进的  相似文献   

13.
水温和水质的调节控制是加温养鳖的关键,传统的加温送热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直接将蒸汽(或热水)输入养鳖池中,热效率高,但升温快而不均匀,管理极不方便,时有烫伤烫死鳖苗的事故发生。②蒸汽(或热水)输入温室的空气中,通过空气间接提升水温,水体表层与底层温差过大,热效率太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③池底回形管道散热加温,从底层向表层水温呈递减分布,池水越深越明显,所用管材也较多。养鳖池的水质控制常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地泼洒,使水质状况波动较大,鳖体也时常受到消毒药物的过多刺激。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养鳖温室中,…  相似文献   

14.
膨化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2012年全国水产总用量接近250万t,主要集中在名特优品种上。鳖用膨化饲料的应用推广相对较晚,2010年左右开始应用推广,主要集中在江浙等养鳖大省,用于控温养殖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周旷 《水产养殖》1995,(1):11-12
控温快速养鳖即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水温调节到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冬眠的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把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5个月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控温养鳖有广阔前景。现将控温养鳖的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建池 建造鳖池要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水方便的地方。1.1 稚鳖池及幼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及幼  相似文献   

16.
氨对甲鱼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大棚控温养殖甲鱼 ,普遍存在通风不畅 ,换水较少的情况 ,冬季尤为突出 ,这样甲鱼常出现以下症状 :甲鱼爬到岸边不食不动 ,严重者身体干瘪、瘦弱 ,裙边外翘 ,体色发黑或发白失去光泽 ,鳖的颚部病变 ,肝脏肿大 ,功能异常。 99年元月 15日和 3月 2 4日 ,我们在扬州郊区一养殖场对出现上述症状(或部分症状 )的大棚池塘进行非离子氨测定 ,两次测定结果 :非离子氨分别为0 46 5mg/L ,0 5 2 5mg/L。由于氨严重超标 ,我们分析后认为 ,这是氨中毒所致 ,是较典型的甲鱼氨中毒症状。这种症状在大棚控温养鳖单位普遍存在 ,养殖户往往忽视其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介绍了控温养鳖设施的设计要求,包括稚幼鳖池、保温室设施、供热增温及增氧设施、给排水设施等的设计和配置,还扼要介绍了鳖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控温养鳖中出现的疑难病及新发现的曲肢病进行分析,究明发病原因,提出控制方法。温室养鳖环境质量差,养殖密度高,极易造成疾病的发生。从环境调控着手,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减少有毒物质对鳖的伤害。少用或尽量不用抗菌素,选用无污染、无耐药、无残留、无致畸的中草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臭氧、二氧化氯消毒剂。推行健康养鳖,促进微生态平衡,是控制疑难鳖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成功养鳖五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养鳖的经验证明,要养好鳖必须抓好五大要素,即温度。水、空气、阳光和饲料。一、温度温度是影响鳖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鳖在水温18℃以下停止摄食,12℃以下开始冬眠,28-30℃是最适宜的,控温养殖中,空气温度以33-34℃为宜。一般水温每下降1℃,摄食量减少5%左右。常见的控温方式有两种,一是冬春两季控温,二是四季全程控温,前种控温方式因其能较好地适应我国气候,且降低生产成本,在我国应用较广。在养殖过程中注意水温的恒定(30℃),有利于鳖的快速生长。另外养殖换水时,应注意防止水温相差过大,否则,鳖易产生不…  相似文献   

20.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