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种公母貂均患自咬症和仅公招、仅母貂、公母均无自咬行为的繁育方式,于冬季打皮留种前统计后代患自咬症的仔兽。结果表明,第一组为49%,第二组为21%,第三组为24%,第四组为18%,蓝狐的自咬症与遗传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犬自咬症以犬自咬躯体的某一部位(多是咬后驱或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共患疾病,临床上该病常发生于犬,给宠物犬的饲养及犬的养殖业带来很大麻烦,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大量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品质,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均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自咬症的发病机理、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犬自咬症以犬自咬躯体的某一部位(多是咬后驱或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共患疾病,临床上该病常发生于犬,给宠物犬的饲养及犬的养殖业带来很大麻烦,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大量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品质,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均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自咬症的发病机理、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北极狐自咬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呈阵发性兴奋,兴奋时病狐常咬自体的某一部位,多数咬尾和后肢等部位。患狐轻者损坏毛皮,重者引起体质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9—10月份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蓝狐自咬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狐的自咬症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情况下病狐咬伤四肢(常常是后肢)上端和尾根的表面,在急性发作期不自觉的发生自咬现象,将自己的后肢和尾巴咬得鲜血淋漓,甚至将胯部软组织全部咬掉裸露出白骨,尾巴仅残存根部的白骨,自咬程度剧烈往往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自咬症”是狐狸、貉等笼养毛皮动物的以反复兴奋、啃咬自己身体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我县许多场户均有该病发生,每年都有大量狐、貉因患本病而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自咬症”的病因很多,如微量元素缺乏或比例失衡、应激、遗传因素等。在临床中,我们发现,除以上几种原因外,还有一种是由耳痒螨寄生于耳内引起的,这种原因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7.
自咬症从来就不是先咬后感染引起的溃烂,而是先溃烂或是要溃烂发炎时才咬或碰坏的。据笔者对80多家饲养户调查了解发现,有17家不喂盐的狐根本没有自咬症,而52家每只狐每天喂盐超过8g或10g的,发现大多数蓝狐同时患自咬症。另有9家喂工业盐和畜牧用盐,不含碘的没有发生自咬症。另有4个养狐场每只每日喂盐不超过2g的也没有发生自咬的蓝狐。故诊断为氯化钠、碘中毒引起的。自咬的蓝狐多数是先从后腿腋下先烂,皮与肉脱离烂通再逐渐扩大;也有尾根先溃烂的,生蛆咬掉或烂掉后死亡的。治疗办法可用四环素2片,ABC2片,每天6小时1次,7天就可痊愈狐…  相似文献   

8.
<正> 犬咬尾症是一种兽医临床中发病率不高的普通病,以自咬后躯(主要是尾巴)而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咬尾症常导致局部皮肤感染而使患犬病情加重。对于本病病因至今不清,通常认为营养缺乏和外寄生虫感染引发皮肤瘙痒是主要病因。另外,部分神  相似文献   

9.
<正>银黑狐是一种大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其皮张价格昂贵,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近年来人工养殖数目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银黑狐的自咬症已成为饲养中的一大难题,发病率可达10%~15%,这种病症既影响皮张质量,也影响繁育.目前,自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仅见少数文献报道用亚硒酸钠-V_E治疗有效,但无确切的诊断依据,笔者尚未见到对健康狐和患自咬症狐血硒水平的评价报告.我们对21例银黑狐自咬症进行了治疗,并用荧光法对6只患狐和5只健康狐全血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食毛症在毛皮动物群体中发病率很高,特别是新养殖户在应用配合全价饲料后,发病率竟达到20%,有的高于50%,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食毛症的病因可以归纳为营养代谢障碍型、寄生虫诱发型和自咬症前期轻微并发型。  相似文献   

11.
<正> 蓝狐自咬症是养狐业的一大难题,一旦发生往往束手无策。为了探讨自咬症的合理治疗方法,笔者在1988年至1991年四年间,选用上海兽药厂生产的亚硒酸钠VE治疗蓝狐自咬症101例,治愈89例,治愈率87.8%。现将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用静脉点滴氢化可地松治疗狐自咬症探讨刘玉萍肖长灵李雪松(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动物检疫站·166201)近向年来,狐自咬症严重困扰着狐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应用氢化可地松治疗狐自咬症510例,治愈492例,治愈率96.5%。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咬症是笼养毛皮动物水貂、狐狸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毛皮质量,然而其发病原因一直未得以明确。作者初步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了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别对正常水貂组和自咬水貂组进行了遗传基因差异上的比对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0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提取水貂健康与患病群体DNA各40个,随机抽取10个构建基因池,进行RAPD标记研究。挑选出在健康组与患病组差异明显的S103引物(序列为AGACGTCCAC)并对其进行克隆,将克隆结果交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测序。引物S103扩增出健康与患病水貂的特异条带,仅在患病水貂组中发现750 bp左右的DNA片段,而在健康组中发现600 bp左右的特异片段。此两条特异片段可初步作为区分健康和患病水貂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对水貂自咬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一、水貂自咬症的概念及主要临床症状(一)概念 水貂自咬症一般指的是反复自咬身体某一部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水貂慢性疾病,其特征是阵发注神经高度兴奋、狂暴性自咬身体某一部位,造成自咬创,也称之为“水貂自咬病”.国外文献中涉及自咬与食毛的英文名词有Autmutilation(自残)Tail biting(咬尾)、Fur biting(咬毛)、hair chewing(嚼毛)和Tail suckling(含尾)等.笔者认为,所谓“自咬症”应有神经症状出现和自咬创.至于“自咬症”与“食毛症”是否为同属一种疾病,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宏伟陈维岩陈斯仪李德雪马振凯吴吉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12)近年来,水貂自咬症在国内一些貂场仍有发生,有的貂场全年发病率在1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急待解决特异性防治问题。特异性防治问题的关键是查明...  相似文献   

16.
蓝狐自咬症是养狐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探讨自咬症的合理治疗方法,笔者在1988年至1991年,选用上海兽药厂生产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治疗蓝狐自咬症101例,治愈89例,治愈率87.8%,现将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1 蓝狐自咬症主要表现本病神经兴奋性增高,咬自已的尾部、后肢、后腹、臀部等处,咬破皮肤、肌肉,严重时咬掉尾尖,撕破某一部皮肤、肌肉,兴奋反复发作,对外界刺激敏感,兴奋强度增大,自咬时旋转、打滚、嘶叫,常由于撕破腹部皮肤及肉,致使内脏流出感染  相似文献   

17.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在兴奋期嘴咬自体的一定部位,严重者将自己的尾巴咬断,甚至咬伤后肢、后躯和腹部,流血不止,久之感染化脓,引起败血症而死亡。严重影响兽群的健康和毛皮的质量,以及兽群的繁殖。据资料报道患自咬症的母兽空怀率高,且不  相似文献   

18.
侯俊丽  闫港 《警犬》2011,(6):15-16
犬自咬尾部是犬自咬症中最常见的自咬现象,本病多见于幼犬,营养物质缺乏,湿疹,荨麻疹,皮肤真菌感染及体外寄生虫病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由于犬不断地啃咬自己的尾部,可导致犬尾尖出现脱毛,损伤,出血,犬由此而不断消瘦,如果继发细菌感染,还可能危及生命。本文主要介绍一例犬顽固性自咬尾症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9.
自咬症在临床上常发生于犬,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犬的品质。犬自咬症的发生有以下原因:营养元素缺乏或者比例失衡,这是自咬症的主要发病原因;环境的应激;肛门腺炎;湿疹;寄生虫和真菌感染;骨折。  相似文献   

20.
犬自咬症是犬科常见疾病,对于犬养殖业来讲,影响很大。本次研究从犬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分析入手,结合多年养犬经验,分析犬自咬症的治疗,期望经验之谈能给犬自咬症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