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霜冻天气出现以后主要的自然特征是气温骤然大幅下降,地面温度最低可达0℃甚至以下,气温骤降以后将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危害,作物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冻伤、影响收成.我国甘肃地区位于黄河的上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性的气候差异较大,冬季寒冷、夏季较短,强霜冻天气常见,基于此,主要对我国甘肃一次区域性强霜冻天气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温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在遇到气温0~4℃时天气过程时会发生冻害;2020年同一时间节点,桓台观测站点百叶箱内气温与小麦田间气温最小差约为4℃。由此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最低等级气象服务气温指标为4℃。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桑树由于暖冬现象的发生,开春后桑树生长发育提前,生产上常出现晚霜危害,致使蚕农遭受经济损失.本文从霜冻危害原理和症状、晚霜冻害规律、桑树霜冻危害应对措施、晚霜危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桑树晚霜冻害发生应对措施,从而减轻蚕农遭受晚霜危害程度,确保蚕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桑树霜冻危害的发生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霜的形成、桑树春季霜冻危害的表现和危害发生的机理和原因等方面介绍桑树的霜冻危害,并提出预防对策及发生霜冻的补救措施,以期对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江苏省35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春霜冻发生日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镇江市早生中熟桑树品种育2号和晚生晚熟桑树品种湖桑32号鹊口盛期实际观测资料,建立了由积温推算桑树鹊口期的模型,分析全省不同地区桑树鹊口期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8年来,江苏省平均终霜冻日期呈显著提早、春霜天数呈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特晚霜冻均出现在1981年之前,偏晚霜冻均出现在1995年以前;终霜期和春霜天数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气候突变;气候变暖虽然使桑芽萌发提前且萌发速度加快,但桑树鹊口期提早的速度不及终霜期,所以,桑树鹊口期遭受霜冻的可能性逐渐减小,江苏桑树的春霜危害呈减轻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资》2014,(39):14-14
<正>农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气温偏低2-4℃,部分偏低4-6℃,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出现霜冻,此期秋收作物已普遍成熟,低温霜冻对秋粮基本无影响。东北地区中南部出现较明显降水过程,降水量有10-30毫米,不利于春玉米、大豆、水稻等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13~14日的霜冻灾害是六盘水市该年损失最大的一次低温冷冻灾害,受灾面积1.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3319.5万元。利用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严重低温霜冻灾害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特大霜冻灾害是在暖冬背景下发生的,对六盘水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的危害最大。高空冷平流与地面冷高压控制下夜间晴空辐射冷却降温是此次重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500hPa、700hPa偏北气流和干冷南支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碧空无云、静风、湿度小、气温低、气压高、露点温度特低是此次重霜冻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香蕉是抗寒能力较差的树种,对低温条件比较敏感,当气温降至10℃时,香蕉的生理活动受阻:气温降至5℃时,嫩叶和幼果开始受害;气温降至0℃时,植株枯死。气温越低或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植株的受害程度就越严重。做好预防霜冻工作是蕉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对香蕉的防寒没有特效方法的情况下,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可减轻低温霜冻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桑树由于暖冬现象的发生,开春后桑树生长发育提前,生产上常出现晚霜危害,致使蚕农遭受经济损失。本文从霜冻危害原理和症状、晚霜冻害规律、桑树霜冻危害应对措施、晚霜危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桑树晚霜冻害发生应对措施,从而减轻蚕农遭受晚霜危害程度,确保蚕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晋南低温与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温度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了晋南主产棉区——运城市棉花生育期气温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近年来运城市的终霜冻有20%的年份晚于4月1日(正常年份为3月上旬),早霜冻有27.3%的年份早于10月5日(正常年份为11月上中旬);在播种出苗期,气温不稳定,有66.6%的年份在最低气温10℃稳定通过3 d以后,又出现10℃以下的低温3 d左右;从苗期到吐絮期出现对棉花发育不良的气温均有10%以上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榆社基准气候站实测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的逐日最低气温、地面最低温度、草面最低温度以及榆社各区域站每日最低气温的分析,结合收集到的霜冻资料,建立区域站与本站的气温关系以及区域站气温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形成区域站地表温度与本站最低气温预报值的关系,实现通过本站最低气温来预报区域站最低地温,建立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通过2014—2016年实测霜冻数据进行验证,得出:本站最低气温预报的准确度越高,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越高,预报准确率超过90%。当本站最低气温6℃时,区域站范围内可能出现霜冻;当本站最低气温2℃时,本站可能出现霜冻。  相似文献   

12.
桑树属多年生、阔叶型、落叶性植物,乔木或灌木.桑树在一年的生长中春季萌芽抽枝生长,经夏秋后,到冬季落叶休眠,表现出一定的年生长周期.每到秋末冬初,气温下降到12℃以下,日照时数缩短,桑树停止生长,叶片黄落,进入休眠状态.入冬后,桑树经过1年的采叶养蚕,树体本身和土壤结构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桑园里的土壤,由于长期的桑园作业,桑树对养分的吸收以及下雨或干旱等的影响变得密实板结、养分缺失.这时,桑园里的大部分害虫也停止了活动,潜伏在枝条、树干缝隙和土壤中准备越冬.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不耐霜冻,当气温降至-0.8℃时,马铃薯幼苗受冻害,降至-3℃时茎叶全部冻死,一旦马铃薯受冻,可根据生长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苗越小,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4.
辽东山区寒富苹果花期冻窖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城市近几年寒富苹果发展较快,截至2008年末,全市共栽植寒富苹果1.5万亩,100余万株,年产苹果1500万公斤,年产值近3000万元,为凤城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凤城市属温带湿润季风性气候,早春气温极不稳定,经常发生倒春寒和春季霜冻.据调查,2006年4月20日和2008年4月23日均遭遇霜冻,最低气温-5℃,此时正值寒富苹果花期,受损严重.为减轻春季霜冻对寒富苹果花期的影响,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如下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5.
春寒是农业灾害之一,对春季蔬菜生产影响很大.从气象特征区别,春寒又分低温冷害和晚春霜冻2种灾害.常见的低温冷害主要是在3、4月份出现的持续低温并伴随着连阴雨、光照不足的天气.它对春季蔬菜育苗、保护地果菜类蔬菜生产及露地早熟蔬菜生产,都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冷害,从而造成烂根、死苗、落花落果以及先期抽薹等各种损失.晚春霜冻也是春季蔬菜生产的重大灾害.一般发生在4月中下旬早熟蔬菜定植以后,天气晴朗,白天气温已达到16~17℃的情况下,夜间地面突然降至0℃或0℃以下,使田间正在生长的蔬菜植株表面结霜,受到损害.因此,对于春季低温冷害和晚春霜冻,必须加以警惕,并及早作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1.根据当地热量条件,选择适宜种植区域相对较窄的柑橘品种。气温≥10℃的年有效积温在5800℃以上,冬季无严重霜冻,绝对低温在-3℃以上或仅有短暂的低于-3℃的气温的地区,如永州、郴州最靠南边的几个县市,可发展以阿尔及利亚、奥林达、蜜奈、德尔塔、路德红等鲜食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因桑树晚霜冻害的发生,给春蚕生产造成较大损失.通过对如皋市气象站2000-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结合桑树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如皋地区桑树霜冻灾害的发生规律,对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促进如皋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济宁市农业生产中应对气候变暖环境制定农业措施提供参考,利用济宁国家一般气象站1970—2013年逐日气温、天气现象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线性内插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16℃初日和16℃、18℃终日的变化,以及无霜冻终、初日变化,运用5a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济宁近10年农作物气候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济宁市年平均气温上升明显,冬春秋季气温在波动中上升极显著,夏季变化较小;济宁气温升高主要是最低气温升高所致,自1994年以来暖冬现象十分严重;霜冻终日提前、初日推后,无霜期天数增多;农作物春播期提前,秋播期推迟,济宁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耕作制度及气候产量均因气温升高而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54—2015年丽水冬季、春季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以及2001—2015年丽水市农业局茶叶站资料,根据茶叶低温冻害的气象灾害指标,统计丽水茶叶低温冻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并采用多尺度趋势等方法分别从年、月尺度分析低温冻害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丽水低温冻害对春茶始采日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2 a来,1月发生冬季冻害的频次最高;2月发生早春霜冻的概率最高,2月茶叶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早春霜冻的年平均日数分别达到4.8 d、3.9 d和3.9 d。早春霜冻日数呈显著递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 a减少1.3 d;极端最低气温呈增加趋势,约每10 a升高0.3℃。3种早春霜冻等级,以轻度霜冻为主,占霜冻总日数的53.8%,中度霜冻和重度霜冻日数分别只占霜冻总日数的27.4%和18.8%。低温霜冻对春茶采摘的影响,主要以早春霜冻为主,且以轻度霜冻对始采日的影响最显著,霜冻日数与春茶始采日呈正相关,极端最低气温与始采日呈负相关,即霜冻日数越多,气温越低,春茶达到萌芽的时间越长,始采日也相应推迟。  相似文献   

20.
一般年份秋末冬初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出现轻霜、中霜,使葡萄植株得到锻炼,提高了抗寒能力,最后出现酷霜和霜冻,使葡萄未木质化的新梢及叶片受冻,但这不影响下一年的葡萄生长和结果。若秋末气温突然下降到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