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05年,天门市棉花生产虽然苗期受自然气候的影响,移栽推迟,管理受阻,棉苗滞发,但进入蕾期后,自然气候十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加上市场棉价上扬,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植棉积极性,棉田管理精细,实现了棉花“伏桃满腰”的丰产长相。8月15日全市棉花生育调查,单株两伏桃26.2个,创历史最高记录,预计秋桃10.95个,单株成桃34.97个,公顷产皮棉1350kg。8月中下旬,气候异常,气温剧变,阴雨寡照,全市棉花大面积早衰,近20%的田块枯萎死亡,实际产量1186.5kg,减产15%左右。1早衰的特点一是来势猛。8月14-15日雨后天晴始见症状,部分棉株叶片萎蔫青枯;8月20-23日暴…  相似文献   

2.
一、棉子的休眠现象在鲁西北棉区,棉花播种后,从见苗到棉田达70~80%现苗,往往要经过10~15天的时间。定苗后仍有棉苗陆续出土,甚至到6月中旬还可见到刚出土幼苗。棉花出苗“拖拉”现象反映出棉子个体之间休眠期的长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生产是很不利的。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棉子休眠特性进行了观察。棉子吸胀后,在最适温度(30℃)条件下,8天内能发芽的可认为已通过了休眠期;本文用发芽势作为棉子群体休眠状况的  相似文献   

3.
1查苗补稀棉花播种后 ,因雨涝、低温、病虫为害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易造成棉田缺苗断垄。为保证种植密度 ,待大部分棉花出土后 ,于缺苗断垄处扒土检查 ,及时补种补栽。对因播种过深影响出苗者 ,扒去一部分表土 ,使棉苗微露地面 ,以助苗出土 ;对因烂子、烂芽或种子落干而造成缺苗断垄的 ,需将预留种子浸种催芽后再补种 ;对出苗后因病虫为害等原因造成缺苗且此时补苗已晚的 ,可田间带土移栽备补苗。2中耕松土苗期中耕 2~ 3次 ,可起到提高地温 ,增加土壤透性 ,减轻苗病 ,消灭杂草等作用。棉苗出土刚显行时 ,即在棉行两边骑行浅锄“梦花”,…  相似文献   

4.
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是棉花苗期发生的两种真菌性病害 ,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 ,对棉花前期发育有较大影响。 2 0 0 3年临清市 40 0 0 hm2 棉田中 60 %的地块 ,苗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病害严重地块死苗率接近 30 % ,露地直播田比地膜覆盖田发病程度偏重 ,据田间调查 ,发病原因主要有 :1发病原因1 .1气象因素。 5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均值分别低 2 .3℃、2 .8℃ ,4月底 5月初又连下了两场小雨 ,增加了土壤湿度 ,低温高湿 ,光照条件差 ,棉花在这种条件下 ,根系生长发育缓慢 ,光合作用弱 ,干物质积累少 ,致使棉苗瘦弱 ,抗病能力差 ,病菌趁机…  相似文献   

5.
敦煌市棉花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敦煌市的传统产业 ,由于受市场影响 ,棉花连作比较严重 ,一般连作 4~ 6年 ,有的地块甚至达 1 0年左右 ,而且近几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死苗。往年该市棉苗死亡率在 1 .2 %左右 ,较重年份达 4%以上 ,较重地块达到 1 2 .4%。危害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是棉苗立枯病 ,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苗前若遭病菌侵害 ,就会烂种、烂芽 ,不能正常出苗。出苗后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 ,后呈长条状褐色凹…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棉花品种铃病发生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 0 3年 8月上旬到 1 0月中旬 ,黄河流域棉区阴雨连绵 ,棉田湿度高 ,光照少 ,棉花铃病发生十分严重 ,棉田平均烂铃率为 2 6.5 % ,个别棉田高达87.8% ,田间铃病的发生以红腐、红粉为主 ,分别占32 .8%、30 .0 % ;其次是疫病 ( 2 1 .2 % )和黑果病( 1 6.0 % )。经对本所试验地的 5 0个不同的材料和品种及不同栽培条件的棉田调查 ,估算由铃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在 2 0 %以上 ,且铃病发生的轻重与棉花品种及栽培措施关系密切。1海岛棉较亚洲棉和陆地棉铃病发生重对同一棉田的 6个海岛棉材料、6个亚洲棉材料、1 3个陆地棉材料的调查结果表明 ,海岛棉…  相似文献   

7.
终霜冻过晚对早播出土的棉苗影响很大,严重时则是毁灭性的。从避免和减轻终霜冻对棉苗生长影响的角度出发,棉花播种必须遵循气候形势和棉花播种期预报,在适播期内适时早播。在棉花幼苗生长期内,重视田间管理,可避免和减轻终霜冻对棉花幼苗的危害,从而获得丰产丰收。1终霜冻的特  相似文献   

8.
我县棉作大部分为春棉单作和棉麦套种直播。播种时间在4月中旬至5月初。棉苗的出土时间是,春棉单作在4月下旬,棉麦套种田在5月10日前后。棉花现蕾的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能否抓好这段时间的棉苗管理,是关系到能否为全年棉花丰收奠定一个良好基础的问题。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正值全年中争时  相似文献   

9.
1998年入春以来,由于长期低温、寡照、多雨等气候逆境的协迫,使我区棉花从出苗期(4月中旬)开始,延续到6月中旬,棉苗多次受涝,致使棉苗晚发,棉苗素质较差。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促早转壮措施。1加大留苗密度,以密争早为了促进涝灾棉苗早发,对涝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大面积棉花生产上,一播保全苗技术还不过关。绝大部分棉田,每年总有不同程度的缺苗。因大量缺苗断垄而不得不补种移栽的棉田比例,常不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气候反常年份,棉田缺苗断垄情况甚至还严重些。由于不能一播全苗,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造成一系列被动。诸如三类苗比例激增,棉苗发育推迟,密度得不到保证,面积完不成计划,全国棉区每年由此浪费了大量棉种和劳力,也影响了棉花产量。调查分析各地棉花缺苗断垄的原因,总  相似文献   

11.
棉花茎枯病是棉花苗蕾期常见病害之一。其初侵染源以种子带菌为主,棉苗出土后至现蕾期都有利于其发生、扩展、蔓延。江西省彭泽县杨梓乡1991年是水改旱新棉区,茎枯病、叶病在局部棉地有所发生。对此,我们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了一定措施。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临清市大面积引种转基因Bt棉以来,棉铃虫已不再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棉田施药次数下降60%~80%,天敌数量大增,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棉小灰象甲等棉花害虫发生逐年加重。由于近年6-8月份阴雨较多,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等发生较重,形成了棉田病虫发生的新特点,棉盲蝽、烟粉虱与棉苗病、棉花枯、黄萎病等明显发生重,其它病虫较轻。1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近几年,因为6-8月份多雨,棉蚜、红蜘蛛发生轻,因为多数Bt棉品种对棉铃虫有高抗性,棉农在此期间未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这使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发生加重。自5月份开始,棉盲蝽转移到棉…  相似文献   

13.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有一定规律的季节性气候,在苏南地区更为明显,年年.发生。梅雨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棉花生产的危害性很大。梅雨期正值棉花生产进入现蕾期,对棉花的为害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间隙性平缓降雨使棉苗生长水发旺长,造成幼蕾大量脱落,形成叶大音小空架子;二是连续性暴雨使棉田内积水,造成渍害水伤,使棉苗根系吸收功能破坏,严重影响棉苗营养生氏,形成只长花蕾不长叶的“小老苗”。两种情况都会使早发棉苗不“早发”,严重影响棉花高产。练方预防梅雨对棉花的伤害除抓好常规的三沟配套外,其它主要技术与…  相似文献   

14.
南方棉区棉花从出苗到初花期,由于气候条件有利各类杂草滋生,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早生快发。特别是推广地膜棉和育苗移栽后,因膜内的生态条件优越,杂草常把膜顶起,或将膜穿破,从而影响“两膜棉”的  相似文献   

15.
棉花生产上运用“趸棉”(即方块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术上的一项改革。近年来我省主要棉区如天门、沔阳等县广泛采用。实践证明,趸棉移栽是以提早并延长棉花生育期为主的增产措施,一般比直播棉早熟15天,增产10%以上。现将我们的调查和1977年的试验结果,初步整理,供参考。一、躉棉移栽的作用1、育早苗,争早发,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棉花现蕾要求气温20℃,开花结铃适宜的温度在25℃左右。我省棉区5月15日气温可达20℃左右,6月20日可达26℃以上。8月15日前现的蕾,9月8日前的花均可发  相似文献   

16.
棉花烂根病是奎屯垦区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该地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特别是1999年、2001年全垦区内棉苗烂根病发病率在30%~90%,棉田缺苗断垄,重病田大量死苗,造成毁种和补种,严重地影响了棉花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B t棉的大面积推广,覆膜面积迅速扩大,播种期提前,临清市近几年棉苗病害表现发生偏重,影响了棉花壮苗早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苗病类型及症状临清市棉田发生的苗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3种类型。立枯病可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幼茎基部产生褐斑,后扩大凹陷、腐烂,严重时扩展到茎的四周,病部缢缩,棉苗枯死;子叶开始时产生不规则斑点,后破裂成穿孔。炭疽病可造成烂芽;茎基部产生红色纵裂条痕,然后扩大为棱形病斑,重者幼苗枯死,子叶病斑多呈半圆形,边缘红褐色。红腐病也可造成烂芽;出土棉苗根部受害,先从根尖变黄,逐渐扩至全根,…  相似文献   

18.
郭辉 《江西棉花》2006,28(3):39-39
1苗期管理 1.1主苗补缺直播的棉花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缺,发现病、弱株,要及时拔除,补上健壮的棉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中,棉蓟马的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成为当地棉花除“三虫”(蚜虫、棉叶螨、棉铃虫)外,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的害虫。1发生规律棉蓟马在阿克苏棉区每年发生十多代,—般以成虫和4龄若虫(伪蛹)潜伏在棉田四周土缝、土块、枯枝落叶、田边杂草及未收获的大葱、洋葱、大蒜的叶鞘内越冬,农户的自留蔬菜地是其越冬的有利场所。次年4月中旬,当气温升高到1 4~1 5℃时,伪蛹羽化为成虫,并迁飞到早春萌发、开花早的杂草上取食繁殖。阿克苏棉区棉蓟马的早期寄主主要有:田边苦豆子、田旋花、荠菜、留子开花的葱蒜。棉苗出土后,即迁…  相似文献   

20.
彭开毛 《江西棉花》1992,(1):25-25,27
棉花是多次性结果的多花序植物,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是温度。如果适当提早播种能保证棉苗正常生长的话,那么可延长棉株有效结铃期,从而夺得棉花更高产。在棉花生产条件和技术都有大幅度提高和改善的今天,根据我们两年来的试验证明,至少在赣中地区,可以大胆提倡“3月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