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满红 《畜牧市场》2007,(3):23-23
鸡合纵向通风,就是将排气风机全部集中在鸡合一端的山墙或山墙附近的两侧墙上(即污道端),进气口则设在风机对面一端的山墙上或其附近的两侧纵墙上(即净道端),以保证合内风的流向趋于定向化,即气流沿鸡合纵轴方向均匀地从鸡合一端进入另一端排出。  相似文献   

2.
鸡舍纵向通风原理及运用实践穆玉云,邓红玉(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230036)一、纵向通风原理纵向通风常采用大中型排气风机集中布置在鸡舍一端的山墙上或山墙附近的两侧墙上,进气口设在风机相对一端的山墙上或倒墙上,其余部位的门窗关闭。在此条件下,舍外新...  相似文献   

3.
鸡舍不同降温设施缓解蛋鸡热应激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是影响规模化笼养蛋鸡夏季生产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鸡舍的降温问题,我们对4种不同的降温设施缓解蛋鸡热应激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一、实验方法1. 4种降温设施单纯纵向通风:在鸡舍脏道端墙上安装风机排风,净道端墙上开启进风口进风,舍内风速保持1.5米/秒以上。喷雾纵向通风:在鸡舍脏道端墙上安装风机排风,在净道端墙两侧斜向进风,进风处安装多层喷雾装置,使进风通过雾膜,以降低进风温度。舍内风速保持1.8米/秒。纸水帘纵向通风:在鸡舍脏道端墙上安装风机排风,净道端侧墙上安装水帘,舍内风速保持1.2米/…  相似文献   

4.
纵向通风指进风口集中在一端,风机集中安装在另一端,运行时舍内气流沿纵轴方向流动。同横向通风相比,它有较多的优点:鸡舍的气流速度加大,气流均匀,不易形成死角,空气清新,有害气体、微粒、微生物的数量较少;风机安于脏道一侧,利于场区卫生防疫;鸡舍内噪音小。安装简单,节省电能。目前纵向通风广泛应用了密闭式鸡舍,合理地实行纵向通风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但从实际生产中发现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鸡舍的密闭性 纵向通风常使用负压,排气风机将鸡舍的污浊空气排出,使舍内形成低于外界大气压的负压,这样外界新鲜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形成空气交换。若鸡舍密闭不严,外界空气就会从缝隙进入,造成气流紊乱,不能形成均匀一致的纵向气流。因此除了进气口外,要将其它开口、缝隙堵严,尤其鸡舍窗外卷帘的上部同窗口之间要密封严实。 二.进气口的位置及面积 纵向通风进气口的位置最好位于鸡舍靠近场区净道一侧的山墙上,若端部有休息室、仓库等房间,也可将进气口设在靠近山墙的两侧墙上,高度对应于鸡的生活区。老鸡舍的横向通风改建成纵向通风的,可打开端部两侧墙的窗户做进气口。  相似文献   

5.
纵向通风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夏季高温对家禽业造成的影响日趋严重,轻省造成生产水平下降,重者引起鸡群大批死亡。由于优质鸡种具有一流的生产性能,因而易受高温热应激的影响。纵向通风方式在蛋鸡生产上的应用为集约化蛋鸡饲养中改善鸡舍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蛋鸡的生产潜力、提高入舍蛋鸡的总产蛋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纵向通风的基本原理众所周知,鸡无汗腺,体温在41℃左右,由于全身为羽毛所覆盖、其体温调节主要依靠呼吸、饮水来实现。热量的传导方式有对流、辐射、蒸发和传导。纵向通风就是通过加大舍内气流的流动速度,使空气在鸡体体表高速流动,从而降低鸡群在高温状态下的实感温度。为提高舍内风速,把鸡舍两侧的边墙全部封闭,鸡舍的一端山墙安装一组大容量风机,而另一端安装进风口,当风机全部运行时,气流在进风口纵向通过鸡舍后由风机排出。  相似文献   

6.
鸡舍纵向通风改造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普通的笼养种鸡舍进行纵向通风改造,在鸡舍未端两侧墙壁设置抽风通道,用于安装大直径风机。经过改造后鸡舍内的气流速度更好地得到控制。对热应激起到了明显的缓解,鸡群的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禽舍的巷道式通风巷道式通风是将进入鸡舍的空气抽吸通过鸡舍的全长。把所有排气扇和进气扇都安装在鸡舍一端或一端侧墙上,并让这些风扇都起排风扇的作用,就能实现巷道式通风。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的肉鸡饲养普遍采用了纵向通风这一形式。正如它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这一系统是将鸡舍看作一个过道(见图1)。将鸡舍的通风方式改为纵向通风是相当简单的。鸡舍通常都是长方形的,天花板高度不超过3米。只要将鸡舍边墙的进风口全部关闭,在鸡舍一端山墙安装一组大容量排风机,而在另一端山墙安装(设置)进风口,于是整幢鸡舍的纵向就形成了一个隧道引导着气流吹过鸡群。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风机出风口位置对高密度笼养蛋鸡舍内温度场的影响,以江西省4列5层纵墙小窗进风、最小通风模式的高密度笼养蛋鸡舍为研究对象,选取舍外温度相同的时间段,测试同一鸡舍使用纵墙和山墙风机两种工况下的舍内温度场分布(两种模式通风量相等)。分别采用图表法和云图法分析对比两种通风模式的温差及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长度、宽度方向温度均匀性山墙风机通风明显优于纵墙风机,高度方向温度均匀性纵墙风机略优于山墙风机。两种通风方案的分析结果可以为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笼养蛋鸡舍环境设备的配置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纵向负压通风与湿帘降温是降低鸡舍温度、保持鸡群生产稳定的最有效方法。纵向负压通风的风机安装在一侧山墙上,风机为专用的低风压、大流量的轴流风机。进风口的位置主要设在对侧山墙上,以保证夏季的通风需要。鸡舍较长时,两侧墙上安装进风小窗,以供冬季寒冷时通风用。进风口的面积与排风口面积之比不能低于1.2∶1。夏季鸡舍的最大通风量:中型蛋鸡成年鸡,每小时14立方米/只。舍内最大风速:炎热天舍内不宜超过2米/秒,春秋季不宜超过0.5米/秒,寒冷天不宜超过0.2米/秒。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过去设计建造的鸡舍的建筑形式和通风设备方面,大多参考或借用工业建筑的形式和设备,在鸡舍的气流组织方面,多采用横向通风方式,即将风机均匀布置在鸡舍一侧或二侧纵墙上或布置在屋脊处,气流横越穿过鸡舍的跨度方向,如图1所示,这种通风型的鸡舍,夏季通风时,所有的风机台数很多而舍内的通风死角仍不少,气流速度小(平均仅0.3米/秒)舍内的  相似文献   

12.
1防暑降温鸡舍安装风机、水帘,可有效降低舍内温度。要合理设计风机的位置,采取负压纵向通风方式,风力大,通风效果较好。采用机械通风的鸡舍,把风机全部打开,如果鸡舍过长,可在鸡舍中间安装接力电扇。注意通风时,两侧门窗关闭。进风口处悬挂湿麻袋、稻草帘等,有条件的设置水帘或循环帘。安装  相似文献   

13.
一 鸡舍设计科学合理 种鸡场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利于通风、排水,避开野鸟集中和居民较多的地方。在鸡场建造中,必须考虑鸡舍进风口和风机之间的合理比例。 1 建造标准养殖场 采用全封闭鸡舍。在过去的鸡舍建造中,基本上使用自然通风,这在夏季和冬季对鸡群的生长极为不利。现代化鸡舍,鸡舍的通风都采用隧道式通风(纵向通风)。即风从鸡舍前端进风口进,从另一端的出风口出,这样有利于整栋鸡舍空气交换。 2 通风时保持鸡舍内温度一致科学的通风就是保证在通风过程中鸡舍的温度一致,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很容易出现鸡舍前端温度低、风机目温度高,保持一致温度对均匀度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对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纵向通风湿帘降温鸡舍为对象,通过实测数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保证鸡舍降温效果时(≤28℃),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大小和鸡舍适宜长度。经过研究推导出纵向通风湿帘降温系统鸡舍最小通风量参数[m3/(kg·h)]为Ve=2.6(2T0-28-T1)/ρj(28-T1)+15.38/(28-T1),鸡舍一次换气时间(s)为A=845H(28-T1)/(2T0-28-T1+7.3ρj);结果表明:当一端山墙安装湿帘,另一端山墙安装风机时,鸡舍长度以45~60m为宜,不宜超过80m;当环境温度为32~35℃、湿度为50%~60%时,鸡舍最小通风量为4.1~9.2m3/(kg·h);当外界环境温度大于35℃、湿度大于60%时,要求鸡舍排风口温度低于28℃,采用湿帘降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蛋鸡舍温热环境质量,采用CFD技术对收集的现代化密闭蛋鸡舍数据(包括温度、风速、实地测量数据等)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显示:①禽舍中段及风机出口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前端南北两侧(尤其是南北湿帘上游)的气流速度偏低,在该区域内形成空气对流,造成空气流动死角.②温度分布不太均匀,冷气资源在上部被风机直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封闭层叠式笼养蛋鸡舍环境质量和蛋鸡生产性能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从纵向看,进风端到风机端,环境温度、风速、CO_2浓度、细菌总数均显著提高;PM10浓度风机端显著高于其他监测点;湿度显著降低。2从横向看,中间过道的平均湿度和PM10浓度显著低于两侧过道。3从区域看,风机端的温度、风速、CO_2浓度、PM10浓度、细菌总数含量最高,产蛋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选择山西省某养殖基地单栋饲养量为32 400只的白羽肉鸡舍,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对CO_2浓度进行检测与分析,并与温度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肉鸡3周龄后CO_2浓度在2 777~7 790 mg/m~3之间,风机开启时,鸡舍纵向CO_2浓度湿帘端往风机端呈减少的趋势,风机关闭时,前后高,中间低;当通风小窗开启角度较小时,鸡舍横向两侧高、中间低,开启角度较大时,两侧低,中间高。CO_2浓度与温度相关系数R~2=0.2044,CO_2浓度与相对湿度相关系数R~2=0.6738。研究表明:该规模化立体养殖肉鸡舍冬季CO_2浓度超过推荐限值,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时,需加强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8.
1.减少热辐射。鸡舍要座南朝北,鸡舍前面不要有其他建筑物,保证气流畅通;鸡舍的西、南两侧植树,但不要矮小的灌木档住南风,植的树要干高,冠大,荫宽;地面应种植草皮,以减少尘埃,降低反射热;屋顶刷上白漆两层,屋顶上安装固定喷头,并具有足够压力,自屋顶喷凉水,可使舍温降低5℃左右。 2.通风换气。密闭式鸡舍要开动所有风机,开放式鸡舍打开所有窗户,还可以将沿鸡舍长轴过道两头的门,改用铅丝网门,促使空气沿鸡舍长轴流动,达到通风换气。如还降温不够,在对着舍内长轴的方向增设高速风机或风扇。 3.降低气温。进入鸡…  相似文献   

19.
为找到东北地区蛋鸡舍冬季保温和通风的平衡点,并将舍内环境条件控制在适合蛋鸡生长的范围内,试验对吉林省某蛋鸡舍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有害气体浓度和颗粒物浓度等环境因素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舍内平均温度22.1℃,平均相对湿度67%,不同监测点温湿度存在差异;平均氨气浓度为3.21 mg/m~3,其浓度和温度呈正相关,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舍内颗粒物浓度分布情况为PM_1和PM_(2.5)浓度近风机端舍中远风机端,PM_(10)和TSP与之相反,即远风机端舍中近风机端;舍内CO_2平均浓度为8 576 mg/m~3,高于相关标准。基于CO_2浓度对试验鸡舍通风策略进行优化,得出该试验鸡舍最小通风量为0.56 m~3/h·kg,以及东北地区采用传送带清粪方式的蛋鸡舍应保证的冬季最小通风量为0.51~0.58 m~3/h·kg。  相似文献   

20.
冬春季节密闭式鸡舍的通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通风方式及在鸡舍环境控制中的调控作用 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我国鸡舍通风方式也从20世纪80年代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鸡舍发展到现在全密闭鸡舍横向与纵向自由转换通风,通风系统模式的改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自然通风:不借助机械动力进行的通风,对外界环境依赖较大.②横向通风:横向通风又有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正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外面的新鲜空气吹入鸡舍,舍内的气体在正压的作用下从窗子或排风口排出,这种通风方式对于控制进入鸡舍的空气质量比较方便,否则使用的不多;负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鸡舍内空气排出产生负压,使舍外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这种通风方式现在多用于鸡舍冬季最小通风.③纵向(负压)通风:鸡舍一端安装水帘,另一端安排风扇进行负压排风.这种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系统适用于夏季鸡舍最大通风.④混合通风:除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外在鸡舍侧墙安装一定数量的进风口,鸡舍中部安装1~2台供冬季最小通风使用的排风扇,根据季节的需要可以进行横向与纵向通风的转换,有条件还可以由电脑对风门开关的大小和横、纵向的通风模式转换进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