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兆玲 《兽医导刊》2016,(16):175-175
本文首先对新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情况进行简单概述,重点分析研究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措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全面提高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水平,同时也为后期更好的预防治疗奶牛乳房炎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及其分离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致奶牛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但病原微生物是导致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因.了解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其分离鉴定方法,对于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疫苗的研制均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就奶牛乳房炎病菌种类、特点及分离鉴定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对控制奶牛乳房炎的经济意义、预防和治疗乳房炎及乳房炎防治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为深入研究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采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自拟的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中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有效率达100%,试验2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治疗有效率达51.74%。说明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5.
奶牛饲养中易发生的常见病是乳房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治疗不及时或延缓治疗,不但要影响奶牛的整体健康和泌乳性能,治疗不及时会使奶牛发生淘汰,甚至死亡.给奶牛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本文结合临床重点介绍一些措施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新型乳头药浴消毒剂,主要用于挤奶后的奶牛乳房药浴。为评价其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本试验以泌乳期奶牛为研究对象,进行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乳汁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能很好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药浴夜。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种,一般认为临床性占30%,隐性占70%。高产、稳产是奶牛养殖的根本目标,奶牛乳房炎严重影响着乳汁的产量和质量。发生乳房炎的奶牛其乳产量下降10%~15%,乳汁稀薄,产后发情,妊娠时间延长,严重者病牛失去生产性能,给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奶牛乳房炎重点在预防,因此要极力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危害等方面,探讨了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为临床上能更加有效地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乳房炎对奶牛行业危害较大,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和病原,增强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奶牛乳房炎是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是影响奶牛养殖的四大疾病之首。在奶牛养殖的生产实践中,注重对奶牛乳房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乳房炎对奶牛的危害,极大的提升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奶牛乳房炎是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是影响奶牛养殖的四大疾病之首。在奶牛养殖的生产实践中,注重对奶牛乳房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乳房炎对奶牛的危害,极大的提升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乳房炎的问题也愈加常见,导致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给奶牛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顽固性疾病。本文探讨了奶牛乳房炎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表征和预防及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更加有效地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剑 《中国乳业》2011,(8):28-30
本文在分析奶牛乳房炎产生的病因,即榨乳设备、疾病激发物的基础上,指出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同时论述了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奶产量的不断提升,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给奶牛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十分巨大。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危害、临床症状、检查方法以及治疗手段,以期为奶牛养殖场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全面综述了PCR、real-time PCR、基因芯片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诊断中的应用,旨在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多达80余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往往不容易发现。本文介绍了乳房炎检测方法和乳房炎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积极探讨采取奶牛乳房炎预防与治疗有效措施,达到减少乳房炎发生,增加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奶牛养殖的推广,乳房炎的发病呈直线上升趋势,且一旦感染,极易快速蔓延,危害性极大,给奶牛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综述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为解决乳房炎造成的奶牛产奶量下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对徐州地区6个奶牛饲养场,分别筛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病例各80例,用4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分别进行治疗,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西结合的混悬制剂复方阿莫西林乳房灌注剂乳管注入效果最佳,其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达到45%和60%。同时,对部分奶牛场奶牛进行综合性预防试验,减少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