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农村家庭在日常农业生活中,就会通过部分家禽以及家畜的养殖,来实现对于农村家庭收入的填补,生猪养殖是其中养殖率较高的一种类型,由于散养猪的养殖数量都比较少,但是各类疫病的发生仍然会对其养殖质量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猪散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类型入手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防控工作措施提出了部分参考性建议,以期能够为散养猪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部分参考建议,提升散养猪养殖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农村散养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介绍光泽县农村散养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进行鸡养殖时大多采用散养的方式,与笼养方式相比,采取散养方式的鸡肉更加鲜美,但是养殖周期比较长,而随着散养农户数据的不断提升,鸡疫病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主要对农村散养鸡疫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最后研究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的养猪方法多为散养,散养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资金的支出,但农村养殖的防疫问题显露的十分明显,始终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散养户在养殖过程中,农村猪养殖存在很多的困难,科学技术能力差,对生猪疫病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免疫接种,按照各疫病的正常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相似文献   

5.
农村散养畜禽的防疫一直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焦点。如何进一步完善散养畜禽防疫的长效机制,增强养殖者动物疫病防控的主体责任,切实解决散养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仍是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由于养猪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农村散养户呈现逐渐减少的趁势,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把重心转向到大型规模养殖场,造成农村动物疫病的发生比率有所升高。为了摸清农村近年猪瘟疫情发生率高的根源,制定切实可靠的适合农村散养猪猪瘟免疫方案,特进行本次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猪瘟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国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逐步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以强制性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控制。但当前我国畜牧业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千家万户饲养畜禽,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是最薄  相似文献   

8.
山区农村散养鸡是户外放牧散养,开放性大,给鸡的疫病防控带来一些困难,如何做好散养鸡的疫病防治措施,有效防控疫病的发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
猪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疫病的防治,只有疫病防治科学高效才能助推生猪养殖产业良性发展。与规模化养殖相比,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以散养生猪为主,散养生猪的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致病几率较高,这与部分养殖户的散养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观念意识均较低有关。散养生猪疫病防控成效不显著以及防治不及时将直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防治生猪疫病、保证生猪健康生长成为散养户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探析散养生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助推生猪养殖产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生猪散养户对动物疫病重视不够,兽医专业技术缺乏,大部分生猪散养户对动物疫病防控缺乏应对措施,尤其是对非强制免疫动物疫病防控普遍不采用疫苗免疫措施,因此农村生猪散养户的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仔猪沙门氏菌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农村散养户普遍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笔者将在临床实践中对仔猪沙门氏菌病的病例诊断整理成文,报告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散养是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的饲养方式,散养猪的生长周期长,养殖密度小,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提高猪肉的口感。如今散养猪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因为受到养殖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散养猪的疫病防控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探讨了散养猪疫病频发的原因以及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在以散养为主的农村动物防控中,最大的疏漏就是疾病免疫接种不能及时有效落实,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建立动物疫病防控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我国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进而社会上的农村禽畜散养户越来越多,但由于农村的禽畜散养户大多规模较小,而且其散养动物的管理也相对落后,对于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了解的甚少,所以,要想保证农村散养户的禽畜健康生长,必须加强其防控和管理技能,为此,本文对农村散养动物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散养动物疫病防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农村畜禽养殖业成功开拓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疫病防控工作一直是地方政府及养殖管理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在生态化、规模化养殖理念的正确引导下,如何有效控制散养鸡疫病的传播效率,降低散养鸡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有赖于养殖管理部门与疫病防控部门工作的有机协调,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散养鸡疫病的频发,养殖产业的综合效益才能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针对阳宗镇农村散养鸡的疫病防控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与大规模饲养的笼养鸡相比,农村散养鸡主要以粗放式养殖方式为主,这种养殖方式容易导致出现各种疾病问题,一旦出现大规模传染的疾病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是全面分析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为了促进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各地区政府积极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农村养猪通常都以散养为主,存在严重的疫病防治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畜牧业经济效益,因此,积极加强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问题1.1农村散养猪的防疫能力较差现阶段,农村散养猪模式的专业防疫水平较低,多数农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我国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逐步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以强制性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控制。但当前我国畜牧业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千家万户饲养畜禽,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是最薄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虽然在农村畜禽规模化饲养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在山区或半山区畜禽饲养仍然是以小规模饲养和散养为主。散养畜禽疫病防控受诸多因素影响,疾病日趋复杂,直接威胁着农村畜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应引起人们的重视。1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的基本情况1.1部分村级防疫员综合素质低,服务意识差,"人为漏免"的现象时有发生。免疫剂量和免疫密度不达标,畜禽疫病防控落实不到位。1.2农村散养和混养对环境污染普遍存在,小规模饲养污染  相似文献   

20.
尽管规模化养殖的趋势在加快,但农村生猪散养的模式的比重依然不小,给疫病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散养猪的疫病防治现状;其次探讨了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