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市微粒子病的危害猖獗,传染蔓延十分严重,不仅造成了蚕种场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蚕种供应局面紧张,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形势相当严峻.由于蚕的生长和发育既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防除家蚕微粒子病必须控制蚕种胚胎传染和环境传染,采用综合防除技术措施,即把各项技术组装配套,进行系统的防除,才能有效地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正>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特别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大的蚕病之一。多年来蚕业界对防治微粒子病摸索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省蚕桑研究所1983年整理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传染技术规范》,较系统地对防微实用性技术作了总结。对防除微粒子病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年来,我省微粒子病又重新抬头,蔓延危害猖獗,损失严重,其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对蚕业生产危害非常严重的蚕病,具有食下和胚种两种传染途径。该病容易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蚕种业和茧丝生产的发展。在蚕种生产中采取母蛾检疫、蚕业消毒、防止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交叉传染以及治疗药物应用等措施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发生。通过对各种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的慢性蚕病,主要传染方式是食下感染和胚胎传染两种,对蚕桑产业具有毁灭性的危害。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是繁育优品质蚕种,保障蚕业正常发展的关键。川渝地区科学的设定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治体系,有效降低了对蚕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苏政荣  何安蓉 《蚕学通讯》2003,23(2):59-60,62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严重威协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业生产的发展.为此,蚕业工作者采取了多种防微措施,以求减少家蚕微粒子病对蚕业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蚕病。根据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种传染方式特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探索广西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和流行规律。结果显示,通过严格执行现行检疫技术标准,在蚕种生产中基本能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危害。调查发现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对应蚕生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发生率高,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证明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造成的家蚕食下传染是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蚕种生产中,气象因素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也有影响。气温影响最为重要,降雨、日照起到辅助效果;建立两种基于蚕种微粒子病发生与环境微孢子虫分布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蚕种生产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一、家蚕微粒子(N.b)的危害 家蚕微粒子危害很大,各个阶段都可能经口或胚种传染上。而蚕种制造是防止、消除家蚕微粒子(N.b)的重要环节。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蚕病,十八世纪曾使发达的欧洲蚕业趋于毁灭,国内近几年此病危害严重。家蚕微粒子病,给我省蚕桑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我省已危害成灾,在控制其危害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危害的范围和数量上看,至今还无根本好转。农村丝茧养蚕,也遭受其害。据了解,1990年省内一些地方因胚种传染,造成微粒子病害的蚕种共4万多张。因此,微粒子病害是当前蚕业生产上一大问题,有关领导和广大蚕业工作者,对此无不关注。为弄清微粒子病害成灾原因,有效控制其危害,笔者对微粒子病原控制不严与微粒子病害成灾的关系进行了研讨。仅供领导和同行参考。一、家蚕微粒子病害的历史与现状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蚕病,早在18  相似文献   

9.
苏建 《四川蚕业》2014,(2):31-33
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对蚕种生产的危害较大,是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主要对象。原蚕区是我省一代杂交种繁育的第一车间。根据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并结合蚕种生产实践,简述了原蚕区综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发病时间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发病时间调查王红林,钟建武,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胚种传染是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之一。而探明胚种传染的发病时间和蚕粪排毒时间,对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微粒子病的蚕座内传染具有实际意义。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家蚕微粒子病是危害蚕种生产的主要传染性蚕病。为综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江苏蚕种行业多措并举加强蚕种生产过程控制和蚕种产品质量检疫,较好地维护了丝茧生产安全。但近年来由于蚕种生产方式、生产人员、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变化及野外昆虫消长等因素,家蚕微粒子病对江苏蚕种生产的危害依然严重。本文就规范蚕种质量检疫,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蚕病。近年来,该蚕病蔓延扩散,严重影响我省蚕业生产。已知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有二:一为胚种传染,二为食下传染。对胚种传染,蚕业界早已广泛重视,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检验制度。对食下传染罕见报道,以致形成季季都检种、烧种,然而仍然控制不了此病,甚至引起此病暴发。因此,对食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原蚕生产别具分散、插花和环境开放等独特性特征,差异于集中、专一、环境封闭的蚕种场场内制种,面临微粒子病的挑战尤为严峻,防控家蚕微粒子病尤为现实。必须把握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来源与为害规律,针对性地采取全程消毒防病,开展预知检查,严格隔离淘汰,桑叶叶面消毒,合理处置蚕沙、适时防治桑虫等系列整合措施,以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威胁与危害。  相似文献   

14.
祝赛儿 《中国蚕业》2006,27(4):34-35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尚未研制出理想的治疗药剂,只能预防为主。浙江省已形成了“三控一严”(即控制胚种传染、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和严格管理)的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全省建立了严格的预知检查体系。预知检查是对原蚕饲育前的外界因子(蚕室周围环境、桑园昆虫等)和原蚕饲育过程中(迟眠蚕、苗末蛾等)进行微粒子病检查。它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和原蚕生产中微粒子孢子的存在及分布情况,为制定防微工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等。由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预知检查要把握好…  相似文献   

15.
<正>微粒子病是饲养家蚕时易发且高发的一种病,春季极易发生。春季梅雨季节频繁,日照少,微粒子孢子繁殖迅速,使微粒子病难以彻底控制。蚕微粒子病是由原生动物细胞孢子虫纲的微孢子虫寄生而起的传染性原虫病。因病原寄生于柞蚕和家蚕(桑蚕),故又分别称为柞蚕微粒子病和家蚕微粒子病。1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1.1胚种传染患病雌蛾体内的病原可侵入卵巢,并寄生于蚕卵胚胎中,传入下一代蚕体造成发病。又称经卵巢  相似文献   

16.
王红林  钟建武 《蚕业科学》1995,21(2):128-129
家蚕微粒子病蚕座内传染的研究王红林,钟建武,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家蚕微粒子病对蚕业生产威胁极大。研究微粒子病的传染发病规律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用价值。作者就微粒子病蚕座内传染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7.
家蚕微粒子病是病原性微孢子虫经食下和胚种传染而使家蚕感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对蚕种生产威胁很大。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1992年以来,我们接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对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的研究。通过研究,总结适用原蚕生产防治微粒子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6,27(2):52-54
家蚕微粒子病是病原性微孢子虫经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母体传染)而使蚕感染病的一种毁灭性的传染病,世界各养蚕国均把该病列为国家检疫对象。安康市自上世纪80年代末家蚕微粒子病浸入后,来势猛、扩散快、污染环境严重,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控制其发生和蔓延,将会严重影响蓬勃发展的蚕桑产业。经过10年的全面防治,2000年以后虽然对微粒子有所控制,但仍然存在着潜伏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把微粒子病控制在最小范围,以保证安康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对安康市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作一浅析,愿与同行共…  相似文献   

19.
何安蓉  王琦 《蚕学通讯》2004,24(4):38-40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严重威胁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桑事业的发展.目前,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首先是预防.主要是防止微粒子病对家蚕的感染.常以补正检查、预知检查、母蛾检查、环境及桑叶消毒等技术措施为有效手段,并已取得了系统有用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家蚕繁育的全过程.第二为治疗.即主要是对家蚕添食抗微药品,如防微灵、克微宝等,以此来控制家蚕微粒子在蚕体的增殖.第三为育种防治.即用生物工程技术将抗微粒子病基因导入经济性状好的蚕品种内,培养出在感染微粒子病毒的任何浓度下绝对不会发生家蚕微粒子病的蚕种,不过该研究还只是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20.
全面净化环境提高防微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蚕病,它有经口食下传染和经卵胚种传染两种途径,但必须先有食下传染才能显现其胚种传染的特点.因此,在通过母蛾检查、补正检查、预知检查等手段淘汰带毒原(母)种而控制胚种传染的前提下,严防食下传染是预防微粒子病的关键.而蚕儿随桑叶食下微粒子孢子致病是食下传染的主要途径.比如带毒的蚕粪污染桑叶,野外昆虫患有微粒子病污染桑叶,各龄用桑接触到被微粒子孢子污染的蚕具、饲养人员的手、养蚕用水等均可使蚕食下微粒子孢子而感染致病.由此可见,全面净化生产生活环境、桑园环境、饲育环境和原蚕区环境,消灭微粒子病原是种场控制微粒子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