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艾红伟 《乡村科技》2020,(10):62-6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然后从景区管理体系、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宣传与保护、景区从业人员管理、景物受众范围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6个方面分析其运行情况,最后简要提出促进森林公园发展的对策,希望对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森林游憩需求,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骨干,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森林公园相结合的森林游憩结构体系,成为人们进行森林游憩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森林公园涉及的领域较多,管理起来绝非易事,加之森林公园一般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基本上就是林场是生产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极其有限,影响和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发展。文章就森林公园管理和如何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突飞猛进。据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统计资料,截止2004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771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面积达1460余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65处,保护面积1058.67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接待床位27万张,餐位28万个,程控电话11万门。从事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达95665人,其中导游7950人。2004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1.47亿人次,创以门票为主的直接旅游收入69.10亿元。森林公园发展还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机会36万个,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1000亿元。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从我国目前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初期迅猛发展的同时,存在和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将严重阻碍森林公园今后的建设和森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春如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20-122
在分析五虎山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资源、动物景观资源、地貌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和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围绕森林公园建设的可行性、旅游开发的条件、森林公园的现状、特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认为五虎山森林公园建设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并对森林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分别阐述了各功能区建设的规划思路,为其它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崔涛  郭瑞国 《吉林农业》2010,(11):194-195
文章通过对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园区内的发展优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调查和科学分析,提出建设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如何早日把公园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构建一个基于旅游规划与管理过程的旅游解说系统,并指出其中旅游解说使命、旅游解说愿景、旅游解说内容与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4要素构建目标。分析了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现存的主要问题,建议从加强公园森林生态资源解说、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说、全面解说森林生态文化、丰富森林旅游设施解说、优化生态旅游管理解说、完善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6方面构建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旅游解说。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广西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策略,为相关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内容体系及解说媒介体系,从解说内容、解说媒介、解说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策略。【结果】调查发现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解说内容缺乏森林生态特色、解说设施布局缺乏统一的规划、解说牌的外观及设计缺乏特色等;归纳提炼出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解说要素65种。【结论】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建设起步较晚,应在解说对象的选择、解说内容的设计等方面体现森林生态特征,保证森林公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对色季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鲁朗景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AHP法对色季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色季拉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质量较高,环境条件很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应着眼于中长期的开发规划,提高总体景观价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点、景观。为公园定位、建设规模及顺序的确定和景观资源的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森林旅游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满足人们观光、休闲、疗养、保健等多项需求,并越来越受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旅游方式。森林公园是森林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经过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先后成立了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收入逐步增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23)
<正>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森林游憩需求逐步增多,进而促进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吉林四平森林公园发展迅猛,特别是在旅游业的带动之下加快了发展步伐,也进一步凸显出对森林公园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以便通过科学恰当的管理方法来保证吉林四平森林公园发展的正确方向。1发展概况吉林四平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条件,特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我国大型地理单元内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对当下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为研究范围,基于研究区内59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信息,从建设类型、建设时期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3方面对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范围重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了筛查统计。结果我国东北地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数量在1956—2016年的60年间,经历了停滞、发展、爆发3个阶段,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研究区域内分布并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范围存在交叉重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多达108处,尤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重叠最多;以自然保护地内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对东北自然保护地进行归类,可将其大致归为6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在数量和面积上均占据优势,草原草甸类、荒漠与沙漠类和海洋海岸类生态系统受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相当大未受保护的区域。结论建议未来东北地区的自然保护地形式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也应向系统化方向发展;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多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出发,更注重自然保护地类型与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致性,以便于建设和管理;对自然保护地集中的热点区域按照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建设国家公园,合并空间距离邻近,保护对象存在关联的自然保护地来减少重复。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体系。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自然景观丰富,历史遗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更是我国林业行业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公园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展示林业行业精神、弘扬生态文化、传播生态文明、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3.
许东  汤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38-11639
城郊型森林公园因良好的环境质量和优美的旅游景观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旅游地位、功能与其他森林公园有所不同,因此其旅游开发有其独特特点。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的特点以及发展背景,分析了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森林公园数目不断增加,面积不断增大,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对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接待游客数量、职工人数以及餐位数对森林公园旅游收入有正向影响;森林公园总个数对森林公园旅游收入有负向影响.最后提出适当增加森林公园职工人数,增加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加强森林公园的宣传工作,有效整合森林公园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立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与示范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我国农业园区经过起步和快速提升阶段之后,现在正处在急剧膨胀的发展阶段,但园区信息化系统工程尚未得到普遍应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信息化是园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讨论了我国农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建设内容、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以期为农业园区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与工业园区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管理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的管理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为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政策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管理策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燕芳  杨钟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73-11475,11481
在阐述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与工业园区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管理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的管理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为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政策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伊春市六处主要森林公园(兴安森林公园、日月峡森林公园、五营森林公园、美溪廻龙湾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森林公园、南岔仙翁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方面对其景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分别得出了各森林公园在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个方面的评价得分,并且采用景观质量分数这一概念来衡量各森林公园的综合景观环境质量,得出了各森林公园的景观环境质量等级,并指出了各森林公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庄艳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1):108-111
该文介绍了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与现状、资源特色及发展条件、总体规划与布局等,提出了今后规划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森林公园的规划研究发展提供思路,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森林公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依据突变级数法建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德化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厦门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