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鉴定引入武威地区的18个酿酒葡萄营养系的抗寒性,文中以其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低温,设置-14、-18、-22、-26、-30℃5个温度处理,以4℃为对照,对其相对电导率及其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根据Logistic方程拟合计算得出LT50,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营养系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该地区葡萄抗寒品种选育及抗寒栽培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引入武威的18个酿酒葡萄营养系LT50在-13.87℃~-19.70℃,其中‘CS-VCR11’、‘CS-VCR19’、‘PN-VCR9’、‘CS-15’的抗寒性较强,一年生枝条能耐-18℃左右低温,‘CF-678’、‘CF-396’、‘CF-215’、‘ML-VCR101’的抗寒性较弱,枝条耐低温在-14℃左右。平均隶属度值与LT50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2者均可作为有效评价葡萄抗寒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引进甘肃地区的8个扁桃品种的抗寒性,以其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品种在6个低温梯度下的各项生理指标,运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品种的抗寒性综合评价,以期为扁桃抗寒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片和枝条组织解剖结构均具有差异性,且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紧密度(CTR)与抗寒性呈正相关。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21.43~-11.23℃,其中‘浓泊尔’‘索诺拉’和‘蒙特瑞’的枝条耐低温在-18℃左右,而‘晋扁1号’和‘普瑞斯’的枝条耐低温在-11℃左右。低温胁迫下,扁桃枝条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脯氨酸(Pro)含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综上,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温度下的生理指标及显微结构观察表明,SOD活性、蛋白质含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皮层厚度是影响扁桃抗寒性强弱的重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抗寒性强弱...  相似文献   

3.
葡萄感染霜霉病菌后几种信号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抗病性不同的酿酒葡萄品种(‘西拉’‘霞多丽’‘赤霞珠’)叶片为材料,检测霜霉病菌侵染后几种病原相关信号物质,如脱落酸(ABA)、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茉莉酸(JA)和乙烯(ETH)等的变化,以探讨葡萄抵御霜霉病菌的信号转导机制。结果表明,H2O2和NO是葡萄感应霜霉病菌的早期信号分子,且抗性较强的品种‘西拉’的变化最为明显;JA和ABA是抗性较差品种‘赤霞珠’应答霜霉病的信号组分。而3个抗性不同葡萄品种的乙烯变化无明显差别。推测H2O2、NO、JA和ABA均参与了葡萄对霜霉病菌的防御反应,但不同品种间信号转导组分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体有伤接种绿枝条的方法分析了我国25个葡萄主要品种对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抗/感程度并建立了抗性分级标准。根据接种发病后的病斑长度,利用系统聚类方法鉴定不同葡萄品种对葡萄座腔菌的抗性并进行分级,建立了葡萄对葡萄座腔菌的抗性评价方法和抗性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我国25个主要葡萄品种对葡萄座腔菌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巨峰’、‘红宝石无核’、‘藤稔’、‘红地球’、‘香妃’、‘玫瑰香’、‘巨玫瑰’、‘霞多丽’、‘龙眼’、‘西拉’、‘品丽珠’、‘贝达’、‘峰后’、‘梅鹿辄’、‘美人指’、‘赤霞珠’和‘山葡萄洛桑’等17个品种对葡萄座腔菌表现为抗病,‘弗蕾无核’、‘5BB’、‘夏黑’和‘无核白鸡心’表现为感病,而‘维多利亚’、‘牛奶’、‘矢富罗莎’和‘摩尔多瓦’表现为高感。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主栽葡萄品种‘红地球’、‘巨峰’及‘赤霞珠’上的12份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大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自不同葡萄品种的病原菌对感病葡萄品种‘奥迪亚无核’叶片的致病力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巨峰’及‘红地球’来源的病原菌致病性较强,明显大于‘赤霞珠’来源的病原菌致病力;采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菌孢子囊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赤霞珠’来源的病原菌孢子囊明显大于‘巨峰’及‘红地球’来源的霜霉病菌孢子囊。上述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寄主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大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品种果桑的低温适应能力,以12个不同品种的果桑一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在河北省保定地区植物越冬期间,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调查田间抽条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果桑的自然越冬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能在河北省正常越冬的优良品种,为果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自然越冬期间,果桑枝条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田间抽条率的调查中,得出‘大马牙’的抽条率最小,为0.00%;‘小白鹅’的抽条率最大,达到12.43%。经过隶属函数法以及平均气温加权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果桑的抗寒性强弱,结合枝条抽条率筛选出果桑品种‘大马牙’在这12个品种中的抗寒性最强,而抗寒性最弱的为‘小白鹅’。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流行规律及测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2001-2003年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的系统调查,初步明确葡萄霜霉病在当地的消长规律。对影响该病流行的相关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组建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霜零病流行的预测模型,并用历史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其预测7 d病情指数的准确度为79.46%;用该模型预测2003年的病情指数,其预测7 d病情指数的准确度为87.73%。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宁夏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酿酒葡萄生态区划多侧重于气候区划,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候和环境资源,本着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优中选优的区划原则,提出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的区划指标,运用GIS技术,完成宁夏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结果表明:宁夏中北部大部地区可以种植酿酒葡萄,约占宁夏国土总面积的1/3;在可种植区域内,气候最适宜区面积占32%,主要集中在北部灌区特别是贺兰山东麓大部地区;在气候最适宜区内,生态特优区占1.8%,分布在距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青铜峡鸽子山和中宁白马、余丁乡北部部分山地。研究成果可大大提高宁夏酿酒葡萄区划结果的精细化程度,直接服务当地酿酒葡萄基地选择和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行内生草对土壤微环境和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主栽的6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2 a行内自然生草(CZR)和人工种植马齿苋(CMC)试验,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行内生草对土壤温度、容重、总孔隙度、肥力、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酿酒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ZR处理与CK处理相比,在酿酒葡萄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下降0.94、1.12℃和0.93℃,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下降2.23%和1.73%,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22.67%、30.26%、8.46%和66.65%,微生物数量提高34.97%;CMC处理与CK处理相比,在酿酒葡萄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下降1.82℃、2.02℃和1.38℃,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下降0.90%和2.87%,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提高37.80%、52.67%、31.73%、31.17%、24.81%和21.13%,脲酶、蔗糖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72.08%、109.67%、14.93%和154.50%,微生物数量提高103.56%;行内生草对酿酒葡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改善浆果品质有显著作用,CZR和CMC处理较CK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降低1.33%和3.72%,可滴定酸、单宁、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14.52%和16.13%、21.23%和25.82%、26.65%和24.41%、32.75%和41.16%。在旱区滴灌条件下,葡萄园连续2 a行内生草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有利于酿酒葡萄香气物质累积,能调节糖酸比,以行内种植马齿苋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赤霞珠’葡萄在河西走廊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连续3 a在武威、张掖和嘉峪关果园采集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张掖地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24.81%),武威地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葡萄果实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34%和24.06 mg·g-1),张掖地区单宁含量最低(5.57 mg·g-1)。张掖地区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总含量分别达到71.99、70.51、5.61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武威地区;武威地区葡萄果实酒石酸和草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8.66 mg·g-1和0.32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张掖。‘赤霞珠’葡萄共检测出36种香气物质,其中包括9种醛、9种醇、4种酯、3种酮、2种酚和9种其他类化合物,各地区香气物质的类型及总量均表现为嘉峪关>张掖>武威。整体而言,张掖地区‘赤霞珠’果实品质较好,而嘉峪关地区‘赤霞珠’芳香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11.
霜霉病是世界范围内葡萄上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病害.2020年,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北京市房山区3个酿酒葡萄酒庄中4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发生情况,并记录了实时温湿度、降雨数据和用药时间,还分析了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降雨、相对湿度和用药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感病性的差异.结果 表明:房山3个酿酒葡萄酒庄在2020年5月...  相似文献   

12.
 以对霜霉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葡萄品种Fredonia、西拉和赤霞珠为材料,研究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在调控葡萄抵御霜霉病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接种葡萄霜霉病菌后3个葡萄品种叶片中NO和H2O2含量均有猝发现象,H2O2猝发早于NO,抗性强的品种Fredonia的变化快而显著;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均可减缓霜霉病菌侵染过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并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抗性弱的葡萄品种赤霞珠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和几丁质酶(Cht)活性,增强葡萄过敏性坏死反应;而NO和H2O2的清除剂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和抗坏血酸(As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推测NO和H2O2可以通过提高POD、PAL、Glu和Cht病程相关蛋白活性,进而增强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陕西省耀州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A点1 152 m,B点1 096 m,C点818 m)的葡萄园,对其葡萄与葡萄酒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感官鉴定.结果表明,各点葡萄浆果含糖量以B点最高,A点最低;含酸量山地高于平地,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糖酸比山地小于平地,在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单宁含量以B点最高,C点最低.葡萄酒酒精发酵进程无明显差异,发酵趋势基本一致,发酵彻底,残糖均在2 g/L以下.葡萄酒的酒精度、总酸含量及单宁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与浆果含糖量、含酸量和单宁含量相一致.山地葡萄酒的感官质量优于平地,在山地上又以海拔较低处优于海拔较高处.  相似文献   

14.
Eutypa lata is a vascular pathogen of woody pla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 determined which component(s) of the cell wall polymers were degraded in naturally infected grapevines and in artificially inoculated grape wood blocks; (ii) compared the pattern of wood decay in the tolerant grape cv. Merlot versus the susceptible cv. Cabernet Sauvignon; and (iii) identified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hydrolytic enzymes expressed by E. lata during wood degradation. Biochemical analyses and a cytochemical study indicated that glucose-rich polymers were primary targets of E. lata. Structural glucose and xylose of the hemicellulose fraction of the plant cell wall and starch were depleted in infected woods identically in both cultivars. Moreover, the more tolerant cv. Merlot always had more lignin in the wood than the susceptible cv. Cabernet Sauvignon, indicating that this polymer may play a role in disease resistance. In vitro assays demonstrated the production by E. lata of oxidases, glycosidases and starch degrading enzymes. Phytotoxic secondary metabolites were also produced but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y may bind to the wood. Finally, we demonstrated that free glucose in liquid cultures repressed primary but not secondary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15.
16.
在浙江及福建蓝莓产区发现一种蓝莓茎部病害,病斑呈棕黄色至棕黑色,严重时引起蓝莓整株枯死。对病样进行分离得到具有致病性的36个分离株。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学研究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致病菌鉴定为Diaporthe hongkongensis,本文系国内外首次报道D.hongkongensis危害蓝莓。对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菌落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对光照不敏感。采用菌饼刺伤接种活体枝条的方法对10个蓝莓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蓝莓品种对该病菌表现出敏感差异,其中‘爱国者’、‘瑞卡’、‘日出’、‘奥林匹亚’、‘都克’、‘托柔’、‘蓝丰’相对抗病;‘北陆’、‘埃利奥特’、‘达柔’相对感病。  相似文献   

17.
地被菊枯萎病由镰孢菌引起,是一种土传性病害,严重威胁地被菊生产.本试验用2个强致病力镰孢菌菌株,即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镰孢菌(F.solani)接种5个地被菊品种的幼苗,测定了病菌侵染下不同品种的形态、生理和生化响应的差异,以建立抗病品种筛选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地被菊品种间抗性水平可根据...  相似文献   

18.
地形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3种地形下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应用色谱蜂面积归-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海拔较低的山地葡萄酒主要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高于海拔高的山地葡萄酒,其中吲哚-3-乙醇、2-乙基己醇、己酸乙酯仅在前者中被检出;平地葡萄酒主要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仅次于地势较低的山地葡萄酒,其中酯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山地葡萄酒;苯乙醇、乙酸异戊酯等构成葡萄酒特征香气的组分在高海拔山地葡萄酒中未被检出.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B辐射增强对葡萄浆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的条件下,以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L.)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材料,通过人工增加紫外线(UV)-B辐射量0μW/cm2(CK组)、10.2μW/cm2(T1组)、20.7μW/cm2(T2组)和30.5μW/cm2(T3组),研究了紫外线增强对葡萄成熟期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量的增加,葡萄果实大小及产量等显著降低,葡萄着色指数下降;其主要理化指标,如还原糖、总酸、糖酸比(A/S)、可溶性固形物(TSS)下降趋势显著(表现为CKT1T2T3);而且UV-B越强,降低程度越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葡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