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林狄显 《防护林科技》2022,(1):30-31,66
以珍贵树种贝壳杉(Agathis dammara)种子为试验材料,选用红心土、泥炭土、钙镁磷肥为基质,研究了不同贮种时长、不同基质配比对贝壳杉出苗率和容器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贮种时长对贝壳杉种子出苗率有显著影响,随采随播能大幅提高出苗率;不同基质配比对贝壳杉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和≥5 cmⅠ级侧根数有显著影响,除≥5 cmⅠ级侧根数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考虑到既要方便搬运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39%红心土+60%泥炭土+1%钙镁磷肥的基质配比更适合培育贝壳杉容器苗。  相似文献   

2.
以白檀种子为研究试材,设置不同基质、覆盖材料、灭菌方式、拌种材料及植物激素处理,研究了各因素对白檀种子出苗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体积比为5:1:1混合基质(营养土:蛭石:珍珠岩)成苗数量高于其它混合基质;不同灭菌方式成苗数量均高于未灭菌的基质,高锰酸钾灭菌后成苗数量较高;盖种后出苗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稻壳炭盖种成苗数量最高;单一植物生长激素ABT1处理的白檀成苗数量高于NAA单一处理和混合处理,在200 mg/L浓度成苗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骆漫  杨康  韦小丽 《经济林研究》2020,38(1):231-236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于榉树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以提高榉树容器苗的培育质量。【方法】以泥炭土、珍珠岩、蛭石、锯木屑和腐殖土5种材料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6种基质,以此6种配方基质为供试的育苗基质(其处理编号分别为T1、T2、T3、T4、T5、T6),选择10 cm×5 cm×5 cm的无纺布袋作为育苗容器,进行了榉树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了榉树容器苗的出苗率、形态指标、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等19个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以不同配方基质培育的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6种基质处理的出苗率从大到小依次为T3>T5>T1>T2>T6>T4,其中T3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最高,T4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最低,T3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是T4基质处理的出苗率的3.47倍;T1基质处理的苗高、地径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的,T2基质处理的叶片数显著高于除T1和T5外的其他基质处理的。T2基质处理的侧枝数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的,不同基质处理间容器苗的高径比、侧根数、主根长均无显著差异;T1基质处理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苗木干质量及其质量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的,不同基质处理间容器苗的茎根比无显著差异;T1基质处理的根系活力强度和叶绿素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除T2外的其他基质处理的,T2基质处理的叶绿素总量极显著高于除T1外的其他基质处理的,不同基质处理间容器苗的叶绿素b、叶绿素a/b之值均无显著差异,T4基质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基质处理的。【结论】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以T1基质(其配比为:腐殖土∶泥炭土∶珍珠岩=2∶1∶1)培育的榉树容器苗其质量最好,这种配方基质是榉树容器苗的最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4.
白刺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6种不同基质培育1年生白刺容器苗,对不同基质引起的出苗率、苗木高度、主根长、侧根数、最长侧根差异作了调查分析,得出5号基质(55%森林土 30%耕作土 5%蛭石 10%沙土)培育白刺容器苗效果最好,其次为4号基质(50%森林土 29%耕作土 18%沙土 1%复合磷肥)。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基质、不同埋(插)方式、不同激素处理等埋根或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成年山杨根繁育苗木切实可行;基质、埋(插)方式、激素种类、根的粗细等多个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出苗率,且基质之间、埋(插)方式之间、激素种类之间、根的粗细之间对影响出苗率都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采用草炭土混园土为基质、斜埋的方式、用吲哚丁酸处理、粗细适中的根进行根繁育苗的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园林废弃物堆肥作油松容器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为探究园林废弃物堆肥是否可作为油松容器苗育苗基质,替代草炭等其他栽培基质,设置了一系列的温室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比例(0%~50%)园林废弃物堆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添加比例≤40%时,成苗率达到84.6%以上,且苗木合格率均达到生产标准;而当堆肥添加比例≤20%时,油松容器苗的出苗率、苗木合格率与对照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基质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园林废弃物堆肥部分替代东北泥炭—珍珠岩混合基质中的东北泥炭,分析了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对栓皮栎容器苗基质及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堆肥降低了基质密度,改善了基质酸碱环境,提高了全氮含量,同时也造成了EC值的偏高;在高堆肥配比下,出苗率显著降低,但也能达到80%的生产指标;堆肥配比≤25%时,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及根生物量等指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且栓皮栎容器苗的茎根比有所降低。该试验条件下,栓皮栎容器苗基质的最佳比例配比为东北泥炭55%、珍珠岩20%、园林废弃物堆肥25%。  相似文献   

8.
探讨油松容器育苗中,用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泥炭的可行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油松容器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比例的园林废弃物堆肥施肥量对油松容器苗出苗率和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炭、珍珠岩和园林废弃物堆肥三种原料组成的混合基质中,保持珍珠岩20%比例不变,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施肥比例低于40%时,油松苗能够达到出圃标准;而当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20%时,油松苗的各形态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苗木质量较高。当采用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草炭时,建议园林废弃物比例不高于40%。  相似文献   

9.
天台鹅耳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2种方法,探讨不同的采种、播种时间对种子育苗出苗率、存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及ABT生根粉浓度、浸泡时间对扦插成活率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8日采种、当年冬播较合适,出苗率和存苗率分别达到72%和52%,比春播分别提高32%和25%;6月21日采集插穗经ABT生根粉100 mg·kg-1溶液处理2 h扦插成活率较高,达27.7%,根长达14 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于橡胶树大筒苗生长的最佳育苗基质,从而为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方法的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泥炭土、椰糠和表土为基质原料,按其不同的体积比配制为6种育苗基质(其编号分别为T1、T2、T3、T4、T5、T6),以自主设计的上口径为15 cm、下口径为2 cm、高为60 cm的中空锥形筒为试验用的育苗容器,采用不同基质处理进行橡胶树大筒苗的培育试验;测定分析了各处理橡胶树大筒苗的抽芽率、生长指标、出圃参数及叶片中的养分含量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基质处理下橡胶树大筒苗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种育苗基质的pH值为4.89~5.66,均适合橡胶树的生长需求;但T6处理(表土,用于对照)在出圃时基质和苗木的总鲜质量达9.20 kg,约是其余各轻基质处理的总鲜质量(2.80 kg)的3.29倍,这给苗木出圃运输和定植带来诸多不便,不宜用于橡胶树大筒苗的培育;T1的接穗抽芽率(62.67%)和出圃率(56.00%)均较低,也不宜作为橡胶树大筒苗的育苗基质;T2~T6的接穗抽芽率(88.01%~98.70%)和出圃率(85.35%~97.41%)均相对较高,这几个处理的定植成活率均在97.09%以上,其中,泥炭土与椰糠混配的基质处理T2~T4的大筒苗株高近2.10 m、茎粗约1.80 cm、长出的叶片在6蓬以上、且每蓬叶约有13片三出复叶,壮苗指数极显著高于单一基质处理的T1、T5和T6,叶片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平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利用。【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其排名为:T2 T3 T4 T5 T6T1。以T2的配比基质(泥炭土∶椰糠=1∶1)培育的橡胶树大筒苗生长最好,其隶属度平均值为0.92,因此,这种配比基质可以用作橡胶树大筒苗的最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脂马尾松扦插苗、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2~5年,两种林分平均保存率均达到95%以上;3、4年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4年生时扦插苗的幼林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平均分别高于同龄实生苗的13.11%、24.95%、18.53%和69.81%,说明利用优良无性系繁殖扦插苗进行造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腾冲红花油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及扦插苗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腾冲红花油茶扦插苗培育技术及插扦苗栽培效果,采用正交表L9(34)试验设计,用1 a生扦插苗与1 a生实生苗作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最好组合为:塑料大棚+70%遮阳+草泥碳±基质+两叶半木质化插穗+ABT生根粉Ⅰ号溶液浓度为100 mg/kg浸泡6 h+拱高45~50 cm的塑料小拱棚,成活后全光照,加强水肥管理是腾冲红花油茶扦插繁殖及培育壮苗的关键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此技术条件下,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周年抽梢率达100%,平均抽梢长度27.9 cm,平均根数6.9根,平均根长16.0 m.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量、生物量、树冠结构与根系分布等性状的测试表明:3树种扦插苗造林的林木生长与实生苗造林一样,仍然显示速生高产的性状。其中马尾松对比试验表明,扦插苗的造林成活率、5年生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实生苗造林分别提高27 5%、14 1%、30 1%、85 7%。说明3树种利用扦插苗造林,发展短周期速生高产无性系林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景宁县外舍雷公藤苗圃1年生枝条,粗3~5mm,长12~15cm,每段带节2~3个,以插条下端切口位置为节间任意部位、芽下位置为处理作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条下端切口不同位置对雷公藤苗木的成活率有差异,芽下切口扦插的苗木平均成活率(72.4%)显著高于节间任意剪切位置的苗木平均成活率(57.8%);二种处理对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芽下切口扦插茁木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金凤栋 《甘肃林业科技》2011,36(2):28-30,56
通过对灰楸播种、扦插、嫁接育苗技术及生长性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出苗率为21.82%,扦插成活率42.3%,嫁接成活率74.0%;并分析了苗木的各项生长质量指标,不同长度插穗扦插苗质量评价值为:12 cm插穗(21.6)>8 cm插穗(20.6)>16 cm插穗(19.8);直播苗和嫁接苗苗期生长和形态特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2000年5月,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了马尾松剪顶容器苗造林试验,2003年1月调查结果,剪顶马尾松容器苗造林与对照比较,树高生长提高39.74%;地径生长提高34.4%;胸径生长提高89.11%;幼树保存率提高0.91%:冠径生长提高34.74%。  相似文献   

17.
西藏林芝地区巨柏育苗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4—2005年进行了播种与扦插2种方式的巨柏育苗与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育苗不宜过早,覆土不宜过厚;扦插育苗选择嫩枝作为插穗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生根粉对愈伤组织无明显作用;选择3月份并以穴状整地植苗造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阮逸  金学舜 《浙江林业科技》1995,15(4):53-54,60
推广苗圃枝接技术,使东皋长柿当年苗木达到平均高78.5cm,根径0.8cm,成活率90%以上,与常规育苗比,缩短育苗期1a,降低成本40%,且苗木种植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于2017年6月以三年生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当年生嫩枝作插穗,开展NAA,IAA,GGR6三种激素不同浓度处理对嫩枝扦插的影响试验,于2017年11月对扦插成活率进行统计,并对扦插苗生物量、根系指标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患子嫩枝扦插生根方式为中间生根型;NAA100mg·L-1处理的无患子嫩枝扦插当年成活率达46.96%,总根长达到15.65 m,根表面积达到170.25 cm2。三种激素的浓度达500mg·L-1时均能抑制根系生长,导致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减小。试验表明,采用NAA激素100 mg·L-1浸泡插穗基部1 h对无患子当年生嫩枝扦插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吸水剂在银杏等树种扦插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具有高吸水性、保温性的吸水剂应用于常规扦插育苗成活率偏低(或难成活)的银杏、光叶构骨、厚皮香等9个树种进行扦插育苗,其银杏(硬枝)扦插比对照提高成活率30.2%,光叶构骨、厚皮香(嫩枝)扦插比对照提高15.5%和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