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广叶绣球菌子实体中提取绣球菌多糖,以多糖保留率、脱蛋白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树脂吸附法3种方法对广叶绣球菌多糖脱蛋白效果的影响和对纯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3个评价指标的结果,树脂吸附法蛋白具有较高的蛋白脱除率、较高的多糖保留率和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效果最好,3种脱蛋白方法中广叶绣球菌多糖的最佳脱蛋白方法为树脂吸附法。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金针菇风味乳酸菌饮料,增加金针菇产品的附加值,本研究以新鲜金针菇为原料制备金针菇浆,加入发酵乳、木糖醇及稳定剂,调配金针菇风味乳酸菌饮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乳及金针菇风味乳酸菌饮料的配方,并对产品的口味、稳定性、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乳的最优配方为菌粉接种量0.6%、脱脂奶粉添加量12%、白砂糖添加量13%;金针菇风味乳酸菌饮料的最优配方为发酵乳与金针菇浆比例3∶1,稳定剂添加量1.5%,木糖醇添加量5%。该条件制备的金针菇风味乳酸菌饮料呈均匀的乳白色,口感顺滑,酸甜适中,既有金针菇的清香,又有乳酸菌的发酵香味,产品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一次性采收后的菌渣营养丰富,栽培料的养分未充分转化。以工厂化栽培的广叶绣球菌菌渣为主要基质,棉籽壳以不同配比组合用于栽培金针菇。结果表明,随着菌渣含量的递增,菌丝生长速度呈递减趋势,成本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菌渣含量为40%时,金针菇产量最高,利润也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绣球菌液体菌种制备和栽培方法,对绣球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培养基pH和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接种量对发酵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绣球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最佳pH为3.5,发酵13d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最佳接种比例为30mL菌液/550g固体栽培湿料,液体菌种接种至栽培袋4个月后每袋可收获鲜重100g左右的绣球菌子实体。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玉琴 《食用菌》2009,31(1):55-57
以杏鲍菇子实体、鲜奶为主要原料制成乳酸菌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稳定剂及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出乳酸菌饮料最佳配方为杏鲍菇菌汁的添加量为10%,糖的添加量为8%,发酵乳的添加量为30%,pH值为4.1。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对绣球菌多糖提取进行试验设计优化,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对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纤维素酶添加量等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在超声功率570 W、纤维素酶添加量3%的条件下,选定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作为3个交互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预测最佳方案为料液比1∶87.62(g · mL~(-1)),提取温度38.4 ℃,超声时间94.56 min,预测多糖得率为31.49%。对最佳预测模型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90(g · mL~(-1)),超声温度38 ℃,提取时间95 min的条件下,对5 g绣球菌粉进行粗多糖提取,提取率达到30.60%;对50 g绣球菌粉进行粗多糖提取,第1次粗多糖提取率为31.70%,第2次粗多糖提取率为7.1%。将提取的粗多糖进行浓缩、除蛋白、除色素及透析纯化后,多糖保留率为73.20%。  相似文献   

7.
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的热风烘干品和真空冷冻干燥品的多糖提取率和多糖分子量构成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采用超声循环提取还是热水提取方法,广叶绣球菌冻干子实体的多糖提取率都显著高于烘干品,所得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也显著不同,冻干子实体多糖主要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4.30×105Da,烘干品多糖的主要成分重均分子量为2.52×104 Da。  相似文献   

8.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自然条件下,发酵6d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最高(28.75%).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猪苓液体发酵菌丝多糖提取液及鲜牛乳为原料,选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生产酸乳。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发酵配方参数,得出鲜牛乳97%,猪苓多糖液3%,蔗糖7%,酸乳发酵剂用量5%。42℃发酵5-6h,0-4℃冷藏20h以上,制成的猪苓多糖发酵酸乳滋味独特,香气较好,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面团的发酵性能直接影响面包的品质,本研究考察了酵母、糖和食盐用量对面包面团发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面团在发酵过程中pH值和体积的变化。通过试验发现,面团的发酵速度与酵母和糖的用量成正比,但是过多的酵母和糖均会降低面团的持气性;加入一定的食盐会抑制面团的发酵,而适量的食盐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团的持气性。通过酵母、糖、食盐的配比试验发现,当酵母添加量为1.0%、糖添加量为10%、盐添加量为10%时,面包面团具有最佳的发酵效果和持气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废菌糠提高覆土持水力和蘑菇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平菇等食用菌的废菌糠 ,经适当无氧发酵等一系列处理后添加到普通泥土中 ,使其最大持水力提高至 5 1 3% ,单产提高 13 6 %  相似文献   

12.
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一个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编码的溶血素基因(latifolysi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溶血素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标记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分析溶血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latifolysin基因全长为399 bp,编码133个氨基酸.保守功能域搜索显示latifolysin具有与杨树菇溶血素(aegerolysins)蛋白家族相同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两者序列相似性40%.杨树菇溶血素家族蛋白在真菌中呈不连续性分布.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绣球菌溶血素隶属于担子菌类群,与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遗传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定量结果表明,latifolysin和绣球菌溶血素在广叶绣球菌幼菇期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菌丝体中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进行了红栓菌对硒的耐受力及其菌丝体多糖对硒富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栓菌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硒浓度达到20μg/mL时,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最小,菌丝体干重和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mg/mL和29.8mg/g同时进行了红栓菌多糖富硒的发酵务件优化:pH5.5,接种量10%,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28℃,200rpm培养3d,在发酵起始加入硒溶液,菌丝体多糖及多糖中硒含量分别达到27.3mg/g和816.7μg/g,多糖对无机硒的转化率为34.2%。  相似文献   

14.
盖红辉  韩洋 《现代园艺》2022,(5):15-16,18
为探究优质环保酵素的制备工艺,以原料添加量、甜味剂添加量、添加不同原料、发酵时间不同时所产生酵素的结果进行对比,利用邻苯三酚自氧法测定SOD活性,利用滴定法来测定总酸含量.结果显示,当原料添加量为250g/mL时、甜味剂添加量为原料的50%,发酵时间为90 d时,酵素的整体效果最好.且此环保酵素的制备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双孢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发酵菌、蔗糖和尿素的添加量,测定分析不同处理菌渣发酵后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电导率(EC)值及pH;不同处理发酵菌渣按照2∶1的体积比与蛭石混配后栽培黄瓜,以草炭和蛭石2∶1的体积比为对照,测量分析黄瓜的株高、糖含量和产量,以期探索菌渣发酵添加物的合理配比.结果 表明:1000 kg菌渣加入8 kg麦麸发酵菌、6 kg蔗糖、6 kg尿素,经过20~25 d后能够充分发酵,发酵后的菌渣基质理化性质符合作物栽培的要求,用于黄瓜栽培,其生长速度、糖度和产量最高,且显著超过了对照.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声波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进行修饰,通过Box-Benhnken中心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以料液浓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绣球菌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对绣球菌多糖的超声波修饰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得到超声波修饰工艺参数为:料液浓度为8 mg·mL~(-1),超声功率为550W,超声时间为60 min,该条件下绣球菌多糖(2 mg·m L-1)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44.43%,较超声波修饰前提高了2.37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小鼠肝脏指数测定、肝脏的组织形态HE染色观察、肝脏脂质代谢和抗氧化指标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抗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研究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1)对高脂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LP中、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肝脏的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的LDL-C含量极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的MDA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的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均显著升高;低、中、高剂量组的HO-1、GST表达量均显著升高,高剂量组的NQO1表达量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的γ-GCL表达量显著升高;高剂量组的CRP、IL-6、TNF-α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的VCAM-1表达量极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的ICAM-1表达量极显著降低,表明广叶绣球菌多糖可通过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调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肝损伤。研究结果可为广叶绣球菌多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氧化铝(粒径为200~300目)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发酵菌丝体生长及多糖(胞内和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添加范围内,灰树花菌球直径随氧化铝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变小,当添加氧化铝浓度为20 g/L时,游离菌丝体明显增多,且菌球主要表现为S型(D<0.5 cm,D:菌体当量直径,与对象具有相等面积的圆形的直径),其中L(D≥1.5 cm)、M(0.5 cm≤ D<1.5 cm)和 S 型菌丝体的比例分别为4.9%、24.3%和70.8%;添加3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到5.81 g/L,比空白组提高了2.7倍;添加20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8.46 g/L,为空白组的1.7倍左右,而菌丝体多糖产量以添加0.1 g/L氧化铝时最高,为65.6 mg/g。  相似文献   

19.
以鲜乳,蒲公英为主要原料制成新型乳酸菌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乳酸菌饮料的最佳配方是:蒲公英汁添加量12%,发酵乳添加量54%,糖添加量5.5%,pH值4.2,稳定剂添加量0.1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考察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添加量、何首乌添加时间、液体培养基初始pH,发酵时间对何首乌-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双向液体发酵菌质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对以上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并对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何首乌-灵芝双向液体发酵菌质中3种活性成分(多糖、总黄酮和三萜)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何首乌-灵芝双向液体发酵最佳条件为于发酵第3天添加何首乌0.15g/30mL、液体培养基初始pH 8.0、发酵时间9d;在此条件下,发酵菌质的还原力达到0.72,是对照灵芝菌丝体(未添加何首乌)的4.5倍;活性物质多糖、三萜、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87.32、60.88、20.74mg/g,是对照的1.98、1.54和3.23倍。因此,通过何首乌-灵芝双向液体发酵获得较高抗氧化活性菌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