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奶牛性控冻精对荷斯坦母牛进行配种,另选对照组母牛采用常规冻精配种,比较两组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和产母犊比例。结果表明,采用性控冻精配种的试验组奶牛产母犊率为92.3%,采用常规冻精配种对照组奶牛产母犊率为50.8%,二者之间差异显著。两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3.9%和59.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8):52-54
为了研究使用性控冷冻精液(以下简称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10名输精员和6头公牛性控冻精对1851头青年奶牛随机进行人工授精,第1次人工授精时全部使用性控冻精,返情的母牛分别使用常规精液和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统计分析妊娠率、产犊数、母犊数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显著高于常规精液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P0.05);不同公牛性控冻精和不同输精人员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存在差异(P0.05);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流产率、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青年奶牛第1次人工授精配种适合选择性控冻精,能显著提高后代母犊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授配效果,采用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分组授配奶牛进行对比试验.性控冻精授配奶牛平均受胎率为89.2%;常规冻精授配母牛平均受胎率89.4%,差异不显著(P>0.05);性控冻精母犊率达到92.02%,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经对性控冻精所产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奶牛性控冻精共授配奶牛948头,妊娠893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37%;母犊率达到93.95%,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20头母犊出生时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不同胎次奶牛应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观察了不同胎次奶牛使用性控冻精后的情期受胎率、流产率、正产胎儿成活率、产母犊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结果表明,情期受胎率、正产胎儿成活率和母犊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而流产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随着胎次增高而逐渐增加(前一项P〈0.05,后两项P〈0.01)。说明不同胎次奶牛对性控冻精的应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拉萨市达孜区、曲水县、林周县开展性控冻精试验,采用"Gn RH类似物+促性腺激素"两次注入法进行奶牛的同期发情处理后用性控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同期发情率平均为95. 45%,受胎率平均为32. 95%,母犊出生比率最高为100%,平均可达89. 66%。采用Ⅰ组的处理方案较好(即:两次臀部肌注600单位Gn RH,7d后臀部肌注PG,再隔48h肌注Gn RH,发情后早晚间隔12h进行定时人工授精2次),可获得97. 14%的发情率、42. 86%的受胎率和93. 33%的母犊出生率,值得在拉萨推广和实用。  相似文献   

7.
对800头健康青年荷斯坦奶牛分两组进行人工授精,400头输性控冻精,剩余400头输常规冻精作为对照。结果:性控组受胎率为67.3%,产活率为84.2%,妊娠天数为275.8±4.4 d,母犊率为88.5%,平均初生重为37.0±4.48 kg(n=295);对照组受胎率为77.5%,产活率为90%,妊娠天数为276.5±6.8 d,母犊率为51.9%,平均初生重为37.5±4.37 kg(n=180)。其中性控组的产母犊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受胎率、产活率、妊娠天数以及平均初生重对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经流式细胞术分选的性控冻精后代具有约90%的高产母率;基于对受胎率、产活率、妊娠天数以及初生重的对比,可以确定性控冻精后代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性别控制手段,该技术不仅能提高母犊率,加快优质奶牛群扩繁速度,而且可显著提高奶牛种群质量以及其繁殖效益.试验用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性控冻精在兰州城关奶牛场进行试验,共授配奶牛40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5%;共产犊牛21头,其中母犊19头,公犊2头,死亡3头,母犊率达到90.48%,犊牛的成活率为85.71%;对其中11头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了阶段性测定,与本场使用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检验,差异不显著(P>O.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受胎率和提高母犊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厂家分离奶牛X性控冻精情期受胎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成牛发情开始后的20~24 h内,输精部位为子宫角大弯至小弯之间的技术条件下,用国内三家生产的奶牛X性控冻精分组进行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2.50%、74.00%、73.00%;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犊率在89.04%~93.33%之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用三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奶牛X性控冻精,在快繁高产奶牛中,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差异;母犊率可以达到90.00%。奶牛生产者在选择奶牛X性控冻精时,应根据牛场的育种计划,参考不同厂家的种公牛的遗传指数和生产性能,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择了15月龄左右、健康、体况良好和发情周期正常的青年母牛113头,随机用性控冻精或常规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结果表明,性控冻精的第一授精情期受胎率和母犊率分别为51.72%(30/58)和93.10%(27/29);常规冻精的分别为78.18%(43/55)和42.86%(18/42)。由此可见,应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母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以褪黑素和地诺前列腺素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对奶牛性控冻精解冻后精子质量及奶牛人工授精后受胎率的影响。【方法】30份奶牛性控冻精样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由24 ng/mL褪黑素、1.5 mg/mL地诺前列腺素及精液稀释液组成的250 μL复合添加剂,对照组添加250 μL精液稀释液,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与解冻后的奶牛性控冻精按照1∶1(V/V)进行混合,室温孵育0、2及4 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对216头青年奶牛和82头头胎奶牛输精后通过28 d早孕检测来确定受胎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复合添加剂处理0 h的性控冻精活率、顶体完整率及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经复合添加剂处理2 h的性控冻精活率、顶体完整率、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均显著升高(P<0.05);经复合添加剂处理4 h的性控冻精活率和顶体完整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显著升高(P<0.05)。在输精试验中,试验组青年奶牛和头胎奶牛中的受胎率分别为65.22%和48.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褪黑素和地诺前列腺素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可以促进解冻后奶牛性控冻精精液品质以及青年奶牛和头胎奶牛输精后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大豆卵磷脂代替10%卵黄对梅花鹿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为梅花鹿人工授精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电刺激法采集梅花鹿精液,以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1%、2%、3%、4%和5%大豆卵磷脂代替10%卵黄作为试验组,添加20%卵黄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各组精液冷冻保存。5 d后,进行精液解冻,检测解冻后各组精子的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线粒体活性、存活时间,筛选合适浓度的大豆卵磷脂。选取4~5岁健康雌性梅花鹿,肌肉注射30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0.4 mg氯前列醇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后第20 h用20%卵黄组与筛选出的大豆卵磷脂组冻精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30 d使用B超检测仪检测妊娠情况,统计妊娠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大豆卵磷脂组冻融后的精子活力、向前活动力、快速前进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及线粒体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随着稀释液中大豆卵磷脂浓度的增加,其冻融后精子活力、向前活动力、快速前进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以及线粒体活性呈下降趋势,精子存活时间也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1%大豆卵磷脂组冻融精子人工授精梅花鹿的妊娠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2%和3%大豆卵磷脂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梅花鹿精子冷冻稀释液中添加1%大豆卵磷脂替代10%卵黄,能有效提高梅花鹿冻融精子的质量,为进一步筛选新型梅花鹿精液冷冻稀释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验观测对比奶牛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解冻后精子存活时间,为进一步把握输精时间,提高受胎率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性控冻精刚解冻时活力较高,为0.5级以上,但活力下降快、存活时间较短,解冻后6h活力降低为零;常规冻精刚解冻时活力在0.4~0.5级之间,但存活时间较长,活力下降速度慢,解冻后8h活力降低为零。所以性控冻精解冻后,要求输精技术员尽快输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我们对选定的120头怀孕母牦牛进行补饲,同时在犊牛产后3个月对犊牛进行隔离断奶,补饲试验于2010年3月初开始:100头母牦牛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Ⅰ 50头母牦牛隔离断奶后进行同期发情和定时授精处理;Ⅱ组50头母牦牛隔离断乳.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母牛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冻精液为荷斯坦和野牦牛冻精。配种45d后进行怀孕诊断。Ⅰ组发情39头,发情率为78%(39/50),怀孕34头妊娠率为68%(34/50);Ⅱ组发情31头,发情率为62%(31/50),怀孕27头,妊娠率为54%(27/50)。相同草场放牧50头适配母牦牛作为对照。对照组母牛和犊牛不进行隔离和短期断乳;对照组发情率为12%(6/50),妊娠率为6.32%(3/50)。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带犊的母牦牛实施隔离断奶,能够明显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和安格斯牛冻精,进行母犏牛人工授精配种。母犏牛平均发情周期22d,发情持续期20~36h。平均怀孕期274.9±28.31d。人工授精受胎率76.26%,繁殖成活率63.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的授精效果及其在我国生长适应情况。[方法]利用国内首次引进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与我国现有的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选取自然发情的摩拉水牛20头,尼里水牛16头,本地水牛32头,年龄在2.5~9岁之间,采用直肠把握子宫角深部输精法,配种后40 d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怀孕情况。[结果]: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受胎率分别为50.00%、75.00%、56.25%,平均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为58.82%,品种间人工授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1)。[结论]表明引进地中海水牛冻精开展杂交组合,改良我国现有的水牛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PGF)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或Ovsynch+CIDR法)处理母牛后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组),统计同期发情率、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青年奶牛人工授精后不返情率和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1d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35.3%,P<0.05)。试验组中,1次PG法、间隔7d2次PG法和间隔11d2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76.1%、81.7%和84.6%,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组中,Ovsynch法(GPG)和Ovsynch+CIDR法(GPG+CIDR)的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输精人员可显著影响青年奶牛的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P<0.05),而不同公牛常规冷冻精液对青年奶牛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发情及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使青年奶牛集中发情,提高参配率,从而提高21d妊娠率,有效加快青年奶牛人工授精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8.
从试验牛母亲人工授精开始,到试验牛第一个泌乳期结束,在所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性控和常规冻精生产的F1代母牛的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性控冻精生产F1代母牛与同期常规冻精生产的F1代月产奶量和305d的产奶量,以及月平均和305d的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305d产奶量、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为9 419.64和9 494.44、3.62和3.62、3.15和3.18、40.64和41.70。说明性控冻精生产的F1代母牛与常规冻精生产的后代相比,泌乳性能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进一步优化牦牛肉品质,有效缩短牦牛养殖周期,提高其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方法]本研究进行了安格斯肉牛与牦牛杂交试验,,利用安格斯肉牛冷冻精液,对251头经产母牦牛进行了人工授精。[结果]人工授精后,分别于2013年产犊42头,成活率66.67%;2014年产犊51头,成活率95.7%;2015年产犊67头,成活率91.04%。[结论]牦牛膘情较好时期,受胎率可达83.33%,接近于奶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达到了青海省牦牛人工授精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