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笔者分析了不同年份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差异和2022年度不同年龄、性别之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细度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榆林市地区2010-2016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平均细度呈现逐年变粗的趋势(15.98~16.58μm);而2016-2022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平均细度逐年变细(16.58~16.02μm)。对2022年的502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周岁羊绒纤维细度最细(公羊15.47±1.62μm、母羊15.47±1.26μm),随着年龄的增加,羊绒细度逐渐变粗(公羊17.68±0.95μm、母羊16.68±1.08μm)。相比较而言,母羊羊绒细度受年龄限制低于公羊,公羊羊绒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粗的趋势更大。本研究详细说明榆林市地区近年羊绒细度变化趋势和不同年龄段、性别对绒纤维细度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绒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牙山黑绒山羊不同年龄的产绒规律,选取240只1~8周岁牙山黑绒山羊母羊,测定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的产绒性能与绒毛品质。结果表明:在产绒量方面,相邻年龄间牙山黑绒山羊母羊产绒量、绒长度和绒细度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1周岁母羊产绒量最低(379.74 g),2~4周岁母羊产绒量呈逐年增长趋势(475.09~502.63 g),5周岁以后开始下降(466.95 g);在羊绒长度方面,1周岁母羊绒长度最短(5.78 cm),2~4周岁绒长度呈逐渐增长趋势(6.43~6.72 cm),4周岁母羊绒长度最长(6.72 cm),5周岁母羊绒长度开始下降(6.45 cm);在羊绒细度方面,1周岁母羊羊绒细度最小(14.43μm),2~5周岁母羊绒细度呈逐渐增长趋势(15.27~15.86μm),5周岁时达到最粗(15.86μm)。由此可见,牙山黑绒山羊母羊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在2~4周岁时达到最佳阶段,5周岁以后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辽宁绒山羊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的关系,对1~8岁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与绒毛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周岁羊绒细度最细(14.31 μm),随年龄增加羊绒细度变粗,6岁时达到最粗(18.02 μm),而后缓慢下降.②周岁羊绒产量最低(508.21g),5岁羊绒产量最高(790.30 g),5~8岁羊绒产量差异不显著.③1~8岁内在3岁和5岁时出现了两个绒长高峰,分别为7.62 cm和7.61 cm,3~6岁阶段羊绒长度变化差异不显著.④一般认为,细度和长度与绒纤维品质最为密切,1~2岁绒纤维直径虽小,但因其长度和产绒量均很低,不是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的最佳阶段.2~4岁时绒细度适中、绒长较长、绒纤维品质较高,然而其产绒量很低同样降低了经济效益.6~8岁绒产量较高且绒长下降平缓,但其绒纤维直径较粗且降低幅度小,因而不可作为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的最佳阶段.由上述可知,4~5岁年龄段的羊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处于最佳阶段,可适当增加4~5岁羊在群体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辽宁绒山羊改良木里山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辽宁绒山羊为父本与木里山进行级进杂交,改良无绒山羊为有绒山羊。杂一代周风羊产绒量87.93克,成年着产绒量174.9克;杂二代周岁羊产绒量121克,绒毛细度13.83~14.18微米,杂产羊生长速度、产肉性能明显提高,试验表明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 内蒙古白绒山羊所产绒毛以细度细、光泽好而誉名中外,曾3次荣获“意大利柴格那山羊绒金奖”。但长期以来,对山羊的饲养只注重抓绒、养大羊、养老羊成为习俗,对绒山羊绒质绒量变化规律研究不够,不注重饲养的经济效益,绒山羊群体产绒潜力不能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的幼龄母羊(包括羔羊,1岁和2岁)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对其绒毛细度、毛纤维类型、密度、产绒量、氨基酸含量、鳞片层密度和可见高度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其生长变化规律及其恰当的选留年龄,提高绒山羊饲养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产绒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陇东绒山羊的选育和提高,组建了陇东优质高产绒山羊群,其成年公母羊产绒量分别为693.75±135.29 g和493.46±93.78 g,和陇东绒山羊新品系公母羊相比,产绒量显著提高(P〈0.05);公母羊羊绒细度分别为15.03±0.85μm和14.56±0.76μm,和陇东绒山羊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羊羊绒的自然长度分别为5.89±0.63 cm和5.26±0.37cm,和陇东绒山羊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陇东优质高产绒山羊产绒量高,羊绒纤维细、长、延伸性好,属优质山羊绒,符合国际羊绒精纺要求并达到了同类纤维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7.
罕山白绒山羊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达815±56 g,成年母羊平均产绒量482±129 g,罕山羊绒(扎鲁特羊绒)呈白色,细度13~16 um,净绒率65%,断裂强力5.8 g,净绒含脂率3.3%,伸直长度7.3 cm以上,是高档毛纺工业原料.扎鲁特旗已创自己的绒毛名优品牌,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在绒毛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据此急待于实施"种子工程"普及推广良种、促进白绒山羊选育与开发,充分发挥名牌效应.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绒山羊主要物理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柴达木山羊绒的细度、伸直长度、伸度和强度;并与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所产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柴达木山羊绒纤维细度为13·36μm±0·93μm,极显著的低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细度(P<0·01);伸直长度5·66cm±1·05cm;强度6·46CN±1·16CN;伸度(35·60±4·71)%。  相似文献   

9.
陕北白绒山羊母羊基于年龄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陕北白绒山羊母羊主要体尺、体重、绒产量和绒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规律,以期为合理组织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提供基础参数和理论依据。从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种羊场2009年~2011年原始生产记录中共采集1 103只(次)母羊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岁以前为4项体尺快速增长期 ,3岁~5岁为缓慢增长期,至5岁时4项体尺已基本达到成年标准;5岁以后4项体尺均基本停止生长,保持稳定状态;(2)3岁以前为体重快速增长阶段,该阶段体重年均增长达40%左右,至3岁时体重已基本达到成年体重(29.32±4.73)kg;4岁以后为体重缓慢增长阶段,母羊体重羁绊保持在(29.32±4.73) kg~(31.63±6.38) kg之间,其年均增长率仅为2.5%左右;(3)3岁以前,随着年龄增长产绒量和绒长度均快速增加,至3岁时均达到其一生中的生长峰值,4岁及其以后二者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产绒量随年龄增加呈缓慢下降,而4岁~8岁母羊的绒长度较3岁时略有下降后,不同年龄母羊绒长度呈不规则的波浪式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光控增绒即利用增绒专用棚圈控制光照强弱与时间长短,刺激产绒动物松果体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使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产绒的技术。本试验通过对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绒山羊进行光控增绒处理,研究非产绒季节光控增绒技术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将66只2周岁母羊随机分为控制光照增绒试验组和自然光照放牧对照组,每组33只,每月按时称量体重并采集绒毛混合样,分析试验期间绒伸直长度、细度、产绒量等产绒性状及体重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光控增绒之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羊绒平均细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期间对照组山羊羊绒伸直长度为3.20 cm,试验组为7.85 cm,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山羊平均产绒量比对照组高56.5%~68.2%,差异极显著(P<0.01);光控增绒前后,两组绒山羊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非生绒期通过光控增绒可促进羊绒生长,显著提高了个体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增加,但绒细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的变化情况,该试验采用国标方法,利用全自动纤维细度仪,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测定了洪格尔鄂楞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的细度,比较、分析了不同年度绒山羊的绒纤维细度之间的差异及绒纤维细度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平均细度分别为公羊(16.60±1.63)μm、母羊(16.93±1.58)μm,2014年平均细度分别为公羊(13.83±0.79)μm、母羊(14.52±0.74)μm,2014年测定的公、母绒山羊绒平均细度均极显著小于2010年测定的公、母绒山羊绒平均细度(P0.01)。结果提示,近年来采取的相关措施显著地减小了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内蒙古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选取1 000只3岁成年母羊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利用SAS 9.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中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与体重(Y)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12.0856+0.0821X1+0.4053X2+0.1624X3,回归方程的截距和3个偏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说明该方程是最优回归方程。胸围对体重的影响最大,而体高、体斜长和绒细度主要通过胸围对体重产生影响;体高对产绒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绒厚度,但是就体高、体斜长、胸围、绒细度、绒厚度、毛长与产绒量之间并未找到最优回归方程。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body size, cashmere traits and economic traits in Inner Mongolia Erlangshan cashmere goat, we selected the 1 000 3-year-old ewe and carried out produc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using SAS 9.0 and Excel 2003 software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body height(X1), body length(X2), heart girth(X3) and weight(Y)in Erlangshan goat.Regression model was Y=-12.0856+0.0821X1+0.4053X2+0.1624X3.The intercept and three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had reached a very significant extent (P<0.01), and indicating the equation was the optimal regression equation.The heart girth was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body weight, and the body height, body length and cashmere fineness impacted on body weight through the heart girth.The body height was biggest influence on cashmere yield and cashmere thickness for the second.We did not find optimal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body height, body length, heart girth, cashmere fineness, cashmere thickness, hair long and cashmere yield.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complex intrinsic link between body size, cashmere traits and economic traits in Erlangshan cashmere goat.  相似文献   

14.
硫营养元素在绒山羊代谢过程中是限制绒山羊绒纤维生长的主要因素,绒毛纤维中硫含量影响绒毛的纺织性能。针对陇东地区牧草含硫量低的问题,通过对陇东绒山羊生绒旺季补饲硫营养,观察绒纤维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分别补饲0.25%蛋氨酸、0.25%硫酸钠、0.3%硫酸钠,产绒量分别为513.67±109.36g、538.76±135.29g、570.69±125.83g,对照组产绒量为418.83±98.29g,试验各组比对照组分别增绒22.64%、28.64%和36.26%,试验Ⅰ、Ⅱ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适当补饲硫营养对提高陇东绒山羊产绒量有显著影响,提高了绒产量和绒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皮肤毛囊性状在绒山羊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制作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皮肤毛囊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皮肤和毛囊的特征参数,并用SPSS 17.0软件分析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毛囊成群分布且以三元型毛囊群为主,占总毛囊群的85.80%;产绒量与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次级毛囊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长度与产绒量、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S/P值、次级毛囊直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细度与S/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S/P值影响绒细度,而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囊密度(绒密度)显著影响产绒量(P<0.05)。综合分析认为,S/P值可以作为陕北白绒山羊选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状指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高S/P值个体,不仅能够提高产绒量,而且能够提高绒长度、降低绒细度,解决产绒量和绒品质同时提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择6月龄、平均体重15.21 kg±0.61 kg的河西白绒山羊20只(公母各半),从5月份脱绒后开始对试验羊按月连续12个月采集血样和绒毛样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绒山羊血清生长激素(GH)浓度,用手排长度法测定各月绒毛生长长度。结果:①河西绒山羊绒毛在6月和7月开始萌发,生长期为8、9、10、11、12月五个月;8月份为生长高峰期,占其全年总生长量的31.5%;生长量从8—12月份呈线性下降趋势,至元月份停止生长,呈慢—快—慢增长模式。②河西绒山羊血清GH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经相关性分析,绒毛生长速度与血清GH浓度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P<0.01);性别对血清GH浓度没有影响。GH浓度对绒毛生长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生存环境相同,前者产绒量低,绒品质好,后者产绒量高,绒品质相对较差。本文旨在评价内蒙古白绒山羊与河西绒山羊杂交对后代产绒量和绒品质的影响。从河西绒山羊主产地平山湖测定11只河西绒山羊、1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和10只杂种产绒量,采集颈部山羊绒测定细度、含绒率和长度。测定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与内蒙古白绒山羊杂交后,杂种后代平均产绒量比河西绒山羊提高了23.43%。杂种后代的山羊绒平均细度比河西绒山羊粗0.32μ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细1.64μm。杂种后代山羊绒长度比河西绒山羊增加5.85m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增加2.9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