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霉形体进入DK传代细胞内,并进行增殖的情况,作了详细的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霉形体靠近传代细胞膜表面呈串珠样排列;霉形体与传代细胞膜表面接触部位融合增厚,电子密度增高,向内凹陷,将霉形体裹入细胞质,形成由膜结构包着的包涵体.(2)在传代细胞质中,除可见由膜结构包裹着的霉形体性包涵体外,还可见没有任何膜包着的散在的霉形体,并且均可见到霉形体的裂殖增殖相和出芽增殖相.(3)在传代细胞核的核周池和核质中,均见到典型的霉形体及其裂殖增殖相.(4)霉形体在传代细胞中大量的增殖,致使细胞崩解,霉形体即被释放出来.(5)霉形体使传代细胞出现严重的超微病变.本文还讨论了传代细胞培养污染霉形体后难以救治的根本原因是,霉形体在传代细胞内增殖,故仅仅着眼于消除培养液中的霉形体是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研究中,细胞培养的霉形体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霉形体污染的发生也许比预想的要高,且从污染的细胞培养中消除霉形体是困难的。以前曾叙述了几种检测细胞培养霉形体污染的方法,其中有直接培养法、酶活性试验,DNA结合染料的荧光染色法,免疫酶枝术和Southern斑点DNA杂交。直接培养法对挑剔霉形体如猪鼻霉形体的  相似文献   

3.
犬肾(DK)传代细胞中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经电镜观察证实有霉形体污染的DK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霉形体检验用液体、半流体和固体培养基,证明为霉形体混合感染,即该培养物在液体培养基和半流体培养基上,同时显示出水解精氨酸和发酵葡萄糖2种特性,前者使培养基pH上升,后者使pH下降。通过反复挑选单个菌落进行克隆传代和有目的地加入单一种属的霉形体抗血清的方法,将混合的2株霉形体纯化分开。经鉴定,一株为精氨酸霉形体,一株为莱氏无(需)胆甾醇霉形体。  相似文献   

4.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在霉形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用于霉形体种的鉴定,细胞培养中霉形体感染的检测和鸡胚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检测,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应用DIBA对11种霉形体培养物和36个自感染细胞和污染疫苗中分离的霉形体的培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与直接分离培养物用生长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应用口腔霉形体、猪鼻霉形体、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等4种霉形体的抗血清以DIBA对36株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的结果,证明其中15株感染口腔霉形体,1株感染莱氏无胆甾体,1株为口腔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的混合感染,与对照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一致,还有1株用分离培养方法和DNA荧光染色证明有霉形体感染,经鉴定此株霉形体不属于此4种霉形体,故用DIBA未检出。以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实验感染鸡胚各18枚,以DIBA从这些鸡胚的卵黄液及尿囊液中可检出各自感染的霉形体种。结果说明,在霉形体研究中DIBA为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镜检查细胞培养中污染支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代细胞培养中污染支原体已被认为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对细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疑问。为此检查细胞培养中污染支原体受到许多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细胞传代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难题,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一旦被支原体污染将很难清除.根据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支原体污染的来源表明,将支原体的污染率降到最低的关键是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霉形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大小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细菌之间,致病性霉形体分布较广,可感染各种畜禽。在组织培养工作中,经常引起细胞培养物的污染,同时,这种污染又不能用抗菌素加以控制,因此早期检测霉形体的污染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广东地区表现有流行性腹泻症状的病猪采集的病料通过在细胞维持液中加入每 ml 含60μg 胰酶量的细胞培养方法,可使 Vero 传代细胞在培养24小时,60%细胞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等特征的细胞病变,并且,经过动物回归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血清学、病毒核酸型鉴定和理化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病毒分离物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分离获得的 PEDV,在含有胰酶的细胞维持液条件下,用 Vero 传代细胞培养传代12代,转入不加胰酶条件下,再用 Vero 传代细胞传19代,PEDV 可适应于 Vero 传代细胞生长,并出现有特征的细胞病变,继后,转用 PK15传代细胞再传22代,PEDV 已能适应于 PK15传代细胞生长,其细胞病变程度较 Vero 传代细胞更明显易看,PEDV 在 Vero、PK15传代细胞培养物中连续传53代.转用 ST 传代细胞培养,再传4代,可见 ST 传代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本试验证明、将分离的 PEDV 先后适应于 Voro、PK15和ST 传代细胞的方法是成功的,并已使之成为适应传代细胞的 PEDV 细胞毒株,命名为 PEDV-G1株,其毒价为10~(-5·37-6·1)TCID_(50)/0.05ml。  相似文献   

9.
用清洗纯化法清除传代细胞系中支原体污染的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引进细胞系的支原体污染和细胞传代生长不稳定问题,尝试对细胞培养条件和细胞群进行优选,并建立了清洗离心结合敏感抗生素法,达到了清除支原体和稳定细胞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霉形体的主要抗原物质存在于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膜蛋白。因此,提纯霉形体膜蛋白对研究其抗原特性显得重要,寻找一种简单方便,应用范围广,蛋白纯度高的方法,对霉形体的深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用二环已基碳二亚胺诱导溶解羊肺炎霉形体细胞分离膜,并与毛地黄皂苷、超声波处理法进行了比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霉形体的主要抗原物质存在于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膜蛋白。因此,提纯霉形体膜蛋白对研究其抗原特性显得重要,寻找一种简单方便,应用范围广,蛋白纯度高的方法,对霉形体的深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icyclohexylcarbodumide简称DCCD)诱导溶解羊肺炎霉形体细胞分离膜,并与毛地黄皂苷、超声波处理法进行了比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内容包括家禽霉形体的分类、形态、超微结构;营养、生长、繁殖和代谢;分离和鉴定;致病性、免疫应答;胚蛋、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中的家禽霉形体。全书  相似文献   

13.
霉形体(Mycoplasma)旧称支原体、枝原菌形体或类菌质体,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氏体或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1898年被发现,1978年被确定分类学地位,数年前才被命为现名。在生物学上,霉形体属于原核生物界—暗细菌门—柔膜体纲—霉形体目。霉形体只有细胞膜,不具细胞壁,细胞柔软,形态多变;是已知的可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细胞型生物。霉形体可通过细菌滤器;分离鉴别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并在CO2环境中生长。操作较繁琐,但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可资判定。霉形体的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面甚大;除与许多腐生菌共生或寄生于人和动物身上外,还能引起人类、…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制品中的支原体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直径0.2μm)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是生物制品细胞培养中较常见的污染物。目前,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30%~50%的细胞系(株)已受支原体污染。但是在生物制品制作过程中即使有大量的支原体污染,也不会像细菌、真菌那样在普通培养基上明显地观察到,必须有适宜其生长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时才能发现。污染的支原体在组织培养中繁殖有  相似文献   

15.
麝地方流行性肺炎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5年以来,从麝地方流行性肺炎的33个病死麝肺中分离得到18株霉形体。菌体呈以环状为主的多形态;菌落无中心,经Dienes染色,菌落中心呈深蓝色;其生长需要胆固醇,能产生过氧化氢,分解葡萄糖,但不分解精氨酸和尿素,氯化四氮唑还原反应呈阳性。生长抑制试验证实,分离的霉形体其生长均能被其中的10号代表菌株抗体所抑制(表明为同种),但该抗体不能抑制猪肺炎霉形体Z、绵羊肺炎霉形体Y98、絮状霉形体、殊异霉形体、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C88、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C87、猪鼻霉形体BTS-7、禽败血霉形体S6和无乳霉形体(表明为异种)。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对枝原净高度敏感,土霉素中度敏感,氯霉素低度敏感,红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研究证明,麝地方流行性肺炎的原发性病原为麝肺炎霉形体,继发病原为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该病用枝原净等治疗后X光胸透证明,治愈率达90%。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实现应用传代细胞系大规模增殖培养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试验将NDVⅠ系分别接种至BHK-21、Vero与DF-1细胞系中,并对F1~F3代不同细胞培养物的凝集价、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与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进行测定,研究NDVⅠ系在BHK-21、Vero与DF-1细胞上的增殖特性,并确定培养NDVⅠ系的最佳细胞系。结果表明:NDVⅠ系在BHK-21、Vero与DF-1细胞中均可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F1~F3代细胞培养物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凝集价(DF-1细胞除外)、TCID_(50)与ELD_(50)下降;用BHK-21细胞培养的病毒毒力显著高于另两种细胞培养物。说明在三种传代细胞系中,BHK-21细胞较DF-1与Vero细胞更适合于NDVⅠ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猪肺炎霉形体168弱毒株的回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肺炎霉形体168无细胞培养弱毒株F340经健康小梅山猪连续传5代,每代观察11-16d,临床无气喘和咳嗽症状,剖检无胰样小叶性肺炎病变,表明该菌株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同时采集各传代猪的肺组织,用病肺块组织接种法分离培养猪肺炎霉形体,经72h,其培养液呈微混浊,无淀淀,PH降至6.6,镜检出类圆球形菌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物轮状病毒细胞培养的特性和适宜条件,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制备三种细胞培养液(A、B、C组),经对MA-104细胞培养,确定最适培养液,高倍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MA-104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加高糖DMEM的培养液(C组)培养时贴壁较快,生长良好,成本较低。传代1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细胞膜缩融合、细胞层裂开、出现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染毒的细胞出现大片脱落区域,最后细胞死亡脱落,随传代次数增加,病变程度加深,CPE出现时间加快。没有脱落的细胞出现拉网现象。当CPE达到90%的时候开始收毒。结论:PRV在MA-104细胞中能良好生长,培养的最佳条件为37℃5%CO2,2-3d,传代18h后出现CEP,随传代次数增加,病变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9.
支原体(Myeoplasma)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直径0.2um)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是生物制品细胞培养中较常见的污染物。目前,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30%.50%的细胞系(株)已受支原体污染。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微量法测定35株次猪肺炎霉形体及猪鼻霉形体、猪滑液霉形体、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莱氏非固醇原体各一株的生长滴度,每株同时滴定2—3个样品,取其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