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水稻壮秧剂的发展进程,分析了“牡丰”牌水稻壮秧剂(南方型)不同配方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壮秧剂可使秧苗矮壮,秧龄弹性强,根系发达,叶龄进展快,分蘖力强,单株带蘖多,干物质积累多。秧苗栽后早生快发,单位面积有效穗多,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2%-11.1%。  相似文献   

2.
于200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旱育保姆、壮秧剂和多效唑3种调理剂在水稻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调理剂均能创造出适宜秧苗生长的条件,实现增根、增叶、壮秧目的。其中,以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各项指标最好,秧苗健壮整齐,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其次为壮秧剂处理。以上2种调理剂的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多效唑处理增产15.74%和12.88%,可在水稻湿润育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岩  叶江 《北方水稻》2006,(5):66-67
介绍了“葵花”牌苗福水稻壮秧营养剂在辽宁省10个市30个试验点的试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壮秧剂能促进秧苗生长,使秧苗矮壮、多分蘖、早抽穗、早成熟,并有较强的防病能力,使水稻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葵花”牌苗福水稻壮秧营养剂在辽宁省10个市30个试验点的试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壮秧剂能促进秧苗生长,使秧苗矮壮、多分蘖、早抽穗、早成熟,并有较强的防病能力,使水稻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牡丰牌”水稻育苗壮秧剂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研制并生产 ,近年在我市试验、示范、推广 ,育苗效果明显。应用壮秧剂育苗 ,能一次完成床土消毒、调酸、施肥、化控等多项环节 ,避免了常规育苗中出现的药害、肥害、酸害、病害 ,可满足秧苗整个生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并且具有壮秧、抗病、增产、省工、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1 水稻壮秧剂的特点1 1 提高秧苗素质通过调查 ,应用壮秧剂的秧苗素质明显好于调制剂和常规法培育秧苗的素质。应用壮秧剂的水稻秧苗与对照比叶片多 0 3~ 0 5片 ,茎宽增加 0 3~ 0 6mm ,根数多1 4…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肥营养土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壮秧剂培肥、常规培肥+基质覆盖、常规培肥三种营养土培肥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培肥和常规培肥+基质覆盖都可以改善秧苗生长环境,提高出苗率、成秧率,秧苗整齐度和综合素质好,一定程度上减少死苗发生;移栽大田后,秧苗起身快、分蘖多,叶面积指数高,壮秧剂培肥增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
寒地水稻应用永业生命素试验效果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水稻应用永业生命素,苗期喷施3遍,能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有利于培育壮秧,插秧后秧苗返青快,早分蘖,能改善水稻产量性状,较空白对照增收稻谷16.7 kg/667 m2,增产2.57%,本田再喷施2遍,较空白对照可增收稻谷36.7 kg/667 m2,增产5.65%。  相似文献   

8.
针对市场上水稻壮秧剂品种繁多情况,采用平铺育苗方式应用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好日子”壮秧剂应用以后,水稻秧苗素质及稻谷产量,同优质品牌“沃必达”壮秧剂药效相近,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可在庆安地区水稻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市场上水稻壮秧剂品种繁多情况,采用平铺育苗方式应用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好日子”壮秧剂应用以后,水稻秧苗素质及稻谷产量,同优质品牌“沃必达”壮秧剂药效相近,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可在庆安地区水稻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4,(6):37-41
豫西南山前稻区属籼、粳稻过渡地带,特殊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生产习惯等因素导致异地成熟的旱育壮秧技术不适应于本地。为解决水稻旱育秧秧苗素质差、水稻产量低且不稳的生产实际问题,研究了旱育秧田培肥、适期精量稀播、秧田覆膜、药剂浸种等旱育壮秧技术。结果表明,综合应用上述关键技术所培育的秧苗,成秧率达80%90%,秧苗素质好,单株分蘖多,秧龄弹性大,抗逆性强,比习惯旱育秧增产28.17%,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稻施用苗床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增加了水稻苗期的充实度,保证了壮苗,提高了后期的分蘖数与结实率。从产量结果上看,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较对照增产33.9 kg/667 m2,增产率为5.5%。  相似文献   

12.
育秧床温调控剂及分蘖促进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楠  高向达  任淑娟 《北方水稻》2012,42(3):31-32,35
对水稻进行育秧床温调控剂及分蘖促进剂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调控剂处理的水稻秧苗素质显著改善,株高降低14.9%、地下百株干重提高29.59%、根冠比增加31.74%。移栽本田后,穗数增加34.7穗/m2,增产率达到5.7%;分蘖促进剂的应用明显加快了水稻分蘖前期的分蘖速度,收获穗数增加19.9穗/m2,增产率达到6.6%。两者配合应用增产效果更好,水稻的收获穗数增加54.6穗,增产率达到12.7%。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稻无土育苗与常规育苗的田间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土育苗较常规育苗的水稻分蘖力强,根部相对于常规育苗健壮。在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上优于常规育苗处理,在最后产量测定中,无土育苗的产量为620.4 kg/667 m2,较常规育苗增产3.4%。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盘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播量75、100、125g/盘产量水平较高,但综合机械插秧和大棚利用率两方面,100~125g/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用盆栽方法进行播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充实度高。播量200g/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饲用型甜高粱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适宜种植密度、是否间苗、是否保留分蘖以获得最高产量,通过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双向区组的设计与分析,研究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结果表明:在正常穴播量1~2粒情况下,留单苗保留分蘖、留单苗掰除分蘖、不间苗保留分蘖处理,不同密度之间均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呈增加趋势,当密度达13.5万穴/hm^2~15万穴/hm^2时产量最高(139.6 t/hm^2);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几乎所有不间苗保留分蘖处理较间苗掰除分蘖处理和间苗保留分蘖处理增加产量,尤其不间苗保留分蘖处理在密度13.5万穴/hm^2~15万穴/hm^2时,降水和灌水利用效率最高,含糖量较高,单株总茎数增加;高密度、不间苗、保留分蘖同时还减少了间苗定苗和掰除分蘖造成的工时及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7.
不同盘土厚度对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盘土厚度对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效果的影响,对4种不同盘土厚度所育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最终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盘土厚度1.8 cm育秧,秧苗素质、成苗率和机插质量明显提高,秧苗移栽后分蘖快、成穗率高,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水稻应用壮秧粉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水稻应用壮秧粉后,能够培育出健壮无病害的秧苗,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提前成熟,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播插期和不同防治时期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晚育晚插水稻条纹叶枯病轻于早育早插;不同防治时期中,早防治轻于晚防治,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苗期和分蘖盛期各喷一次药效果比较好,以后可视田间稻飞虱存活量,再结合其它病虫防治喷药1~2次。同时,水稻条纹叶枯病还受气象、品种、稻飞虱田间带毒率等因素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