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壁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相似文献   

2.
樟科10属14种木材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10属14种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檫木外,其它木材的管孔分布均为散孔材,具较高的单孔率;导管分子穿孔板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2种或者仅具有单穿孔;导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导管-射线间纹孔式类型丰富,主要为刻痕状和大圆状.木射线有单列和多列射线2种类型,单列射线稀少、短,多列射线数量多;射线组织主要为异形Ⅲ和异形Ⅱ;轴向薄壁组织以傍管状为主,少数有带状或轮界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普遍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或轴向薄肇细胞中.木纤维由韧性纤维和纤维管胞组成,部分树种具分隔纤维.从樟科木材结构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看出:樟科木材结构表现为过渡型,即不完全低级,也不完全进化.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 :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 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区别是射线类型、宽度和叠生排列方式:沙棘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的叠生排列方式,但沙枣的叠生排列不规则;沙棘射线为异型,1~2列,沙枣射线为同型,2~5列;并且二者之间数量化指标有差异,沙棘导管频率较大,导管分子较短及导管管孔较小,因此V和M值也较小,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两树种导管分子长和纤维长的水平变动不规律,并且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个体间差异显著.本文最后对该树种的解剖学特征和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4.
以闽楠(Phoebe bournei)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闽楠木材的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闽楠木材弦切面易出现"金丝"般花纹;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2~3个细胞),导管分子穿孔板多为单穿孔,梯状复穿孔偶见,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少,主要为环管状;木纤维长度平均值1 087μm,属于中等水平;木射线不叠生,少量单列射线,多为2~3列宽木射线,射线组织为异形Ⅱ型及Ⅲ型,射线内含树胶及晶体,油细胞或粘液细胞丰富。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木材的组织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细胞的纹孔的典型特征。降香黄檀木材导管壁上的纹孔为互列式,附物非常丰富;轴向薄壁细胞壁上为单纹孔,个体较大而数量较小,成组聚集分布,3~5个一组呈猫爪或花瓣状。木材纵切面上,轴向薄壁组织中常见似"分室含晶细胞",但经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这种"分室含晶细胞"中的块状物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草酸钙等无机盐物质,其主要组成元素为碳和氧,由此可初步认定这种似"分室含晶细胞"中的块状物为树胶类物质。  相似文献   

6.
为给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木材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25年生香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解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合欢木材边材和心材区别明显,边材为黄白至黄褐色,心材为深褐色、巧克力色,常有暗红褐色条纹。木材生长轮明显;散孔材。管孔稍大,分布略均匀,每平方毫米2~4个。导管横切面为圆形及卵圆形;导管分子单穿孔,圆形及卵圆形;穿孔板略平行及略倾斜,管间纹孔式互列。轴向薄壁组织呈环管束状、翼状、稀聚翼状和轮界状;菱形晶体数多。木射线非叠生;每毫米3~6根。单列射线少,多列射线平均宽为27.7μm,平均高为299.0μm,属于稍细和极低射线。香合欢木材构造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木材相似。弦切面上倒“V”字或山水状花纹明显,花纹的轮廓线为暗栗褐色;径切面为暗栗褐色条纹。径切面银光纹理不可见,射线斑纹可见。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弦切和径切板制作家具板面均美观。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日本皂英的木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木材特征为环孔材,单管孔或复管孔,在晚材中可见管孔链和管孔团,导管分子为单穿孔,轴向薄壁组织为环管状或翼状环管状,同型射线,常为多列射线2-5个细胞宽。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射线组织 射线管胞 79.普遍存在 80.少见或稀少 定义:射线管胞是形成射线组织的细胞(具有具缘纹孔通向同类细胞的无穿孔木材细胞,国际木材解剖委员会1964).针叶树材有两种射线组织:一种由薄壁细胞组成,另一种由薄壁细胞和射线管胞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桉属(Eucalyptus L'Her.)16种木材的显微结构。导管是从小到大变化的。最大弦径从栓皮桉的78μm 到巨桉的195μm。导管分子的平均长度从纤脉桉、梅县薄皮桉和合浦薄皮桉的0.26mm 到萄萄桉和伞房花桉的0.46mm。每平方毫米导管数目2到10。大部分导管都是单管孔,而且不同程度地排成斜向列。侵填体大都缺少,有的种丰富。桉树胶滴一般是缺少的,只有少数种中比较普遍。穿孔板均为单穿孔,并且主要是水平的。管间纹孔大部分是粗糙的,具缘的,附物的。轴向薄壁组织有傍管的和离管的两种类型。傍管的从少数与导管连接的如蓝桉很少,到广叶桉、巨桉中有丰富的环管状的。离管的在许多种中是罕见的,在另一些种中是星散的。在横切面上,每毫米射线的数目平均7到10根。在大部分种中,射线是由单列到2列,少数种中有3列的。多列部分最大局度最多达10个细胞。射线是弱的异形细胞射线,边缘的1到几列横卧细胞在垂直方向上比中间的细胞大。桉树胶滴一般比较丰富,有的聚集在中间的横卧细胞中。导管射线间纹孔是大的,半具缘的,具有圆的到椭圆的纹孔口。纤维平均长度的变化从锥果桉的0.68mm 到四川产的大叶桉的0.92mm。直径从广东产的大叶桉的9μm 到赤桉的16μm。纤维是不分隔的,在弦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一般都有具缘纹孔。纤维壁的厚度与腔的直径有关。纤维的壁一般是中等厚度到厚壁的,偶然也有薄壁的。在所有种中都有环管管胞,从稀少到丰富。产于我国广东和四川的与产于澳洲的同种相比木材组成分子一般略小些这可能与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木材榆科的次生木质部是各不相同的,但下列特征是全体共有的。管状分子由舌状到扁舌状,管间纹孔式互列,纹孔外形为椭圆形到圆形,木纤维具单纹孔到略具缘裂缝状纹孔,通常在轴薄壁细胞和射线薄壁细胞和管状分子之间有单测复纹孔式,管孔多角形到圆形:维管射线为单列的、双列的和多列的;全部树种的射线细胞均为薄壁  相似文献   

11.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第25届世界大会于2019年在巴西召开。文中从木材生长、木材性质与质量、木材识别、木材加工利用和木文化5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这次大会在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国际最新研究热点与进展,以反映全球木材科学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学科发展方向。木材形成、木材质量、木材高附加值利用、木材识别新技术等议题依然是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Laminated strand lumber (LSL) and laminated veneer lumber (LVL) were thermally modified as a post-treatment at 140°C, 150°C, 160°C, 170°C, and 180°C. The tension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E) of LSL was not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the treatments, with the 180°C treatment group exhibiting the highest tension MOE (11.8?GPa). The LVL also experienced minimal impacts, with the 150°C treatment group having the highest tension MOE (19.4?GPa) and the 160°C treatment group exhibiting the lowest (17.1?GPa).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 (MTS) of the LSL and LV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with the control and 180°C treatment groups experiencing the highest and lowest MTS, respectively. The lowest MTS for LSL was 10.8?MPa (180°C treatment), which was 70% lower than the controls. The lowest MTS of the LVL was 24.4?MPa (also at the 180°C treatment), which was a 49% decreas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mal-modification post-treatments minimally impact tension MOE, bu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MTS at higher treatment temperatures. Combined with previous work improving the moisture properties and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of thermally modified LSL and LVL, it may be possible to optimize the treatment technique(s) to yield products with desirabl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速生材自身固有的缺陷,提升其利用价值,需对速生材进行强化改性处理。木材压缩改性技术作为一种木材物理强化改性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无化学污染和易于产业化生产等优点,是扩展速生材应用范围最具潜在商业价值的木材改性技术之一,已成为木材改性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笔者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木材压缩强化改性方面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主要从木材压缩改性类别、木材软化、压缩木定型、木材压缩工艺、压缩木材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论述。最后,基于木材压缩改性的应用现状,对压缩改性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望。木材压缩改性技术有必要在高效型木材压缩改性技术开发、复合型木材压缩改性技术开发和森林?压缩木价值链评估方面取得突破,这些突破对推动木材压缩改性技术向商业化发展以及实现压缩木的高附加值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市场上速生材居多、幼龄材问题突出以及速生材材性、幼龄材的特点、性质、幼龄材形成的期限、划分幼龄材与成熟材的意义、减少幼龄材的方法以及幼龄材的使用等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recent finding of a new way to assemble two pieces of wood by mechanically induced wood welding opens a new and challenging perspective for producing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ooden products, i.e. without glue. This process, recently applied to solid wood, needs to be better understood to investig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variability of wood properties on the welding parameters. The two applications presented are the linear vibration welding and direct rotational friction welding. In each case different wood species were tested. In the most favourable cases the wood joints yielded structural grade strength. The resulting bond densification was analysed by the mean of wood density maps for oak, beech, spruce and pine. If this technique proves successful, it could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future of the furniture industr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present the main results obtained so far and to suggest different research areas needed to improve this new way of jointing solid wood.  相似文献   

16.
近年木材进出口贸易概况及对木材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光前 《木材工业》2006,20(2):8-11
通过分析2005年我国木材贸易进出口情况与2006年的走势,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探讨我国木材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我国木材产业应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质量、品牌和信誉打开国际市场,对国际上一些意在恶化中国进口木材国际环境的论调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17.
木材及木材胶粘剂防腐研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回顾了木材及木材胶粘剂防腐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着重总结了木材防腐剂及生物质基木材胶粘剂防腐剂的种类、特性和应用情况;对本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壁空隙对木材性能及加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壁空隙是木材水分横向传输的重要通道,是影响木材干燥速率、木材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细胞壁空隙的研究不仅是对木材本身构造和性能的进一步了解,更是对木材物理和化学加工基础的深入诠释.文中概述木材细胞壁空隙的组成、分类、具体尺寸等,归纳其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及加工利用的影响,总结目前木材细胞壁空隙构造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并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我国木材资源结构正在进行由主要利用天然林木材到利用人工林木材的转变 .由于人工林木材所含幼龄材比例相当高 ,木材资源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必将对我国的木材加工工业及林产品工业带来一系列影响 .该文综述了我国木材资源的现状 ,比较了人工林幼龄材与天然林成熟材的木材基本特性 ,探讨了人工林木材性质特征与营林培育的关系 ,阐述了木材质量与不同最终用途之间的关系 ,并对加强开展人工林木材性质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初步研究了后干燥处理对加铬砷酸铜(CCA-C)、季铵铜(ACQ-C和ACQ-D)三种防腐处理木材中铜的流失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失次数的增加,CCA-C、ACQ-C、ACQ-D三种防腐处理木材的铜流失量都呈降低趋势,最终降至非常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3种防腐材的铜流失量都有所增大。CCA-C型木材防腐剂的抗流失性优于ACQ型木材防腐剂。在同等条件下,ACQ-D防腐材的铜流失率高于ACQ-C防腐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