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亓文俭 《中国种业》2009,(12):23-24
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玉米育种在起步晚、条件差的情况下,破常规、高起点,精心设计刻苦攻关.采取改用结合、优中选优的技术路线,广泛搜集并研究利用国内外种质资源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材料,经过大量的自交、回交、转育、改育和不间断地南繁北育,加速了育种进程,选育出一批优良高配合力自交系。通过组配、筛选、鉴定,参加省、国家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选育出了濮单系列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其中濮单3号、濮单4号、濮单5号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宛麦1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麦1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常规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弱春性早熟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07。  相似文献   

3.
安豆1号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院1999年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从商豆1099中挑选变异单株进行系统选育育成的高产、稳产、广适性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09004.  相似文献   

4.
克山大豆种质自1934年始创于前克山农事试验场,至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种质体系。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克山大豆种质,选育出了很多大面积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全省以有性杂交方式选育的119个大豆品种中,含有克山大豆种质的品种就有92个,占77.3%。为了进一步发挥克山大豆种质在育种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改造和利用克山大豆种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歆  朱容  杨梅  刘章勇 《作物杂志》2020,36(2):28-429
再生稻高产种质资源是选育强再生力水稻品种的物质基础,缺乏具有强再生力的水稻品种是制约再生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进247份早抽穗水稻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作再生稻种植,从中筛选高产再生稻种质资源,并探究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为再生稻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47份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两季稻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0.31%~51.83%,从中筛选出27份高产水稻种质资源。其中,4份双季高产种质两季总单株产量均超过60.00g,可作为亲本用于水稻再生力基因挖掘和再生稻高产育种。再生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分析表明,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其每穗颖花数和有效穗数;再生稻高产种质头季稻产量与再生季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再生稻高产育种方向应从追求单季高产转变为追求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6.
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西南地区的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先锋玉米种质是美国育种专家将众多优良产量基因累积到一起的一系列优良种质,其株型紧凑、产量潜力高、籽粒商品性能好.近年来,美国先锋玉米种质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玉米育种和生产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合理利用这批材料并进一步改良创新对提升我国玉米育种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西南地区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种质改良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杂交育种现状的评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我国生产上主要玉米杂交种的遗传组成,不难看出掖单系列品种的崛起.打破了我国杂交玉米生产长期由Mo17、黄早四、自330和E28主宰的局面,形成六个主要自交系(加上掖478与丹340)共同主宰.但遗传基础狭窄仍然是我国玉米育种的主要障碍,今后应加强种质资源的征集、整理和利用,尤其要重视地方种质资源和外来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一些优良种质资源的重复再利用.随着我国玉米育种水平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应逐渐改变过去那种高产大穗型的育种目标,注重耐密植、耐肥水、抗倒、抗病品种的选育.同时,对我国玉米育种科研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玉米种质78599的利用与改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中国玉米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78599杂交种引入中国并通过试验,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受到中国育种家的重视。用其作育种基础材料成功地选育了齐319,178,丹599,P138,丹598,K22等一系列优良自交系和改良系。据不完全统计,所组配育成并经省市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达50余个,在全国各地累计推广面积799.3×104 hm2,成为中国玉米育种新的核心种质。育种实践证明,与传统核心种质系统之间进行有利基因的渐渗是可行的,其改良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起源是人类为了自我生存而对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的过程。种质资源是作物新品种培育及育种研究最重要的物质资源。农业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一不得益于关键性种质材料的发掘与利用。粮食持续增产主要生产措施固然重要,而优良品种却是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和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筛选鉴定出优质种质资源迫在眉睫.为筛选优异的种质资源,对保山228份大麦资源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鉴定筛选出特早熟材料8份;矮秆材料10份;特多粒型材料3份,多粒型材料19份;千粒重大于60 g的二棱稀有大粒型材料2份,千粒重大于55 g的二棱特大粒型材料10份,千粒重大于45 g的多棱材料8份;高产材料10份;高抗白粉病材料17份;高抗条纹病材料206份.为今后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春化室及生长间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在建的重要科研设施,主要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小麦、十字花科作物的育种试验研究. 1种质资源库(低温中期库)  相似文献   

12.
河科大9612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组以太谷核不育(Tal)小麦材料为遗传改良的技术平台,通过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育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8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8015).河科大9612属弱春性多穗型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中南部中晚茬高水肥地块及相应生态类型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玉米商业育种自交系选育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郑旭青 《中国种业》2005,(10):23-24
拥有一定数量的种质资源,是玉米商业育种的基础.要育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良品种,不仅在于拥有种质资源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掌握具有目标性状、遗传传递力强的优良种质.商业育种的任务不是对浩瀚的种质资源进行整理、鉴定,而是要对所有资源进一步创新、提高、利用.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15,(2):32
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油菜高含油量聚合育种技术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西瓜优异抗病种质创制与京欣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小麦种质资源中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作物育种发展的进程表明,突破性成就有赖于特异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特异种质资源是指与育种目标性状有关并具有特殊育种意义的种质资源),未来大豆育种的主动权和成效将取决于拥有和利用特异种质资源的程度。我国南方大豆栽培历史久、分布广、用途多、复种制度多样、生态环境复杂,形成了丰富的遗传类型和相应的特异种质。  相似文献   

16.
冉伟 《中国种业》2017,(9):15-18
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育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收集、整理现有国内外玉米种质,研究其杂种优势关系并建立杂种优势模式,进而施行种质改良与创新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合理利用美国玉米种质对我国玉米平均产量的提高尤为显著。文章综述了美国主要玉米种质资源的应用状况,对我国玉米高产品种的选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漯河农科所于1996年用自选系漯12作母本,与丹340组配育成优质、高产、高抗玉米杂交种漯单6号,2000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玉31。1 豫玉31的遗传组成针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产量与品质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于90年代初调整了育种方向,由高产育种逐步转向优质、高产、高抗育种,并围绕这一目标引进、改良、选育玉米自交系。豫玉31的母本漯12是我所1992年用自选系许05与U8112杂交育成的二环系,经南繁北育,连续自交而成。其中许05来源于Lancaster杂优群,并含有我国优良的地方种质……  相似文献   

18.
对河西走廊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叶  王进  席亚丽  张有富 《种子》2005,24(8):65-66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培育良种,发展农业科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养育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新科技手段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独特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识和利用,部分种质资源已在育种和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并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世界各国很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对39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鉴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引进的39份材料中,早熟材料有15份,薯肉黄色的材料5份,田间抗病性强的材料有4份,商品薯率在80%以上的材料有15份,高产资源5份。对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通过配置优良组合,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同时进行种质资源的改良,丰富其遗传多样性,为赤峰地区在马铃薯生产和育种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强 《中国种业》2009,(10):89-89
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小豆最适宜的区域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可利用于生产的小豆品种较少.为了拓宽小豆种质资源和为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了适宜春播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龙小豆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