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田节水灌溉可以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但是在农田节水灌溉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农民对节水灌溉的理解不深入等问题。因此,要通过转变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识、加大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的后期保障力度,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完善节水灌溉的管理体制,健全节水灌溉的管理制度等措施,进行农田节水灌溉的有效推广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李晓明 《农业与技术》2013,(12):47-47,50
新疆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耗费巨大。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新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利用发展的有效措施。现阶段的节水灌溉项目为农业节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指导和促进新疆田间高效节水建设进入到大面积推广阶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目前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取得了较多的成绩,但是节水灌溉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由于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影响了节水灌溉设施的推广建设。本文分析了新疆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工程技术、行政管理2个方面论述了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及采取的节水技术措施,提出了新疆节水灌溉的新思路,为新疆节水灌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以节水灌溉农艺技术和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为主的节水灌溉体系正逐步形成。本文从这2个主要方面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精准化、信息化以及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利用,为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述了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针对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讨论,总结了节水灌溉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了中国节水灌溉所面临的问题,应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效结合,迅速提升中国节水灌溉水平,并对现代节水农业及技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如何做好节水灌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较发达国家普及率依然较低,节水灌溉建设依然落后,在农业节水灌溉管理上面临投入机制不完善、建设和管理不规范、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发达国家在农业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备的体系,开展国内外农业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比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建设和管理水平。本文着重对西班牙、美国和日本3国农业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国外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对中国经验启示,建议发展节水灌溉和建设生态灌区两手同时抓、创新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方式、明确节水灌溉建设和管理权责、扭转重建轻管思想,以及创新农业节水灌溉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将有助于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干旱缺水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限制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节水灌溉技术是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了解农六师近几年的灌溉方式与棉花投入产出,分析农户采用传统灌溉方式灌溉农作物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以及采用节水灌溉的膜下滴灌方式后种植农作物成本与效益发生的变化,以此来说明节水灌溉对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节水灌溉通过对农产品种植各个环节的有效成本控制大大减少了种植作物的单位面积投入成本,并提高了棉农的收入。由此看来,节水灌溉较普通灌溉节约成本,并且能增加收益,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最后针对农六师一〇六团农作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农作物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业节水灌溉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现阶段节水灌溉的现状,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发展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总结了具体的节水灌溉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旨在为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和转变农户粗放型灌溉方式提供基础。促进农户对传统灌溉方式的理性认知、提高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认知,有助于提升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水平、规范农户灌溉行为选择,提高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节水灌溉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已实施节水灌溉工作的基础上,从贵州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和耕地情况等客观条件出发,经过多年来对贵州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研究及推广运用,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和实施效果,总结出了较适用于贵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节水灌溉模式:水稻田节水灌溉和旱坡地节水灌溉,并针对实施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稻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灌溉与浅湿干间歇灌溉,研究了2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田用水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较浅湿干间歇灌溉方法节水,同时提高产量,公顷节水660m3,公顷增产411kg,增产率为4.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能够提高水分利用率。但是,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探明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效应。【方法】 在本研究中,以持续淹水灌溉为对照,节水灌溉为处理,筛选出了34篇文献,建立了包含263对观测值的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不同试验类型、节水灌溉类型、种植制度、水稻类型、节水灌溉时期、土壤全氮、土壤质地、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次数,探究了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从总效应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影响。从不同的节水灌溉类型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糙米率(+0.9%)、精米率(+1.5%)和整精米率(+2.3%),对水稻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22.1%)、糙米率(-2.7%)、精米率(-2.7%)和整精米率(-3.6%),同时显著增加了稻米垩白粒率(+28.0%)和垩白度(+46.7%),对稻米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此外,从不同的种植制度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在我国双季晚稻区进行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9.8%);而在双季早稻区、中稻区和单季稻区进行节水灌溉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对水稻产量、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对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评估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明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生理基础。【方法】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抗旱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显著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力(产量/灌溉水量),节水抗旱品种灌溉水生产力增幅大于当地高产品种。与当地高产品种相比较,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相对分蘖数和每穗颖花数(节水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常规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整个生育期绿叶面积持续期长,抽穗期根重较高、抽穗后根系氧化力、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剑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土培池与大田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节水抗旱品种比当地高产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较好的根系性能和地上部植株较强的生理活性是其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模式有利于水稻早熟,降低水稻叶面积。适当节水处理(控灌Ⅰ)可提高产量3.1%~5.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3种种植形式下2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和种植形式对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影响不大。采用沟播沟灌方式,可以用较少灌水量取得与常规畦灌同样的产量,说明沟播沟灌是一种有效的节水途径。综合考虑产量和节水因素,认为采用60 cm等行距种植效果较好,采用50~70 cm大小行沟播沟灌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udie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s on wheat and corn water consumption and irrigation watersaving amount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ditions (ample irrigation level, farmers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level and optimizing irrigation level).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water saving potential of optimizing treatment and farmers’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ing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ptimizing irrigation measures. Crop water requirement under sufficient water supply was calculated by Penman equation. We obtained crop water consumption und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optimizing treatment by field experiment. The mai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rrigation amount of wheat and corn was too much under farmers’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level and basically satisfied their water requirement, therefore, the water-saving amount was smaller while water-saving potential was bigger compared with the optimizing irrigation treatment. The grain yield under optimizing irrigation treatment was improved or appreciab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at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treatment, while the water consumption and irrigation amount of optimizing irrigation treatment was lower, with a higher water use efficiency. Therefore, the optimizing irrigation treatment could achieve a stable yield and high water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Moreover, when the optimizing irrigation measure was adopted, the grain yield reached 5940 kg/hm2, water-saving amount reached 91mm for winter wheat, and the grain yield reached 7743 kg/hm2, with water-saving amount of 49mm for summer corn in the piedmont region of Taihang Mount. The grain yield got 7710 kg/hm2, with water-saving amount of 20mm for winter wheat in Heilonggang Plain. Therefore, the water-saving amount in the piedmont region of Taihang Mountai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ilonggang Plain. Thus, the piedmont region of Taihang Mountai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is viewed as the key district for water-saving.  相似文献   

16.
河套灌区节水抗旱玉米品种田间鉴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节水灌溉和常规充分灌溉条件下,对20个北方玉米主产区品种的形态及生理指标、产量形成、水分利用等进行了系统测定,并比较了相关抗旱节水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条件下,多数品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一般,通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5个经济产量和WUE都表现较好的玉米品种并进行田间验证.以WUE和抗旱指数综合评价证明,郑单958、内单314和科河10号3个品种的节水抗旱性能均优于对照品种益丰29号和潞玉13号,适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引进推广.抗旱指数及其修订武与2水处理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是筛选节水抗旱玉米品种的有效指标.节水、抗旱、高产玉米品种的共同特征是株高中等、茎秆粗壮、穗位较低、单株叶面积较大;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穗型中等、粒重较大,且单位面积穗数多等.  相似文献   

17.
浅水灌溉对寒地井灌稻田温度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江平原寒地井灌稻区井水低温造成的水稻减产问题,于2009年通过田间控制试验研究了浅水灌溉措施对寒地稻田水温、土温和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灌溉处理:控Ⅰ,水层控制在3 cm;控Ⅱ,水层控制在1 cm;CK(传统淹灌),保持5~10 em水层.结果表明:在水稻本田期内的各生育时期,3种灌溉处理间水温和土...  相似文献   

18.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节水高产小麦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8个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灌水对穗粒数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千粒重,灌2水处理显著高于灌1水处理,灌3水较灌2水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品种间穗粒数差异较大,且千粒重差异明显。品种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其中以冀5265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随灌水次数增加,产量显著提高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综合认为,冀5265为广适性节水高产品种,石家庄8为较强节水品种,石新616为中度节水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分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玉米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采用试验测桶研究了黔中地区玉米产量与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32 kg/m3,产量和灌溉水量之间的函数式y=-0.000 3x2+3.794x-2 792.7,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0.000 6x2+7.215 4x-13 286;水分亏缺的敏感指数以抽穗-灌浆期最高,为0.178,其次是拔节-抽穗期,为0.164。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近几年在贵州地区实施的水稻节水增产灌溉试验,对水稻在科灌、科蓄两种灌溉模式下的节水增产效益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农艺技术条件和气象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科灌、科蓄两种灌溉模式均提高了试验区水稻的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其节水、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综合增产节支效果科灌最好,科蓄次之,且两者均优于普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研究成果为该区实施水稻节水栽培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促进该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