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滇杨和毛白杨插穗基部皮层内源激素测定,探讨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易生根的滇杨和难生根的毛白杨为试材进行扦插繁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2种杨树插穗基部(土面以下)皮层内源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滇杨插穗7 d时产生愈伤组织,21 d时不定根形成,毛白杨21 d出现愈伤组织,直至49 d都无不定根形成。滇杨插穗基部皮层内IAA和ZT含量均略高于毛白杨,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毛白杨插穗基部皮层于整个观测期内有高浓度的ABA和GA3富集,且与滇杨插穗基部皮层的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IAA或ZT并不是影响毛白杨扦插难生根的主要因素,而高含量的ABA和GA3可能抑制了其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以欧美杂种山杨嫩枝插穗为实验材料,进行扦插不定根生成过程中插穗形态和解剖学观察,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对扦插后6和12 d插穗不定根生成部位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分析。插穗解剖观察发现扦插后6 d为根原基的诱导期,12 d为不定根的伸长生长期,对插穗不定根2个时期高通量测序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 328个。对筛选出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和KEGG及pathway分析,确定2个山杨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化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沙田柚生长素响应基因SAU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所包含的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沙田柚自交和异交花柱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在差异表达基因中鉴定出SAUR基因。[结果]该基因全长857 bp(登录号为MH281940),开放阅读框(ORF)为381 bp,编码126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理论等电点为5.76,相对分子质量为13.74 kD,含有1个与Auxin_inducible superfamily蛋白相同的保守结构域。沙田柚SAUR基因在自交1~3 d花柱中的表达量(RPKM)分别为8.42、56.02、53.45;而在异交1~3 d花柱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1.98、36.74、8.5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克莱门柚和甜橙SAU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系统进化树显示,沙田柚SAUR基因与克莱门柚和甜橙的亲缘关系很近,属同一进化分支。[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沙田柚自交不亲和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美人梅半木质化茎段的中上部选取插穗,在2015年5月和8月采用2 500 mg·L-1 IBA处理插穗,研究不同扦插日期美人梅生根特性和生根指标差异及扦插后不同时期插穗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美人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均可分为根的诱导期(0~10 d)、表达期(10~30 d)和伸长期(30~40 d)3个阶段。(2)IBA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生根率。扦插后,诱导期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IAAO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诱导根原基的发育。表达期,IBA处理能加速淀粉的分解,使POD活性先下降后升高,IAAO活性持续升高,有利于不定根的表达。伸长期,IBA处理能使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增加,POD活性下降,有利于不定根的伸长。(3)扦插时间不同,其内源物质含量及变化存在差异。5月份插穗内可溶性糖含量及3种氧化酶活性在表达期均高于8月份;整个生根过程中,5月份插穗与8月份插穗的PPO活性变化呈现相反规律。该研究以5月份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较好,可为北方抗寒梅花嫩枝扦插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使君子插穗扦插后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扦插后65 d 开始形成不定根, 为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综合生根类型树种;②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的生根及生根能力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③在扦插繁殖中, 宜采用2 年生已充分木质化16 cm 长的插穗, 用10-4gmL-1质量浓度的萘乙酸浸插穗基部24 h , 黄心土+火烧土+细河沙+过磷酸钙(5∶3∶1∶1)为基质, 3 月扦插。表5 参7  相似文献   

6.
使君子的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使君子插穗扦插后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扦插后 65d开始形成不定根 ,为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综合生根类型树种 ;②插穗年龄、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根促进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的生根及生根能力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③在扦插繁殖中 ,宜采用 2年生已充分木质化 1 6cm长的插穗 ,用 1 0 - 4 g·mL- 1 质量浓度的萘乙酸浸插穗基部 2 4h ,黄心土 火烧土 细河沙 过磷酸钙 (5∶3∶1∶1 )为基质 ,3月扦插。表 5参 7  相似文献   

7.
利用扦插繁殖研究新疆野生樱桃李绿枝扦插的生根机制及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扦插前,新疆野生樱桃李的茎中没有根原始体细胞,属于诱导型生根。其生根形式主要是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绿枝扦插生根包括切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根原基的形成和不定根的发育3个过程。愈伤组织由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并对不定根的形成起诱导和促进作用;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发生部位是形成层与韧皮部射线相交叉的区域。外源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其中IBA+NAA(1∶1)2 000mg/L蘸根处理插条成活率为30.2%,并且蘸根处理时间以20s为宜。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根径变化不大,但平均生根率与成活率的关系密切,说明生长调节剂主要诱导不定根的形成,对根后期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剪取四倍体刺槐当年生嫩枝作插穗,研究了不同浓度和时间外源激素IBA浸泡处理后对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腺嘌呤、ABA、GA、IBA的变化,以揭示四倍体刺槐插穗难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1)在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体内IAA、腺嘌呤、GA含量在0~15 d时上升,15~30 d时下降;不定根形成前需要较高IAA水平,以诱导生根,不定根形成后,IAA合成减弱,以保持正常生长.2)插穗腺嘌呤含量与嫩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相关性,但在不定根形成前(0~15 d)需要一定量的腺嘌呤以促进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3)插穗GA含量与嫩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显著负相关性,不定根形成前GA含量的上升很可能是抑制不定根形成的主要原因.4)插穗ABA和IBA含量与嫩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浓度的m(吲哚丁酸)∶m(萘乙酸)=1∶1溶液浸泡洒金柏1年生半木质化插穗,研究各处理对洒金柏1年生半木质化插穗扦插的影响,并采用优化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不定根发育过程中插穗的外部形态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80 mg/L的m_(吲哚丁酸):m_(萘乙酸)=1∶1溶液浸泡4 h处理的插穗的生根率最佳,为91.38%。洒金柏扦插不定根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愈伤形成期、诱导期、表达期、伸长期4个连续时期,历时90 d左右。洒金柏不定根原基属于诱生根原基,扦插前插穗内部没有潜伏根原基;愈伤组织是不定根形成、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必须经过诱导才能形成,属于愈伤诱导生根型。不定根原基来源于愈伤组织和髓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属于多位点发生。  相似文献   

10.
欧洲鹅耳枥扦插生根及解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扦插时期对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及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育形成过程,为了解欧洲鹅耳枥扦插生根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欧洲鹅耳枥春季硬枝(采于2012-03-29)和夏季嫩枝(采于2012-06-09)为材料,进行插穗生根,观察生根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欧洲鹅耳枥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育形成过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嫩枝扦插的相关生根指标(如生根率、最长根长、根系效果指数)均优于硬枝扦插。随着扦插时间的延长,硬枝插穗基部出现瘤状环,中间凹陷;而嫩枝插穗基部则出现乳白色半透明凸起。欧洲鹅耳枥嫩枝扦插前在插穗内没有发现潜伏根原基;根原基细胞与愈伤组织细胞的形态解剖特征差异很大,且在愈伤组织的切片中未发现根原基的存在。【结论】欧洲鹅耳枥插穗的不定根是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的,诱生根原基是由初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髓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的部分薄壁细胞发育而来,不定根的形成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关联性不大。欧洲鹅耳枥是非愈伤组织生根类型树种。  相似文献   

11.
吲哚丁酸对核桃嫩枝扦插生根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是调控不定根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胡桃Juglans复幼嫩枝扦插过程内源激素的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对内源激素的影响,为探讨植物激素对不定根发生提供参考。以胡桃品种‘中宁盛’‘Zhongningsheng’复幼插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源吲哚丁酸(IBA)诱导处理下插穗基部内源激素变化,并统计生根情况。结果表明:外源IBA诱导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显著。经IBA诱导的嫩枝插穗生根率高达98.1%,对照处理没有生根,死亡率达75.5%;发根过程经历了形成层增厚、分生组织细胞团产生、根原基初始细胞发生、根原基形成和根的发育等阶段,外部形态表现为增粗、开裂;与对照组相比,扦插后内源激素变化明显,吲哚乙酸(IAA)先升高,并于第5天达到峰值,之后降低;赤霉素(GA3)变化趋势与IAA一致;脱落酸(ABA)则是先降低后上升;玉米素(ZT)前期没有明显变化,根原基诱导后明显升高。外源生长素的诱导提高了嫩枝插穗IAA的水平,改变了内源激素质量分数,促进了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翅果油树扦插育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翅果油树扦插繁殖方法,在其野生群体中进行无性系良种选育的效果,以及翅果油树生长与固氮根瘤菌之间的关系,为接种■氮根瘤菌提供足够数量的无性系苗木。连续3年在3个地点的温室内进行了绿枝扦插试验,每年于生长季分别用生长素IBA、IAA与NAA不同浓度处理插穗基部5~10秒,扦插于沙基质中。结果表明,6月初用5000ppm浓度IBA处理的插穗生根率达80%,这种方法可用于生产。生根率的生长素×年份交互作用不显著,虽然生长素内浓度×年份交互作用极显著,但IBA内浓度×年份交互作用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10000ppm IBA有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13.
基质和激素对海南杜鹃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在基质1(泥炭∶椰糠∶珍珠岩=1∶1∶1)、基质2(园土∶椰糠∶珍珠岩=1∶1∶1)中研究植物激素IBA(吲哚丁酸)和NAA(萘乙酸)的浓度及其处理插穗的时间对海南杜鹃扦插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有效提高海南杜鹃扦插生根率和诱导健康根系的处理组合。结果表明:激素种类显著影响海南杜鹃插穗的生根率,IBA的诱导效果更好,600 mg·L~(-1)IBA处理插穗600 s,并插入基质2,生根率达到最高90. 0%,最长不定根长达2. 1 cm;基质显著影响海南杜鹃不定根长,用600 mg·L~(-1)NAA处理插穗10 s并插入基质2,生根率达80. 0%,最长不定根长达到最长3. 1 cm。结果表明,600 mg·L~(-1)IBA处理插穗600 s后插入基质2能较大程度提高海南杜鹃扦插的生根率并获得较健康的根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阐明吲哚丁酸(IBA)诱导青榨槭不定根发生的激素调控机制。【方法】依据青榨槭扦插生根过程的解剖学观察,分别于对照期和4个生根关键时期采集插穗生根部位树皮组织进行IBA处理下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和生理指标检测。【结果】4个对比组分别鉴定到6 774、6 256、4 522、4 571个差异基因。GO(Gene ontoloy)富集分析发现,碳水化合物代谢和不定根发育等条目在不定根表达和伸长阶段高度富集。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显示参与玉米素、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差异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激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参与了不定根的诱导过程,而相对低水平的生长素有利于其后期发育;细胞分裂素和玉米素均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出现转运峰;油菜素内酯在生根初期被显著诱导。【结论】IBA刺激青榨槭不定根启动与增强生长素运输相关,不定根形成早期需要一定水平的细胞分裂素积累才能促进生根,玉米素和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促进了不定根原基的诱导和启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甾醇类化合物合成关键酶鲨烯单加氧酶(Squalene Monooxygenase,SQE)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营养生长期茎和叶中的表达模式分析。【方法】根据铁皮石斛转录组测序获得带5’末端的SQE基因片段,设计DoSQE1与DoSQE2基因的3’RACE引物,克隆全长cDNA,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DoSQE1与DoSQE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进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oSQE1与DoSQE2基因在铁皮石斛营养生长期的8月、10月、12月茎和叶中的表达模式。【结果】DoSQE1基因cDNA序列全长1 796 bp(GenBank登录号MT160182),含有1个1 554 bp的ORF,编码517个氨基酸;DoSQE2基因cDNA序列全长1 963 bp(GenBank登录号MT160183),含有1个1 578 bp的ORF,编码525个氨基酸。DoSQE1具有2个跨膜区,分别在4~22 aa和55~72 aa;DoSQE2只有在5~23 aa的1个跨膜区。DoSQE1蛋白在204~476aa、DoSQE2蛋白在211~484 aa处含有鲨烯环氧酶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DoSQE1与姬蝴蝶兰SQE(XP_020599860.1)的亲缘关系最近,DoSQE2与姬蝴蝶兰SQE(XP_020579136.1)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检测结果表明,茎和叶中都能检测到2个基因的表达,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DoSQE1基因在8月份表达量最高,DoSQE2基因在10月份表达量最高。【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DoSQE1和DoSQE2基因,发现DoSQE1和DoSQE2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铁皮石斛甾醇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理及代谢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红锥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ix)母株上剪取嫩枝作插穗,研究其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红锥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呈缓慢升高-急剧降低-急剧升高的变化趋势,氮素含量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C/N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红锥插穗扦插后0~18 d是生根的重要时期,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原始体的诱导都在这一阶段进行,叶面喷施适量的蔗糖可促进根原始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郝兰兰    李小兰    张帆  张雪冰  王鸿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3):108-116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桃砧木‘GF677’生根发育的4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为阐明桃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以扦插后0(对照)、7(激活期)、14(愈伤形成期)、21(不定根形成期)、28 d(不定根伸长期)插穗基部的韧皮部为材料进行RNA-sep测序并研究其生根机理。结果表明,生根过程中不同时期共鉴定出25 6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13 166个,下调12 490个。GO功能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细胞、细胞组分、细胞器黏合物和催化活性等代谢途径中。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响应糖酵解、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核糖体和氨基酸生物合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对主要通路的15个DEGs表达模式进行验证,其中13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转录组基因丰度的变化基本一致,表明转录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总之,糖酵解通路关键基因显著上调,参与激活期的能量补给;蛋氨酸代谢通路诱导基因的表达,参与韧皮部维管组织的分化与形成;精氨酸代谢激活NOS基因的表达,有利于NO的传递,实现根源信号向地上部的运输,进而调控桃的不定根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连翘扦插成活率,保证苗木质量,研究了插穗类型(营养枝、结果枝)和插穗直径对连翘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扦插苗成活率在扦插后一个半月左右稳定,连翘结果枝的成活率明显高于营养枝。不同直径的营养枝和结果枝扦插苗成活率都表现为:细中粗;不同规格插穗扦插生根的不定根总数顺序为:T2(中营养枝) T4(粗结果枝) T1(粗营养枝) T6(细结果枝) T5(中结果枝) T3(细营养枝);不同规格插穗扦插生根的最长不定根长顺序为:T3T5T4T2T6T1;不同规格插穗扦插生根的最长不定根粗顺序为:T6=T3T5=T4=T2T1,表明插穗类型对连翘育苗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山木通扦插繁殖及生根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木通Clematis finetiana 1年生枝条为材料,针对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和质量浓度、浸泡时间、扦插基质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扦插试验,研究山木通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木通属于皮部生根类型,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4个因素对山木通插穗生根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河沙扦插基质,100 mg·L~(-1)吲哚丁酸(IBA)浸泡2 h处理的山木通扦插的生根质量最佳,生根率达21.67%。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不定根诱导期和根系生长期下降,根系表达期和生长后期糖质量分数有所回升;淀粉质量分数持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扦插后逐渐下降,插穗大量生根期达到谷值,然后又逐渐上升。插穗内POD,PPO,IAAO活性的变化均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在不定根表达初期达到峰值。经IBA处理的插穗营养物质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且酶活性到达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早10 d,说明外源生长调节物质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栓皮栎嫩枝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栓皮栎7年生优势苗木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生根粉1号(ABT1)),设置0.5、1.0、1.5 g·L~(-1)3个质量浓度,并用清水对照,调查插穗的不定根发生特征、根系发育效果、不同生根时期营养物质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栓皮栎插穗不定根的发生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差异显著。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整体优于ABT1和NAA;0.5 g·L~(-1)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较小,1.0、1.5 g·L~(-1)处理不仅显著提高了插穗不定根发生和发育效果,还使插穗提前7~15 d生根;所有处理组合中,IBA质量浓度1.0 g·L~(-1)处理插穗,不定根发生和根系发育效果最佳,不定根发生率、生根数、生根指数等生根指标最大,根系生物量、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等根系发育指标也最高。IBA可以通过调控不同时期插穗基部可溶性糖质量分数、m(C)∶m(N)变化,影响不定根的形成。初步筛选IBA质量浓度1.0 g·L~(-1)为当前栓皮栎嫩枝扦插繁殖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根据营养动态变化,分析了插穗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