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岩羊(Pseudois nayaur)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岩羊的种群特性和生态特性对于维持高山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国内岩羊的研究资料对岩羊的生态学与种群特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姚启远 《野生动物》2013,(4):190-191
岩羊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适应恶劣环境的本领,不怕寒冷,不畏风雪,耐干旱,多在海拔4 000~6 000 m雪线以上的不毛之地生活,喜群居。学者对岩羊的野外行为研究较多,但对岩羊圈养的研究文章不多。2009~2012年,在长春动植物公园岩羊馆内对6只成年岩羊进行观察,在非原产地的平原地区通过圈养的方式对岩羊的饲养、食物组成、防疫、繁殖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岩羊在非原产地的饲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岩羊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火焰干燥染色体制备和核型分析技术,对青海省珍稀野生经济动物岩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岩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染色体臂数NF=60;常染色体形态为4个近端(ST)着丝粒染色体,48个端(A)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形态为X是较大的中(M)着丝粒染色体,Y为最小的中(M)着丝粒染色体。公母岩羊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54,XY和54,XX。  相似文献   

4.
对自然保护区3只患皮肤病岩羊进行临床检查、病原分离鉴定、血细胞常规测定和病理解剖学观察,确诊为岩羊患疥螨病致死。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掌握奶牛跛行后的运动特征、继而设计奶牛单腿步态模拟装置,笔者以SMC控制器作为运动控制核心,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实现奶牛单腿运动步态的模拟,并结合美国Tekscan公司生产的Walkway(压力测量步道)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良好,控制精度高,位置控制准确。说明该奶牛单腿步态模拟装置用于奶牛腿部运动模拟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岩羊(Pseudois nayaur)系青藏高原特有品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原产于我国西北。大连森林动物园共有岩羊14只,与大羊驼共同饲养在2 500m2的场地内。由于园区围网条件和岩羊善于跳跃的特性,其可以自由出入园区周边山林进行采食和产仔,实际处于半散放条件下饲养。本文记录2009—2016年间岩羊种群数量、年繁殖数量、死亡数量,并分析岩羊种群扩大原因及主要致死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岩羊可以适应大连地区的气候条件;岩羊种群迅速扩大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岩羊个体可以采食树叶、青草,野生的食物为岩羊提供了饲料中缺少或不足的营养;岩羊活动范围增大,使得因意外致死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7.
昆仑山脉岩羊布氏杆菌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平板凝集反应对昆仑山脉岩羊进行布氏杆菌病调查结果发现 :被检岩羊的布病阳性率为 18.75 % ,可疑为 6 .2 5 % ,总阳性率为 2 5 .0 0 %。  相似文献   

8.
Gait(步态):脚步的步法。自然步态一行走,慢跑,奔跑:自由步态一悠闲,不倦的运动;无摩擦步态一轻松自如的步伐;平衡步态一均衡的速度和步幅。  相似文献   

9.
岩羊皮蝇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羊别名石羊PesudoisnaynaHodgsonr-偶蹄目,牛科。是我国的重要野生动物资源之一。岩羊常年生存在平均海拔3000m~4000m的林线以上,可在碎石峭壁上灵活跳跃,攀登,喜群居,少则数十只,多则几百只。在干旱少雨季节岩羊常与牛羊争食混群,据此推测,岩羊亦有可能感染皮下蝇,为证实这一推测,我们于2000年3-5月对岩羊皮蝇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调查材料来自天峻县尕河地区国家计划猎杀的31只岩羊。被猎杀的岩羊经剥皮后检查,发现幼虫即为阳性感染者,并统计幼虫数。2 结果2.1 本…  相似文献   

10.
岩羊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海省13只岩羊的12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①岩羊的血清钠特别高,为217.33mmol/L,其它指标与家养的山羊和绵羊大致相同;②野生岩羊的GOT非常显著地高于动物园岩羊(P〈0.01),血清氯显著低于动物园岩羊(P〈0.05)。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桑枝叶混合青贮饲料对滩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其在生产中的可行性。选择滩寒杂交育肥肉羊26只,分为2个组,每组13只,试验组饲喂混合青贮,对照组饲喂全株玉米青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只均日增重提高9.2%(P0.05),料肉比降低6.98%(P0.05),30 d只均日增重可提高毛利7.75元,增幅为16.32%。研究表明,桑枝叶混合青贮饲料在生产中是可行的,并且能显著提高肉用杂交育肥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规模养殖户不同月龄陶寒F1和小尾寒羊羔羊进行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发育测定,陶寒F1平均初生体高比小尾寒羊提高14.49%(P<0.01)。4月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陶寒F1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9.26%、12.81%、10.68%、9.77%(P<0.01)。6月龄陶寒F1体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3.11%(P<0.01),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平均日增重比小尾寒羊提高44.41%(P<0.01)。  相似文献   

13.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动物科学专业发展和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任务。羊生产学作为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针对羊产业市场需求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对羊生产学课程教学内容拓展、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适应现代羊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湖羊由平原引进山区舍饲养殖,通过优秀肉羊良种——杜泊绵羊与湖羊开展杂交改良,能够提升当地肉羊生产性能,加快优质高效的现代肉羊产业发展。对2011年浙江省临安市承担实施的"杜湖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策勒黑羊是我国优秀的新疆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独特的绵羊遗传育种资源。主要对策勒黑羊多胎品种选育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新疆羊的多胎选育和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杜泊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一代羔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杜寒杂一代的初生重较纯种杜泊羊和小尾寒羊分别提高了22.27%、34.03%(P<0.01)。其60日龄平均日增重小尾寒羊增加117g(P<0.01)。从出生到周岁的体尺测定结果表明,杜寒杂一代的胸围比纯种杜泊羔羊、比小尾寒羊羔羊分别提高了0.13cm、2.57cm,差异显著(P<0.05)。杜寒杂一代初产母羊的产羔率比纯种杜泊羊初产母羊的产羔率提高了36.32%。5月龄杜寒杂一代比同龄小尾寒羊的屠宰率高2.6%,净肉率提高10.93%。  相似文献   

17.
洼地绵羊与四个羊种分子遗传标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APD技术,利用混合基因池(DNA pool)法,对洼地绵羊、小尾采羊、大尾寒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进行了遗洚相关分析。其中洼地绵羊与大尾寒羊间的遗传距离为0.0560,与小尾寒羊的遗传距离为00678,与滩羊的遗传距离为0.1266,而与鲁北白山羊的遗传距离为0.3607。可以认为洼地绵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滩羊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均是由蒙古羊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时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根据遗传距离做出了它们之间的聚类图。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洼地绵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鲁北白山羊均出现了具有品种特征的特异性条带。可以作为各自的分子标记来进行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8.
奶绵羊产业是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奶业中的小众特色产业.全球奶绵羊产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和非洲部分国家.2019年全球奶绵羊数量为2.5亿只,绵羊奶产量总计为1058.79万t,占总奶类产量的1.15%.全球的奶绵羊种质资源主要有东佛里生、拉考恩、阿瓦西等品种.中国发展奶绵羊产业,可形成我国羊产业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某场2010、2011年所产萨陶寒、陶寒、特寒F1代羊生产性能进行数据分析后结果显示,萨陶寒、陶寒、特寒代羔羊繁殖率高,都遗传了小尾寒羊的高繁殖力,3组之间萨陶寒F1代繁殖成活率明显高于陶寒、特寒F1代羊。小尾寒羊虽然产羔多,产羔率可达180%以上,但其繁活率却略低于陶寒F1代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