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蛙产业是延边林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在拉动林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延边林区林蛙产业存在的资金短缺、政策不优、科研滞后、行业自律不严等问题的分析,从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林蛙良种繁育体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开发生产要素市场、强化自律、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等8个方面,对加快林蛙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是东北林区栖息的重要野生经济动物,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项目。根据延边地区的森林环境和野生中国林蛙资源状况,将该区域适宜林蛙养殖的林地划分为6类,对人工放养量提出了参考数据,并应用电脑技术制作了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红松果林产业是延边林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延边林区红松果林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红松果林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红松果林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延边林业总经营面积406万公顷,主要由重点国有林区、县市国有林区和县市集体林区3部分组成。经过60余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集林木及林特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培育、能源矿产、林地开发以及房地产等产业体系。2011年,系统内林业产业总产值88.3亿元,不足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10,第二产业贡献率仅为27%。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延边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延边林业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于80~90年代,高速发展于本世纪初。经历了由木材生产  相似文献   

5.
开展二次创业,发展四大产业,推动延边林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我们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林区的重大举措,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延边林区的具体体现,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按照这一战略构想来进行,围绕落实这一战略构想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努力从  相似文献   

6.
延边林区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是国家重点林区和林业产业基地之一。延边林区自然资源富集,仅延边林业集团所辖的10户国有森工企业、1户森林经营局的版图上就拥有活立木蓄积2.7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9.2%,被誉为天然野生动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在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科学发展、提高民生水平的新起点上,在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面前,延边林区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期间,记者带着这一问题专访了吉林省延边州林管局局长、延边林业集团董事长、总裁刘怀。  相似文献   

7.
对通化市林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全市林蛙产业发展壮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为目前林蛙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延边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瓶颈环节,而林下经济产品具有浓郁的长白山特色、纯天然品质、独特的药用食用价值等特点,一定会成为众筹的重点关注对象。在延边林区的林下经济领域可以考虑推广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债券众筹等3种众筹方式。在林区推广众筹模式,还需要在选择众筹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众筹人才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区林蛙半人工养殖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林蛙的养殖的基本条件和养殖主要技术方法,可供林区从事林蛙养殖的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是一种珍贵的两栖类药用和食用经济动物。近年来,随着林蛙人工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林蛙深加工的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发展迅速,极大的带动了我国林蛙产业的发展,尤其促进了东北三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长白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林蛙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林蛙深加工产品市场的快速壮大表明,林蛙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东北三省中国林蛙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中国林蛙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清了东北三省中国林蛙资源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和生境状况,分析了影响中国林蛙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蛙栖息生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选设调查样方 ,调查了中国林蛙在自然条件下的栖息生境及分布 ;确定了中国林蛙在吉林省的地理分布区和动物生态地理群。通过对中国林蛙在自然条件下生境选择的研究 ,确定了人工养殖林蛙的最适宜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林蛙、青蛙和蟾蜍输卵管中的脂肪酸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种蛙输卵管中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3种蛙输卵管中均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林蛙与青蛙输卵管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含量基本一致,哈蟆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是青蛙油的1.72倍,是蟾蜍油的1.15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对黑龙江省8个地区野外采集的中国林蛙(Rana c hensinensis)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区域分化的初步研究。实验筛选出的10个RAPD引物 共扩增出78条DNA多态片段。用NJ(Neighbor-Joining)方法分析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树。 结果表明,中国林蛙(R. chensinensis)在8个不同采样地区已经出现明显的区域分化,且不 同地区的中国林蛙之间存在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不相吻合。根据地理、地质学资料初步推论 ,黑龙江省中国林蛙(R. chensinensis)的中心发源区很可能位于松花江和黑龙江两江下游 的丘陵地区。并主要依靠松花江水系从三江平原进入松嫩平原,在方正地区形成向西扩散过 程中的次中心发源区。  相似文献   

15.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in assessing the status and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EF of Yanbian forest regio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forest yearbooks from 1996 to 2002.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 per capita decreas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C) per capita almost kept a static status, and ecological surplus per capita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The EF per 10 thousand Yuan GDP per capita in Yanbian decreased from 1996 to 2002. This trend was similar to that in western China, and distinc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astern China. The forest EF per capita kept a steady status, while the forest production footprint (FPF) and forest export footprint (FEF) decreased. Comparing the two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NFPP) with the five years, the mean va1ue of FPF and FEF reduced by 0.341 (46.32%) and 0.327 hm2 per capita (54.94%),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e regional and forest development in Yanbian was sustainabl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FPP was favorable to impro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gion. However, the sustainability capacity was still lower than those in forest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mprove forest productivity,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scientificall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 25(2): 129–134 [译自: 生态学杂志]  相似文献   

16.
延边地区森林火灾释放碳量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延边地区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延边地区森林火灾年平均损失乔木地上生物量6157.54~8210.05t,年均释放碳量4965.78~6621.04t;用排放比法得出延边地区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CH4量分别为16387.07~21849.44、1192.23~1589.64和402.52~563.77t。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延边地区森工企业森林多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区域森林多种资源的实际,明确了强化森林多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曾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尽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但林业产业结构的诸多弊端表现得愈发突出,致使林业产业效益低下.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须依据相关理论,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遵循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