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晖 《湖南农业》2004,(10):4-4
藠头是一种2年生秋播作物,一般于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6月上旬收挖,作为加工原料。采用高岸稻田种植一季藠头和一季优质晚稻,即可通过水旱轮作改良土壤、减少病害侵染,又可充分利用地力,实现双季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藠头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云南开远甜藠头鳞茎为材料,研究SA、6-BA及复合处理对藠头鳞茎在室温贮藏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SA、6-BA处理后均能有效降低藠头鳞茎的失重率、腐烂指数、染菌率,使鳞茎硬度保存在较高水平,但SA处理增大了藠头的发芽率;SA、6-BA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藠头鳞茎贮藏期间硫代亚磺酸酯、淀粉、总氮、维生素C含量降低,保证了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经SA、6-BA处理后,有效抑制了藠头鳞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大幅度提高了SOD、POD活性,藠头鳞茎抗氧化能力增强,衰老速度减缓。表明SA、6-BA及复合处理均能提高藠头鳞茎的耐贮性及贮藏品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藠头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细叶藠头、长柄藠头、生米藠头开展黄化栽培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生米藠头产量最高,为33 116.67 kg/hm2,较细叶藠头增产9 401.67 kg/hm2,增幅为39.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长柄藠头产量为30 316.67 kg/hm2,较细叶藠头增产6 601.67 kg/hm2,增幅为27.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细叶藠头产量最低,为23 715.00 kg/hm2。因此,在黄化藠头价位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生米藠头进行黄化栽培。与生米藠头、长柄藠头相比,细叶藠头茎细小、生长量小,炒食后鲜润、味美、香浓,可作为地方特色品种进行黄化栽培。  相似文献   

4.
对出口腌渍藠头产品从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加快我国头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步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西生米藠头栽培试验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江西生米藠头为试材,比较了不同栽培措施对藠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处理都能提高藠头产量,增产幅度在7.02%~19.30%,其中,稻草覆盖增产幅度最大;而土壤撒施石灰对藠头中期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关分析显示,藠头鳞茎产量与生物产量、单株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个鳞茎均重与单株分蘖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湘阴县藠头的出口量占全国藠头出口量的1/3,占湖南省藠头出口总量的70%.2004年,湘阴县6667公顷无公害良种藠头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7.
微波法提取藠头总黄酮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藠头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影响微波辅助提取藠头中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还研究Na Cl、KCl、Mg Cl2、Na2SO3溶液对总黄酮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藠头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70(g/ml)、微波作用时间15 min、微波功率350 W、提取温度65℃,K+、Mg2+和还原剂Na2SO3对总黄酮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藠头中提取总黄酮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可重复,是提取藠头中总黄酮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为藠头中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藠头水旱轮作和旱地种植两种耕作制度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藠头水旱轮作比旱地种植有较多的好处,水旱轮作藠头产量比旱地种植一季藠头基础产量高605.5 kg/667 m2。形成100 kg鲜藠头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0.392 0、0.063 6、0.464 0 kg。藠头水旱轮作耕地土壤的供肥量、化肥利用率高于旱地。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效果最差。藠头施用化学氮、磷、钾肥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方程模型。结合有经验的农户的高产高效施肥调查,建议在施用猪粪500 kg/667 m2左右的情况下,水旱轮作的水田种植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9.1、4.5、7.5 kg/667 m2为宜。旱地种植一季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0、6.0、10.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每当藠头收获的季节,在讧西省新建县生米镇每天都有排着长龙般的车队,司机们争先恐后地开往地头收购藠头,人数最多的要算广东、浙江、湖南、湖北等外地企业,他们将新鲜或半成品(腌渍)藠头大量购进后精加工.再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生米镇的藠头也因此引起了国际市场上一些商家的关注,中国“藠头之乡”的美誉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0.
生米藠头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米藠头的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将藠头的生长期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冬前分蘖期、越冬期、春夏快速生长期、鳞茎膨大期和收获期。藠头的经济产量与其生长量即生物产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陈晶  郭荣荣  张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93-6895
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液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围绕液态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原料选择、茶叶浸提、过滤、调配、包装和灭菌等工序对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讨论了液态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根据现状提出今后液态茶饮料加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欧洲淡水鱼前处理加工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91-12495,12498
概述了欧洲淡水鱼的生产情况,说明了淡水鱼的利用价值和运输要求;结合前处理加工工艺阐述了欧洲淡水鱼加工中应用的加工机械与装置,为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与装备的配置和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棉种加工成套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系统实现了包括电机转速、加工温度、液位等参量的实时检测及控制,实现了成套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软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应用表明,系统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提高了棉种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重铬酸盐剂量计是国内食品辐照加工行业普遍使用的一种液体化学剂量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组成、校准过程等,并简要阐述了重铬酸盐剂量计在食品辐照加工确认和加工控制中的应用,为其今后在国内食品辐照加工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冷杀菌技术在液蛋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超高压杀菌、脉冲电场杀菌、辐照杀菌等冷杀菌新技术中的基本原理、优点、发展动态及其在液蛋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成果,并对我国禽蛋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张树行  沈希忠  李宗杰  陈圣杰  厉荣宣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54-13055,13084
简单描述数字图像处理以及农业专家系统的概念、应用等内容,以农业专家系统在农村推广和普及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介绍将手机的彩信通信功能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应用于农业专家系统,以此解决现今农业专家系统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手机通信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新型农业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7.
微波技术在橡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特点,简述了微波干燥聚合物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微波技术在橡胶加工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微波技术在橡胶加工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燕麦分布、生产及营养价值与生理功能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中国燕麦资源分布及生产情况,并对燕麦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为今后燕麦种质资源保存、育种、加工及产业化开发,提高燕麦产品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述国营农场系统产地粮食处理中心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应用运筹学的单源连续与离散模型,研究并提出了选址的方法与步骤。以黑龙江省852农场为例,对各分场级粮食处理中心的选址进行了规划计算,提出了各分场较合适的厂址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20.
何胜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88-1290
详细介绍了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紫色甘薯的营养及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紫甘薯加工的发展,简述了紫色甘薯脆片、紫色甘薯软糖、紫色地瓜干等紫甘薯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