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有城市生态竞争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竞争力和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评价机构的评价模型和分析体系,构建出基于PSR框架的湖南省地级城市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2012-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直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横向比较分析了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竞争力情况,明确了现阶段影响湖南省各城市生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评价了各城市的现状及潜力以及各城市间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各个城市生态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简述,分析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衡量标准,提出知识管理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途径,同时阐述了实施知识管理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永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65-6567
人力资本竞争力是县域综合竞争力潜在的主要来源和关键因素,提升县域人力资本竞争力对于优化县域资源配置,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全面、健康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以江苏县域人力资本竞争力为视角,在建立县域人力资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最新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52个县、县级市(不含市辖区)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发现了一些共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大宗农产品是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基础性商品,研究其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为改善中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1~2018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效应。【结果】2001~2018年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MS指数由5.63%上升至6.93%,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3.05%,其中,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的MS指数分别由0.96%、11.22%上升至4.62%、28.12%,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3.77%和47.94%,谷物和油料产品的MS指数分别由3.10%、4.94%下降至0.94%、2.69%,出口贡献率分别为-859.52%、-14.81%。【结论】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是出口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竞争力的出口效应高于整体竞争力;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出口增长贡献率较大,而谷物和油料国际竞争力下降对其出口有显著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 Index)、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测度中国兔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从国内外成本、价格、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兔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兔肉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现较好,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处于末尾位置;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此3个指标综合成兔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发现21世纪初中国兔产业国际竞争力表现较好,位于主要产兔国前列,但此后波动下滑,近年排名主要产兔国末位。另外,中国兔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上升,产业内贸易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在饲料成本上处于明显劣势,但在人工成本上有优势;从需求端来讲,兔产品国内需求较小,不利于兔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此提出大力推进兔产业标准化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兔业技术的研发、使用和推广,积极开拓兔产品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云南省地州市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区域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发现问题,有利于延长马铃薯产业链、优化区域整体布局。收集整理云南省15个地州市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市场、科研、政府政策支持五方面的指标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计算出综合权重。根据各项指标数据的权重对区域的指标数据计算得分,得出区域之间马铃薯生产竞争力、加工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科研竞争力、政府支持力度及综合竞争力排序。研究结论表明研发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种薯,保护耕地,加工多样化产品,打造高原特色马铃薯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有利于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构建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理论,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财务竞争力构建了测量模型。考量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竞争力。结果表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规模以及发展能力这四个因素,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竞争力产生直接和正向的影响,间接影响企业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  相似文献   

8.
彭一峰  杨秀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54-12757
建立了包括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开放竞争力、持续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3~2012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影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效益竞争力、持续竞争力与规模竞争力对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1997、2002、2007和2012年的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并结合不同时间断面上农业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插值效果图,归纳总结了甘肃省农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市(州)农业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出由分散向集聚发展的态势,可以划分为河西走廊超强型、陇中陇东一般型和陇南临夏甘南偏弱型3种基本类型;农业空间扩展能力与其竞争力水平高度正相关,并呈现出由极点式到点轴式再到网络化的迹象;农业政策导向驱动、资源禀赋及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及成长驱动共同驱使农业竞争力在空间范畴上格局置换。  相似文献   

10.
利用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数据,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是影响模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专业技能对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视就业教育,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注重专业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中国沿海省份的渔业产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并借鉴产业竞争力理论,查阅《中国渔业年鉴(2020)》获取统计数据,运用AHP方法和德尔菲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是沿海省份中渔业产业竞争力最强的省份,各省份之间差异大;影响渔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资源禀赋,其次是长期获利能力;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在评价渔业产业竞争力中倍受重视,将成为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推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渔业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土地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采用功效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我国31个省级单位进行了土地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省区土地竞争力大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土地竞争力排名与地均GDP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地竞争力排名与审批建设用地排名呈现显著的低度正相关性。这表明,区域新增建设用地的分配与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度不大,建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供给应主要依据土地竞争力安排,对处于不同排名的省份供地政策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运用CMS模型分析了云南省2001~2010年农产品出口增加的成因,结果表明,世界农产品进口规模的扩大、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产品出口结构适应世界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推动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而且近几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成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从分类产品上看,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促进植物性产品和饮料、烟草等产品的出口,而较弱的出口竞争力以及不合理的出口结构阻碍了动物性产品和动植物油脂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对竞争力的定义可能含有主观因素,决定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因素也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于是,在竞争力分析评价的研究中出现不同的分析模式。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在竞争力分析评价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几个模型。比较了这些模型的作用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杨琨  平瑛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616-1620
[目的]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农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因子分析、咨询专家意见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适用于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可分为高、中、低竞争力3个小组.虽然高组组内的排序有细微变化,但是高组的组成成员基本上无变化;与高组相比,中组和低组的变动频率较为频繁.我国农业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且农业优势产业带明显.[建议]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走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以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禽产业是近年来我国畜禽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逐渐成为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本文从国际竞争力、行业间竞争力、水禽自身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水禽产业竞争力现状;并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对影响水禽产业竞争力的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技术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依托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立产业联盟及完善水禽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水禽产品深加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以引导水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提升水禽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林业产业竞争力细分为林业产能竞争力、林业资本竞争力、林业技术竞争力、林业市场竞争力以及林业生态贡献力等5个系统层,构建了林业总产值等20个变量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年广西林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从完善政府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吸引国内外高级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加快林业产业营销体系建设、创建创新型林业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西林业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乐”旅游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及价值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要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81-14883,14886
归纳分析了影响"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因素,利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构建了发展"农家乐"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模型,进而对影响"农家乐"旅游核心竞争力的2个关键因子进行了深入的价值提升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苏永杰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206-208
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产业产值、产品产量和支撑能力等3个因素13个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用Eviewsl软件整理数据,对国内10个省(区)的畜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四川省畜牧业在国内的竞争力水平和排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四川省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建议。结果表明,四川省畜牧业的国内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三。因此,四川省应扩大养猪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提升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全省畜牧业的合理布局,以进一步提高其国内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绿色发展竞争力是判断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明晰其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认清规律、精准施策,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明确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09—2019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畜牧业绿色发展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与分类,并对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2年中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竞争力小幅下降,2013—2019年平稳增长,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3类因素共同推动;北部省份竞争力较高,中部省份竞争力增长较快,西南与东南省份竞争力较低;产品安全和资源节约推动北部省份竞争力较高,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制约西南省份竞争力提高,产出高效制约东南省份竞争力提升。研究结果为因地制宜制定各区域畜牧业绿色发展竞争力提升方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