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小麦留行套种玉米是利用小麦、玉米共生期的"空间差"、"时间差",实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双高产的种植技术,是我州因地制宜推行"二熟三收制"的主要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龙口市农机部门围绕突破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精量直播机械化技术,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结合本地特殊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套种模式,以农机农艺科学融合为切入点,扎实快速地推进了全市玉米免耕精量直播机械化技术的发展.2011年全市推广面积达5万亩. 一、现行玉米种植模式——套种 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积温为3800℃~4100℃,小麦、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为一年两作的种植模式.以前生产机械化水平低,收种衔接时间长,使玉米生长期缩短,积温不足,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麦收前进行玉米套种,前延玉米生长期10~20天,提高玉米生长积温200℃~300℃,满足玉米生长积温2300℃~2700℃的需要,形成了玉米套种的生产种植模式.受套种生产种植模式的影响和农艺高产栽培技术的需要,在全市逐步形成了种植畦宽1.5m,畦面播种6行小麦,其中间留一宽行与畦垄同为等行距套种玉米的固定种植规格.目前玉米套种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半机械化人力套播耧,二是电动套播耧,三是机械套播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玉米创高产种植的新途径,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笔者在去年采取了玉米2:空和清种两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使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试验数据,而且发现了一种玉米高产种植模式,即2:空种植模式,此种模式很好的填补了玉米种植的单一种植,是一项种植方法的巨大突破,现将有关试验方法和调查结果做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寻找玉米创高产种植的新途径,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笔者在去年采取了玉米2:空和清种两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使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试验数据,而且发现了一种玉米高产种植模式,即2:空种植模式,此种模式很好的填补了玉米种植的单一种植,是一项种植方法的巨大突破,现将有关试验方法和调查结果做如下报告。一、试验材料、地点玉米品种采用早熟耐密吉玉301为试验品种。地  相似文献   

5.
对辽东山区玉米种植情况进行调研,阐述目前辽东山区玉米种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玉米种植模式发展趋势,并提出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以解决辽东山区玉米种植难的问题,促进辽东山区玉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机械化生产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肥城市通过高产示范及样板田建设实现示范带动,大力推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和配套农机具应用推广,实现了玉米、大豆协同高产和农民增收致富. 一、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发展现状 肥城市在安庄镇双北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示范种植面积1000亩.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既可以用作饲料、食品加工,也可以用于烧酒和工业酒精的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玉米种植现状、高产玉米种植原理及玉米高产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玉米高产种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种植模式根据《邯郸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要求,邯郸市组织专家研讨并结合生产实际,推荐适宜全市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2行玉米+4行大豆”、“4行玉米+6行大豆”两种种植模式为主。优先选择有喷灌或者浅埋滴灌灌溉条件地块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垄密植种植是相对于传统小垄种植而言,就是把传统的65~67 cm的小垄改成宽度为110 cm的大垄,将原来在小垄上播1行玉米的种植方式,改为在大垄上播2行玉米,两行玉米间距40 cm,两条大垄间相邻苗带的间距是70 cm,株距缩小,从而实现扩垄增株,达到密植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青贮玉米是利通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牧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在20万亩左右,开展青贮玉米农机农艺融合种植试验研究分析对宁夏灌区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提升利通区奶产业转型升级和奶制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试验目的通过对利通区青贮玉米农机农艺融合高效种植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利通区规模化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探索形成适宜利通区的全株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完善的农机农艺集成配套技术体系,形成全株青贮玉米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模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年吉林省通榆县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对比试验资料,计算了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研究了玉米全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了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灌溉水生产率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定额下膜下滴灌玉米耗水规律基本相同,灌浆期耗水量最高,成熟期最低;从产量角度看,轮茬倒作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031.86m3/hm2,全覆盖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394.46m3/hm2;从灌溉水生产率角度,轮茬倒作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990.32m3/hm2,全覆盖种植模式下膜下滴灌玉米最佳灌溉定额为1 347.07m3/hm2。  相似文献   

12.
依据呼和浩特市郊区牧草套种田间试验提供的参数,对苜蓿套种玉米的4种不同组合模式,在进行产量性状、经济效益和水效益比较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综合效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4行玉米套8行苜蓿的组合模式,在节约灌溉水的前提下实现了草、料高产,并且水分、能量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综合效益显著,可作为内蒙古中部乃至西北牧区发展灌溉饲草料地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国农业大学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研究基地(曲周)开始进行双季玉米试验,即探索"春玉米—夏玉米"对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替代。这个试验着眼于气候与资源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未来我国华北地区种植结构的改进和调整,探索建立既能提高产量还能节水、节肥、休耕的生态保育型农业。试验表明,在华北平原推广"双季玉米"可节水30%~50%,可产生4个月的休耕期,可下调钾肥K2O用量50kg/hm2,可增产20%~30%。现将中国农业大学双季玉米试验示范项目团队发表在《农民日报》(2015年7月23日第5版面)的"华北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14.
汶上粮食生产“六统一”技术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东省汶上县总面积877平方公里,94万亩耕地,小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140万亩左右,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自2013年,汶上县政府启动了50万亩良田高产创建项目。通过多年来的试验和探索,我们在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六统一"农机技术模式,为粮食高产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机作业技术标准。至今,全县50万亩高标准良田全部推广应用了"六统一"技术模式,建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5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0万亩。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是塔城市要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近5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6%左右,为加快塔城市小麦生产向高产、高效、优质、节本发展,推广新型小麦种植技术十分迫切。"窄行匀播"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发展速度较快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改变以往小麦种植使用的15cm行距的模式,推广示范7.5cm行距的46/48行"窄行匀播"播种机,通过改变小麦植株分布的均匀性,合理地利用土地、光热、水肥资源,挖掘小麦增产潜力,提高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长春地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研究玉米高光效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光效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不仅使玉米增产增收,还能缩短生育期及改善玉米各阶段的动态生长指标。同时,针对试验中的高产灌溉制度,结合作物动态生长模型优化了高光效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用以指导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玉米机械化解决方案都是约翰迪尔关注的重点,约翰迪尔的玉米收获机械都拥有卓越的表现。现在,约翰迪尔在中国推出了适合中原地区玉米种植模式,配备约翰迪尔发动机的Y110(3行)、Y115(4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适应550-650毫米(3行,600毫米行距)以及450-550毫米(4行,500毫米行距)种植的玉米收获。中原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占我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3,而由于地理、经济、种植方式等因素,当地的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因此,发展的空间也较  相似文献   

18.
孙水 《河北农机》2016,(5):22-22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一穴多株"种植模式在玉米的种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还能节省土地资源让玉米的生长更加良好。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一穴多株"技术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肥料不足以及籽粒的不充实都限制了"一穴多株"种植模式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一穴多株"种植模式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新疆种植玉米通常采用0.7m的薄膜两行种植,行距40~55 cm。而种植打瓜通常采用0.9 m的薄膜两行种植,行距0.55~0.6m。这种农艺要求在塔城地区尤为明显。在紧张的春播过程中,农机户用0.7 m膜宽的铺膜播种机只能播玉米,不能播打瓜;如果用0.9 m膜宽的铺膜播种机却又只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农业部部署和省、市安排,2008年祁县承担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祁县农委组织技术人员与种植能手,开展超高产攻关,总结出一套宽行大垄、一穴多株轻简栽培技术模式,连续两年测产及实打实收,单产均达1000kg/0.067hm^2以上,树立了新的高产典型,现将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