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将长足大竹象幼虫肠道分为前中后三段,研究长足大竹象幼虫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的交互作用下不同段肠道中的不同纤维素酶的活性,为了探索其肠道中酶活的最佳pH值和最佳温度。结果表明:后段肠道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外切-β-1,4-葡聚糖苷酶的酶活性的最适温区为50℃-60℃(0.03±0.005μmol·min~(-1)·mg~(-1)),最适pH值为5~6(0.02±0.005μmol·min~(-1)·mg~(-1));内切-β-1,4-葡聚糖苷酶的最适温区为50~60℃(0.023±0.05μmol·min~(-1)·mg~(-1)),最适pH值为4~7(0.025±0.005μmol·min~(-1)·mg~(-1));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区为40~60℃(0.02±0.05μmol·min~(-1)·mg~(-1)),最适pH值为4~7(0.02±0.05μmol·min~(-1)·mg~(-1))。温度和pH值对昆虫肠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4种植食性甲虫肠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和客观评价昆虫体内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及pH值下测定杨叶甲、二纹柱萤叶甲、紫榆叶甲成、幼虫及双条杉天牛幼虫消化道内3类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4种甲虫体内均有消化纤维素的完整酶系,3种叶甲成、幼虫体内各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区为40 ~ 60℃、最适pH值范围为4~6,在高温和强碱条件下均未能检测出酶活性;双条杉天牛幼虫C1酶活性在强碱pH =9和70℃条件下活性最高,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低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C1酶活性显著高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温度和pH值对昆虫体内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甲虫取食习性的不同可能导致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酶活性的差异是否受到昆虫亲缘关系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纤维素酶的研究 I.纤维素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松墨天牛幼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其肠道内纤维素酶的组成和酶解动力学特征等。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肠道内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以C1酶活性最强,Cx酶次之,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弱;C1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3者的最适作用温区分别为35~55、45~55、40~50℃,最适pH值分别为5.0、5.6、5.0;Cx酶具有最强的热稳定性(65℃,2h),C1酶次之(55℃,2h),β-1,4-葡萄糖苷酶最低(50℃,1h)。此外动力学参数比较揭示,C1酶具有最大的Vmax和km,分别为1.0838和0.7632,β-1,4-葡萄糖苷酶和Cx酶分别具有最小的Km(0.1832)和Vmax(0.4339),但β-萄糖苷酶具有最大的酶解初速度(0.5938)。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幼虫纤维素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内切 β 1,4 葡聚糖酶 (内切葡聚糖酶 ,Cx)和β 1,4 葡萄糖苷酶 (β 葡萄糖苷酶 )的最适作用温度均为 4 0℃ ,最适作用pH值分别为 4 4 5 6和 4 8,内切葡聚糖酶具有较广泛的pH值和温度作用范围 ,在 2 5 5 0℃之间能保持80 %以上活性 ,pH 3 2 7 2之间能保持 6 0 %以上的酶活性 .内切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也稍强于 β 葡萄糖苷酶 ,但在 6 0℃温育 30min后 ,二者均丧失活性 .用含 0 1%CMC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到光肩星天牛的内切葡聚糖酶具有两种同工酶 ,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该两条酶带 ,并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单一酶带 ,分子量分别为 2 6kD和 39kD .纯化的同工酶处于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两种蛀干昆虫消化酶组成和活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β-1,4-葡萄糖苷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小蠹幼虫和成虫不含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顺序均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在55℃、pH值8.6时,果胶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败酱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最适pH为7.8,最适温度为26℃,温度60℃以上酶迅速失活。Vc、NaHSO3、L-Cys能完全抑制酶活性,苯甲酸钠、EDTA等对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酶能催化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愈创木酚氧化,但对焦性没食子酸的亲和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黄胸散白蚁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胸散白蚁体内纤维素酶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37℃时,C1酶与pNPC底物反应的最佳时间为1h,Cx酶与CMC-Na和β-葡糖苷酶与Salicin反应的最佳时间均为0.25h。黄胸散白蚁工蚁头部纤维素酶主要是Cx酶和β-葡糖苷酶。肠道组织中,3种纤维素酶主要分布于前肠和后肠组织。Cx酶在前肠的酶量占肠道组织该酶总量的52.9%;C1和β-葡糖苷酶绝大部分在后肠,在该部位所含酶量分别占整个肠道组织酶总量的83.3%和80.2%。说明3种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组织中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碱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AC-2作为碱性纤维素酶的生产菌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适宜的种子茵龄为24h;适于产酶的培养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值10.5;在碳源和氮源分别为1%的淀粉和2%的豆饼粉时,碱性纤维素酶活力可达到76.04U/mL。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酶液在70℃以下、pH值6.0~10.0范围内稳定。该酶制剂在棉织物洗涤和纸浆脱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华盖木嫁接苗当年生茎段为试材提取PPO酶液,研究温度、pH值、底物邻苯二酚浓度及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盖木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0,温度和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酶活性;邻苯二酚浓度为0.14 mo.lL-1时,PPO活性最大,低于0.14 mo.lL-1时,随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增加,超过0.14 mol.L-1时,加大底物浓度酶活性降低;Na2SO4、柠檬酸、抗坏血酸(Vc)对华盖木PPO的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Vc的抑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中分离出3属7株产脂肪酶菌,以思茅松松节油为底物,筛选高产脂肪酶菌株,测定脂肪酶活性,确定酶解特性,生长量和产酶特性。结果表明:以思茅松松节油和橄榄油为底物时,7株产脂肪酶菌均表现出不同的产脂肪酶活性,其中以菌株D12的产脂肪酶活性最高。以思茅松松节油为底物时,菌株D12的脂肪酶活力高达4.06 U·mL-1;菌株D12为中温型产碱性脂肪酶菌株,最适作用温度40℃,最适pH值为8.0;菌株D12经发酵至60 h时,OD600值高达0.68,说明其生长量达到最大,在48 h左右时酶活力达到最高,为6.6 U·mL-1。  相似文献   

11.
长足大竹象幼虫种群动态及其气候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8年于四川沐川定期调查长足大竹象为害的3个慈竹林内所有竹笋上的幼卵和幼虫密度变化,运用主成分、相关和通径分析及决策系数研究影响幼虫种群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幼虫种群变化呈单峰型,8月为高峰期,10月上旬以后虫口密度逐渐趋向于0水平。长足大竹象幼虫种群变化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旬平均气温,最主要的决策因素是旬最低气温。8种函数拟合表明平均虫口密度与旬平均气温、旬最低气温之间分别用直线函数方程Y=-0.535+0.031X、对数函数方程Y=-1.594+0.600lnX拟合的效果最好,据此建立平均虫口密度气候预测表,提出长足大竹象防治的温度指标为旬平均温度21.5℃或旬最低温度17.7℃。  相似文献   

12.
研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的酶用量、缓冲溶液pH值、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自生胶合刨花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酶/漆酶预处理主要参数对竹刨花自生胶合性能有不同程度影响,酶用量影响最显著。优化预处理参数为:处理温度60~70℃,半纤维素酶用量约500IU/g,缓冲溶液pH为9,处理时间45min,漆酶用量约30IU/g,缓冲溶液pH=3~4,处理时间120min。该结论可为半纤维素酶/漆酶协同预处理竹刨花制造自生胶合刨花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木质素降解子囊菌Paraconiothyrium variabile GHJ-4分泌的漆酶(laccase)、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3种木质素降解酶的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酶学性质,为利用该菌株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愈创木酚、2,6-二甲基苯酚和黎芦醇为底物测定laccase,MnP和LiP的酶活性,研究3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温度和pH稳定性及金属离子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GHJ-4菌株发酵18,15和21天后,分别获得laccase,MnP和LiP最高酶活为1 390.3,30.3和52.5 U·mL~(-1)。laccase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左右,最适反应pH为5.5左右,在55℃以下、pH 4.0~7.0的范围内较为稳定;MnP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左右,最适反应pH为5.0左右,在55℃以下、pH 4.0~9.0的范围内较为稳定;LiP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左右,最适反应pH为3.0左右,在40℃以下、pH 2.0~4.0的范围内较为稳定。Mg~(2+),Zn~(2+),Cu~(2+),K~+对laccase起促进作用,Na~+和Zn~(2+)对LiP起促进作用,Mn~(2+)对MnP起激活作用,而Fe~(3+),Ca~(2+),Pb~(2+),Co~(2+),Al~(3+)对3种酶均起抑制作用,其中尤以5 mmol·L~(-1)Fe~(3+)对3种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温度、pH及金属离子对Paraconiothyrium variabile GHJ-4 3种木质素降解酶的酶学特性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锴  梁军  张星耀 《林业科技》2010,35(3):22-26
以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马尾松样品中分离得到的松材线虫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泌物中纤维素酶的活力和酶学性质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筛选出的伴生真菌所分泌的纤维素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两者在酶促反应最适温度、酶促反应最适pH值、金属离子对酶活力影响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雄性成虫精巢为实验材料,采用醋酸洋红压片法观察了长足大竹象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等,并对其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染色体数目2n=22,其中常染色体10对,性染色体1对,均为中部/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F=22;性别决定机制为Xyp型,核型公式为2n=22=16m+4sm+Xyp;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大于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百分比为0.1,故长足大竹象的染色体核型为2C型,未观察到次级缢痕及随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桑粒肩天牛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殷幼平  程惊秋 《林业科学》1996,32(5):454-459
桑粒肩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幼虫肠道内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以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活性最强、β-1,4-葡萄糖苷酶次之,外切-β-1,4-葡聚糖酶(C1酶)最弱、测定了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二者的最适作用PH值分别为4.4和5.6;最适作用温区分别为30℃—45℃和45℃—50℃;Cx酶经50℃处理2h酶活性仅下降18.8%,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完全丧失。9种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都无明显激活作用,相反,除Hg++和Pb++对酶活性有强烈抑制作用外,Mn++和Cu++即使在0.005mol/L低浓度下,对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对今后开发酶抑制剂用于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中菏1号杨(I-107杨)为代表的杨树梭形溃疡病由壳梭孢属的真菌所引起,是一种新的杨树病害.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温度、pH值和培养基对壳梭孢菌3个菌株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0℃.其寄生基物的pH值范围为4~13,最适的pH值为7~8.4种培养基中以PDA培养基对3个菌株的生长为最适合.  相似文献   

18.
以邻联甲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漆酶(Laccase)的活性,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当以醋酸-醋酸钠为缓冲溶液体系进行酶活性测定时,最适pH值为4,最适温度为53 ℃.漆酶在30 ℃的条件下保温过夜活性仍能保持在90%以上,而高温条件下漆酶不稳定,容易变性失活.当缓冲溶液体系中二价铜离子质量浓度在50~60 mg/L之间时,漆酶活性约提高50%;而亚铁离子则可以完全抑制漆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耐热型木聚糖酶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糖渣为碳源,利用耐热子囊菌(Thermoascus aurantiacus)液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木糖渣质量浓度4%,培养温度45摄氏度,转速180r/min,培养基初始pH值4.8,初始C/N为7.1,木聚糖酶活性可达900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75摄氏度,最适pH值为4.8,该酶的耐热性强,在75摄氏度下温保1h,酶活力剩余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酶法提取黑加仑果渣花色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黑加仑果渣花色苷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釆用纤维素酶酶解,温度50℃,时间100min,果渣与酶解液的比1:9(g:mL),酶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pH值5.0,黑加仑花色苷提取率86.63%.釆用果胶酶酶解,温度50℃,时间120min,果渣与酶解液的比为1:8(g:mL),酶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4%,pH值3.5,黑加仑花色苷提取率91.09%.并确定了使用果胶酶的提取效果好于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