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射阳县经过多年的区域规模发展,已形成了以特庸、盘湾、洋马三个重点镇为主的区域化蚕茧生产基地。近年来桑园面积和饲养总量稳中有升,尤其是养蚕规模化配置,推动了射阳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1近年来射阳蚕桑发展基本概况1.1桑园面积、饲养蚕种和亩均效益调查2017年全县桑园面积3866.67hm~2(5.8万亩),饲养蚕种16.6万张,亩(666.67m~2)均  相似文献   

3.
正西充县具有4000多年栽桑养蚕、缫丝制绸的悠久历史,是四川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桑园7333hm~2(合11万亩),蚕桑生产基地乡镇21个,其中市级蚕桑基地乡镇9个,县级蚕桑基地乡镇12个,仁和双洛乡蚕桑示范区在2013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全县有缫丝企业1个,织绸企业52户,蚕桑丝绸及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王佛桑 《中国蚕业》2003,24(3):77-78
1 蚕桑生产发展概况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城面积只有847km~2,总人口不足10万。蚕桑生产1973年开始起步,1982年产茧175.5t,1988年进入全省6个产500t茧县行列。1990年全县桑园887.5hm~2,1991年产茧1008.5t。近年更以产业基础牢、发展速度快、收入比重大,服务体系全及种、茧、丝配套,行业整体效益较好而驰名。2001年全县投产桑园1797hm~2,生产蚕茧1907t,蚕茧销售收入2968.9万  相似文献   

5.
<正> 一、基本概况: 我县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近10年来蚕桑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83年至1991年的8年间,新建桑园2900亩(每亩667m~2,下同),300多万株,分布在全县的12个乡(镇),111个村,17200户。今年蚕桑生产跨了一大步,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建桑园8234.8亩,790多万株,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1134.8亩,1090多万株。育苗770亩,养蚕800张,产茧24吨,产值达  相似文献   

6.
正赖常元,资中县球溪镇高坳村农民,今年61岁,一家5口人,近年来发展果叶兼用桑园,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成为资中县蚕桑产业致富的典型。2015年1hm~2(15亩)果叶兼用桑园养蚕15张,蚕茧收入19350元,桑果收入47000余元,利用桑枝种植大球蘑菇收入15万元,桑园间作草莓0.13hm~2(2亩)收入45000元,全年蚕桑综合收入达到26万余元。具  相似文献   

7.
1 全南县蚕桑的简要回顾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 ,是个边远山区小县 ,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 80年代末以来 ,蚕桑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1984年 ,全县蚕桑生产以 8户农户 ,8亩桑园起家 ,经过 17年风风雨雨 ,蚕桑生产几经起伏。 1992~ 1994年是全南县蚕桑业鼎盛时期 ;1992年全县种桑养蚕发展到 18个乡 (镇 )场 ,99个村 ,10 2 4 3户 ,桑园面积 175 4 2亩 ,养蚕 4 130 2张 ,产鲜茧 966吨 ,产值 92 7 36万元 ;1994年 ,蚕桑呈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投产桑园 82 10亩 ,养蚕 38374张 ,产鲜茧 110 1吨 ,全县 5 987户蚕农 ,户平蚕茧收入 2 75 9元 ;县缫丝厂生产白厂丝 93 2吨 ,实现工业产值 1675 5 0万元 ,创税利 199 2万元。但是由于前几年茧丝绸行情滑坡 ,我县蚕种饲养量 ,鲜茧产量也逐年下降 ,蚕桑生产面临着种种问题。1996年全县投产桑园 5 188亩 ,养蚕 175 81张 ,产鲜茧 65 6吨 ;1997~ 2 0 0 0年 ,蚕桑生产步入低谷 ,每年在养蚕 85 0 0张、...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现状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7.08万张,产茧3007吨。平均茧价  相似文献   

9.
蚕桑是淳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 1 998年以来 ,我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 ,蚕茧总量快速递增 (年增幅 1 0 %以上 ) ,桑园基础得到夯实 ,蚕茧质量显著提高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 2 0 0 1、2 0 0 2两年全县新种桑 31 30万株占桑园总面积的4 0 %左右 ,今年全县发放蚕种估计 9.2万张 ,蚕茧产量达到 350 0t;明年全县发种有望突破 1 1 .5万张 ,产茧 4 50 0t,全县蚕农户均拥有桑园面积也已从原来的 0 .0 78hm2 ( 1 .1 8亩 )扩大到今年的0 .1 53hm2 ( 2 .3亩 )。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主要是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0.
射阳县蚕业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稳定提高在21世纪初,生产总量现列江苏省第四位。2010年全县有桑园6万亩,全年实发蚕种16万张,蚕桑产值2.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和66%,亩平产值达4951元。“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相似文献   

11.
李仕亚 《四川蚕业》2010,38(3):11-12,18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邓华  龚国  唐宁 《四川蚕业》2018,(1):15-16
<正>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陈毅元帅的故乡,是蚕桑产业发展的生态适宜区。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资源综合开发的完整产业体系。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围绕助农增收目标,以"公司+基地+园区"建设为中心,推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全县有桑园6666.7hm~2(10万亩),养蚕农户3万余户,年均养蚕13.5万余张,年产蚕茧量5250t,蚕茧  相似文献   

13.
正珙县地处四川宜宾南缘,全县幅员面积1149. 5km~2,辖11镇6乡、262个村。全县桑园面积1. 23万hm~2(18. 5万亩),年产鲜茧7650t,蚕业综合产值达12. 5亿元。近年来,珙县以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为主线,以资源多元开发为突破,将桑枝食用菌(香菇)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的重要产业抓手,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取  相似文献   

14.
四川武胜建成桑枝规模集中粉碎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解决桑枝就地高效利用的难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通过对国内各种大型粉碎设备的选型改良,成功开发了适用于桑枝粉碎的大型粉碎机,每小时可粉碎桑枝2~3t。  相似文献   

15.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湖县蚕桑生产迅猛发展,形成8.5万亩桑园面积,年产鲜茧7.5万担的规模,被列入省蚕桑生产重点县(市)。但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全县毁桑改种势头盛行,面积锐减。至目前桑园面积已不足2.5万亩,且有继续减少的态势,整个产业基础受到了严重影响。笔者对造成全县大面积毁桑改种的直接原因作了多次调查,现对解决出现的问题提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周帅 《四川蚕业》2010,38(1):10-11
<正>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其桑园面积3.4万亩,分别占全县的51%和62%。蚕桑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亦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周帅 《江苏蚕业》2010,32(2):49-50
射阳县是全国优质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  相似文献   

19.
朱德高 《四川蚕业》2020,48(1):17-19
蚕桑是富顺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截止2019年底,全县有桑园面积2.4万亩(1600hm2),其中果叶兼用桑0.3万亩(200hm2),栽桑养蚕镇乡14个。年养蚕1.5万张,蚕茧单产达到39kg/张,蚕茧综合均价为41元/kg,张种养蚕收入1600元,蚕农售茧收入2400万。我县自贡裕民蚕种场年生产蚕种10万张,居全省普种生产第三位,蚕种产值55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蚕桑产业是宜宾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合社+共育户+蚕农"的产业经营模式,着力"五大提升",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28667hm~2(43万亩),发种41.5万张,产茧1.7万t,单产40kg,蚕农售茧收入6.2亿元,蚕桑综合产值达11.7亿元,蚕茧产量位居全省第二位。今年5月中国丝绸协会授予宜宾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