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如何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淡水育珠的重要课题。我们从几年来的淡水养殖珍珠的生产实践认识到,人工育珠的质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育珠蚌的种类,暂养蚌的饲养管理,制片与插片技术,育珠蚌的饲养管理好环等都影响人工淡水珍珠的质量。现就以上几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一、育珠蚌的种类淡水育珠蚌的种类,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珍珠蚌,背瘤丽蚌等。一般来说,以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育成珠的质量比其他蚌的质量好,尤其是三角帆蚌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4.
小片与蚌间的关系对珍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褶纹冠蚌同一个体自体外套膜小片育珠,结果珍珠质量明显提高。采用三角帆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褶纹冠蚌。结果珍珠质量极差,大多数蚌产不出珍珠;采用褶纹冠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三角帆蚌,结果三分之一的蚌能得到质量高于褶纹冠蚌,产量高于三角帆蚌的珍珠。作者认为供片蚌和受片蚌间相适关系影响珍珠质量,研究如何提高褶纹冠蚌小片在三角帆蚌体内成珠的比率,在生产上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供片蚌和育珠蚌对无核珍珠质量的影响,以三角帆蚌紫色选育系F5为材料,在插植无核珍珠前,测量了供片蚌和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等生长性状,检测了供片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E。经过18个月育珠,测量了育珠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计算其特定生长率,检测了育珠蚌内壳色颜色参数L、a、b、dE,测量了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结果发现,供片蚌生长性状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圆度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供片蚌内壳色与无核珍珠颜色相关性极显著(r=-0.400~0.376,P<0.01),供片蚌dE值越大所产紫色珍珠比例越高、dE值越小所产白色珍珠比例越高。育珠蚌特定生长率与所产无核珍珠大小、光泽和产珠量相关性极显著(r=0.237~0.516,P<0.01),相关程度为体重> 壳长> 壳宽> 壳高,育珠蚌特定生长率与所产无核珍珠圆度相关性极显著(r=-0.284~-0.256,P<0.01),相关程度为壳长>体质量>壳宽>壳高。育珠蚌内壳色与所产无核珍珠颜色、大小、圆度、光泽和产珠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综合各性状相关性分析,改良供片蚌内壳色可以改良珍珠颜色,改良育珠蚌的生长性状可以改良珍珠大小、光泽、圆度和产珠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RAPD和同工酶凝胶电泳的方法,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角帆蚌群体内的相似度为0.2917,褶纹冠蚌的为0.3636;两者的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6723,遗传距离为0.3277.EST和LDH同工酶在褶纹冠蚌外套膜及内脏团组织中的表达酶谱均比在三角帆蚌中复杂,2种组织相比则内脏团中的表达酶谱比外套膜复杂.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同作为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主要育珠蚌种,两者各有优缺点.在珍珠养殖和育种上,一方面要重视野生资源的保护,避免近亲繁殖;另一方面要建立种质资源库,不断筛选出更多更好的优良性状,提高育珠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广西水产科技》1976,(2):16-16
一、珍珠生产 2000个育珠蚌饲养两周年,收获人工无核珍珠8.2市斤。其中褶纹冠蚌平均200个左右收获珍珠1市斤;三角帆蚌平均300个左右收获1市斤。  相似文献   

8.
金梅 《内陆水产》2006,31(9):29-29
三角帆蚌,隶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帆蚌属,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蚌。三角帆所产的珍珠产量佳,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长比较缓慢。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同属帆蚌属(日本称为池蝶蚌属),是中国大陆近年来从日本、台湾引进的优良珠贝类。与三角帆蚌相比,池蝶蚌具有壳、珍珠层、外套膜较厚,珍珠质分泌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任海 《科学养鱼》1996,(8):12-12
褶纹冠蚌优质珍珠的培育众所周知,优质珍珠大多产于三角帆蚌.但三角帆蚌生长较慢、货源少,易发病并不易控制,故三角帆蚌育珠风险较大。褶纹冠蚌生长快,抗病力强.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样也能生产出优质珍珠.主要有以下措施:褶纹冠蚌以1—2龄时期生长最旺盛,之...  相似文献   

10.
采用RAPD和同工酶凝胶电泳的方法,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角帆蚌群体内的相似度为0.2917,褶纹冠蚌的为0.3636;两者的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6723,遗传距离为0.3277。EST和LDH同工酶在褶纹冠蚌外套膜及内脏团组织中的表达酶谱均比在三角帆蚌中复杂,2种组织相比则内脏团中的表达酶谱比外套膜复杂。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同作为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主要育珠蚌种,两者各有优缺点。在珍珠养殖和育种上,一方面要重视野生资源的保护,避免近亲繁殖;另一方面要建立种质资源库,不断筛选出更多更好的优良性状,提高育珠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优质珍珠大多产于三角帆蚌,但在三角帆蚌易发病,目前尚未得到很好控制之前,采用三角帆蚌育珠风险较大。褶纹冠蚌生长快,抗病力强,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样也能生产出优质珍珠。现将我们的育珠经验介绍如下:一、亲蚌选择和小蚌培育褶纹冠蚌以1一'2齿令时期生长最旺盛,之后生长逐渐缓慢据吴江县东太湖八都水产场对1一2龄的褶纹冠蚌做手术蚌后在同等条件下的产珠比较(见表1)叮证明:l龄蚌优于'2龄蚌然而作为手术蚌,还要求外套膜有一定的厚度,插片操作方便,因此蚌体必须大于8厘米如何把1龄蚌当年培养到8一10厘米是首要前提_试验证明,只要措施得当,大部分的蚌是能够达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优质淡水珍珠育珠蚌——池蝶蚌(图见彩中插2),是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引进原种亲蚌,1998年繁殖F1代成功,经过与三角帆蚌育珠性能对比研究,证明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三角帆蚌,  相似文献   

13.
北力地区人工育珠的主要蚌种为褶纹冠蚌(Grstaria Plicata Leach),它分布广,产量高,体形大,成珠快,外套膜厚实,能插大核植大片可育大型珍珠。但珠型多呈长园形,沟纹多,光泽度差,成珠质量不如三角帆蚌,这是北方地区人工育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是淡水育珠的优良品种,是我国的特有种。地理分布于河北省以南水域。为了提高北方地区的人工育珠的质量,探索三角  相似文献   

14.
第二讲育珠蚌的人工繁殖目前淡水育珠蚌主要有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两种。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褶纹冠蚌喜欢生长在水流缓慢、水质肥沃的水域中;三角帆蚌喜欢生长在有水流、水质清,底质较硬的水域中。两种蚌均是雌雄异体,其生殖腺位于斧足上方的肠管迂回部,  相似文献   

15.
<正>一、培育技术1.育珠蚌种选择为生产淡水优质珍珠,江西抚州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于1997年底成功地从日本引进了池蝶蚌原种,并于1998年繁殖成功。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经过近十年研究,池蝶蚌的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1.78倍,贝壳珍珠层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2.08倍,珍珠生长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大规格、优质珍珠的比例是三角帆  相似文献   

16.
池蝶蚌育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近年来,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因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严重,育珠性能下降,育珠蚌抗病力低,培育的珍珠产品颗粒小、质量差,从而造成珍珠品位低,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市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7.
过去曾有人认为:在河蚌育珠手术操作中,用小片进行异体移殖(例如:以褶纹冠蚌为制片蚌,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培育珍珠)由于不是同属的蚌,亲缘较远,两种蚌的细胞内所含的蛋白质不同,小片作为异种蛋白送入母蚌(育珠蚌)体内,因而游走细胞因趋化作用而吞食小片组织细胞,而成为脓浆,致使育珠蚌内布满脓泡而无珍珠。某些单位曾由于进行小片异体移殖而出现了育珠蚌有30—50%,甚至100%的脓泡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说明,用褶纹冠蚌育出的珍珠珠质,不如用三角帆蚌育出的珍珠珠质,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创汇和集体经济的收入,甚至会影响到珍珠养殖业发展的方向。为此,我们开展了三角帆蚌育珠的研究,期望通过改革养殖工艺,改善管理办法,提高二足龄三角帆蚌优质珠的比例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经过10年的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表明:池蝶蚌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分泌珍珠速度快等特点。与三角帆蚌育珠对比结果,珍珠产品颗粒大,优质率是三角帆蚌的2倍多。  相似文献   

20.
认识鳔炎病     
池蝶蚌和我国的三角帆蚌为同属不同种,出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池蝶蚌是的优质淡水育珠蚌,具有以下特点:①容易养殖,池蝶蚌的生活习性与三角帆蚌非常相近,其繁殖、幼蚌培育、成蚌饲养技术也与三角帆蚌相似;②成活率高,池蝶蚌内脏团大,软体部分的重量占蚌体总重量的比例达45%,体质好,生命力强;③手术插核难度小,池蝶蚌双壳鼓起,壳间距大,且闭壳肌也强壮,其直径比三角帆蚌大20%,开壳宽度可超过1 cm,有利于手术操作;④育珠品质高,珍珠光亮度、珠层厚度以及品质都比其它淡水蚌手术蚌的珍珠要好;⑤贝壳利用价值高,池蝶蚌的贝壳比三角帆蚌的贝壳厚50%以上,尤其是贝壳的珍珠层较厚,有利于加工珍珠层粉,也是制作珠核、雕刻的最佳材料.目前,池蝶蚌在江西省被广泛推广养殖,在该省临川、都昌、万年、泰和等县市建立起示范推广基地2000多亩,直接参与池蝶蚌养殖的农户达1500多户,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多年蚌类养殖研究,对池蝶蚌的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