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媚 《浙江柑橘》2014,(2):27-29
果实品质是决定果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但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感官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各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或相对独立性。在实际果品分析试验过程中,参考文献中有关分析试验方法很多,由于采用不同方法获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故果实品质指标参数的采集需要标明采用的试验方法及相关设备,只有这样方可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蔬菜的感官品质是指人们食用蔬菜时口腔味觉与触觉的综合反映,通常采用品尝方法进行鉴定。本试验选择10位不同年龄段的资深品尝员组成专家小组,采用系统评分法对50个叶用莴苣品种的感官品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叶形、不同颜色叶用莴苣间的多个感官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球莴苣的口感优于散叶莴苣,绿叶莴苣的口感优于紫叶莴苣。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草莓果实品质的感官评价方法,由10名专业人员和7名非专业人员组成了3个不同组合的评定小组,采用3种感官评定方法,对不同成熟度(七成熟、九成熟)的4个草莓品种(红颊、越秀、越心、初恋情人)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越心品质优秀,七成熟即表现出较好品质,九成熟品质最优;红颊品质受成熟度影响较大,九成熟果实品质明显优于七成熟;越秀品质较好,整体高于红颊,其九成熟果实品质也优于七成熟;初恋情人争议较大,在各评价方法中都表现不太理想。此外,在草莓感官评定中,非专业评定人员经过培训,可根据评定方法得出和专业评定人员基本一致的感官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摘要:以8种番茄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感官评价和智能仪器(电子眼、电子舌和电子鼻)评价相结 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番茄品种的消费者喜好度差异和影响消费者喜好度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智能感官 仪器中的电子眼可以将番茄外观参数量化及数字化,从而进行精确比较;电子舌可以代替人工多次重复性 品尝并对不同品种番茄的酸甜滋味差异进行分析;电子鼻可以通过分析和数据处理,找出影响不同品种番 茄风味差异的对应化合物;通过此次人工感官评价与智能感官评价结果结合分析,发现消费者更加喜欢红 色番茄,而影响番茄风味的主要是青草味、果香味、奶酪味的一些化合物。人工感官与智能感官评价相结 合不仅能够得到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还能分析出影响喜好度的原因;因此,人工与智能感官评价结合能够 对果蔬风味进行科学评价,也可以为未来培育出更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果实品质评价是果树品种优选的基础和前提,比较杨凌地区不同红色鲜食葡萄品种的果实品质差异,可为筛选适合该地区栽培的红色鲜食葡萄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法对该地区12种红色鲜食葡萄果实的22个主要品质性状(单粒质量、果形指数、L~*、a~*、b~*、硬度、脆性、黏着性、弹性、凝聚性、胶黏性、耐咀性、回复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可食率、含水率、出汁率、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各品种果实进行感官品评。【结果】12种红色鲜食葡萄果实各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品质性状间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8.55%,能够反映果实的基本品质性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12种红色鲜食葡萄分为4大类;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无籽红提‘’美人指‘’夏黑’和‘蜜光’果实肉质细脆、汁液丰富、香味浓郁,品质性状较佳‘,京亚‘’摩尔多瓦’和‘早巨选’果实肉质粗糙、口感酸涩,品质相对较差,其他品种居中。【结论】研究结果初步判定了杨凌地区不同品种红色鲜食葡萄果实品质差异,可为进一步选育或生产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苹果汁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汁是我国苹果产业的主要加工产品,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准确快速评价苹果汁品质对苹果汁的加工、储藏、流通和贸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不同的苹果汁产品的感官评价语言与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加工品质指标、感官品质指标和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的仪器测定方法与最新研究进展,品质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不同苹果汁产品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果形是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作物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也是种质资源分类和消费者感官评价的标准之一。果形是遗传机制复杂的数量性状,对其进行遗传研究相对较困难。本文对蔬菜作物果形的遗传研究方法、生长发育类型和主要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进行
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茄子属茄科一年生蔬菜,原产印度,我国普遍栽培,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其按果实形状不同可分为圆茄、灯泡茄和线茄3种。我国南方以种植线茄为主,果实细长条形、略弯曲,皮较薄,深紫色或黑紫色,果肉白色,含籽少,肉质细嫩松软,品质好。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  相似文献   

9.
由于蔬菜供食用的器官不同,贮运加工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采收成熟度的标准也各有差异。用作较长期贮运的番茄,不仅要以风味、品质的优劣作为首要依据,而且要以贮运结束时的风味、品质及烂耗状况为标准。而番茄的色泽是判断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比较了不同果色番茄的贮藏效果,以确定最适宜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0.
对甘蓝品质分析与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甘蓝品质分析与评价的若干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用品质感官鉴定结果量化处理的记分方法和标准,以及鉴评时应掌握的几个原则。采用卡方检验、平均数差数显著性测验和相关系数分析,对容量法和公式法测定叶球紧实度的通用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高扁圆和扁圆形叶球的紧实度时,可以公式法代替容量法。应用选择指数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对不同材料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了材料之间在优质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新鲜蔬菜的贮藏保鲜过种中减轻蔬菜的腐烂损耗,除了做好必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外,还必须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从而减少蔬菜的物质消耗和减缓衰老、延长采后寿命和货架期。采用几种不同包装材料对常见蔬菜分别进行包装贮藏,测定蔬菜不同贮藏时间的感官品质和失重率。结果表明:采用专用硅窗气调袋和OPP蔬菜保鲜袋包装的蔬菜,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感官品质及失重率均优于泡沫箱和保鲜膜,比较适合蔬菜的贮藏保鲜;保鲜膜透气性较差,易造成蔬菜腐烂霉变,而泡沫箱保水性较差,蔬菜失水严重,二者均不适合单独作为贮藏保鲜的容器。  相似文献   

12.
吴志行 《长江蔬菜》2006,(10):47-49
环保型商品蔬菜的外在质量一般都借助人的感官测定,很少用仪器分析来评价.辨别产品外观的标准有色泽、大小、形状、表面特征、鲜嫩程度、成熟一致性、有无病虫损害或机械损伤等.各种蔬菜外在的质量标准常因蔬菜品种、生产习惯、生产季节、消费习惯、销售地区、运输包装、食用方法及贮藏加工的不同而异,国内商品蔬菜外在的质量标准很难统一.现仅以上海及北京两地的蔬菜为例,参考葛晓光、郁樊敏等人菜场的调查资料,将主要蔬菜外在的质量标准分述如下,以供各地今后制定蔬菜外在质量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萝卜是秋冬栽培的主要蔬菜 ,品种多 ,有抗寒的 ,有较耐热的 ,生长期也有长有短。由于不同的品种 ,播种期、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期等因素的影响 ,常会引起肉质根形态反常现象 ,因而影响萝卜的品质和食用价值。萝卜裂根 ,主要是由于生长期中的土壤水份供应不均所造成 ,尤其是在生长初期遇干旱 ,表层土壤趋向硬化 ,肉质部细胞分裂缓慢 ,但到生长中后期水又充足起来 ,肉质部细胞分裂猛长 ,表皮不能相应的生长 ,因而发生了开裂现象。这不仅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同时也不耐贮藏 ,容易腐烂。所以在萝卜生长过程中对水份的要求是敏感的 ,…  相似文献   

14.
方巍 《上海蔬菜》2012,(3):65-66
舟山地处海岛,耕地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设施蔬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及盲目过量施用化肥,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和耕地有限的矛盾,滨海围垦地面积不断扩大,但是滨海盐土含盐量高,对盐敏感的蔬菜难以成活,不耐盐蔬菜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种植效益低。由于不同作物或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耐盐性差异显著,因此通过挖掘  相似文献   

15.
范叶  易泽夫  王壮波 《蔬菜》2019,(2):60-64
为了提高农药检测的准确率,试验选择气相色谱(7890A、1310)与气相串联质谱(GCMS-MS)3种不同仪器,结球白菜、结球甘蓝、黄瓜、辣椒4种蔬菜样品及其基质标准溶液和正己烷溶剂标准溶液,对4种不同蔬菜中分别添加腐霉利、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4种农药并进行回收校正,比较不同的校正溶液、不同仪器以及不同的样品类型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按不同基质标准溶液和溶剂标准溶液校正的检测结果分类,不同蔬菜、不同的标准校正溶液对于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基质效应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但采用与本底一致的基质标准溶液校正样品可有效消除基质效应。按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分类,气相色谱(7890A、1310)与气相串联质谱(GC-MS-MS)基质效应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GC-MS-MS存在较为明显的基质增强效应;而同类仪器(7890A、1310)之间基质效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高品质黄瓜,顾名思义,是指商品质量较高的黄瓜,商品质量包括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通常外在质量较易判断,可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和嗅觉进行简单的感官鉴定,而内在品质则包括营养质量和安全质量。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一般情况下很难判断内在质量的高低。黄瓜的营养质量与和栽培措施有关,而安全质量则必须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严格的生产技术规程来控制。反季节生产是在不适宜作物生长的寒冷或炎热的季节,人为地创造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采用专用品种进行生产,主要保证在冬、春、秋及夏秋淡季调节蔬菜市场的供应种类、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丰富发酵蔬菜产品的种类,本研究以胡萝卜、木耳、苦瓜和辣椒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蔬菜工艺的研制。先将四种蔬菜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复配,以pH值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剂接种量、盐添加量、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蔬菜品质的影响,优化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剂接种体积为3%、糖添加量为7%、盐添加量3%、发酵时间2 d,在此条件下制作的发酵蔬菜酸味适中,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8.
套袋在蔬菜生产上已经有一些报道[1-7],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果实发育、降低农药残留,但是这些报道主要是针对茄果类蔬菜进行的.套袋对黄瓜瓜条发育和品质的影响尚不明确.本试验旨在分析不同套袋处理对温室黄瓜瓜条发育、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筛选有效的温室黄瓜套袋材料.  相似文献   

19.
芋头食味品质是评定芋头品种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优质芋头口感要求,参照稻米、玉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江苏省优质芋头食味评价体系。该评价方法包括芋头硬度、糯性、沙性、黏液量、口感和香味6类指标。利用该方法对江苏省2014年和2015年芋头新品种鉴定试验参试品种进行了食味品质评价,测定结果与品质口感特点一致性高,为新品种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我国现行与香菇产业有关的"标准"文件19个,分析比较条件、感官、理化、卫生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指出现行指标中技术要素少,内容简单,又缺统一要求,有必要作出修改完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标准化体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并对不同标准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香菇的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