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单站冻害和全市性冻害的分级指标,揭示了冻害的发生分布规律,划分了冻害的分布类型,探讨了冻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小麦冻害机理及补救措施探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小麦冻害的种类、症状,并分析了发生冻害的原因,提出预防冻害的措施,以期为减少冻害损失、建立小麦冻害防御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茶树冻害的类型和冻害症状及程度,分析了茶树冻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茶树冻害防御措施和灾后补救措施,以期为茶树冻害的防御及补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柑橘冻害的发生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冻害问题严重制约柑橘的生产与发展。为了尽快将柑橘冻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阐述了柑橘冻害的症状,分析了其冻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柑橘冻害的具体防控对策,旨在为陕南柑橘冻害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菜的冻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西油菜栽培油菜冻害的实地调查,结合当前油菜生产现状,阐述了油菜冻害的类型症状及冻害分级方法,分析了油菜冻害发生原因,提出了油菜冻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小麦早春冻害的症状,分析了冻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小麦冻害的预防对策,并总结了小麦冻害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单站冻害和全市性冻害的分级指标。揭示了冻害的发生分布规律。划分了冻害的分布类型。探讨了冻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份气温偏高,加上11月上中旬的强寒潮天气造成了河南省中部地区桃苗木的严重冻害。2010年1月9日对冻害发生地区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桃苗木未发生明显冻害的占23.9%,轻度冻害和中等冻害的占18.1%和15.3%,发生严重冻害和致死冻害的分别为24.3%和18.4%,平均冻害指数48.82。苗木高度与冻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93*),苗木粗度与冻害指数无显著正相关(r=0.613),不同品种冻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冻害发生的边际效应非常明显。对桃苗木冻害发生的综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北京郊区小麦冻害简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1993年和1995年所发生的冻害,就冻害特征,冻害原因,冻害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防御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陕南柑橘产区柑橘冻害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了陕南柑橘冻害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柑橘冻害的原因,提出了柑橘冻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陕南柑橘冻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苹果梨冻害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苹果梨冻害发生的主要部位 ,发生原因及其时期。花芽冻害不是小花原始体而是花轴维管束受冻。枝条受冻是次生韧皮部而不是形成层。盛果期树体冻害重 ,初果期冻害轻。冻害发生原因与第一年气候异常 ,当年低温以及化冻急等多因子有密切关系。冻害发生在仲冬至早春 ,但冻害致死在早春  相似文献   

12.
互助农田渠道冻害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互助县农田渠道遭受冻害的原因,结果表明,因为在封冻季节进行冬灌和座低水灌溉,导致水渠产生冻胀损害,并提出了农田渠道防止遭受冻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红烧肉的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媚  刘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81-14783
[目的]为红烧肉产品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电阻法测定红烧肉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红烧肉的冷冻干燥工艺,并对冻干产品复水后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红烧肉瘦肉部分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分别为-12.0和-10.0℃,肥肉部分的共晶点和共熔点分别为-10.5和-8.0℃。所建立的红烧肉冷冻干燥工艺为:红烧肉分别经慢速冷冻和快速冷冻4h,升华干燥搁板温度维持在-20℃,进行13h,解析干燥搁板温度维持在20℃,进行7h,整个冻干过程的真空度维持在15Pa左右。在复水的最初10min内,慢速冷冻组冻干产品的复水率高于快速冷冻组;冻干红烧肉复水后,其硬度、粘着性、黏性、凝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红烧肉冻干产品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4.
Monitoring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Multi-Temporal MODIS Da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eeze injury is an usual disaster for winter wheat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and monitoring freeze injury is of important economic significanc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o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 time, as well as the severity of the damage.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was monitored using multi-temporal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combined with ground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field survey data, the chang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before and after freeze injury was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winter wheat growth recovery rate on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DVI of winter wheat decreased dramatically after the suffering from freeze injury, which was the prominent feature for the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monitoring. The degrees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were different in the three regions, of which, Yuncheng was the worst severity and the largest freeze injury area, the severity of freeze injury correlates with the breeding stage of the winter wheat.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s growth recovery rate (r=0.659^** which can be utilized to monitor the severity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yield. It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severity of winter wheat freeze injury us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rofil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wheat freeze injury in Shanxi Province. recovery rate,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monitoring the winter  相似文献   

15.
生姜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电阻法测量了生姜的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其值分别为-13℃和-12℃。在实验室冻干机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加热方式、加热温度、干燥室压力以及物料厚度等因素对冷冻干燥速率均有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物料厚度>加热板温度>干燥室压力。  相似文献   

16.
陈华友  耿旭  齐向辉  徐庆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95-17697
[目的]研究枯草杆菌重组水蛭素的冷冻干燥优化工艺及在酸碱中的热稳定性。[方法]测定不同填充剂、保护剂浓度组合下的共熔点,根据共熔点最高的原则确定其组合浓度,据此再设计水蛭素的冷冻干燥工艺。[结果]优化的冷冻干燥工艺为:填充剂浓度4%,保护剂浓度1.2%,共熔点为-30℃,装样量为3.0ml,冷冻温度-40℃,冷冻时间2h,升华干燥温度-32℃,升华时间24h,再干燥温度25℃,时间5h,活力回收为96.2%,含水量为1.48%。100℃时,酸性条件下,水蛭素非常稳定;加热结合碱性的条件下水蛭素才相当不稳定。[结论]可为进一步工业化冷冻干燥水蛭素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龙眼实生苗茎干中段分别进行 - 5℃模拟冻害、液氮速冻处理 ,以 95℃蒸汽烫伤作对照 .试验发现前 2种冻伤处理均阻断茎干的水分输导 ,而蒸汽烫伤处理的茎干仍保持水分输导功能 .据此认为 ,龙眼冻后修剪宜待春季萌芽后进行 ,以避免因误剪再度伤害树体 .  相似文献   

18.
运用氯化铈(Ce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中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不同苗龄幼苗细胞ATPase活性变化及玻璃化保护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 种子萌发48 h形成的幼苗(2 d龄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反应强于种子萌发72 h形成的幼苗(3 d龄幼苗),但直接投入液氮(LN2)冻融后,2 d及3 d龄幼苗的ATPase全部失活. 玻璃化技术保护处理后, 2 d及3 d龄幼苗ATPase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 2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明显提高,细胞膜ATPase在随之的LN2冻融后仍保持了较高活性;3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稍有提高,但LN2冻融后酶活性丧失. 幼苗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结果显示,2 d及3 d龄幼苗直接投入LN2幼苗全部死亡. 玻璃化处理后再投入LN2,2 d龄幼苗有76%的成活率,而3 d龄幼苗仍然全部死亡. 结果表明,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与幼苗耐受LN2冻融后的成活率相关联. 玻璃化处理可以提高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对2 d龄幼苗抗LN2冻融伤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氯化铈 (Ce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中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不同苗龄幼苗细胞ATPase活性变化及玻璃化保护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 .种子萌发 48h形成的幼苗 (2d龄幼苗 )细胞膜ATPase活性反应强于种子萌发 72h形成的幼苗 (3d龄幼苗 ) ,但直接投入液氮 (LN2 )冻融后 ,2d及 3d龄幼苗的ATPase全部失活 .玻璃化技术保护处理后 ,2d及 3d龄幼苗ATPase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 .2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明显提高 ,细胞膜ATPase在随之的LN2 冻融后仍保持了较高活性 ;3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稍有提高 ,但LN2 冻融后酶活性丧失 .幼苗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结果显示 ,2d及 3d龄幼苗直接投入LN2幼苗全部死亡 .玻璃化处理后再投入LN2 ,2d龄幼苗有 76 %的成活率 ,而 3d龄幼苗仍然全部死亡 .结果表明 ,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与幼苗耐受LN2 冻融后的成活率相关联 .玻璃化处理可以提高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 ,对 2d龄幼苗抗LN2 冻融伤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超声辅助法、冻融辅助法等)从室外培养的海洋硅藻生物质中提取粗多糖。通过比较不同方法下的粗多糖提取率、多糖总糖、蛋白质及硫酸基含量筛选较优的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水提法的粗多糖提取率最低,浓碱法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物理法(超声、冻融结合高温法)提取的粗多糖中总糖含量总体比化学试剂法(酸碱法)高,以冻融+90 ℃最高,稀酸法最低;硫酸基含量则以稀酸法最高,浓碱法最低。综合单位质量海洋硅藻生物质粗多糖提取率与单位质量粗多糖组成的结果可知,单位质量硅藻生物质提取的总糖量大小为:浓碱+冻融法>浓碱+冻融+90 ℃法>浓碱法>稀酸法>超声+冻融+90 ℃>稀碱法>超声+冻融>冻融+90 ℃;硫酸基质量以浓碱+冻融法最高,稀碱法最低。这些结果表明,利用浓碱+冻融法可从海洋硅藻中提取出较多多糖并使硫酸基处于较高水平,利于硅藻多糖后续的纯化与利用。进一步利用浓碱+冻融法提取4种海洋硅藻(角毛藻、菱形藻、茧形藻、海链藻)粗多糖,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生物质提取的粗多糖总糖含量以茧形藻最高(约24%),海链藻最低(约5%);硫酸基含量则以角毛藻最高(5.05%),茧形藻最低(0.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