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红梅迎春『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许多咏梅花绝句中的一首。诗人一生爱梅且一再咏梅,是因为他钟情于梅花傲雪凌寒的风姿与精神,并以之作为自己的人生箴铭,从中得到启迪与激励。如图,是一块汉江竹叶石,其形美观大  相似文献   

2.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它不畏严寒,傲雪而开,冰清玉洁,坚韧不拔,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因此,梅花历来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和重视,辛亥革命后曾一度被尊为我国国花。长期以来,人们植梅、赏梅、咏梅、画梅,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梅文化。 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梅花自然成了绘画  相似文献   

3.
饮茶之风到了唐代和宋,逐渐普及,喝茶的人与日俱增,饮茶方式也日益讲究。茶成为许多诗人、文学家酝酿、累积灵感时不可或缺的饮品,于是就产生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诗和故事。1精通茶道的白居易白居易一生嗜茶,诗文俱佳,是中唐时期社会写实诗的主将,在他留世的2800多首诗作中,大约有60首可见和茶有关的语句。他的诗作中写到早茶、  相似文献   

4.
北京耐寒梅花的引种与养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花原产中国,由于其神、韵、姿、香、色俱佳,开花早,花期长,品种多,用途广,而且容易栽培,因此在我国得以广泛流传与发展。梅花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大约起源干商朝。当时植梅不为赏花,而是为了采果作酸料。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盛行,梅花和梅子成了馈赠和祭祀的礼品。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干汉初。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到南北朝时,艺梅、赏梅、咏梅之风更盛。隋、唐至五代,是艺梅渐盛时期。宋、元两朝,是我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除梅花诗词及梅文外,梅画、梅书也纷纷问世。同时,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著增多,北宋名家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已成为咏梅的千古佳句。明、清时,艺梅规模与水平继续发展,品种继续增多。目前梅花品种已达300多个。  相似文献   

5.
闲话梅     
京城连日下雪,使人想起了梅花,因为梅花总是雪里开的,只是它常开在南方春雪时期:“春雪满空来,触处像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诗中道出,洁白的梅花与白雪有时真分不清。诗句虽有夸张,但却又在情理之中。关于雪与梅笔者又想起了一个故事:相传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黄州时,常去城外东庄禅寻春,有一回,他和佛印和尚踏  相似文献   

6.
我幼时居天津,家中喜养花。父亲经常带我去花店,大多在冬季。古画中有踏雪寻梅的意境,我也读过一些咏梅的诗句,加之每年冬天都接触盆栽梅花,因此从十几岁开始便油然生发了对这种既脱俗又饱含诗意的小花的热爰。而在下雪天和父亲一起去花店,在记忆中尤为深刻。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户外空气格外清新,街头  相似文献   

7.
《中国花卉盆景》2012,(7):17-17
2012年6月8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家、园林教育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俊愉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5岁。陈俊愉先生是安徽安庆人。1917年9月生于天津,1921年随家南下定居南京。他自幼喜爱花草,中学毕业时坚定地报考了金陵大学园艺系,1940年在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园艺系助教,自此开始从事他梦寐以求的花卉研究。抗战期间,陈俊愉先生随金陵大学西迁至盛产梅花的成都,后任四川大学园艺系讲师,完成了《巴山  相似文献   

8.
为中国花卉业操劳了一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于6月8日上午“与花长辞”。为缅怀陈俊愉,6月12日,北京公园管理中心、北京植物园、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等单位主办的“花凝人生,香满乾坤”陈俊愉先生追思会在北京植物园举行。陈俊愉的学生、朋友及工作伙伴等60多人到场,大家怀着悲伤、敬重的心情共同回顾了陈先生的梅花人生,缅怀他的科学成就、学术精神及高尚品德。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生及挚友,我对黄正先生的书画作品非一般的喜爱,实在是情有独钟。每当踏进黄先生的画室,我就如同走进一座梅园,面对千姿百态的梅花,总感到一股暗香从画中而来。 他笔下的梅花体现了其深厚的传统功底,同时,又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真正达到了“造化得天趣,暗香随笔生”的艺术境界。例如《报春图》,那老树粗枝的曲线,潇洒而刚劲的气势,浓淡相宜的墨色,繁而不乱的花朵,画出了梅花林中的仙姿奇景。《春光满园》,在技法上笔墨前后穿插,长短相互呼应,整个画面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茶叶诗词,具有五大特点: 一、源远流长:西晋文学家左思(约250~350年)便在他的《娇女诗》中写入了茶,“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该诗被茶神陆羽收集在他写的《茶经》之中,因此,《娇女诗》便成为祖国的第一首茶诗,距今已1700年。  相似文献   

11.
花凝人生     
就在本期杂志即将付印之际,噩耗传来,6月8日,一代宗师、我国花卉学科泰斗、"梅花之父"陈俊愉先生走完了他95年不平凡的人生之路。年初,去看望老人家,一行人与老人说说笑笑,谈古论今。事后大家议论:"如此中气十足的声音,外人听来如何会想到这是一位年过9旬的老人,陈先生一定能活到100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著述中,似乎未有关于评价花卉的长篇论述。这是由于他所处在革命艰危的年代,为革命奔走四方,而未能安定下来对生活和艺术有所享受和鉴赏的缘故。其实,在孙中山先生的心灵深处,同样有对花卉的爱好。他珍重梅花的遍布中华大地,花冠五瓣代表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团结协调,他爱好菊花的凌霜傲雪,品格清高。不过,他似乎对广泛栽培于我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我在北京林业大学师从陈俊愉先生攻读园林植物专业博士研究生,陈先生推荐我作为中国梅花蜡梅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中国花卉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从此与中国花协结了缘。尤其是1995年到1998年,我担任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简称二梅分会)秘书长期间,对中国花协的工作和作用有了更直接的认识。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花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如果从经济角度,从梅花产值占花卉总产值的比例来看,就比较小了。所以,我非常钦佩当年的花协领导批准成立了梅花等传统名花的专业分会。从我任二梅分会秘书长及后续的工作来看,可以毫不夸…  相似文献   

14.
国际梅品种登录中心生产基地(基地2001年6月10日由梅品种国际登录中心批准,梅国际登录权威陈浚渝先生书名)大量供美人梅美人梅:由陈浚渝先生托他的学生黄国振先生从美国引进,该品种成长叶鲜紫红色,花大重瓣,红色,耐寒性强,能耐-30℃低温,且能耐热,我国大部地区均适宜栽培,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彩叶新品种。可广泛用于各地建梅园、做行道树及园林景点配植,本基地现有大量苗木及大规格工程用苗,欢迎联系洽谈。其它梅花品种:本基地拥有3系5类18型200余个梅花品种,大部分是初次向社会提供,有的是失传多年,陈俊渝先生又从民间找到。本基地可为科技园区、旅游风景区、度假村、公园及植物园建梅园提供太量苗术及梅树。大量供春节开花的梅花小盆景、古桩梅花盆景、古桩蜡梅盆景。桃花珍品:有菊花桃、人面桃、日月桃、鸳鸯垂枝、巨花红碧桃、绯桃、绛桃、红叶桃等20余个,可供建桃花专类园。欢迎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二梅界,成都锦江区幸福梅林梅花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何相达是颇有名气的"玩梅达人"。说到古桩蜡梅盆景,业内人士更是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日前,四川省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在成都成立,何相达被推选为梅花蜡梅分会首任会长。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在台湾的张学良将军写了一首咏兰诗,寓意深远,烩炙人口,传诵一时,这首五言律诗是这样写的: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这首诗无疑写出了将军自己的崇高品德。众所周知,张学良将军在1947年被看管他的国民党军统特  相似文献   

17.
福建根艺家     
现年65岁。在几十年根艺创作生涯中,他始终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尤擅长取天然根料造“根雕盆景”,堪称一绝。在创作代表作“腊月梅景”的三年时间里,他走了许多地方,观察各种梅花的天姿和特性,尔后潜心构思,反复琢磨,终于使作品以生机勃勃的气势,撼人心魄的美意展现于观众面前。这件作品连同“三  相似文献   

18.
瞭望台     
1 陈俊愉晋升为院士:刚刚庆贺完80岁生日的我国著名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花卉专家陈俊愉先生,又迎来了晋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喜讯。半个世纪以来,陈先生为我国园林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创立了观赏植物品种二元分类法,对我国梅花品种整理及分类做出了重大突破,提出了着重于抗性育种的花卉育种新方向。主编了《中国梅花品种图  相似文献   

19.
4月2日上午,来自河南的37株梅花种植进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新建的一个梅园里。送梅树进京的河南卢氏县63岁农民秦治章按捺不住心头兴奋:“俺养的梅花能栽到钓鱼台,还得感谢陈老啊!”秦治章说的陈老,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据秦治章介绍,3月27日晚8时许,远在北京的陈俊愉给他打电话,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要建一个梅园,陈先生向宾馆方推荐了他选育的抗寒梅花  相似文献   

20.
“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唤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倍恣雄。崔嵬笔立天为纸,蜿转横阵地吐红。黑水祠中三异木,千年万载颂东风。”郭沫若同志在这首咏昆明黑龙潭公园的诗中,赞颂了云南三大名花中的山茶,这里确有一株淡红色的“早桃红”品种,树高丈余,直径十多cm,俨然乔木状茶花不但是云南的名花,也是我国的珍贵特产。“早桃红”等品种之外,更为珍贵的是金花茶、荣金香和白色的玉茗花。“玉茗”何物?据《辞源》《辞海》所载:玉茗即一种白山茶花,是极名贵的品种,花瓣纯白,花蕊黄色,萼绿。陆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诗,有“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之句。自注云:坐上见白山茶格韵高绝。清初陈淏子所编《花镜》,则明确指出玉茗即茶梅花。并谓:茶梅非梅花也,因其开于冬月,正众芳凋谢之候,若无此花点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