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量接入配电网,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优化能源配置,而且有助于配电网遭受永久性故障后非故障停电区域迅速恢复供电。在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niching genetic algorithm,NGA)地孤岛划分前提下,文章提出了一种计及孤岛划分结果的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策略。在故障恢复重构阶段充分考虑孤岛划分结果对重构结果的影响,构建基于失电负荷总量、网络损耗和开关开合次数三者组合最小值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以PG&E69节点配电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的故障恢复重构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含DG的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络重构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网络、降低有功损耗的重要手段。针对单一算法求解问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的进化思想和粒子群算法的记忆性提出粒子群遗传算法,同时引入混合编码策略,通过线性权重法获得目标的搜索方向。通过对IEEE69节点测试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析,验证算法在求解配电网重构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对能源管理控制中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设计以风光储为中心的新型配电系统,本系统包含交流、直流、配电网、风能和太阳能系统,与储能、交直流负荷连接,既可并网运行,也可孤岛运行,系统的拓扑结构利用仿真试验验证了在风速、光强、负荷变化的情况下,储能系统的调节使系统能量稳定流动,直流母线电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然而,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系统和运行,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使分布式能源与传统电网系统协同运行,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现对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系统中的接入和运行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为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分布式电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理想方式,通过在负荷端附近建立小规模电源与主供电网相结合的供电模式,缓解传统供电模式产生的电能质量、可靠性、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分布式电源的引入使配电系统从单电源辐射网络变为双端或多端有源网络,对原有配电系统的运行控制及保护方式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本文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建设的分布式发电/微电网项目,简要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系统的运行控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中建设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系统,使得配电系统由原来的放射状无源网络变为分布有中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增加了配电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复杂程度。分布式发电的影响主要包括彻底改变配电网络规划、运行(如无功补偿、电压控制等);需要重新考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需求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协调各个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定合理的与分布式电源有关的法律、法  相似文献   

7.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问题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重构算法的效率,二是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为了降低重构问题的求解难度,引入"元环"概念,将高维度的全网重构问题缩小到以元环为分析对象的低维度问题。基于元环模型给出负荷耗散分量和路径耗散因子两个指标,并根据这两个指标的特性改进支路交换算法的启发式规则。为了精确模拟风电出力,把Wasserstein距离作为衡量指标,构建近似的风功率场景模型。以IEEE69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在典型风电场景下应用改进的支路交换算法求解重构问题,得到的重构方案既有效地减少了网损,又反映了风功率的随机性。经过对比分析,所提的算法与模型能能够应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  相似文献   

8.
吴红斌  蔡亮 《农业工程》2010,(12):287-292
对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进行经济调度研究,可以在保证能量需求的前提下,使得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环境污染降到最小,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针对由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FC)、柴油机(DE)、蓄电池等多种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单元组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在详细分析各单元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经济调度的目标函数和调度策略,并采用优先顺序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算例系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各发电单元的优化调度及经济组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能源复杂转换,多类型设备互相耦合,多需求分配不均等一系列复杂的优化问题。在近些年以及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生物质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最小化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成本(包含了燃料、运行以及维护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系统安全为约束,提出了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燃料电池(SOFC)耦合生物质冷热电三联供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调度方法,其中包含的设备有生物质锅炉以及对应的蒸汽轮机、沼气池、SOFC、储气罐等。运行调度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随机规划与动态规划算法的运行调度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改进型人工蜂群算法能够节省4.2%与3.1%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快轨上,中国积极倡导生物质等清洁可持续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包含生物质的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优化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以生物质电热气肥多能流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系统中各关键设备的静态模型;其次,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法描述用户负荷、能源价格等不确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年利润为目标,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模型,并选用人工蜂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研究了不确定性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优化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处理综合能源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后,能源系统中设备运行参数有所变化,与确定条件相比,牺牲了一定的经济性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发了电压双向越限、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影响了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分布式储能响应速度快,能快速提供功率支撑,解决电能质量问题。将配电网络根据储能分布位置和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划分为不同控制区域,以储能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电压不越限为约束,设计了存在电压越限节点的区域的储能调压策略,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本方法在解决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规模化接入,促进了分布式光伏发展提档加速,同时带来了配电网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而配置储能设备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分布式光伏储能的适用场景、技术参数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适应分布式光伏规模化接入的储能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络的运行、控制等都将面临重大变化,使传统的配电网调度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互动机制及协调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主动配电网中小型分布式电源参与互动的协调优化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协调优化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其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对配电网电压分布有直接影响。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损最小理论的改进方法,使其能适用于任何负载的多支路配电网络。同时,也研究了配电网节点电压变化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的变化规律,并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有功功率同时进行无功优化。最后应用该方法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上进行仿真与潮流计算,单个PV和多个PV并网同时无功补偿后,配电网各节点电压值分别达到10.17kV和10.2kV及以上;且多个PV并网同时无功补偿后,有功和无功损耗都降低到原来损耗的1/3。此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配电网电压分布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双碳目标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平台。文章以某国家农业园区的零碳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系统为例,结合光伏发电系统相关优化运行策略,介绍了包含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清洁替代方案、源网荷储多能互补、能效提升优化、能碳双控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零碳园区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具有非常可观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对配电系统的光伏接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与城市配电系统相比,农村配电系统网架弱、供电线路长、负荷多但小而分散,分布式光伏规模化接入显著增加了电网运行风险,光伏消纳能力有限,严重阻碍农村光伏的进一步开发,提升新型农村配电系统的光伏消纳能力迫在眉睫。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配电系统中空调、采暖与电动汽车等灵活负荷不断涌现,给利用负荷消纳光伏提供了可能。在对柔性负荷可调度特性建模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配电系统光伏电站、电池储能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研究现状,对提高农村配电系统光伏消纳能力的光-储-充规划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碳”进程加快和能源转型深化,大量新能源并网接入会对农村低压配网结构的稳定性发起新一轮的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也会给农村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压力。低压配网拓扑监测与分析是配电网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实时监测分析能够提高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须要动态跟踪识别低压配电网的拓扑状态等,为设备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数字支撑。基于此,通过研究低压配电网拓扑监测及参数辨识关键技术,实现低压配电网精确建模;研究新型低压配电网拓扑分析算法,实现低压配电网拓扑变化自动识别;研制物理层设备样机,完成示范系统开发,实现包含物理层设备及服务器系统的低压配电网拓扑动态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镇配电网中按电压等级选择同一截面导线的不合理性,基本算法的罚函数处理约束稳定性不强和寻优运算差等问题,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概念、多目标规划理论和遗传算法,研究实数编码并行优化、动态罚函数约束、配电网路径与潮流自识别解码等方法,提出了配电网络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通过10kV配电网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提高解的搜索精度,实现规划线路长度和导线截面策略因子并行优化,得到最小投资费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镇配电网中按电压等级选择同一截面导线的不合理性,基本算法的罚函数处理约束稳定性不强和寻优运算差等问题,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概念、多目标规划理论和遗传算法,研究实数编码并行优化、动态罚函数约束、配电网路径与潮流自识别解码等方法,提出了配电网络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通过10kV配电网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提高解的搜索精度,实现规划线路长度和导线截面策略因子并行优化,得到最小投资费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农村配电网,导致电压无功控制难度增大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农村配电网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方法,通过调控分布式电源无功出力、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投切无功补偿设备等手段,建立了考虑分布式电源利用率、网损、电压波动和无功设备投切费用的多目标协调优化控制模型,并采用收敛性较好的协同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