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结构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21年水产养殖产量接近5 400万t[1]。目前,池塘养殖多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随着放养密度过大,投饵量过多,水体中粪便残饵量日益积累,饲料和渔药添加剂富集,导致水质恶化[2]。养殖尾水直接排放,污染了周边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违背了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理念[3-4]。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淡水养殖产品已逐渐成为人类饮食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52.65%,是全球淡水鱼主要生产国家[1-2]。纵观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养殖模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粗放式池塘养殖演化为如今的高密度集约化池塘养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但水产养殖的高产量并未带来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养殖水产品面临着肉质松散、土腥味较重等问题[3-4]。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鲜活鱼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重点考量鱼的营养及味道,二者占比分别为28.14%和27.75%[5]。因此,去除水产品土腥味、改善肌肉品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作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点任务之一[1],2021年明确将稻渔综合种养相关内容纳入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2],为稻渔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生产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大,2021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 644 080 hm2,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产品种丰富,渔业一直是其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2]。青虾因具有养殖周期短、投入少、病害少、适应力强、价格稳定等优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3],也是江苏水产养殖的传统、特色品种。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青虾产业,2020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定。  相似文献   

5.
<正>糖原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1]。糖原是动物肌肉及肝脏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糖原含量及其变化是动物性食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研究显示,水产动物养殖过程、水产品储运、育肥方式、加工过程等,均对糖原的含量、储存、动用以及转运等产生影响,糖原含量是贝类水产品口感品质的重要指标[2-7]。其次,糖原的含量还可用于评估贝类生理状况[8-9]。  相似文献   

6.
<正>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为既嗜盐又嗜温的革兰阴性短杆菌,在海产品中大量存在,能够感染多种水生动物,引起水生动物疾病,对水产养殖行业造成危害[1]。副溶血弧菌也作为海产品相关食源性致病菌引起广泛关注[2]。研究[3]表明,副溶血弧菌是一种人与水产养殖动物共染的病原菌,尤其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甲壳动物中的虾蟹类主要营水生生活,其中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蜕壳又称蜕皮[2],包括旧表皮的蜕去和新表皮的形成[3]。蜕皮作为甲壳动物生长发育的标志性特征,其在整个生活史中具有周期性的动态变化[4],从上一次蜕皮结束到下一次蜕皮结束的时间为一个蜕皮周期[5]。阐明虾蟹类的蜕皮周期及各期的特征[6]是解决虾蟹类水产养殖过程中蜕皮不同步、蜕皮失败等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蜕皮分期鉴定技术是研究蜕皮周期极为重要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8.
<正>山塘小型水库是指库容为1×1043至1×1073的筑坝蓄水塘和水库,其主要功能为水产养殖、灌溉等。山塘水库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具有放养密度高、水体富营养化、养殖风险大等问题,制约了山塘水库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洁水养鱼以山塘、小型水库等养殖水面为重点,创新养殖模式,示范推广生态、清洁型健康养殖,充分发挥水产养殖在养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十足目、鳌虾科,俗称小龙虾,约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我国[1]。小龙虾借助稻渔生态种养模式平台,完成了从默默无名到万众瞩目的华丽变身[2],目前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稻虾种养模式是我国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3]。  相似文献   

10.
<正>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水生动物。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为淡水经济虾类。具有肉质鲜美、杂食性、生长速度快、繁殖和适应能力强、养殖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等特点[1],迅速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然而,因受外界环境[2]、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裙边粗蛋白含量为20%~24%,是典型的低脂高蛋白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此外中华鳖还是滋补药膳的佳品,其背甲、肉、血、卵、肝、胆等均可入药,对潮热盗汗、阴虚阳亢等病症具有良好的功效[2]。目前,我国中华鳖养殖已经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根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3],  相似文献   

12.
<正>渔业产业化发展,是传统渔业经营向现代渔业转型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渔业产业化发展仍处于以捕捞和养殖为主,加工、流通和休闲渔业为辅的初级阶段,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1]。产业结构趋同化、组织模式经营粗放、品种结构层次低、行业发展质量差等,已成为制约渔业产业化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2-3]。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又名河蟹、大闸蟹[1]。中华绒螯蟹因含有矿物质元素、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和胆固醇等多类营养物质而深受长江流域居民喜爱,其肌肉中蛋白质品质高且肌苷酸的含量丰富,雄蟹性腺中更是包含25种脂肪酸[2]。近年来,我国中华绒螯蟹的种业保护措施较薄弱,加上无序引种和苗种盲目放流,导致种质混杂和退化,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绿色发展[3-4]。国外水产选育多以种业企业为主体,投入大、效果显著;国内则以科研单位为主,这样会造成产业集中度低、良种化水平和覆盖率均较低、苗种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5]。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消费量大幅度增加,水产养殖业得以迅猛发展,根据《中国水产养殖发展形状及趋势》,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2年保持世界第一。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未来水产养殖业将朝着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值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而水产养殖从业人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高产高收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是世界上分布极其广泛的杂食性淡水水产品。小龙虾1929年从日本引入我国[1],目前在我国大面积养殖,近年来发展极其迅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根据《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2020年全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145.64万hm2,养殖总产量达到239.37万t,  相似文献   

16.
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中的氧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行水产养殖用水硝化作用的生物过滤器的研究已经系统而深入,而关于养殖用水反硝化作用的脱氮反应器的研究则并未引起相应的关注.水产养殖用水进行异养反硝化必需添加碳源.在已有的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甲醇等有机液体碳源存在添加量不易控制、出水有残留等弊端;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被证明是比较理想的水产养殖用水异养反硝化碳源的选择之一;近年来对以养殖活动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作为异养反硝化内供碳源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总结了近年来循环水养殖系统异养反硝化不同种类碳源的效率、在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稻虾生态种养模式是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充分挖掘了稻田的生产力,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赢”目标[1],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等优点,适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3]。目前,虽然稻虾生态种养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如:种养基地建设水平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1 457 148.2万m2,养殖总产量达到239.37万t,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前5位均为大宗淡水鱼品种)[1]。我国的稻田小龙虾养殖面积约为1 261 984万m2,养殖产量206.23万t,分别占小龙虾养殖总面积和养殖总产量的86.61%、86.15%,分别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9.22%、63.38%[1]。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对水产品数量的需求,而且对其质量安全有着高度的关注。为弥补捕捞量不足、满足水产品供应,水产养殖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因此,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当今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循环水养殖系统是综合机械处理、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后循环再利用的系统[1]。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循环水养殖系统在节  相似文献   

20.
循环水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系统中CO2的过度富集会影响生物滤器过滤效率和养殖对象生长发育,因此CO2的高效脱除是整个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循环水养殖产业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项CO2脱除技术日渐成熟。文章围绕着目前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循环水系统中CO2的来源、危害以及脱除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气体交换法、化学法和生态法3种CO2脱除工艺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类脱除技术的优点,针对CO2脱除主要存在的方法单一、主要设施占据空间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多种脱除工艺并用、运行设备系统集约化、优化脱除过程及装备智能化等未来发展对策。本研究旨在为未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CO2高效脱除技术工艺的优化与专用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