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创新团队在高花青素玉米种质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创制了高花青素紫玉米种质,该工作是双向启动子研究和紫胚种质创制工作的延伸,为花青素的功能性食品制造和着色剂生产拓宽新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创新团队在高花青素玉米种质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创制了高花青素紫玉米种质,该工作是双向启动子研究和紫胚种质创制工作的延伸,为花青素的功能性食品制造和着色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创新团队在高花青素玉米种质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创制了高花青素紫玉米种质,该工作是双向启动子研究和紫胚种质创制工作的延伸,为花青素的功能性食品制造和着色剂生产拓宽新资源。相关成果发  相似文献   

4.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的有效途径,而作物雄性不育及优良的育性恢复种质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因素。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花药发育重要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以及运用植物遗传转化工程创制植物雄性不育种质的进展。同时讨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制作物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技术策略,并对利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创制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种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茶树花青素及其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花青素的组成、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等种质对茶树花青素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讨论了该种质其他生化成分的特点,并从新品种(系)选育和高花青素茶产品开发两个方面综述了高花青素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进展,旨在为茶树花青素的代谢和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是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植物在盐胁迫下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创制改良耐盐种质、培育耐盐品种是提高农作物耐盐性的有效手段。十字花科作物是重要的蔬菜和经济作物。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十字花科作物耐盐性研究的相关进展,主要包括耐盐种质鉴定方法及技术、耐盐种质筛选、耐盐分子机理等,以期为十字花科作物耐盐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遗传选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紫芽茶树是一种具有高花青素含量的特色茶树种质资源,全年新梢呈红色、紫色或红紫色.综述了红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红紫芽茶生化特点和产品开发、红紫芽茶的生理功能、茶树花青素的提取技术及茶树花青素合成代谢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提出要加强红紫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创新利用,加强红紫芽茶特色产品开发,加强红紫芽茶遗传特点和代谢调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色麦类作物的形成是由于籽粒的种皮或糊粉层中积累了花青素,从而导致其籽粒呈现出多种颜色。有色麦类作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及矿物微量元素等,兼具抗氧化、延缓衰老、调理肠胃等多方面保健功能。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于有色麦类作物的主要营养与功能组成成分、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调控机制以及籽粒颜色基因定位3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有色麦类作物粒色基因定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有色麦类作物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有色麦类作物籽粒颜色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能够筛选有利基因,创制有色麦类新种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15K SNP芯片数据分析了15份黑、紫色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利用HPLC法对15份小麦种质资源籽粒中的6种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为黑、紫色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SNP芯片数据分析共获得7 116个有效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多态性比率为77.12%,每条染色体上有128~682个SNP位点,在A、B、D染色体组中不均匀分布。各染色体组中SNP标记的数量表现为B>A>D,其中,3B染色体上SNP位点最多,4D染色体上SNP位点最少。黑、紫色小麦种质资源籽粒中总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不同种质资源籽粒中花青素含量差异很大。紫色小麦、卫辉黑小麦和周黑麦1号籽粒中花青素种类丰富而且总含量高于其他种质资源。蜀紫麦1801、特色小麦1、特色小麦2、漯珍1号、豫州黑麦1号和豫州黑麦2号籽粒中总花青素含量较低。15份黑、紫色小麦种质资源可分为Ⅰ、Ⅱ、Ⅲ3类,3类种质资源籽粒中花青素含量差异很大,表现为Ⅱ>Ⅲ>Ⅰ,而且遗传差异大的种质资源间花青素含量差异大。综上,紫色小麦、卫辉黑小麦和周黑麦1号总花青素含量高,可与遗传相似度低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在农业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取得新进展,发掘出一批植物新种质,有效加快了农林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利用SSR标记技术、AFLP分析对粮食作物、棉油作物、园艺作物、林木、花卉共1 300余份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构建了这些材料的分子身份证,分析与发掘出了水稻、麦类、玉米、高粱、粟类、棉花与麻类、豆类、园艺作物等农林植物抗病、矮化、优质、抗逆、氮磷高效利用等优异种质基因源,创制了一批突破性的新种质,部分资源已开始在育种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含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即为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的保存和创新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种质资源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植物、人工创制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甚至DNA片段等。  相似文献   

12.
花青素是植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物,有很强的药理活性。花青素在医药保健、药用植物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目前研究者基本探明了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和分子调控机制,但还没有完全掌握花青素合成的整个网络体系,还需要继续加强对花青素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因此,对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反应酶、结构基因、调控基因及转录因子进行综述,旨在为花青素类植物品种改良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继锌指核酸酶(ZFNs)和TALEN核酸酶(TALENs)之后、可高效定点编辑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疾病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现代生物技术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作为作物遗传改良育种的有效技术手段,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为创制特种药材新种质资源特别是专用型品种资源带来了新契机,对于特种药材种质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特种药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特种药材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种质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棉花突变体种质资源创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极其重要的纤维作物,各种种质资源对满足棉花育种和棉花基因组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叙述了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突变体创制的广泛性,并对棉花突变体的获得途径及国内报道的棉花突变体进行了概述。认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棉突变体库是我国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组装了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RP125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在该背景下创制了一个EMS突变体库,为玉米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宝贵种质资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相似文献   

16.
花青素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培育富含花青素的功能性水稻品种是未来绿色健康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然而目前与水稻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的基因资源还十分有限,不利于有色稻米品种的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为了全面发掘水稻果皮花青素的基因资源,本研究结合花青素无损伤检测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以533份水稻种质作为供试材料,检测到了13个果皮花青素含量关联QTL位点,这些QTL位点中包含了除Rc、Rd、Rb及OsMYB3已知与花青素相关的基因外,还包括17个候选基因。通过对候选基因同源性及表达模式分析,初步确定8个MYB基因与1个bHLH基因为新的水稻果皮花青素的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首次全面剖析了水稻果皮花青素的遗传基础,为健康功能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7.
花青素是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显著抗氧化等有益作用的天然色素,现阶段其来源较为单一、稀少,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反观高花青素玉米具有种植范围广、产量高、花青素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花青素相关产业需求,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大健康”玉米产业。本文就我国花青素产业存在问题、高花青素专用型玉米的前景及其用于花青素提取原料的优势、该类型玉米的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豇豆是一种重要蔬菜作物,营养成份丰富,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矮生豇豆正引起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但目前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尚有待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种质资源研究、主要性状关联研究、育种途径研究、新品种育成等方面对矮生豇豆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制、多元化育种目标以及分子育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矮生豇豆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28份不同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春梢一芽二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花青素含量和各儿茶素组分、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00%)特性;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30%~27.50%,平均为23.43%,高茶多酚(25.00%)材料有7份,以‘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幅为1.50%~5.80%,平均为2.99%,高氨基酸(4.00%)材料有4份,以‘隔界大叶4号’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变幅为0.90~26.40 mg/g,平均为4.50 mg/g,高花青素(10.00 mg/g)材料有3份,以‘隔界大叶1号’含量最高。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紫色深浅与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供试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丰富,均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20.
4种彩叶植物生长期色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分光光度法对紫叶矮樱、美人梅、美国红栌、红宝石海棠等4种彩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叶矮樱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大;4种彩叶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均小于3∶1;花青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紫叶矮樱、美人梅、美国红栌、红宝石海棠,且花青素在紫(红)色系彩叶植物叶片的呈色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