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旋转锥反应器生物质热裂解工艺过程及实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介绍了旋转锥反应器工作原理及旋转锥反应器生物质闪过热裂解装置的工艺流程,并以废木屑为原料进行了热裂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裂解产物为生物油、不可冷凝气体和木炭。在反应器温度以600℃条件下,生物质喂入率为26.42kg/h小时,生物油得率达53.37% 装置正常运转时,反应器压力小于0.12bar。对产物成分及性能测试表明,生物油成分复杂,热值为16595kj/kg,不可冷凝气体主要由CO.CH4、.CO2,H2及水蒸汽组成。  相似文献   

2.
旋转锥反应器生物热裂解工艺过程及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旋转锥反应器工作原理及旋转锥反应器生物质闪速热裂解装置的工艺流程,并以废木屑为原料进行了热解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裂解产物为生物油、不可冷凝气体和木炭。在反应器温度600℃条件下,生物质喂入率为26.42kg.h时,生物油得率达53.37%,装置正常运转时,反应器压力小于0.12bar,对产物成分及性能测试表明,生物油成分复杂,热值为16595kJ/kg。不可冷凝气体主要由CO、CH4  相似文献   

3.
以红松、白松、落叶松、楸木的木屑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系统进行快速热裂解试验.在对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主要工况参数进行全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中反应温度、原料颗粒粒径、给料速率等主要参数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温度为500℃,给料速率为20 kg/h,生物油的最高产率达63.8%.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装置的螺旋给料机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生物质的特性和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工艺要求,设计制造了生物质原料的输送装置——螺旋给料机,该装置具有输送能力较小(20kg/h)、稳定均匀和密封性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博  邬小兵  任德安  刘健  龙敏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75-12277
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小型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对桉树木屑热解产油的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裂解温度为500℃,进料速率为300 g/h时,生物油的产率达到最大,达40.3%。升温速率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生物油的产率。GC-MS分析表明,桉树木屑生物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氧量较高。其主要组分为有机酸和酮类。其中乙酸含量占50.6%,羟基丙酮占10.9%。生物油经过精制加工得到高品质的生物燃油后,结合生物质热解气、生物质炭的利用,可实现生物质综合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质热裂解技术中,介质作为流化床中生物质反应的载体,其流态化特性的好坏是制取高品质生物油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分别对石英砂、陶瓷球、高铝矾土3种常用介质进行不同粒径条件下的冷态流化特性试验,比较分析得出,粒径越大介质流化越缓慢,其临界流化速度越大;流态化特性最佳的介质是0.45 ~0.60 mm粒径的石英砂,通过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该介质进行流态化模拟,证实其流化效果符合BL-SCFB-4型生物质热裂解装置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摘 要: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利用当前备受关注,目前推出的生物质能主要集中在淀粉类发酵制取生物燃料乙醇方面,生物质热裂解的规模化利用大都还停留在试验探索阶段,但其利用都因成本效益低等因素而具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组在生物质批式微波裂解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套每小时处理50-70kg生物质原料的连续微波裂解设备。利用自行研制的设备,以未处理和经稀硫酸预处理的玉米棒芯为原料进行微波裂解制取生物油的试验,得到含不同组分的生物油产物。通过GC-MS分析,发现用酸预处理过的原料所得的生物油成分较为简单。研究为利用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料制取生物油提供理论支持和设备参考。  相似文献   

8.
流化床生物质快速热解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之一,可将低品位的生物质转换为高品质、易运输的热解油产物,以制取燃料或化工产品。快速热解气的冷凝环节是该技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对应的冷凝技术备受学者关注。在介绍了热解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着重探析了其冷凝过程的传热机理,归纳了三类典型的冷凝方式,指出了生物质快速热解气冷凝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目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表明了生物质能利用各种方式中很有前途的利用方式。以小型流化床为例着重介绍了生物质快速裂解装置组成及设备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影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及产物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热裂解过程中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秸秆生物黑炭农业应用的固碳减排计量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秸秆或生活垃圾热裂解转化生物黑炭的产业化技术已经成熟,生物黑炭固碳减排方法学是进行自主碳交易的必备技术依据。基于河南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物黑炭的生产工艺,对秸秆燃烧(基线)和转化生物黑炭以及农业应用(项目)整个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碳汇清除量进行了评价。采用该方法学,对已经进行的秸秆生物质黑炭的生产和稻田施用的总效应初步估计为秸秆产生净碳汇249~398kgCO2-e·t-1。可以看出秸秆生物黑炭具有显著的固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生物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质热解过程、生物质快速热解反应器和快速热解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阐述。生物油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如何通过高效的热解方法和热解反应器来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率,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Increased demand for liquid transportation fuel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depletion of petroleum resource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f second-generation biofuels from non-food resources. Thermochemical approaches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convers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into liquid fuels. Direct thermochemical processes convert biomass into liquid fuels in one step using heat and catalysts and have many advantages over indirect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greater feedstock flexibility, integrated conversion of whole biomass, and lower operation costs. Several direct thermochemical processes are employed in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biofuel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feedstock properties: such as fast pyrolysis/liquefact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for bio-oil, including upgrading methods, such as catalytic cracking and hydrogenation. Owing to the substantial amount of liquid fuels consumed by vehicular transport, converting biomass into drop-in liquid fuels may reduce the dependence of the fuel market on petroleumbased fuel products. In this review, we also summarize recent progress in technologies for large-scale equipment for direct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We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critical to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f liquid fuels from biomass,including feedstock type, cracking catalysts, catalytic cracking mechanisms, catalytic reactors, and biofuel properties. We also discuss future prospects for direct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in biorefiner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grade biofuels.  相似文献   

13.
王述洋  李麒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96-12698,12723
热解气的冷凝液化是生物质快速热解制油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增强高温生物质热解气的冷凝液化效果对于提高生物燃油的品质及产量非常重要。该研究在对热解气冷凝进行传热传质计算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生物质热解气体冷凝装置,并通过Fluent软件分析检验该装置的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秸秆是我国最主要的生物质资源,对其进行热解是将生物质能转换为高效高品位清洁能源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水稻秸秆及木屑成型燃料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试样以不同升温速率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热解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成型燃料热解过程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预热解、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阶段;热解最大速率会随着热解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有利于热解进行,但会造成反应不彻底等问题,因此温升速率不宜过高;通过对比两种成型燃料的热解性能得到,木屑成型燃料的热稳定性优于水稻秸秆成型燃料;对水稻秸秆成型燃料热解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得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线性拟合系数均在0.99之上,说明主反应阶段符合一级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5.
热解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将污泥与秸秆混合共热解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方法,两者混合热解制备生物炭不仅能同时处理2种数量庞大的农业废弃物,还能有效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污泥与秸秆共热解制备生物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共热解产物污泥-秸秆炭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吸附炭的利用,以及热解温度、混合比例、停留时间、升温速率、催化剂添加等热解工艺对污泥-秸秆炭的影响,并对污泥与秸秆共热解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绝氧或限氧条件下热解的固态产物,通常因具有特殊的孔隙、官能团结构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气态或液态污染物的吸附,并成为目前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炭的工艺、生物炭生成机理及目前主要应用领域,重点评述了影响生物炭制备、结构特性及吸附特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炭及其在吸附领域应用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浅析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器。[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对现行几种主流热裂解反应器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新兴的斜板槽式反应器做了简要介绍。[结果]反应器是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技术的核心,不同的反应器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工艺类型和工艺参数,目前热裂解反应器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实现工业化高效节能生产还不容易;斜板槽反应器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其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该研究为生物质能代替常规能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