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紫薇和紫荆及樱花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明确各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立地的生态效益,为科学配置植物提供依据.以3年生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和樱花(Prunus serruiata Lindl)的健壮植株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紫薇、紫荆和樱花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200,1 800,1 5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100,130,128μmol/(m2.s);CO2饱和点分别为1 000,1 500,1 200μmol/mol;CO2补偿点分别为75,77,137μmol/mol.这说明紫薇、紫荆和樱花都属于阳性植物,在植物配置时必须处于群落的上层.  相似文献   

2.
巨紫荆又名满条红、罗钱树、天目紫荆,为我国特产。因其叶形似桑,树皮黑褐色,故在黄山、大别山等地也称乌桑。它不仅树体高大,树形美观,观赏性佳,其材质优良,坚重致密,抗腐性好,且树皮、花、枝、根、木材均可入药,经济价值较高。分析了巨紫荆的主要形态特性与生长习性,介绍了巨紫荆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苗木繁殖、造林与管护、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紫荆干直丛生,叶大花繁,早春先花后叶,形似彩蝶,密密层层,故有"满条红"之称.它对氯气有一定的抵抗性,滞尘能力强,是工厂、矿区绿化的好树种.紫荆为紫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中国,属亚热带树种.紫荆喜阳光,耐塞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怕积水,萌蘖性强,耐修剪.  相似文献   

4.
盐、旱及其交叉胁迫对紫荆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1年生紫荆实生苗在不同土壤盐分和水分及交叉胁迫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紫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着胁迫强度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但在轻度水分胁迫时的降低最少;紫荆的细胞间隙CO2浓度随着胁迫强度的提高呈现出升高的趋势.紫荆能在较低的盐、旱交叉胁迫下正常生长,但是长时间的高强度的胁迫对紫荆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研究玉兰、紫荆、蔷薇、香樟、夹竹桃5种绿化植物对SO_2气体吸收净化能力及其生理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不同SO_2质量浓度(0.25、0.50 mg/m~3)环境下,玉兰和香樟叶片硫含量以及对SO_2吸收净化量最高,叶片硫含量及SO_2吸收净化量均表现为玉兰和香樟显著高于紫荆、蔷薇和夹竹桃(P0.05),紫荆和夹竹桃较低,不同绿化植物叶片硫含量以及对SO_2吸收净化量随S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玉兰和香樟叶片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玉兰香樟蔷薇紫荆夹竹桃。紫荆和夹竹桃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含量最高,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均表现为玉兰香樟蔷薇紫荆夹竹桃。不同绿化植物叶片净化量与叶片生理特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片对SO_2吸收净化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以玉兰和香樟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由此可知,玉兰和香樟对SO_2吸收净化能力较强。其研究结果为我国城市功能型植物选择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紫荆(Cercis chinensis)、加拿大紫荆(Cercis canadensis)、巨紫荆(Cercis gigantea)和湖北紫荆(Cercis glabra)1年生苗木作砧木,于2月以芽接和劈接2种嫁接方式下分别在距地5、10、30及100 cm位置处嫁接繁育红叶加拿大紫荆苗木,研究其嫁接育苗情况。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方面,4种砧木表现为加拿大紫荆巨紫荆湖北紫荆紫荆;接后苗木生长指标和形态质量方面则表现为巨紫荆最优,湖北紫荆次之,加拿大紫荆再次之,紫荆最差。嫁接方式上,芽接育苗相对于劈接具备更大优势。结论:2月以巨紫荆为嫁接砧木芽接(5~10 cm)繁育红叶加拿大紫荆,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和质量指标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年生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别进行干旱胁迫、盐分胁迫和盐旱交叉胁迫,测定胁迫下的光合指标.在对紫荆净光合速率的分析可知,低浓度的盐分胁迫、低强度的干旱胁迫以及低强度的交叉胁迫在短时间内都可以增强紫荆的光合能力,这也有助于紫荆增加对胁迫的抵抗能力;高胁迫强度、较长胁迫时间抑制了紫荆的光合作用.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大部分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胁迫促进了叶绿素的分解.而叶绿素a/b在短期胁迫下却是升高的,表明叶绿素a的分解速率要大于叶绿素b,从而导致叶绿素a/b在胁迫下反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黄山紫荆的1个新变型--白花黄山紫荆Cercis chingii Chun f.albiflora S.H.Jin et D.D.Ma)。该变型与原变型Cercis chingii Chun f.chingii的主要区别在于花冠为白色。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公园紫荆植株枯死的病因,采集具有典型黄萎病症状的紫荆植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2株病原菌Vcg1和Vcg4,并进行鉴定。该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菌落菌丝灰白色,分生孢子梗轮生,后期产生微菌核。PCR扩增菌株Vcg1和Vcg4 r DNA-ITS区段并测序,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大丽轮枝菌(V.dahliae Kleb.)同源性最高。通过分生孢子悬浮液伤根接种法测定目标菌株在紫荆幼苗上的致病性,结果发现该病原菌能引起紫荆发病,维管束变褐色,严重的导致紫荆植株死亡。以上结果表明引起郑州市紫荆山公园紫荆枯死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Cu2+对紫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  马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47-4051
为研究重金属Cu2+对紫荆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试验利用CuSO4溶液的浓度梯度对紫荆种子进行了胁迫处理,分别测定紫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和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紫荆种子抗重金属Cu2+胁迫的能力比较强,在致死状态下,CuSO4溶液的浓度为183.40 mg/L;在半致死状态下,CuSO4溶液的浓度为104.22 mg/L.随着CuSO4溶液浓度的增加,紫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步下降,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而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优美观赏乔木新品种--巨紫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紫荆学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为豆科紫荆属,别名满条红.落叶乔木或大乔木,胸径可达40厘米,高达15米,因为巨大而得名巨紫荆,属速生植物,寿命长.叶心脏形或近圆形,叶柄红褐色,花于3~4月在叶前开放,簇生于老枝上,花冠紫红色,形似紫蝶,花期达半月之久,花后结荚果,呈紫红色,10月果熟.适应能力很强,耐寒耐旱,对土质要求不高,不论肥瘠或酸碱性土壤均能生长,不怕水渍,喜好阳光.巨紫荆树姿优美,枝叶繁茂,叶形美丽,树冠宽大,生长迅快,醒目壮观,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比较4个紫荆品种(普通紫荆、白紫荆、加拿大紫荆及巨紫荆)在打破种皮休眠(机械损伤、浓硫酸、过氧化氢处理)和打破内休眠(0、100、200、400 mg/L GA3浸种)条件下处理24 h或48 h后种子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和浓硫酸处理能在不伤及种胚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腐蚀紫荆种皮,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过氧化氢处理对种皮有轻微腐蚀作用,但对打破紫荆种皮休眠无明显作用;在解除种皮休眠后,100 mg/L和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普通紫荆、加拿大紫荆发芽率达到100%,巨紫荆发芽率为70%。紫荆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浓硫酸酸蚀45 min洗净后,转入200 mg/L GA3水溶液中浸泡24 h,置于25℃湿润滤纸上暗培养,至子叶伸展后于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培养15 d后即可。此处理下,除巨紫荆发芽率和成苗率相对较低(仅为70%和40%)外,其他3个紫荆品种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可高达100%。  相似文献   

13.
紫荆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紫荆的种质资源和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紫荆花的文化品质,并进一步阐述了紫荆在园林绿化中的多种应用模式,以期为推动紫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紫荆属植物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潜力的植物类群,具有很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研究综述了紫荆属种质资源的分类、调查与引进情况,从植物系统进化、繁殖技术、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其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紫荆属植物的园林应用形式。提出目前紫荆属植物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为我国紫荆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市宫粉紫荆为研究对象,以选择"大花密花"型宫粉紫荆为目标,初步选出候选优株21株。根据宫粉紫荆观赏特性选择了10个选优性状,包括花密度、花冠长度和花冠宽度3个数量性状和树高、枝下高、冠幅、分枝角度、花叶比、抗病虫害能力、耐寒性7个形质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个性状的权重,进一步建立宫粉紫荆优树的综合评分标准,从候选优树中选出宫粉紫荆优树12株。本试验采用的综合评分法为宫粉紫荆的优树选择提供了科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选优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泉州市城市绿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宫粉紫荆栽植数量不断增加,病虫害也逐年增多。本文探讨了宫粉紫荆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主要防治方法,以期为泉州市宫粉紫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紫荆的栽培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荆性喜光照,为我国重要的园林树种,种植比较广泛。对紫荆的形态、习性、繁殖、病虫害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于紫荆更好的种植及应用于园林中。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泉州市城市绿化工程不断推进,宫粉紫荆栽植数量不断增加,病虫害也逐年增多,本文探讨了宫粉紫荆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主要防治方法,以期为泉州市宫粉紫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新农村等绿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紫荆的生态、生长习性,对紫荆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了有关紫荆的造林技术,这对于加强我国通道绿化建设及新农村绿化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山紫荆一新变型——白花黄山紫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黄山紫荆的1个新变型——白花黄山紫荆Cercis chingii Chun f. albiflora S. H. Jin et D. D. Ma)。该变型与原变型Cercis chingii Chun f. chingii的主要区别在于花冠为白色。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