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约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当前农村养猪,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养猪造成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八个方面:1品种太差许多农村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猪,这样不仅容易传播疾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肉质差,不适应消费者求新求优的需求,致使养土杂猪与养良种猪效益差别越来越大。养一头土杂猪  相似文献   

2.
制约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当前农村养猪,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养猪造成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八个方面:1品种太差许多农户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猪,这样不仅容易传播疾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肉质差,不适应消费者求新求优的需求,致使养土杂猪与养良种猪效益差别越来越大。养一头土杂猪比养一头“杜长大”三元良种杂猪少收入100多元。2饲料单一饲料配方不合理或原料不齐,缺少必要的蛋白质饲料或其他营养成分,造成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提高。用全价料喂猪料肉比为2.8∶1或是3∶1,而用单一的玉米或稻谷喂猪,每增重1千克消耗玉米或稻谷6~7千克。3喂养不…  相似文献   

3.
1主要原因1.1品种太差许多农村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猪,这样不仅容易传播疾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肉质差,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致使养土杂猪和养良种猪的效益差别越来越大。养一头土杂猪比养一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少收入100多元。1.2饲料单一饲料配方不合理或原料不齐,缺少必要的蛋白质饲料或其他的营养成分,造成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提高,用混合料喂猪料肉比为2.8∶1或是3∶1,而用单一的玉米或稻谷喂猪,每增重1千克消耗玉米或稻谷6~7千克。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副产品及廉价的饲料代替一部分粮食来减少饲料开支。1.3喂养不当许多农户养猪在…  相似文献   

4.
要选养杂交猪发展养猪业,是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之一。据测算,养一头土杂猪比养一头洋三元良种杂交猪少收入100元。杂交猪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通常采用内三元或外三元杂交组合法,繁育的商品代仔猪杂交优势明显。饲养6~8个月,体重可达90~100公斤。  相似文献   

5.
<正>养猪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降低养猪成本是关键。下面谈谈降低养猪成本的一些好办法。1.选养三元杂交猪。本地的土杂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缓慢,瘦肉率低,不适应市场需求,价格偏低,饲养这样的猪必然亏损。据测算,养一头土杂猪比养一头三元杂交猪少收入100元。三元杂  相似文献   

6.
许多农户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羊,这样不仅饲料消耗大,而且生长慢,肉质差,不适应消费者需求,而且市场竞争力差,效益差别较大。据测算,养一头土杂羊比养一头良种杂交羊少收入50多元。  相似文献   

7.
养猪能否见效益,在一般的市场情况下主要是看养猪能否保证出栏率。特别是商品肥育猪,出栏率高,效益就高,出栏率低,效益就低。在农村,同样是养猪,有的赚钱,有的却赔钱,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养猪户尚未脱离落后的养猪方法和传统陋习,导致养猪效益不高。科学养猪关键是“种、料、病、管”,搞好这4个方面就能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获得更大效益。1充分利用优良种猪的杂种优势选择30 kg以上的杂种猪作为商品猪育肥对象,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杂交组合以良种洋三元杂交为最好,良种土三元杂交也可。养殖事实证明: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本地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  相似文献   

8.
1八改 1.1土改良有的农户养一头土猪,喂10多个月长70kg左右,经济上很不合算,应改喂三元杂交猪或良杂猪。  相似文献   

9.
根据作者近几年的了解及实践发现,我国的生猪价格呈周期性变化,若以5年为1个周期,其养猪效益表现为2~3年赚,1~2年保本或亏损的特点。但总的来说养猪行业的投资回报较为理想。因此,不仅许多农民成了养猪专业户,而且许多城市下岗工人甚至是在职在岗人员也成了养猪户。尽管如此,该行业仍有许多专业户亏得血本无归,个中原因许许多多。为了尽可能减少亏损或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作者将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概括如下。1品种现在我国饲养的商品猪主要分为2种,一种为三元杂交良种猪,另一种为良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的所谓土杂猪。良种猪料肉比一般为2…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特别是广西的畜牧业长期以来是以养猪为主,猪是耗粮型家畜,现已基本达到饱和。为此,党和政府提出稳步发展养猪业,大力发展节粮型(牛羊)草食动物,特别是发展奶牛。饲养奶牛产值高、效益好。据调查,养一头良种泌乳牛,可年获纯利3000元~500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同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不少农户养猪成本偏高,导致养猪效益低,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笔者就养猪成本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1品种不优良据调查,目前,农民养的猪虽然是杂种猪,但并不是优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的新疾病不断出现,快速向各地蔓延,特别是不同区域引种通过“性”传染疾病一直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及品种改良,且优良种猪价高货少,广大农村良种覆盖率很低。为了加快农村及小规模猪场品种改良,节约粮食资源,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养猪效益,加速农业部推行的“饲养小区标准化生产”进程,为部分想养少数公猪建猪精液站的养殖户提供实用技术,从本期开始,在品种繁育栏目将从猪人工授精技术、母猪发情鉴定(饲养管理)、人工授精站的设计、发情检查、公猪的调教采精、精液质量的控制及猪人工授精室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以使读者掌握这一技术,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养猪能否见效益,在一般的市场情况下主要是看养猪能否保证出栏率。特别是商品肥育猪,出栏率高,效益就高,出栏率低,效益就低。在农村,同样是养猪,有的养猪户赚钱,有的却赔钱,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养猪户尚未脱离落后的养猪方法和传统陋习,养猪效益不高。本人通过总结得出:养猪只要讲究种、料、病、管,必能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获得更大效益。(一)种——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购买仔猪是一门很大的学问。1.选择30千克以上的杂交猪作为商品猪育肥对象,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杂交组合以良种三元杂交为最好,良土三元杂交也行。养…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基层畜牧工作多年 ,发现近年来农村养猪生产中存在两种现象 ,即散养户良种土养 ,而部分规模猪场则土种良养 ,结果一样卖不上好价 ,获利微薄。分析起来 ,问题的症结均在于没有以市场为导向 ,选择适合自己饲养的品种。因此 ,吃了不少亏。在此 ,为从事养猪的农民朋友提两点建议。良种须良养规模户必须饲养纯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推广的“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为主) ,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洋”品种 ,未掺入我国地方猪种的血液。这些“洋”杂交猪具有本地猪无法比拟的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瘦肉…  相似文献   

15.
<正>(一)选好猪种初学养猪的农户,首先要选好的猪种。选什么猪要根据当地的饲养环境而定。养猪要养良种猪。商品猪最好养杂交猪,用长白、杜洛克或大约克夏  相似文献   

16.
实施种猪良种化,生产高质量的商品瘦肉猪,是目前养猪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良种是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这些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屠宰率高、对饲养管理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引养良种母猪,必须充分做好引种和饲养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引养风险,获得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养猪效益仍不理想,生猪市场的竞争激烈,不少养殖户盲目性仍很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仍是养猪业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把好如下“五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1栏舍关栏舍是养猪业的基础,设计要合理,适宜现代规模饲养,提高劳动效率.栏舍不但要干燥、通风向阳、造价便宜、折旧低,而且水电要方便,便于防疫、便于运输2品种关品种是养猪业的根本.据实验测定,养良种杂交猪比土杂猪日增重可提高匕%-20%,节省饲料15%,发病率可降低30%,并且其嗣体…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以土猪为卖点的品牌猪不断推出市场,越来越受欢迎。但从大多数养猪户的角度考虑,饲养三元杂交猪收益更高。饲养肉猪,两者的经济收益有很大的差别。临高县多文镇美山村村民王日崇养了两头临高猪,他说和其他饲养外地良种猪的村民比起来,自己养猪的收入只有别人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和朋友聊天,突然遇到“土猪”这个话题,由于我是所谓行业内的人士,朋友们把我当成这个方面的“砖家”,交谈甚欢。在养猪行业内,对“土猪”一致的定义是指中国地方品种的猪,以此区别于外国进口的猪种,甚至有些人士还把外国进口的猪种称为“良种”,这种称呼让我想起了当年日本人颁发的“良民证”。为追逐利润的需要,有些商业公司将中国地方猪和外国进口的“良种”杂交,行业内称为“土杂猪”,无论如何,毕竟和“土猪”还是沾了点边儿。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是开江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生猪生产是畜牧业的重头戏。近年来,由于受全国生猪发展形势和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生猪外销困难,价格下跌,经济效益下降,生猪生产面临严峻形势。1998年初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提高养猪生产科技含量和猪肉品质上狠下功夫,引进“杜、长、大”DLY外三元种猪,推行外三元杂交,着力实施生猪质量工程。经一年多来的实施,现已建成二杂母猪繁育场17个(其中饲养良种母猪100头以上的场3个)引进加养长白、大约克良种猪567头,繁殖生产二杂母猪156头。今年全县计划引进长白、大约克良种母猪1500头,杜洛克良种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