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院新 《森林与人类》2013,(12):144-147
鹫峰、打鸟岗、鹰嘴……这里的很多地名,都与“鸟”有关。每年秋季,就如听到招呼一般,成千上万的候鸟成群结队往这里集结迁飞,尤其是农历的秋分至寒露之间短短半个月期间,百万候鸟迁徙通过。夜空中,浓雾里,候鸟呼朋引伴,万鸟鼓噪,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省遂川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候鸟南迁中部路线的必经之地,境内营盘圩乡南风面与周边齐云山、八面山合围形成的高山隘口,是候鸟迁徙具有地理辨识性的迁徙通道,也是国内候鸟迁徙通道中的第二大通道。每年白露节气过后,有200多种、数百万只候鸟从这里经过。  相似文献   

3.
正遥望洞庭,碧波荡漾。这里是我国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越冬。守护候鸟也就成为湖区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我们很荣幸采访了二十年如一日地奔走在洞庭湖护鸟路上的志愿者——李剑志。李剑志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喜欢拍摄洞庭湖的鸟类,并希望用自己拍摄的作品来感化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4.
万鸟临海     
<正>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滩涂湿地,拥有"万鸟临海"的盛况。河北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中部,总面积约306.7公顷,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滩涂湿地,主要由浅海水域、潮间沙石海滩、河口水域、永久性河流、坑塘湖泊和沼泽洼地等湿地类型构成。北戴河湿地是西伯利亚、中国、菲律宾、澳大利亚之间候鸟迁徒的驿站,"万鸟临海"是这里特有的盛况,是远东最好的观察迁徙候鸟  相似文献   

5.
吕斌  李文宏 《中国林业》2012,(17):34-37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候鸟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境内湖泊、河流、沼泽及湿草甸等构成了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被称为“百鸟乐园”,目前这里有鸟类240种,其中一级有9种,二级有37种。  相似文献   

6.
在胶辽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32座大小不等的岛屿,宛如一颗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环渤海金项链上。这里便是有“候鸟驿站”美称的长岛县,也是我国唯一具有海岛独特地理条件的猛禽类保护区——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岛县林茂草丰,气候温和,水生动物资源丰富,饵料充足,为鸟类栖息居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徒的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盈江县拥有650多种鸟类,几乎占到中国鸟种的一半。这里是观赏林鸟的风水宝地,能看到众多在中国狭域分布的林鸟。盈江,拥有中国近半鸟种取这么个标题似乎有些夸大,但我心底却有着十足的底气。如果你曾经在盈江县铜壁关等地被"鸟浪"包围过,目不暇接,看清这只那只又是不一样的,也许对这个"最佳"会有很深的感触。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聊聊为什么盈江县是中国观赏林鸟最佳地。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防城港市位于中国内陆及海岸线最南端,刚好处在国际间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地带,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繁殖地,被誉为“候鸟的天堂”。这里也是广西鹭鸟最密集的栖息地。在这里觅食、栖息、繁殖的白鹭在30万只以上,种群约占广西白鹭总数的80%。候鸟迁徙是大自然最壮丽的史诗。每年3月—4月,无数的“天上来客”远道而来,驻足于广西茂密的森林植被及食物丰富的沿海滩涂。  相似文献   

9.
春江水暖鸭先知,山清水秀鸟先知。冬去春来,万千候鸟恋恋于湖湘山水。候鸟是生态的神色。近年来,湖南各地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提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引来百鸟翔集,特别是一批一批珍稀候鸟如黑鹳、白鹤、白头鹤、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红颈瓣蹼鹬、彩鹮等,相继出现在三湘湿地、自然保护地等,亲山恋水,悠然自得,平添一派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属中国候鸟南北迁飞的主要通道省份之一,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特别是桂东、炎陵、隆回、新化、新邵等县的南北走向山脉间,出现了东西走向的山脊隘口,这些地方是迁徙鸟类必须经停的迁徙通道。鸟类专家介绍,国际上重要的迁徙路线,中国有3条,而湖南属于中部迁徙,主要是从内蒙古、西伯利亚迁徙过来的鸟类。每年春季的3~5月份和秋季的9~11月份,候鸟在湖南境内迁飞  相似文献   

11.
李依麦 《湖南林业》2011,(12):25-25
湖南省是鸟类主要越冬地和迁徙途经地之一。时下,正是候鸟南迁越冬时节,湖南省林业厅密切关注、高度重视部分山区出现的乱捕滥猎越冬候鸟的现象,并于近期在邵阳市召开了全省候鸟迁徙保护现场会,进一步部署候鸟保护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2.
物候谚语:“中秋百鸟过山坳,霜降老鸹一群群”。白露以来,湖南境内雪峰、武陵、罗雷山脉的鸟道隘口,正在上演众鸟翔集南迁的壮观大戏。 据各地候鸟监测点记录,9月中旬一过,蓝山的南风坳、桂东的铁山、寒口,炎陵的牛头坳,隆回的屏风界、新化的观音山等千年鸟道隘口,均已发现大量候鸟过境。  相似文献   

13.
鸟不骗人     
入冬,无数只候鸟随着寒风飞临我国各地,哪儿洁净就在哪儿落脚、安家。因此人们不时会看到有关候鸟的新闻,有的人当社会趣闻看,而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已把这当作环保新闻看啦。前几天在电视里看到,一大群鸭在首钢厂区内的水塘里嬉  相似文献   

14.
袁骏生  廖浩 《森林与人类》2023,(12):100-105
<正>永修县吴城镇地处鄱阳湖湿地腹地,不仅有适宜候鸟越冬栖息的环境,全镇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候鸟提供坚实的越冬安全保障。每年来鄱阳湖越冬的各类候鸟数量达60万—80万只,其中永修县吴城镇就占40%以上。这里成为世界A类候鸟保护区和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并正在成为“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  相似文献   

15.
湖鸟情怀     
<正>鸟梦常在,鸟影难寻。自四月至今,已过去一个多月。鄱阳湖水持续上涨,我在连绵的雨雾中寻觅老友,心情好像也蒙上了阴霾,有种挥之不去的压抑。候鸟北归,千里迢迢,风雨前行路更难。我心中对阳光充满了期盼。暮春的最后二天里,天公作美,阳光普照,晴朗的天气让北迁的候鸟加快了行程。移步湖边,遥望对面,但见青山如黛,淡淡的白雾飘浮在山上,天空清洁如洗,成群的苍鹭、白鹭在空中盘旋。湖风拂面,湖水清澈,几只还未北迁的鸿雁悠闲地在湖面拨动清波。  相似文献   

16.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不仅养育了一代代湖区人民,而且引来了一群群候鸟。尤其是在那19万公顷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那里的沟港湖汊,水草丰美、鱼类众多和气候温暖潮湿,吸引了上百万只候鸟,东洞庭湖成了鸟的天堂。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不法之徒,对那些万里投奔而来的候鸟,举起了“不见血的屠刀”,把鸟心中的圣地变成屠场,令多少候鸟再也飞不回家了。南来北往洞庭鸟平沙落雁,鹤鸣九皋。东洞庭湖是国际7大湿地之一,历来是南来北往的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在东洞庭湖栖息的鸟类数量在300万羽左右,而来此越冬的候鸟则每年多达30万只。…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古城东的隆庆关,有一个被认为是世界上发现的惟一一块记载“鸟道”的石碑———“鸟道雄关”。参加国际鸟类环志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和观光的海内外游人无不赞美这里的奇观,而当地人赞不绝口的却是在这里执勤的大理州森林支队“森林卫士班”的战士们,用巍山县林业局局长茶正贤的话说:“我们有今天这样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亏了武警森林官兵。”“百鸟朝凤”的传说“鸟道雄关”位于云南省森林总队大理州支队防区内,古丝绸之路和国际候鸟迁徙的通道交汇于此。作为标志物的“鸟道雄关”石碑,高0.17米,宽1.7米,厚0.1米,碑字隶书,字体…  相似文献   

18.
正蓝山县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迁徙鸟道之一,而候鸟进入蓝山县的第一村是毛俊镇上洞村。上洞村后山峰高近千米,地形独特、四季分明,每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有成千上万只迁徙的候鸟过境此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上洞村人在此居住400多年,在生产力低下,收入水平不高的年月里,祖祖辈辈都有打鸟的传统。村民描述打鸟高峰期"整个山头灯光如昼,死在打鸟岭的候鸟不计其数,一户人家‘收获’数百公斤候鸟是寻常事。"2013年,上洞村非法打鸟的现象经媒体曝光,舆论哗然。市县两级林业部门由此加大了候  相似文献   

19.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是洞庭湖国际重要鸟类越冬区迁徙途经地,也是湖南省越冬候鸟保护工作重点县,自古有“千年鸟道”之称。2010年,红网首次披露在新化与新邵交界处的观音山,有人放肆捕杀候鸟,2011年、2012年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新化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新化县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紧密部署,一场旷日持久的候鸟守卫战及时打响。地毯式空炸宣传,构建联防群治网络,果断亮剑,雷霆出击,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而今10年过去了,新化的龙湾湿地,万鸟翔集;蔚蓝的天空,明净通畅。新化又回到了鸟的天堂,成为候鸟安全过境的吉地。蓝天守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长岛鸟歌     
在我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有一排纵贯南北的群岛,她像一队威武庄严的战士,日夜坚守着祖国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这就是著名的庙岛群岛,也称长山列岛。列岛岛礁棋布,山林起伏,气温适宜,生长着一千多种植物,每年春秋两季,约有一千万余只候鸟,飞经此地,长岛自然形成为“海上候鸟保驿站”。乌歌唱些什么?一位专家告诉我,科学家们根据人再研制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专用乌歌接收和分析系统,将瞬间获听的鸟歌进行详细的解析,初步得出结论:全世界的鸟类9千多种,鸟歌(也称鸟语)在三千种以上,接近人类的语言种类。有趣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