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马铃薯生物学特征马铃薯的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种子。地下部分有根、匍匐茎和块茎。马铃薯块茎上分布许多螺旋状排列的芽眼,靠近匍匐茎的脐部芽眼分布较稀,顶部较密。顶部芽眼发芽热较强,生长势旺。每个芽眼里有1个主芽和2个以上的副芽。一般主芽先萌发,副芽受抑制呈休眠状态,当主芽受破坏时才萌发副芽。顶端发芽势较强、发芽早,称为顶端优势,用其繁殖能早熟10天,增产在10%以上。马铃薯块茎收获后处于休眠状态,不能发芽,但用赤霉素拌种能促使发芽。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发芽后会发生大量的龙葵素,尤其在芽眼周围含量最高,马铃薯的表皮变绿,也含有龙葵素,切忌吃到含有龙葵素的马铃薯,否则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迷,孕妇吃到则可能会流产,故凡是发芽与绿皮的马铃薯千万不要买。发芽与绿皮马铃薯勿食用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马铃薯在江西一年可种两季,以春马铃薯栽培较为普遍;秋马铃薯生长期短,前期逢高温多雨,栽培难度大,因此栽培极少。马铃薯淀粉含量高,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也较丰富,可粮菜兼用,是重要的经济作物。1 主要特性马铃薯的产品器官为地下块茎,由匍匐茎顶端膨大而成。块茎形状有圆、椭圆、卵圆形等,皮为白、黄、紫等色,肉色为白、淡黄、淡紫等色。块茎上生芽眼,顶端具有顶芽。靠近顶部的芽眼密,发芽能力强、发芽早;基部的芽眼稀少,发芽能力弱、发芽迟。块茎萌芽后,从芽…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龙葵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分配规律,为马铃薯饲用、食用安全和龙葵素提取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品种间龙葵素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冀张薯8号>青薯9号>大西洋;生长发育时期龙葵素总含量顺序为:开花期>收获期>孕蕾期。3个品种在孕蕾期龙葵素总含量均表现为茎显著高于叶;在开花期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的幼嫩块茎的龙葵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而大西洋品种的叶中龙葵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在孕蕾期,冀张薯8号、青薯9号和大西洋的叶、茎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35∶65、39∶61、44∶56;在开花期叶、茎、块茎、花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7∶18∶34∶21、29∶21∶34∶16、27∶23∶26∶24;在收获期叶、茎、块茎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1∶52∶27、33∶42∶25、31∶44∶25。茎...  相似文献   

5.
以脱毒马铃薯‘荷兰15’一级原种为播种材料,研究种薯芽块芽眼不同摆放方法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芽块芽眼向下摆放的处理出苗略晚,出苗率略低,但差异不显著;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商品薯均最高,分别达3 108.7 kg/667 m~2与2 900.4 kg/667 m~2,显著高于种薯芽块芽眼朝上播种的处理;其小薯产量与青头薯率均最低,显著低于种薯芽块芽眼朝上播种的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承德中南部山区错期栽培马铃薯,当面积足够大时,可采用传统播种方法,但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以马铃薯种薯芽块芽眼向下摆放的播种方法最理想。此播种方法既可提高块茎产量、商品薯产量,降低小薯产量,又因增加土层厚度,减少青头薯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菏泽地区4个山药栽培品种进行了干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山药品种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鸡皮糙山药和西施山药的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高于白玉山药和九斤黄山药,具有较高的营养品质;在多酚氧化酶活性方面,九斤黄山药最高,鸡皮糙山药和西施山药其次。  相似文献   

7.
以半夏块茎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浸种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半夏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半夏增产与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低浓度油菜素内酯(0.01、0.10、0.20 mg·L-1)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中生物碱、β-谷甾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2)高浓度油菜素内酯(1.20 mg·L-1)显著抑制了块茎中黄酮、生物碱、β-谷甾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3)当油菜素内酯浓度为0.05、0.10、0.20 mg·L-1和1.20 mg·L-1时显著增加了珠芽的产量,从而提高半夏的产量.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较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0.10~0.20mg:IL-1)不仅改善了半夏品质,而且提高了半夏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叶面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S3307、SODM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根系 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DTA-6和S3307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17.4 %、8.3 %和4.1 %;3个处理均降低了马 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SODM处理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蔗糖含量,S3307处理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SODM处理可提 高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DTA-6处理则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的根系活力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 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有效调控根系的生理代谢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以SODM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选用大西洋、夏坡蒂等14份马铃薯材料分别在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种植。通过测定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5项指标,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栽培条件和土壤肥力一样的条件下,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4个品质指标总体趋势是坝上地区显著高于坝下地区,还原糖含量坝上地区显著低于坝下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野生西瓜种子萌发率低和发芽不整齐的问题,以河沙为引发基质,研究了基质湿度和引发温度、时间对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基质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引发温度对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而基质湿度和引发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基质湿度、引发温度和时间对野生西瓜种子活力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交互效应,适宜引发条件组合是:基质相对含水率75%、引发温度6℃、处理时间9 d。引发处理后,种子电解质泄露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马铃薯克新13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硼砂进行浸种处理,测定种薯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及马铃薯芽长、芽粗、芽质量等,研究硼素对马铃薯萌发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硼素通过提高淀粉酶活性,促进淀粉分解,提高还原糖和蔗糖含量,促进幼芽伸长、增粗,进而增强芽势。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为试材,采用0.5%、0.7%、0.9%、1.1%不同浓度的红枣多酚溶液涂膜处理葡萄果实,每隔48 h对葡萄的感官评价、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抗坏血酸含量、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红枣多酚处理对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采后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涂膜组与对照组相比,涂膜组能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率和失重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前期的呼吸强度,进而抑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以及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涂膜D组在16 d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0.208%、4.31%和3.49 mg·(100g)-1;其中涂膜组与对照组相比多酚氧化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得到有效抑制,以涂膜B组与A组尤为显著。因此红枣多酚预涂膜处理处理能有效保持果实内外在品质,适用于葡萄的采后贮藏。  相似文献   

13.
‘皖马铃薯2号’是以‘Hirta’为母本、‘Gelda’为父本选育的早熟、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65 d左右。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单株结薯数3~5个,单株块茎质量700 g左右,平均667 m~2产量2 100~2 800 kg,商品薯率达93%以上。干物质含量(ω,后同)19.53%,淀粉含量14.15%,粗蛋白含量2.32%,还原糖含量0.16%,维生素C含量197.5 mg·kg~(-1)。田间表现中抗马铃薯晚疫病,抗马铃薯卷叶病毒病和花叶病毒病。适应性强,适宜安徽等二季作区春、秋2季种植。2016年通过安徽省园艺学会园艺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爱国  于贤昌 《园艺学报》2009,36(9):1370-1374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A) 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 研究了马铃薯幼叶、功能叶、老叶、茎和块茎中AsA和其氧化态脱氢抗坏血酸(DHA) 的含量与L - 半乳糖- 1, 4 - 内酯脱氢酶( GalLDH)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抗坏血酸氧化酶(AO) 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等6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马铃薯AsA在幼叶和块茎中含量很高。叶片和茎的抗坏血酸库(AsA与DHA之和) 水平与GalLDH活性显著相关, 而AsA含量与DHAR活性显著相关, DHA含量与APX活性显著相关。说明在马铃薯幼叶中高含量的AsA可能由于GalLDH和DHAR的高活性; 而块茎中AsA的积累, 主要来自于叶片的运输和DHAR催化的DHA再生。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发育期的"石研2号"和"石研5号"品系油莎豆块茎为试材,对油莎豆块茎中的淀粉、果糖、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脂肪含量进行了测定,以研究油莎豆块茎发育过程中糖与脂肪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油莎豆块茎发育过程中果糖含量与脂肪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蔗糖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淀粉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溶性糖含量亦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6.
以"强力50"甘蓝种子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人工老化方式(高温高湿老化法、甲醇老化法、热水老化法)处理不同时间后对甘蓝种子的萌发特性和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采用最合适的人工老化条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老化方式均显著降低了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延长了平均发芽天数,且影响程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甲醇老化法和热水老化法对甘蓝种子发芽指标影响的变化幅度更大;3种老化方式均使甘蓝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大,显著降低了甘蓝种子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种子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种子发芽指标和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均显著相关,同时分析了不同人工老化方式引起甘蓝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胡萝卜为试材,采用乙烯及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处理,通过对贮藏60d后胡萝卜的品质劣变率(长须根率、腐烂指数、出薹率)、外观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1-MCP对胡萝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结合手洗贮藏可抑制胡萝卜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率、抑制可溶性糖含量的损失、保持较高的外观指数及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手洗后贮藏则可有效改善胡萝卜贮藏期间的表皮褐变问题。  相似文献   

18.
褐变及腐烂是导致莲藕贮藏期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以鄂莲5号为试材,用复合乳液对整支莲藕进行涂膜处理,于4℃贮藏条件下对贮藏期间莲藕的腐烂程度、失重率、色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乳液涂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莲藕腐烂,减缓莲藕表面褐变,降低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速率,并在贮藏前期抑制莲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综合上述结果,复合乳液涂膜能有效延长低温贮藏的莲藕货架期,抑制褐变,较好地维持整支莲藕采后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形态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施入等量钾肥的前提下,硫酸钾及氯化钾配施对马铃薯植株生育性状、氨基酸、钾含量等品质和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量不同形态钾肥对植株株高和主茎数有一定的影响,对其他生育性状基本无影响;对块茎中蛋氨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对其他类型氨基酸、总氨基酸、还原糖和钾含量有一定影响;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商品薯率均有一定影响。其中,硫酸钾与氯化钾配施显著提高了株高和主茎数;二者配施提高了块茎中总氨基酸、还原糖和钾的含量;二者配施后冲施黄腐酸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商品薯率。二者配施后冲施黄腐酸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均最高,平均667 m2产量达3691.4 kg,且有效降低土壤碱性。单施氯化钾较单施硫酸钾处理更易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氨基酸合成;而单独施用硫酸钾更易促进钾的吸收,使马铃薯块茎表皮更光滑、有光泽,外观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Nalepa)]为害造成的杏芽瘿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用石蜡切片法对受害芽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受害芽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氢酶活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调查杏树栽培品种中杏芽瘿普遍发生,10个品种,在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地区发生最严重时病情指数为48。梅下毛瘿螨主要侵染杏树幼芽,受害芽增生畸变,形成大小不等的刺状瘿瘤。瘿瘤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受害芽解剖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芽轴自下而上膨大,木质化程度由内向外逐渐加剧,外侧幼叶木质化程度高,尤其是靠近芽轴的基部已完全木质化并且明显增厚,叶片外张,内层幼叶外露;幼叶表皮细胞大小不一49.85%,受害芽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升高,最高分别上升9.85%、96.87%和69.44%,过氧化氢酶活性亦增加,最高增加106.82%。 ,表皮显著增厚并且完全木质化,叶肉细胞排列乱而松弛,后期解体。受害芽与正常芽相比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最大降幅为包括意大利杏、双仁杏、金太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