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东南沿海地区大棚栽培草莓面积逐年扩大,近10年来呈上升发展势头。普通露地草莓栽培品种春天4~5月份开始上市,而大棚栽培的草莓品种,9月份定植,管理及时,12月初就开始上市,春节前后为上市旺季,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比较好。适宜大棚栽培的草莓品种,要求休眠期短,较高温度下(16~17℃)花芽  相似文献   

2.
烟台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台草莓,已有60多年的栽培历史,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高档鲜果。 一、生产现状 80年代末以来,烟台草莓特别是保护地草莓,发展较快。优良品种迅速推广,栽培面积急剧扩大,单产总产成倍增长,栽培方式多种多样,淡季鲜果价高畅销,速冻草莓出口创汇,栽培者走上富裕之路。 1.品种 烟台近年从国内外引进草莓优新品种20余个,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品种是宝交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栽培是利用大棚的冬季保温条件防止草莓植株进入休眠 ,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提前开花结果 ,提前上市的栽培方式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使草莓当年 1 1~1 2月即可挂果 ,一直延长到第二年 6月初 ,采收期可达 7个月。由于其成熟极早 ,且不断有鲜果上市 ,产量和价格均高于露地栽培草莓 ,扣除所有成本 ,仍有极高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大棚草莓的栽培要点。1 品种选择1丰香 :从日本引进品种 ,早熟 ,植株生长健壮、高产 ,易繁殖 ,果实富有香气 ,休眠期短 ,最适合大棚栽培。2章姬 :日本引进品种 ,结果比丰香略晚 ,生长旺盛 ,果实比丰香更香甜…  相似文献   

4.
<正>草莓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的经济作物,近年来为丰富草莓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步伐,我国引进或自主选育了一些草莓新品种。本文将目前设施草莓的主栽品种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5.
草莓品种大棚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国南方草莓设施栽培迅速发展 ,广大种植户对适宜品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所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草莓品种 ,2 0 0 1年 9月初用来在大棚内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以期选出适合南方大棚栽培的草莓品种。供试品种为章姬、宫本 7号、幸香、益香、鬼怒甘、达赛莱克特、艾斯诺、苏珊娜 ,以南方大棚普遍栽培的品种丰香为对照。试验设施为宽 6m、长 30m的标准钢架塑料大棚 ,东西走向 ,大棚内设小拱棚。选壮苗于 9月初起垄定植 ,株距 1 5cm ,行距 2 5cm ,每垄栽 2行。 1 0月下旬开始保温。每品种 5 0株为 1处理 ,重复 3次。分别调查各品种的…  相似文献   

6.
草莓大棚栽培丰产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进行,园地为壤土,PH 7左右。草莓品种为宝交早生。大棚栽培,无加温设备。12月下旬开始保温,4月中旬开始上市。亩产1520公斤,果实色艳味美,销路甚好(主要销于烟台、大连市场),亩收入仅果实一项就达1万元左右。现将栽培丰产的关键措施总结如下。一、增施鸡粪、施足基肥是第一关键草莓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需要在短期内完成生长发育,既要求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7.
5个保护地栽培草莓新品种在沈阳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保护地栽培草莓发展较快,由于其具有果实成熟期早、应市期长、收益高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取代露地栽培,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草莓栽培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保护地栽培草莓产区发展历史较短,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相对较少,且良莠不齐,一些果农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品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地栽培草莓的单位面积产量、市场竞争力和收益。为此,沈阳农业大学1997年以来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引入草莓新品种20余个,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分别采用日光温室栽培和冷棚栽培方式,在沈阳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步选出适宜沈阳及与其气候相近地区试栽的2个适合日光温室栽培品种和3个适合冷棚栽培品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我们在兴化市陈堡镇曹黄村科技示范园区内,采取无公害操作规程,利用大棚栽培草莓、糯玉米、大白菜,一年三熟高效间套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667m~2大棚产草莓2100kg、糯玉米青穗900kg、大白菜3500kg,667m~2净产值15000元左右。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草莓选用耐寒性强、适应性广、坐果率高的大果型品种丰香等,甜玉米选用高产、抗逆性强、口感糯、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东莞地区大棚栽培的草莓品种,从国内引进了法兰地、妙香7号、红宝、艳丽4个草莓品种,采用大棚基质栽培对比各品种的生长特性与适应性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妙香7号株型优、连续结果性强、果品质量优、产量高,综合性状较优,可作为主要品种进行应用;艳丽果实耐贮运性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产量较低,还需摸索与其相配套的丰产技术,再进行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0.
雷芙蓉  孙莉 《蔬菜》2008,(3):9-10
2004年8月,新疆和静县园艺技术推广站从河北保定市引进了4个草莓品种,在温室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示范.通过在和静县和静镇温室大棚种植3年来的表现,卡姆罗莎品种表现出适应性强、耐贮运的特性.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为中熟品种,适合温室栽培,是当前草莓生产中值得推广的优质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草莓根据开花结果习性,可分为一季型草莓和四季型草莓。生产上栽植的主要是一季型草莓品种,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即使采用设施条件栽培,8—10月份也难以生产出草莓果实。而选育四季型草莓品种,可以实现秋季生产草莓果实。沈阳农业大学近年来开展优良的四季草莓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四季结果特性优良的草莓新品种——‘永丽’。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杨起 《河北果树》2004,(3):33-33,35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浆果,但不耐贮运,露地条件下一般5~6月上市,供应期短,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采用设施栽培,可实现周年供应。草莓设施栽培的形式有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下面以促成栽培为例介绍大棚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叶果树 顺昌县元坑镇秀水村有草莓 20多 hm2,是闽北最大的草莓基地村,因其浆果品质好、产量高而远近闻名。其草莓大棚半促成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好主栽品种 半促成栽培宜选择冬季休眠期短、开花结果早的品种。我地以丰香为主栽品种,为加强授粉和调节产期,可少量配置鬼怒甘、春香、宝交早生、硕丰等品种。2培育壮苗 大田生产与育苗应分开。育苗圃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深翻后精细整成1.5m宽的平畦,每 666.7m2施腐熟猪羊粪 1000 kg、钙镁磷肥50kg、硫酸钾复合肥50kg,充分拌勿施入15—20…  相似文献   

14.
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柔软多汁、酸甜爽口、气味芳香,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优质水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厚爱,被视为果中之珍品,在日本它被称为“活的维生素结晶”。所以,它在我省种植业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它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门路。现将我们多年来种植草莓的经验介绍如下:1 栽培方式及品种选择11 栽培方式草莓可以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根据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依据我省的气候特点,另外结合我所近几年的栽培经验,它最适于大棚冬春栽培。一般采用塑料大棚,同时结合地膜覆盖。12 …  相似文献   

15.
草莓新品种明旭,果实近圆形、果面红色具光泽,单果重平均26.7g,味浓肉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酸1.04%,较耐贮运,易繁殖,抗逆性强,休眠浅,适于日光温室或走路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世界草莓生产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40年来,由于草莓育种、栽培技术、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草莓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栽植,成为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水果之一。进入90年代,全世界草莓产量突破250万t。最近10年,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迅速,陆续培育出一批新品种,但仍存在栽培面积不大、品种更...  相似文献   

17.
正‘达思罗’草莓是东港市果树技术推广站1999年引入我市的中晚熟品种。几年来,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温室常规栽培、延迟栽培和两茬栽培,早春大棚栽培,冷藏苗抑制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试验,取得了理想的试验结果,现总结如下。1各种形式栽培的效果‘达思罗’品种温室延迟栽培平均666.7m2产量可达3000kg,比对照品种‘卡尔特1号’增产18%以上;  相似文献   

18.
草莓新品种“弗杰尼亚”的温室栽培技术崔乃明辛立(沈阳市东陵区林业技术指导站110015)弗杰尼亚”草莓于1993年由西班牙引入我国,通过试栽,发现该品种适于保护地栽培。该品种在塑料薄膜温室中栽培,最大果重达96g,大部分果重30—50g。在温室中能连...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甘肃省天水市设施大棚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扣棚、扣棚后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作以介绍,以期为草莓设施大棚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20,(2):86-87
吊雷西瓜是在黑龙江省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品种+新模式的西瓜栽培方式,效益可观,适和观光采摘,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吊雷西瓜种植环节主要包括选用适宜的品种、3层覆盖、吊蔓栽培、蜜蜂授粉等,现总结如下,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