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1996—2012年间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波动因素,在从贸易趋势、贸易互补性和贸易强度角度总结双边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波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增长快速,并且双边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澳大利亚畜产品进口需求增长和中国畜产品竞争力提升是推动中国对澳大利亚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出口额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8.99%和48.56%;澳大利亚对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对出口额增长贡献率达到128.22%,而澳大利亚畜产品整体竞争力下降阻碍了出口增长;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同时期,影响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增长的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中国畜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量进口畜产品对国内畜产品产业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畜产品的大量进口对中国畜产品产业产生了一定的促进效应和冲击效应。其中,促进效应包括通过消费示范创造市场需求、提高畜产品相关加工业原料供给能力、减轻国内畜产品生产对环境的压力等;冲击作用包括如畜产品进口依存度增加,导致市场经营风险加大、进口畜产品挤占国内畜产品的市场空间,抑制国内畜产品的生产发展、畜产品大量进口打压了国内畜产品价格,影响了农户收入等。最后,提出了应对畜产品大量进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从贸易总额、市场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特别是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的滥用是造成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碳关税的实施也会对中国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从优化畜产品结构、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调整出口市场布局、发展跨境电子商务4个方面提出缩小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概述了近年来中国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指出了当前中国畜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最后给出了促进中国畜产品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秋萍 《农业展望》2023,(2):105-113
中国和RCEP伙伴国畜产品贸易总额常年处于逆差地位。在依存性方面,中国畜产品出口对RCEP伙伴国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RCEP伙伴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其中中国畜产品出口与柬埔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缅甸、韩国、泰国和越南的贸易依存度较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畜产品出口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紧密程度较高。在竞争性方面,中国的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比较劣势,但相较文莱、柬埔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越南,仍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和RCEP伙伴国畜产品出口相似度较低,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程度不激烈。在互补性方面,中国作为进口国时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指数值整体高于中国作为出口国时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值。中国进口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的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和RCEP伙伴国的畜产品贸易符合双边利益,贸易发展潜力大,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中国畜产品的供求形势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从生产、消费、国际贸易和供求平衡4个角度对中国畜产品供求变动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畜产品产量和出栏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生产结构变化明显,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加深;城乡居民人均畜产品需求量均不断增加,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畜产品消费量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已经从畜产品的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从贸易顺差国变为贸易逆差国,国内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国内外畜产品价格差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中国畜产品进口快速增加的原因。根据中国食物供求模型的模拟结果可知,2030年中国将净进口畜产品622.5万t。  相似文献   

7.
畜产品安全性是当今畜牧业最受人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述了我国畜产品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畜产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并对绿色畜产品的开发途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性指数、产业内互补性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贸易比较优势、互补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印度畜产品贸易。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畜产品贸易规模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贸易不平衡性较严重;中印双边畜产品贸易种类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蚕丝、毛皮及其他动物类产品。印度出口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高于中国,畜产品贸易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产业间贸易是中印两国之间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属于传统的互补性贸易,两国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对印度出口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远远高于印度对中国出口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产品消费与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5%提高到目前30%左右,中国畜产品消费量在逐年增长,畜产品贸易也在逐年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与消费国家之一,畜产品消费水平也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目前城乡之间消费水平相差较大。笔者将从影响畜产品消费的收入因素、畜产品消费特点、畜产品贸易现状、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世界上利用畜产品不多的少数国家之一。阿拉伯人不吃猪肉,但大量吃猪肉以外的畜产品,印度人不吃牛肉,倒是大大地喝牛奶和吃其它畜产品。黑种人也饲养猪和鸡,并且还是很好的园艺家。以稻米为主食的中国人最擅於以猪肉为食。过去,世界上仅限於吃鸡肉的,可说只有日本这一国家。日本人的想法是,吃四条腿的牲畜是亵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