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中科 《河北渔业》2010,(12):45-47
回顾了河北省对虾养殖历史,分析了对虾养殖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病害因素,介绍了河北省自2006年引入黄海系列中国对虾以来的养殖情况,分析了黄海系列中国对虾在河北省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在河北省建立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和中国对虾专营育苗基地、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和多元化混养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对虾养殖是河北省渔业的传统主导产业,在"十二五"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新时期,我省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传统优势品种,采取更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其产业技术体系,实现更好更快发展。1河北省对虾养殖业发展回顾及现状  相似文献   

3.
<正>1对虾产业发展背景对虾养殖产业是我省沿海特色主导产业。全省对虾养殖始于1981年,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期(1981-1992)、调整期(1993-2002)、恢复期(2003-至今)三个重要阶段。1988年全省对虾养殖年产量3.7万吨,平均单产、规格、效益三项居全国第一,创历史最好水平。1989年全国对虾养殖现场会议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标志着我省对虾养殖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但自1993年以来,对虾病毒病在全国大范围爆发,我省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4.
<正>对虾是河北省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以土池养殖为主,养殖品种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全省对虾养殖面积约309hm2,年产量约4.5万t。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使生产者蒙受严重损失。为掌握2017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为今后组织防控工作积累资料与经验,笔者组织开展了全省对虾养殖病害调查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四、生产技术流程与核心管理要素二者关系解析1.苗企生产技术流程与核心管理要素现状的分析(1)对虾育苗企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对虾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广大育苗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改善,随着养殖大环境的日益恶化,不管是对虾养殖还是对虾育苗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急需求变。(2)在当前对虾育苗企业中,论生产技术流程化和管理规范化,正大近年来无疑是独树一帜,所处的高度像是"独孤求败"的境地,但由于缺乏生产技术及管理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规模大、产值高、从业渔民多、产业链长,是我省渔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1993年以来全球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虾产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惨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套养河鲀防治虾病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套养河鲀比对虾单养池塘养殖成活率提高了9.0%,产量提高了22.4%,并有效减少了对虾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2,440(7):48-49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13,(5):38-42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规模大、产值高、从业渔民多、产业链长,是我省渔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1993年以来全球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虾产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惨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套养河鲍防治虾病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套养河鲍比对虾单养池塘养殖成活率提高了9.0%,产量提高了22.4%,并有效减少了对虾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虾疾病也在各地流行起来,虾病已成为发展养虾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据报道,虾病有七大类,约40种。1980年我国养殖对虾仅发现七种疾病,到1989年增加到30余种。河北省沧州地区对虾养殖生产从1983年开始起步,到1990年已形成较大规  相似文献   

11.
《河北渔业》2012,(3):F0002-F0002
<正>结合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2012年3月1-3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国家虾产业体系沧州对虾试验站、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沧州中捷农场联合举办了"河北省对虾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班"。秦、唐、沧市站、沿海各县站技术人员、沿海养殖大户等12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王凤敏 《河北渔业》2013,(11):20-20,29
<正>为摸清河北省虾产业存在问题及渔民需求,研究创新体系如何为产业发展及渔民生产服务,2013年7月20-24日,河北省特色海产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对虾、蟹类健康增养殖及配套技术研究"岗位团队对黄骅、海兴、丰南、昌黎等县分别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采用座谈和问卷两种方  相似文献   

13.
<正>为切实做好我省对虾养殖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全省虾病防控技术水平,2016年7月4-7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了"2016年对虾养殖疫病防控专家技术指导现场培训会"。现场培训会特邀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北方区虾病防控岗位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倢研究员亲临指导,我省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有关岗  相似文献   

14.
<正> 近两年,由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推广单位和广大虾农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对虾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总结交流对虾养殖经验,推动我国对虾养殖生产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国水产杂志社和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0年11月3~5日在唐山联合主办了“第三届全国对虾养殖与病害防治经验交流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17个省市的科研推广、管理部门及苗种场、渔药、饲料等厂家,共122人。 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雷博士介绍了目前全国各地成功的对虾健康养殖模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李  相似文献   

15.
科技动态     
日前,由唐山市标准计量局与唐山市畜牧水产局共同承担制定的《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规程》及《中国对虾亲虾越冬培养技术规程》在唐山市通过审定,并将做为河北省地方标准向全省推荐。至此,河北省已发布了六个对虾养殖地方标准,涉及对虾养殖的各个环节,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性规程。近几年,对虾养殖业迅猛崛起,但各种技术却一直难以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导致生产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正>对虾是河北省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2014年全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三大品种的养殖面积约1.57万hm2,产量约1.8万吨。近年来对虾养殖病害频发,使养虾生产蒙受严重损失。2014年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托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开展了对虾病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实验示范,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监测方法1.1病害测报2014年河北省继续组织开展了全省水产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虾养殖业快速发展,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起着重大作用,但我国对虾养殖形势也很严峻,其最主要问题是发病严重,给对虾养殖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环境的恶化和底质污染是对虾发病最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特谈谈改良底质在对虾养殖中的意义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2月22日至24日,江苏省水产局和省利用外资开发滩涂项目办公室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全省对虾养殖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各地发展对虾养殖的经验,认真分析了当前虾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会议认为,我省对虾养殖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发展沿海经济、扩大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十年来,已累计生产对虾6  相似文献   

19.
对虾养殖产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世界水产业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加固,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养殖业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对虾养殖生产的特点,采取无公害、质量安全的新型养殖技术进行养殖生产,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大棚温室高产轮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过程中由于虾塘老化等原因导致发病率居高不下,个别地区发病率甚至高达80%以上,养殖亏损面不断扩大。寻求符合我国对虾养殖实际的养殖新模式,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奉贤区虾业协会在奉贤区淡水虾类产业化生产示范点实施"虾类多品种大棚温室高产轮养技术开发研究"项目期间,对大棚温室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轮养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虾类养殖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