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普洱茶在我国制茶工艺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云南省传统历史名茶,更是云南的地理标志性产品。普洱茶是一种发酵制备的优质茶品,能够长时间存放,时间越久,茶味越浓郁。1、普洱茶发酵工艺目前普洱茶制作,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加工工艺,采用云南传统的加工方法。上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昆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茶园 促进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洱茶是原产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一带的历史名茶,素来深得海内外嗜茶者的喜爱。近年来,日、德、美等国的消费者对纯天然、高质量、无污染的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进一步提高云南普洱茶原料基地———茶园的管理技术,建设生态茶园,就成为了促进普洱茶生产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正宝洪茶为昆明历史上的三大名茶之一,是云南特有的小叶高香茶种,因茶味甘醇高香而名扬海内外,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栽培历史。曾多次荣获省内外和国家级名优品牌称号,是宜良茶叶产业唯一的代表品牌。为保护宜良县宝洪名茶品种资源,经过多年努力,试验总结出一套快速有效的宝洪茶保种繁育技术。1育苗1.1母本树的选定及管护选择叶片卵圆形、光泽度好、叶片肥厚、边缘锯齿状浅的茶树做母本树。  相似文献   

4.
重振普洱茶的雄风,再现普洱茶的辉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 6月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召开“2 0 0 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和国内的 1 9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就普洱茶产地、历史、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原产地保护、普洱茶的健身功能等进行了研讨。会议间隙 ,很多人将自己携带的陈年普耳茶冲泡给大家品饮 ,相互切磋茶艺。在我国茶界 ,唯有普洱茶才有这么大的魅力。这次会上 ,专家学者就普洱茶问题达到三点共识 :(一 )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茶树原产地的历史名茶 ;(二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特种茶类 ;(三 )普洱茶是由…  相似文献   

5.
皖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成为上贡朝廷的贡品,并行销到京师及西北边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宋明清时期更是行销天下的名茶.本文对本区唐宋时期的茶业史进行考察,敬请批评指正. 一、皖西茶业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原产于我国西南的云南地区.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传说人物,实际是对茶史起源的一种假托之词,因为古代人常将一种事物的起源附会于某些传说人物.《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古代的"荼"与"茶"字通.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与茶     
郭沫若先生生前喜爱饮茶、品茶。博学多才的郭老先生,对中国名茶的品质特征:色、香、味、形都十分熟悉,讲起名茶的历史典故来简直是如数家珍,娓娓动听。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招待外宾时用的洞庭“碧螺春”茶,就是由郭老先生“引见介荐”的。郭老先生早就以为中国的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酒、茶与中国的诗人关系尤为密切”,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他对祖国传统历史名茶的恢复和生产十分关心。  相似文献   

7.
作为茶圣陆羽的故乡,湖北省茶叶产量居全国第四,茶叶产值居全国第三。五峰、竹溪、英山、夷陵、鹤峰等地是湖北省名优茶主产县区。但尴尬的是,历史上却没有一个品牌进入全国名茶之列。2005年,立足于我省丰富的茶叶资源,省委、省政府决定,重点扶持一个湖北茶叶名牌,打造一个“中国名茶”,为湖北优势农业突围先行探路。在当年6月开始角逐的“湖北名茶第一品牌”擂台上,由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采花毛尖”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企业信誉,成为名符其实的“湖北第一茶”。随后,又仅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全国名茶的跨越:湖北五峰采花毛尖和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福建大红袍、云南普洱茶等10支茶一道,入选全国名牌农产品。“采花毛尖”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全国名茶的跨越。湖北人的遗憾变成了兴奋!“采花毛尖”为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一般企业需要几年甚至10年才能完成的跨越?为我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带着种种疑惑和不解,笔者来到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对“采花毛尖”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历史悠久茶区,具有"湖北第一历史名茶"蒸青绿茶恩施玉露等历史名茶的古老制茶技艺,有丰富的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资源。该民族地区茶叶现有8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的三种名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有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该地区茶文化有1项国家级、9项省级(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并提出了8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古丈毛尖     
古丈县位于湘西自治州中部,是著名的“茶叶之乡”.古丈县种茶始于东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和制茶技艺铸就了“古丈毛尖”品牌的独特神韵.县内武陵山脉深处,高山云雾,富硒富磷的土壤奠定了“古丈毛尖”品牌品质的基础.多年来,“古丈毛尖”多次在世界茶业博览会等国际舞台上展示,赢得了“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多个国家奖项,获得国际普遍认可.在国内,“古丈毛尖”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十大名茶” “湖南十大农业品牌”等荣誉,古丈县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文化名茶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  相似文献   

10.
李家光 《农业考古》1990,(1):293-297
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古代巴蜀文化,产生了我国早期茶叶栽培和制茶工艺。也孕育了早期珍贵的佳茗、仙茶、贡茶。历史上一种名茶产生并得到社会公认,原因颇多:有优越自然环境、独特茶树群体、精勘工艺技术,以及名家赞颂等综合因素。成名非一日之功,少者数十年、多者二、三百年,才能名望浮众。古蜀丰富多姿的名茶,在祖国茶叶文化历史中影响很大,占有极重要地位,为历代皇室、诗家、饮者欣赏、赞誉、美传不绝。蜀地名茶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而艰辛历程。笔者综合一些史料穿针引线,拟突出几个重点,从中探索古蜀名茶特点、发展阶段、区域形成概况:  相似文献   

11.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历史名茶,凌云白毫种是广西有1000多年历史的历史名茶品种,198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性系优良品种.用其原料创制的红茶、绿茶、凌云白毫茉莉花茶系列多次获得国优、部优产品称号,畅销国际市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但由于该品种属有性系群体品种,性状混杂,产量偏低,发芽晚.针对该品种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创新品牌方面提出一些探讨措施.  相似文献   

12.
明代大理茶略考云南大学历史系王艳萍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与之相适应,有关茶的文章数量也不少。但细细读来,这些文章大多写江浙、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茶。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又有普洱茶等名茶,写云南茶的文章却很少,未免有些不相称。笔者不揣浅陋,试写明代...  相似文献   

13.
都匀毛尖,作为黔南好山好水孕育的历史名茶,作为百年前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获重奖的七大名茶之一,作为1982年中国首次评审的十大名茶之一,作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推选的十大名茶之一,主要得力于黔南钟灵毓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黔南处于倍受人们关注的北纬30°地带。  相似文献   

14.
漳平是我国南方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民间以祖传工艺制作的水仙茶属乌龙茶系列,是漳平悠久茶文化的经典之作,漳平水仙茶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紧压乌龙茶,其外形扁平四方,色泽乌褐油润,堪称福建"普洱",是乌龙茶中的精品.其早在1995年就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茶."水仙茶饼",又名纸包茶,是福建名茶之一,尤以盛菁水仙茶饼为佳.其液色深褐,具兰花香,滋味醇厚,携带方便,便于保存.且产于高山之上,无污染,无农药残留,属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5.
六安瓜片茶历史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哲  宋光钧 《农业考古》2007,(2):232-235
一、历史名茶———六安瓜片“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这是明代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六安是中国名茶的生长地之一。六安茶名满天下,在中国的茶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位置,被世人赞美,被世人品尝。今天的六安茶即为“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六安瓜片前身的六安茶叶,其悠久历史可上溯至秦汉时期。汉献帝建安年间,茶叶就从四川经陕西、河南转入…  相似文献   

16.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漫 《农业考古》1994,(4):227-228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杭州农校周漫西湖龙井,为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始于宋,兴于元明,至近代为更盛。它是中国茶叶商品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多的名茶,也是海内外最富盛誉的名茶,被国家列为招待国宾的礼茶。如此倍受民众喜爱的名茶是如何精制而成的呢?关键何在?...  相似文献   

17.
黄崇焘 《农业考古》2002,(4):304-306
一、地名茶的沿革与简况中国产茶历史悠久 ,茶叶产品前冠以地名 ,非常普遍 ,历史甚早。我国很多地名茶 ,在国内外亨有盛誉如祁红、宁红、屯绿、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中国地名茶有二类组合形式 ,一 .一地一茶地名茶 ,如滇红 (省名 )、庐山云雾 (地名 ,山名 ) ,双井绿 (村名 )等。二 .多地一茶地名茶 ,如祁红产二省六县 ,宁红产二省四县 ,杭绿产一省十二县。多见大产量茶类中 ,在全国 2 4个出口红绿茶中 ,有 2 3个是跨地域的。近半个世纪以来 ,尤其进入市场经济后 ,某些经营者 ,为了自身利益 ,假冒著名地名茶 ,侵占他人无形资产 ,…  相似文献   

18.
龙谷丽人茶产于浙江省遂昌县,创制于2001年.其条索浑直似眉,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幽持久,滋味甘醇爽口.叶底细嫩明亮,冲泡杯中,茶芽直竖,婷婷玉立,恰似丽人起舞,故名"龙谷丽人".该茶先后通过"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认证,十多次荣获国内外名茶评比金奖,被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并获得浙江省十大名茶提名,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其采制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略阳县茶业发展需要名茶,研制出了灵岩仙茗名茶,引领了略阳县茶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参与汉中市茶品牌整合,融入汉中仙毫茶名之下,进一步带动了略阳县茶业发展。现特从研制的条件、型质等选定设计、研制用原料及工艺试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略阳县灵岩仙茗名茶生产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保证成茶成条率在90%以上来选择鲜叶规格,应选生长单芽和1芽1叶初展规格的芽叶;鲜叶摊晾以4 h制茶品质最好;生产绿名茶品质最好的季节应为清明前后;杀青投叶量以300 g为最佳。研制出的灵岩仙茗名茶结束了略阳县无名茶的历史,提高了略阳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了略阳县茶叶技术进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生态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结合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茶史茶事、茶俗茶礼、茶具茶制品、茶书茶画等一系列的元素,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娱乐和获得知识与体验人生价值等目的,而展开的各种旅游活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