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蜂业》2020,(1):34-35
<正>"一只好王,千斤蜜糖",说明优质蜂王的重要性,蜂王是蜂群强盛的基础。在现阶段,养蜂人可定期从种蜂场引进所需要的品种作为种王,自己培育生产用王。按照计划培育蜂王是养蜂人的必备技能。下面以南阳为例探讨如何搞好育王,供蜂友们参考。通常情况下1群蜂只允许1只蜂王存在,蜂群不轻易培育蜂王,只有在蜂王老残、丢失、分蜂热时蜂群才培育蜂王。培育蜂王蜂群必先建王台,自然王台有  相似文献   

2.
郎雁 《中国蜂业》2012,(Z2):44-45
一个好的蜂群需有一只优质的蜂王。人工育王或利用自然分蜂王台育成的蜂王,必须严格挑选,选优去劣,才能保证蜂场的蜂群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养蜂生产中有些养蜂人对品种改良、杂交蜂种认识不清,仍采用旧式传统饲养模式。有的蜂友饲养的蜂王个体小,工蜂也比其他蜂场的体型小,其主要原因是蜂群近亲血缘导致种性退化和育王期间处女王营养不足所致。有的养蜂人从不购买种王,也不与其他蜂场交换蜂王或王台,全是自产自繁,长期自繁造成蜂群生产力、抗病力下降,蜂种退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强群是丰收的保证,王好是强群的根本。育出一批好蜂王是每个养蜂人的共同愿望。怎样才能育出好蜂王呢?作者经过数年的观察、对比、试验,发现一条规律,凡是强群自然分蜂留下的自然王台,育出的蜂王,不但形体粗壮、健康,而且交尾快、成功率高,产子节率陡,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其优良品性都超过人工培育的蜂王。然而,这些王台再优越,却远满足不了大型蜂场的需要。为此,笔者以蜜蜂生物学为理论指导,以蜂群自然生活规律为依据,总结了一套模拟自然王台的育王方法。1良种的选育良好的育王方法必须以良种为前提。所谓良种,就是以自己蜂场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蜜源情况及其本人的客观条件选定一个当家品种,然后从信誉好的种蜂场引进种王。如果当地蜂场较密,还要协调起来,统一引种,统一时间育王,统一时间培育雄蜂,统一时间杀净非种用雄蜂。当年邮寄的种王,本年不能使用,必须观察1年等其优良性状稳定以后,方可大力推广。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工作,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后代。2良好的育王方法2.1育王时间的选定蜂场习惯什么时候缺王就什么时间培育,那是绝对错误的。应该选在春秋2个自然分蜂期,和自然分蜂相吻合。因此时气候适宜,蜜源丰富,群势强大,一般蜂群有轻微的...  相似文献   

5.
谈谈育王     
养蜂,就是养王:蜂王好、蜂王壮,蜂群才能强,才能多采蜜多产浆.养王,首要任务是育王,育王必须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进行. 1 选择蜂种 选择优良蜂种是育王的第一件事.蜂种应先考虑从自己的蜂场中选择,这是因为:(1)自己管理的蜂场,对每群蜂的特点及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管理都心中有数,能根据自身的饲养条件做出定向选择.  相似文献   

6.
刍议育王     
养蜂人都希望自己饲养的蜜蜂群势强、经济效益高。为此 ,许多蜂友不断更新养蜂技术和经营方法 ,重视引进良种 ,在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力求培育理想的优质蜂王。人工育王就是在具备育王的气候和充足的蜜粉源条件下 ,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 ,在强大健壮蜂群的人工王台里移虫或移卵来培育蜂王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定向培育出适宜的蜂王。自然育王是在有分蜂热并有强烈分蜂情绪条件下 (急造王和自然交替王例外 ) ,由工蜂自然筑造王台 ,老王在台里产卵 ,由蜂群自己培养蜂王的方法。因自然育王筑造的王台数量极其有限 ,…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强群是丰收的保证 ,王好是强群的根本。育出一批好蜂王是每个养蜂人的共同愿望。怎样才能育出一批好蜂王呢 ?作者经过数年的观察、对比、试验 ,发现一条规律 ,凡是强群自然分蜂留下的自然王台 ,育出的蜂王 ,不光形体粗壮、健康 ,而且交尾快、成功率高 ,产子节率陡 ,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敏感 ,其优良品性都超过人工培育的蜂王。然而 ,这些王台再优越 ,却远远满足不了大型蜂场的需要。为此 ,笔者以蜜蜂生物学为理论指导 ,以蜂群自然生活规律为依据 ,总结了一套模拟自然王台的育王方法。1 良种的选育良好的育王方法必须以良种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张东方 《蜜蜂杂志》2005,25(9):16-16
养蜂育王,虽然是一项简单的养蜂技术,但却对每个养蜂人来讲,举足轻重。王优则群强,群强则王优。一个蜂场不但要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强壮的蜂群,而且还要有优质的蜂王,才能长久不衰,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蜂王呢?现就近几年来笔者自己的实践与观察谈点看法,妥否,仅供大家参考。1育王的时间育王,大家都知道,一年春、夏、秋三季都可以,但各个时期所培育的蜂王质量不一,各有特色。据笔者实践:春季育王,蜂群有自生、自繁、自强的“愿望”,加之外界蜜粉源丰富,物候适宜,所培育出的蜂王个体大、产卵快、有耐力,不易起王…  相似文献   

9.
<正>从2010年至2014年,陕西省蜂业协会连续5年承担省农业厅蜜蜂良种引进项目,分别引进多批优良品种种用蜂王,提高了蜂种品质,蜂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陕西养蜂业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我过去养蜂不懂利用优良品种,仅从自己蜂场比较好的蜂群或从别的蜂场移虫育王,多年来蜂场蜜蜂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台基内剩浆越多育出的蜂王个体越大;有的说剩浆越多育出的蜂王个体越小。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相反的结论,这是因为育王时会出现这两种现象。我们认为蜂群育王分两个阶段。蜂王幼虫头部未离开浆床为前期,离开浆床为后期。前期幼虫小,食浆量也……  相似文献   

11.
在分蜂季节,当自然分蜂出现时,刚收回的蜂群有时会再次飞逃。笔者在几十年的养蜂中摸索出二法,甚是有效,今介绍给蜂友。其一,刚收回的蜂群,给其一二框幼虫脾。其二,把收回的蜂王扣入王笼,一二天后再放出。预防收回的蜂群再逃二法@郑忠宪$山东省郓城县蜂业协会蜂场!山东郓城274700山东省郓城县西沙巷10号蜂业协会蜂场,邮编:274700  相似文献   

12.
正把计划育中蜂王的育王框放入意蜂群中正常程序培育意蜂王,2日龄时取出弃意王幼虫补入中蜂2日龄幼虫,又将中蜂王台放入意蜂群中吃意蜂王浆,让意蜂培养24小时后清除意蜂工蜂将育王框再放回中蜂群由中蜂工蜂继续哺育至封盖,然后破茧成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开发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技术与方法,以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利用蜜蜂王台产卵育王器培育蜂王,检测此育王法的幼虫接受率及蜂王质量,包括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并以人工移虫育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幼虫接受率方面,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法与人工移虫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王台产卵育王幼虫接受率显著低于人工移虫育王法。但在蜂王初生重、蜂群繁殖力和卫生清理行为方面,王台产卵育王法显著优于人工移虫育王法(P<0.05)。说明采用王台产卵育王技术可以将蜂王发育的营养与环境条件调整至更优水平,从而培育出繁殖力和抗病力强的蜜蜂良种。  相似文献   

14.
<正>养蜂就是养王,一只年轻优良的蜂王,就能维持一个强群,一个蜂场想要健康发展,全场的蜂王都要年轻、健康、优良。这就需要养蜂人学会养王,不停地育王、换王。如果蜂场较小,每年换王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使用简单的育王方法,使用标准箱或继箱开前后巢门的方法组织交尾群,就能满足需要。大型养蜂场或育种场,每年需要育王几千只甚至上万只,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育王,我采用了一次性移虫育王的办法。因为前年分蜂育王时,我用两种方法进行了两次育王。育出的蜂王不一样。4月27日,我复式移虫育王1框26个王台,第3天又育了1框一次性移虫育王27个王台,蜂群都是8框蜂。出王后的育王方法不一样,出的蜂王也不一样。复式移虫的蜂王体小,产卵后经对比,没有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产卵好。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维持群势的能力也比复式移虫的蜂王强,产生分蜂热较复式移虫的蜂王晚。所以,经两年来的使用,我认为还是一次性的移卵刚孵化出的小幼虫育出的王好。在实际的养蜂生产中,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大家知道,养蜂中蜂王很关键,有自然分蜂王、急造王、人工育王(分移虫、移卵),最好是自然分蜂王,这是蜜蜂本身的意愿,因气温环境适宜,蜂群强大了,所以育的王好。而人工育的王,是人为挑选移到王台里的虫或卵,就没有蜂王自己产到王台里的好。所以在有分蜂热的蜂群里,用人工王台诱导蜂王在其中产卵育的王,与自然蜂王本质是一样的,可以说是用最简单轻松的方法育出最优质的蜂王。  相似文献   

17.
中蜂容易产生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即使采取控制措施,分蜂意念也很难消失。因此,饲养中蜂要预防分蜂热,而不要等到产生分蜂热以后再去处理。预防分蜂热就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始终保持蜂王产卵量在群势要求的范围,我的具体措施是:1.选种育王:优良的产卵新蜂王对预防分蜂热有很大作用,因此,要选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蜂群做种群育王。为了育出优质蜂王,应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切忌急造王台育王。在春季,可提早补助几个蜂群,促使这些蜂群产生分蜂热用自然王台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目前生产蜂场蜂种选育现状 我国是养蜂大国,全国约有蜂群700万群.每年的育王数量与蜂群数量大致相同,其中种蜂场售出的蜂王约有2万只,生产用蜂王多南生产蜂场白行培育。生产蜂场育种的状况是.许多蜂场几年不引种、不换种,始终自繁白养。由于长期近亲繁殖,蜂种退化严重。有的蜂场与蜂场之间进行换种,因蜂场的蜂种大都是杂交蜂种,优良性状只体现在杂交一代,杂交王之间再进行杂交,蜂种的杂交优势就不存在了,有的蜂场每年引进原种与本场的雄蜂进行杂交.而本场的雄蜂仍是杂交种,这样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我国蜂场的蜂种状况普遍较差,杂交优势不能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19.
1选用优良蜂王,并常换新王在中蜂生产实践中,我们常见到有分蜂热的强群,其工蜂采集情绪低迷,产蜜量大大低于没有分蜂情绪的较小群势。养蜂有句话:“养蜂就是养王”,可见蜂王对蜂群的发展和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蜂种的品性是蜂群本质的遗传现象所决定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坚决去劣选优,选用优良蜂群进行育王,除掉劣群中产生的雄蜂。蜂王的生理状况受育王时的气候、蜜粉源、群势和育王技术的影响,同样也随着蜂王的老化而降低其生活力,中蜂王的老化要比意蜂王更快些,因此要强调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更换新王,这样既提高了蜂…  相似文献   

20.
<正>在蜂群起台时,关住原有的蜂王,让蜂群因蜂王被困无法分蜂。养蜂人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王台成熟后的晴天12点前做好收蜂准备工作后放王,等待收蜂,实现分蜂可控化。天气越好,王台越老,放王分蜂的过程越短。此法最大的优点是分蜂后工蜂工作积极,并且利用分蜂群的离巢行为,实现收蜂后蜂群任意摆放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